在纷争的年代,各国诸侯都希望能使国家变得强大,而寻求有才能的人,这就为“士”提供了有利条件,很多怀才不遇的人都可以去游说诸侯,得到君王的赏识,但是也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著书立说,广收门徒。这也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为更多有学之士开创了便利条件。
这就是百家争鸣的起源,百家争鸣是历史上第一次的文化大融合时期,通过交流和争辩也产生出许多思想火花,许多学术思想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熠熠生辉。
1 天子失学官——士的崛起
士人崛起
起初只有周王室能有学官这一行业,后来就下落到诸侯,但基本都是官方的,根本没有私立学校,当然官府也不允许。但私下里,这些有识之士都会聚到一起,谈天说地的,当然也有所谓的老师和学生,只是没有那么明确罢了。这样的发展趋势,随着天子失学让官,士人逐渐在民间崛起,诸侯也对士人礼遇有加,这更让“士”这一类人纷纷找到了就业机会,直接参与政治,帮助君主出谋划策。
士的崛起在春秋时期是一个显著的变化,这不仅打破了原有的制度,也触动了社会的整体改革。在春秋前期,巫师的权力是很大的,他们掌管祭祀、求神等事,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也不再坚定不移的相信他们。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你说旱灾的时候,这些巫师就求雨,但这是自然变化,能求来么?时间一长,百姓就不信任他们了,当然他们可以说是百姓不够诚心,可一次两次还行,多了就不灵了,百姓可都是非常诚心的,比起这些巫师,想必犹有过之。于是,,这些巫师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代替他们的是有学识有智谋的“士”这一阶层。
原本士这一职位是很卑微低贱的,可以说是最低级的贵族,也可以说是最高级的百姓,他们介于百姓和贵族之间,身份十分尴尬。早在舜时代就有了士这一称呼,在当时士是掌管刑罚的官员。
不过自从郑庄公那一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传统都一去不返,各国诸侯都在寻求各自的发展,扩张实力,这时的天子已经不能阻止各国间的征伐,实力才是硬道理。人才在打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这时的君王们也急需智囊团,无疑士人就成为了他们选择。
士是怎么混出来的呢?关于士的崛起,生产力的发展是怎么都不能忽略的因素,如果没有这些物质条件,他们肯定还在忙着生存,谁还能有功夫在那谈天说地,温饱思****,这个****也可以引申为理想抱负,或者是爱好等等,反正解决了生存问题,才能更好的发展。当然,秩序也不断地变化,令上下阶层不断地交流沟通,特别是士这一职位,到后来几乎分不清是官还是民了铁器的发现和使用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社会的大变革和旧秩序的解体,这一系列变革使得不同阶层之间的人员不断地沟通。
一些士人都是旧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对国内外的政治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也就能更好地为君主出谋划策。
还有就是大量出身卑微的人,他们非常有志气、,有学问,要是被君王们看重的,就可以平步青云,他们也不用耕种,只要被君王赏识,就有饭吃,黄金美女都有了,这可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啊。
这么美的事情,谁不想干啊,所以通过自学或者其他方法受过教育,并且头脑十分聪明,这些人转变提升为士,他们形成一个不拥有政治权力却拥有文化权力的知识阶层,影响很大,一定不能小看了他们。
另外这些士人可以不用耕种,也不用做苦力就能吃到饭,只要说的与做的能够得到君王和贵族的赞赏,就可以飞黄腾达。世人看到后,也都争相效仿,不过更多人只是希望可以随大流,跟着混口饭吃,不过基本上也只是混口饭而已,有真才实学的人生活上才更有保障,还很可能脱颖而出,留名千古。实力才是硬道理,滥竽充数之徒只是暂时的,日久见人心,你没有能力我还留你何用,所以这些假冒士人却没有学问的人,不过是为了突出那些真正有实力的人。
到了战国时代,这些士人显然要比春秋时还要厉害,他们对看不惯的君王可以说不,正所谓“合则留,不合则去”,这也够牛的了,他们是看准了君王们没有可靠的智囊团,如果大臣们都像管仲那样,还要这些士人何用?就算是好点子,也不会影响太大,贡献越大得到的才会越多。。这一现象,让很多士人都平步青云,从一介布衣跨越到君王的智囊团。
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士已经成为君王们的中坚力量社会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影响国君的决策和社会倾向,从合纵连横上就可以看出这些士人对国际局面的影响之深远。这些士人做为政治智囊、军事参谋和外交能人,连同他们的思想,都光辉体面的被载入到史册当中。
2老子——站在高处的智者
