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常州
3902200000033

第33章 开辟交界区(3)

不久,许多人陆续出去,就只剩周访仙等8个人,其中有石裕民、杨志明、王仁祖、陈国林等。看管犯人的敌军有一个排,排长叫王柏平,认为访仙很够朋友,对访仙格外亲热,不仅把鞋袜衣物给访仙替换,私下对访仙说,他们是抽壮丁出来的,有好几个弟兄都是自己人,还说:“周大哥,将来要靠你们呀。”访仙在监房很自由,有人想把枪运进来,集体冲出去。访仙晓得了,觉得不可草率从事,没有发展下去。

访仙被捕的第二天,吴克强又带着特务到访仙家里去抄,又到潘墅去抓周炳达,结果都落了空。

1949年春节后鹤鸣又到江阴去探监,看看监里只剩4个人了。访仙告诉儿子,人都放出去了,留下4个人当作重大嫌疑犯,要40包洋纱才能赎出来。“40包洋纱!”鹤鸣想,家里被抄几次,地皮也翻过来了,连糊口也难,哪能出得起40包洋纱’,可是救人要紧。立刻回家和母亲一起借钱借粮,到正月初十借齐3600万元法币,送到江阴东横街10号那个姓蒋的特务手里,姓蒋的伸出手一照,还要这个数,还要找铺保。江阴没有熟人,幸好社会服务处的金尚兴是访仙的朋友,与情报室主任夏逸民也熟识,三姨夫又借给十石半米钱,找到西大街一个纸匣店作保,访仙才被放了出来。

三、自卫队教官张中魁支持武工队

张中魁,璜土镇华庄村人,家境小康,中学毕业,抗战期间,先后参加过承寿根、梅光迪、周培大等游击部队;在家务农时,又与澄西六区区大队长陈筱宝有过交往。1946年春,国民党自上而下建立县、区、乡(镇)自卫队,经当地土绅许少英、许厚如推荐,张中魁担任利城乡自卫队教官,负责训练队员,讲授简单的军事知识,以及武器的拆装使用,经常带队下乡巡视,是掌管自卫队的主要成员之一。直到1949年解放为止,教官职务一直未变,还兼任过乡的户籍干事两年,代理曹中柱乡长职务7天。1946年8、9月间,李顺之与张兆生研究开辟澄武交界区工作,商定让张兆生武工组活动范围扩大,坚持阵地西移。张中魁的亲戚耿忙保,与张兆生相识,张兆生通过耿忙保与张中魁取得了联系,随后李顺之带着陈金生,由张兆生领路,一起到华庄村与张中魁见面,建立了直接关系,从此一直到1949年解放,从未有变。

1.安排宿营地,发展“支点户”

1946年至1947年初,在璜土以西寻找一个可靠的宿营地作为隐蔽点是十分艰难的。1947年春,李顺之、张志强及警卫员、张兆生等5人在张中魁家已住3天,必须转移了。张中魁提前与河湾村耿龙法家联系,耿满口应承,明晚7~8点钟在家等候,可是第二天晚上去时,门上加锁,家中无人,准备仍回华庄住宿,途经何根银家门口,内有火光。张中魁认为何根银也很可靠,上前敲门,何根银迎出门来,众人随即进家,当张中魁说明来意后,何根银立即双膝跪地叩头恳求:“张教官,不能留住,国民党晓得了,人要杀头,房子要烧掉!”张中魁扶起何说:“不用怕,烧了你的房子我给你造新的,只要你不说,谁也不会知道。”何跪地不起坚持不肯留宿。李顺之拍拍何的肩膀,扶起何根银同到屋外水车墩上坐下,讲形势,谈道理,解除思想顾虑,大约个把小时,总算说通同意留宿一夜。第二天下午,中魁走来探望,张兆生迎出来对中魁说:“何老伯已经同意再住下去了!”从此,何家便成了“支点户”。

河湾里村北倚河湾,座落在河降高阜处,河降覆盖着茂密的莶萪,13户人家,屋后竹园,四周小道东通华庄,西邻高城墩村,可辐射至潘墅、百丈、圩塘等街镇,是武工队隐蔽立足,开展交界区的理想地方。

武工队通过何根银的介绍,了解全村的情况,都是贫苦农民,赵逸平、张兆生做了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吸收耿和尚(耿民新)入了党,建立党支部,耿和尚任党支部书记。一年不到的时间,河湾村成为“支点村”,成为武工队开展交界区工作的堡垒。

