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是汉朝开辟的一条商路,从中国的黄河流域经过西域到达欧洲的交通大道。中国大量的丝和丝织品经过此道向外输出,故称丝绸之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桑树、养蚕、生产丝和丝织品的国家。在秦汉之前,中国生产丝织品的技术就相当高,丝织品通过转运到达欧洲。汉代张賽通西域,首次开辟丝绸之路。从此,东西力的直接交流频繁起来。
汉时把玉门关、阳关以西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统称为西域。武帝时期,西域有36个小国,它们生产落后,经常受到匈奴的掠夺和压迫。匈奴单于曾把西域大月氏王的头砍下来,用人头骨做成酒杯,因此大月氏对匈奴恨之入骨。武帝于是想联合大月氏两边夹攻匈奴,但这项任务艰巨,路途遥远,要经过茫茫的大沙漠,而且必经之途河西走廊还在匈奴手中。武帝便在全国公开招募使者,汉中人张骞应召西征。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大月氏国。他出长安时,同行者一百多人,回来时就只剩一个同伴了。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前后共经历13年。他出使西域的历史使命虽未完成,但他带来了大量关于西域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知识,这使武帝格外欣喜,对西域产生了极大兴趣,张骞也就成了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第一人。武帝时期不断对匈奴战争,夺得了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道路越来越宽广。为了彻底打击匈奴,张骞建议汉朝联台乌孙国共同对付匈奴。公元前119年,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率领300多随从,携带大量金银、丝绸顺利地到达乌孙。张骞极力劝说乌孙王,联汉攻打匈奴,乌孙王没有答应。张骞还派副使联系西域各国,受到各小王国的热情接待,扩大了西汉的影响。公元前115年,张骞返回长安。从此,西汉与西域的友好关系建立起来了。中亚、西亚各国经常派人到长安访问,进行贸易。汉朝为了便于同这些国家的往来,进一步修筑道路、设置驿站,使丝绸之路繁荣起来。由于对匈奴战争的胜利,武帝便向西域发展势力。先是打败附属匈奴的楼兰、姑师两国;接着又攻打了大宛,从而使西域的交通更加畅通。汉宣帝时设置西域都护,汉朝在西域各国的统治愈益巩固起来,也使丝绸之路的畅通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河西四郡中最西的敦煌郡成为中西交通的总枢。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东起汉都长安,向西通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由敦煌西至楼兰,再向西行就分为南道和北道。南北两道会合后,再向西就可到达地中海从而通往西亚和欧洲。
新形势促进了中外交流的新局面,从中国传到西方去的主要是丝、丝织品、金属工具以及铸铁技术等。丝绸成为希腊罗马贵族的珍贵服饰,罗马的玻璃、金银通过丝绸之路流入了汉朝。中国的茶叶、瓷器、四大发明都是由此路传人欧洲的,而西域的葡萄、石榴、胡桃、蚕豆等植物和良马、各种奇禽异兽以及名贵的毛织品也源源流人中土。西方的绘画、雕塑、乐器乐曲、舞蹈,特别是印度佛教的东来,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东西方,促进东西方的交流,这是有利于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