人物生平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的智慧绝伦,而且影响深远他无疑是一位高深的智者,他的智慧,已经跨过了时空,其影响范围十分深远,就连国外的不少思想家也对他赞不绝口。
大家对老子的印象想必都是在老子的画像当中,无一例外都是白发飘飘,满脸的沧桑,或者是脑袋秃顶,额头上满是皱纹,显现出他有无上的智慧。但他长什么样,没有人能够知道,对于他的形象,大家可以自己想象。由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较远,所以很多史料都丢失了,对于老子的生平谁也无法考证。只知道由于历史的无情,一些书籍早已丢失,关于老子的生平也无法做出确切的考证,就连司马迁也没有克服掉这个困难,所以他也只说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所以我只能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一般认为老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大概比孔子要早那么几十年,这个说法的依据是孔子曾向他讨教过。当然在有些所以在一些所谓的专家眼里,这事还不能做论证,不过有些事不必如此较真,要是人人都钻牛角尖,还用干别的么?老子的来历不明,关于他的时代、名字等问题也争论不休,不过我们一般认为老子是生活在春秋时代的晚期,比孔子早几十年,孔子还曾向他请教过。
老子曾在周王室里做过图书管理员,当时的管理图书管理员可的史官与现在的截然不同,现在的管理员相比之下要轻松许多,当然还是有工作量的,比如监督,分类,维持秩序等等,我要说的是当时的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要熟识各种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历史等等,还得整理档案,这活现在要不是个博士恐怕都干不来。所以老子处在这个位置,可见他的学识有多么渊博了,当然也不是忙得不可开交,没事时依然可以看看书,溜达溜达。他们要熟悉各种典籍、历史,还要负责档案和天文历法的整理,要有丰富的知识才能胜任这个职位。老子就处在这个职位,他在图书馆的日子,不忙的时候,就找书来看,这更让他获得了广博的知识。
春秋时期非常混乱,周王室更是打来打去,争权夺位的,没有一刻消停的时候在春秋时期,天下难以太平,就是小小的一个周王室,也很能折腾。这不,,为了争夺王位,周王子朝与敬王又打起来了,结果王子朝大败,他展开一场内部战争,最后以王子朝的失败告终,不过王子朝却要带着图书馆里的典籍去投奔了楚国,老子一看留在这里也没有意义了,许多典籍因此而失散。这给老子一个很大的打击,那一些书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什么都没了,留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于是他就弃官而走。
他决定去秦国这个没有战乱的国家隐居起来,于是便骑着青牛,悠悠地向函谷关走去。当函谷关的城守尹喜看到他身旁紫气升腾,便拦下了他,请求老子为他著书。老子答应下来,于是五千言的《道德经》便问世了。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一些夸张色彩,就是突出老子这个人很高大、传奇,拥有无上的智慧。对于这些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哪会有紫薇星下凡啊,要是真掉下来了,地球也差不多快没了,还是别下凡的好。
关于老子的思想
老子写了一本关于老子的思想,都是从《道德经》,他所有的思想都上体现在那上面出来的,《道德经》共分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上篇名为《道》,有三十七篇,下篇名为《德》,有四十四篇。这八十一也是好数,古人认为九是一位数中最大的数,而九个九就是八十一,也是最大的运数了,当然不是说最多,要是多了还有成千上万的,不过这个数却是很神秘,也很吉利。纵观《道德经》,其文笔简短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朴素中含有雍容,包涵的哲理玄奥而深刻。
老子比较喜欢小国寡民的时代,这比起孔子来说,还要落后,孔子只是崇尚周礼,而他却想要同外界隔绝往来,生活在世外桃源之中。他想的这些确实也不错,而且百姓的生活很安逸,平静,不会受到战争的洗礼。但人与人的想法不一样,特别是君王们,控制欲和侵略欲望一直都有。我截取一段话,让大家来看一看,“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种生活理念,百姓是很向往的,他们也就希望如此,能够幸福地活下去,比什么都强,可以看出老子的这个观点是从百姓出发的。后面我们会看到,商鞅的变法起初就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国家,百姓的生活安逸与国家的发展,有时候真的有些相违背,但处理好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对于统治者的看法,就是无为而治,只要不去特意追崇什么,百姓也不会相互争执,自然也就没有纠纷。这一点呢,也有他自己的想法,表现在语言中,可能会有点偏离本意,我们看看他的原文,书中有关于治国的理念,老子的观点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然而治理一个国家就真的如他所说的,像煮熟一条小鱼那样容易么?