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尘封日记
3917000000039

第39章 词人和画家

撞过预备钟,我和老季预先警告了老董一句:

“喂,老董,昨天吃了蹄子的不闹,没有吃蹄子的今天就不得不闹了。”

“难为情相!”老董露出请求的态度向我们说,“谢谢你们,不要闹了!”

可是我们装做没有听见的一样在老董之先就溜到课堂里去了。

坐在我的前面是一位金华人,老董的同乡。我向他说道:

“老董来了,你只管叫他的名字。”

“做什么呢?”他问。

“他在此地看上了小沙,”我说,“又看上了姓方的,他专门吊膀子!你要如果是有好意帮助他,你今天尽管喊他的姓名,喊就是将他介绍给女的知道的意思。你要如果喜欢看他们的把戏,也得喊,喊,可以使他难为情。你喊的时候我们就附和。因为他请我们的客,我们不好意思第一个就领头使他下不去。”

“好的好的!”那位金华朋友连忙答应。

小沙刚刚就了坐,老董也来了,步子走得很快,匆匆忙忙好像赶着去做什么事样。进来之后,上身挺得笔直,目不旁瞬,看起来他早已有了“到此凶多吉少”的预感了。

“老董,老董!”

“老董!老董!老董!”

那位金华朋友,在他后面连忙的喊。

“老董,老董!”我也喊,并且接着说道,“他在喊你谈话啦,你为什么不睬他呢?”

老董这时候已经没有办法,坐在椅上,很不安的动了一动,装做没有什么的神气回答道:

“有什么事?”

他回答话,前面小沙也掉过头来看了一眼,我们就大笑起来。

忽然老季掉过头来喊道:

“喂,老董,你是不是一看见了就爱上了她的呀?”

我们又是一阵狂笑,正好这时候教授走进来了,老董的面孔上气得一阵红一阵白,他是笑也不是,跑也不是,只是扳着面孔发急。

当教授在写黑板的时候,老季又扭过头来说道:

“喂,老董你那首词我偷着看过,填得不错啦!‘蝶情花发,晴雨篱边。’”

“这种作品,”我说,“真是有情有景,有声有色,是不可多得的杰作啦!”

但是老董回答我们的是一副铁青的面孔,大的眼睛,露出神圣不可侵犯的灵光。我们都晓得今天有点做得太过火了,我们便没有继续去顶着他闹。

那教授在堂上说的是光线,色彩在美学上的问题,手上拿了一张印象派画家芒奈的画,指手画脚的讲的起劲。

“这个,”我说,我装得很“内行”似的,“这幅画的光线不大调和,色彩不分明。一幅画,表现得单调固然是不好,但是过于繁复了也是毛病,它就犯了这毛病!”

那教授正在听着我的意见,去端详那幅画,我又接着说道:“这幅画,当然,我们不能因其出自名家手笔便不去批评,它的最大的毛病,就是色和光叫人看起来不晓得是‘晴’还是‘雨’。”

“对的对的!”那位教授连忙说。

我笑,老季也笑,在堂上只有四个人懂得这是在和老董闹:小沙、老董、老季和我。

坐在前面的小沙,再也不敢掉过头来和男人勾搭了。

【解读】

“我”和老季今天还是要和老董闹的,先进到教室里,找人把这事说了,结果那人还真的喊起了老董的名字,“我们”两个趁机将老董填的词念出来,让老董很是下不来台,老董已经怒不可及,“我们”忙收敛起来。这堂课是美术课,“我”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就装作很内行的样子,对一幅画品头论足,结果还得到了老师的赞赏。“我”评论画的时候,还顺便将老董填的词暗示出来,让老董很是尴尬,小沙也不敢再回头了。

这两人一直都在和老董闹,看官们想必都习以为常了,可是这位金华先生却突然加入其中,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他听说了这两人的话,就果真在课堂上大喊,也许他是想看热闹吧,有热闹可看,谁不想看呢,而且这事还颇有些刺激的。有部分人的心理就是这样,有热闹可看,就不怕事大事小了,反正也不管自己的事,别人家着火还不行,最好烧到了屋顶,烧没了房子,这样才有看头嘛。

这个学生一边调侃老董,而一边还能跟上讲课,也挺不容易,他对一幅画进行了评论,他说自己装出很懂的样子来,可是对这幅画的评论却很到位。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真的,不是所有名家的东西就都是好的,有更多的人是靠一个名头吃饭的。比如现在的某些专家,或者是出了名的作家、偶像明星等,当然我说的只是一部分人的一部分作品,大家千万不要对号入座。

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学会辨别这些名家的作品,不要认为只要是名家的东西,就是好的,说不定这只是一个废品呢!另外,对于一些上司或者追求的伴侣,不要一味的奉承,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才会得到尊重,你看看那些只知道拍马屁的,都只能是洗马的,永远不会骑着马驰骋大草原。做人要有骨气,自己也要有自信,只有这样,别人才能看得起你,尊重你!

他对于画的理解非常巧妙,将老董填的词也带进去了,这是需要一份功底的,在民国时,国学很厉害的学生还是有不少的,我们应该革除封建思想,但对于学术是不应该废除的啊,现在的学生,还有几人能填词作诗呢?不过话说回来,正是这些学术才产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