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尘封日记
3917000000010

第10章 国学院

我们七门功课有四门都是老头子的,和老头子每个星期有十点钟见面的机会,每一点钟的功课,他讲一句,我们就要讲一句,在堂上讲话的,就只有我们房间里的三个人。老头子每讲书都拿出自己的主见。我们还是照老方法:先把人赞成,然后再把人反对。从来在此地讲书讲堂下面是没有声息,都像一些木头样不动,没有反对的意见,没有喜欢的表情,对于这样的态度,老头子很有点灰心。

他的个性非常之强,差不多自己认为对的主张就希望别人能接受。他不可以不算一个怪物的也就是到了五六十岁了还有这样积极的态度。

对于我们的喜欢问,看起来他是很欢迎的。这在他看来至少是他的学说在我们之中起了作用的现象,我们反对他的主张,他就要非常起劲的争执;我们赞成,他就要拍桌高叫。

今天他讲的是创设国学院的见解。在这里他不独说明了他的见解,而且也批评现行教育制度。他的意见以为国学里面该设立国学院,国学院底下再分科分组。他说:“中国现在的大学是这样的:由大学里面分出一部分叫做文学院,文学院里面,再分一小部分叫国学系,这能学些什么?所以我的意见是这样:

他在黑板上写过了创设国学院的见解,然后又批评了几句教育行政的不当,最后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表示十分失望的样子。

这位老头子在武大当过教授,在南高当过教授,现在来教我们,而且是我们的系主任。

对于他,我是丝毫也没有恶感的,并且我心里常常因有着这样的假设而害怕。

“假设在这种学校环境里,而没有老头子的话,我们的生活岂不是更要沉闷无聊么?”

【解读】

老头子的课是最多的,一共七门课,他要上四门,一上他的课,这个寝室的学生就会兴奋,向老头子问问题,站对立面等,不但令他们自身感到很有乐趣,也让老头子更加有激情地讲课。老头子对于学校安排的课程很有意见,他心中有一套自己的构想,将这些课程分门别类,更加系统化。然而他的这些构想暂时是无法实现的,这让他十分失望。“我”比较喜欢老头子,担心没有了他生活会变得更加无聊。

说实在得,老头子是个很好的教师,他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听他的课,接纳他的思想,即使他已五六十岁,却还有这种积极的态度来教学,非常难得。但真正学习的学生几乎没有,这让他很失望。好在有这个寝室的学生与他常常交流,不过这几人的目的却不是想要真心学习,而是借此来消遣这无聊的生活,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讽刺!

老头子虽然尊崇孔子和古典学术,但毕竟还是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思维已经发生了变化,有了改良进步的意识,他认为当时的国学教育制度很糟糕,急需要进行变革。他的设想是建立在传统国学基础上的,其中还包括一些已经被废除的内容,包括阴阳学、占卜等,其思想还是没有多大改变,不过这种改良的意识是值得赞扬的,应该说他受了谭嗣同、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但亦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可见当时社会的形式非常复杂,一方面是革新运动,一方面还有一些保守人士,除了这两种立场鲜明之人,还有一些运用辩证思维来思考事物的人,无论其观点是否正确,但这种辩证的思维总归不是错的。

像老头子这样的人在当时社会并没有多大发言权,提出的部分设想也当然不会引起波澜,在苦于追求理想而不能的时候,他们只能默默地叹息。

而这些学校的学生却不能理解这种思想,或者说还达不到一定的高度,他们没有进步自强的意识,老头子已经算不错的教师了,可他们却不知道珍惜,更有人存在拿老头子寻开心的想法。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都笼罩在蒙昧无知之下,国家的前途一片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