老子给予了很好的答案,“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他强调的这种无为应该不是简单的无为,我理解了一下,就是不要太过注重一些形式化的东西,当然也不能不闻不问,管理的要适当,别和老百姓太玩弄智慧。这样的做法非常难,要掌握这样的度得是什么样的圣人这就是老子的秘诀——无为而治,用他的话说就是;“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相同的观点在书中也有多个地方流露。老子认为只要统治者不强求一些事情,国家自然会很好,不过人的欲望是无尽的,如果没有法律和道德准则,我真想象不出会成为什么样子。
在礼乐崩坏的年代,人人都在寻求改革,可是唯独这位老人提出了“小国寡民”的思想,其中提到一个十分美丽的画面,让人不禁向往,“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一个情景,当时的百姓都希望如此,毕竟战争带给他们的损失太多了,多的无法承受。
当然这样的思想是不会被诸侯们所接受的,他们希望的是改革强大,要想别人不打自己,只有先打别人,向外扩张更多的土地,老子的理论不被接受很正常。这时老子却在鼓吹“小国寡民”的思想,所以也被扣上了“守旧”的帽子。因为他的设计太过于理想,远远落后于当时的社会,并且他是在用文明的失却去换来秩序的暂时安定,这些思想不被接受绝对在常理之中。
其实老子说的最多的还是“道”,通观老子的哲学,可以看出他对“道”阐述非常多,“道可道,非常道”,他认为这种高深奥妙的“道”是不能够说出来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而且这个是一个不能再精绝的概括了。在他看来,“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说法,这样的说法很玄妙,可以说这也是玄学,全要靠心去感悟,真正能体会到这个意境的人,才能完全理解。说句实话,我自认为达不到那个高度,所以也就不误导世人了。可见“道”和“无”又有莫大的关系,这里的“道”不是物体的实质,却是第一性的,可见在老子口中的“道”是客观唯心主义。然而“道”是一种处于混沌状态的原始物质,“其中有香”,“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那么老子的“道”就是唯心之中又有物质性,本身就是一个两元体,也不乏自身矛盾。据说外国有不少科学家在他的“道”上面悟出了不少科学道理,很多人也曾经学过物理化学的,那一些原子量子的,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如今仔细想想,在老子的理论里还真可以见到那么点身影。
可以这样说,老子的认识论,尽管唯心却又不断闪出唯物主义的火花,这些丰富而朴素的思想即使在高度文明的今日仍熠熠生辉。
老子的这些思想,被后人继承下来,发展成了道学道家,老子也成为了道家的创始人,不过可笑的是在后来的发展中,他成了道教的鼻祖,更幻化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这恐怕是他本人始料未及的。特别是后来在《西游记》当中所描绘的太上老君在玉帝前恭恭顺顺的样儿,想必他看了也不会高兴的。
老子的思想也在漫漫岁月里流传到了欧洲,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对其高度评价,认为老子才是东方古代世界的精神代表者,而作为道家的另一个继承发展者庄子也对其高度赞誉。 在《庄子》一书中也提到孔子对老子的评价,说孔子对他的弟子说道:“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脋。予又何规老聃哉?”意思是说:我直到如今才在老聃那见到了真正的龙,龙,合在一起便成为一个整体,分散开来又成为华美的文采,乘驾云气而养息与阴阳之间,我张大着嘴巴久久不能合拢,又哪能对老聃做出劝诫呢?
3孔子——儒家的始创人
生平事迹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孔圣人”,不过他并不是后人所吹捧神化的那样,甚至不食人间烟火,在现实生活中,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卒年在公元前551-前479年,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基本上那个时候的思想家家和教育家在现在名气都还挺大,而孔子自然是位居榜首。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在他年轻时还做过仓库管理员和放牧牛羊的小官——相当于弼马温,虽然如此,他却没有放弃过学习,在十五岁就“至于学”,三十岁以后就开始收徒讲学,这也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学术的下移。可见知识改变命运,有时候不要抱着怀才不遇的态度去愤世嫉俗,而要想想自己还有哪些不足,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发光只能说明你亮度不够,还是继续修炼修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