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尘封日记
3917000000004

第4章 家信

我起床的时候,他们已经先起来了,没有清理好的东西今天开始在清理,箱子放在一堆,桌子摆得很顺,我看看房间里到也不错。

水虽则是像洗了锅的,可是面孔总不能不洗,要是像昨天晚上样赌气,那有得两天我的面孔也不见得比这水干净些;何况许多人都是用的这种水;而且这些人,包括了西装穿得有棱有角的大少爷,和面孔可以滴落****的俏女士。

我揪了一个手巾,擦过了脸,回到房里,将水瓶取过来倒了一杯,那水同洗面孔的并不两样,因为渴,我就吃了两口,到也很有些味道;但是这种味道,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味道,有点儿苦涩,又有点像锈铁在里面浸过的。我记得在军队里的时候,从英山到太湖的路上,吃过这种味道的水,以后,便不大有吃这种水的机会了。

吃过午饭,他们的课选好了,而且签了字,我照他们选的抄了一份,托人带到教务处去了。

在三个人中间我最喜欢吃水,可是这里的水特别难吃,看看就叫人生气。

“就像他女儿的洗**水啦,你看!”我故意说给他们听见。

“你这个人龌龊就龌龊极了!”

“是他的水龌龊,怎样就怪得上我龌龊呢?”

我虽则是在这样分辩,但是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大同往日一样,往日,我这样打野的态度是没有的。

在晚间,在那鬼火一样的电灯底下写了三封信,一封是寄朋友的,其余两封要钱的,今年我应得的数目已经到手用完了,但是到现在不得不用新的方法讨钱。我信上说:这里学费很贵,衣服被日本兵打光了要添补衣服,要买书籍,又怕家里不高兴,就对家里说这个学校很好,简直是上海(野鸡)学校中顶呱呱的一个。

将信封好了。便又是我睡觉的时候。

【解读】

这篇日记里写的是他讨厌这里的水,非常难喝却又不得不喝。但忍无可忍的他还是爆了粗口,却遭来他人的非议。在选课一事上他也稀里糊涂的,看别人选什么自己也选什么。晚上他发现自己的钱快没了,于是就给家里写封信要钱,说出一些根本没有的理由,而怕家人担心又特意把学校说得很好。

他来到这里,诸事不顺,就连水这种基本的生存必需品都带有铁锈味,当然这可能也和他的心情有关系,将这种味道放大了。有时候我们总是想要更好的事物,然而在得不到却又不得不用的时候,也只好硬着头皮,如果这时候突然有种更好的事物出现,那么我们都会谢天谢地了,假如这种事物我们一直都有,便不会有感恩的态度。

到了这里,他已经所有改变,比如他认为这间屋子还算不错,这就是既来之则安之,这种心情不难理解,起初是极度地厌恶,等到内心平静下来,就会有所改善,相信经历过这种心情的人都能够切身体会。而另一个改变就是他喜欢说起了脏话,他到了这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情绪十分激动,于是就开始抱怨,来发泄这种不满的情绪。

在选课一事上,他马马虎虎,根本没有主见,一方面表现了他对国家和教育的失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甘于堕落、没有主见的性格。在民国时期,有很多人都人云亦云,看到别人怎么做,就上前跟风,不知道进行独立思考。

当然这篇日记最有看点的还是他写的那封家书,到了学校以后发现钱用光了,只能向家里要,这一现象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今,都会存在。大学生出门求学,不知道该如何分配资金,导致经济状况捉襟见肘,不向家里要怎么办!打工?不行,一些青年学生只知道该如何花钱,却不知道如何挣钱。家里已经给出了正常开销,如果再要怎么办?巧立名目,家里人怎么会知道哪里能用到钱,只要你一说,家里人就信,不信也不能大老远地跑来,只能乖乖地把钱汇过去,不然还不担心死!

这个学生还是有点内疚的,他也关心家里人的感受,就将学校说的多么好,让家里人放心,一边多要钱,一边安慰着家长,想必这样的学生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