华庄村是上百户的大村,有了张中魁的关系和河湾村党支部的作用,配合武工队开展工作,“支点户”逐渐发展至10家,包括张中魁、张伯正、周雨田、唐积根、屠企英、李仁杰、李焕生、李生海等,保长张沛霖也被争取过来。1947年11月12日,赵逸平、张兆生在西刘市被围牺牲,徐银林突围负伤,就跑到华庄张中魁家隐蔽。到1948年下半年,华庄村已成为武工队可以半公开活动的“支点村”了。

2.为武工队修枪买子弹

此外,张中魁还掩护武工队,张中魁曾利用教官职务之便,多次为武工队修理枪支,购买子弹。为武进县武工队周国兴、万坚购买三号盒枪1支、403进口盒枪子弹80发;为周、万两人修枪时,先把自己的盒枪给他们使用,待枪修好再换回。为徐银林、徐家兴修枪也同样如此。因为武工队员不可一时一刻离开武器,使他们有枪可用。一次,徐银林急需盒枪子弹10发,张中魁毫不犹豫随即给了徐银林,还为李顺之、邢阿初和黄炳海两次各购买403进口盒枪子弹100发。把自卫队的制服借给武工队化装后方便活动。周国兴、周炳达、徐银林都曾借用过,李顺之也写条子叫李浩生在张中魁处借了一套。武进县敌情紧张时,武北的武工队员来到璜土,安排吃住在自卫团员家中,最多时有4个人,住有20多天。

3.保护烈士家属张瑞秀、张宝生

1947年11月12日,赵逸平、张兆生突围中牺牲。13日,张兆生的爱人张瑞秀和胞弟张宝生被利港驻军、江阴要塞部队押解送常州,押送汽车经过璜土,张兆生的知友山下村保长季芝堂送信给张中魁设法营救。中魁立即找到自卫队副王卓甫,两人设法把押解的士兵留下,请他们喝酒吃饭,敬香烟。中魁说:“张瑞秀是一个家庭妇女,宝生是老实农民。”王卓甫也从中解说,终于说动了押解的士兵,把叔嫂两人放了回家。

四、徐凤秀积极帮助开辟澄武交界区

徐风秀和丈夫马叙生,家住璜土镇桃花港河东,澄武公路南侧几百步的马家头村。

马叙生在抗日战争后期曾积极进行抗日活动,没有北撤。1946年6月7日凌晨,国民党四十九军在江阴县第七区区队长吴锡生带领下,以“共匪”罪把马叙生捉去,关押在江阴看守所里,同时被抓的还有同村的季大苟。徐凤秀不惜变卖田产竭力奔波,设法营救。先花70石米钱请乡长何冠吾、保长陈和生去保释不成,又花55石米钱请参议员何鸢飞去也未保成,中间又送钱、香烟等东西给看守所的狱警,还被国民党区公所的情报头头莫振祥敲去20石米钱。最后由周细苟去把国民党的省参议员谈龙滨找到江阴县长方骥龄商量,经璜土保长程祥荣写了保证书,全村人盖章送到县政府才得释放出来,时隔3个多月,前后用掉160多石米,祖遗15.6亩田全部卖光,还欠一部分债没有还清,生活陷于困境。

1.发展建立支点村

徐凤秀一如既往热情接待来住宿的武工队人员。1946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李参谋、陈金生到马家,并探望叙生夫妇,叙生出门帮工未回,徐凤秀忙着安排吃饭住宿,一面细述叙生出狱经过,却不谈家庭困境。直到武工队员问时才说已经得到亲友的帮助,克服了困难。武工队员们心中有数,每次总是按规定的饭钱放在镜框里,由徐凤秀取用。

徐凤秀不顾家境困难,不怕环境险恶,热情接待,家里没米,到邻居家借;被子不够,自己和孩子睡灶坑边乱草、破棉袄作被;怕暴露不敢上街买菜,就杀家养鸡鸭招待。有时人多住不下,她和丈夫做好邻居村坊的工作,不长的时间,团结全村40多户芳邻,多数人家都可安排住宿。从一家“支点户”发展为一个可以隐蔽立足的“支点村”。

徐凤秀手工灵巧,3天扎一双鞋底,她知道武工队员中陈金生、李参谋、黄炳海、许云龙、徐达等没有人做鞋,就主动做好圆口布鞋给他们穿,冬天就做棉鞋暖脚。马家头村因为在桃花港河东、公路和大桥边,是武工队去澄武交界的必经通道,马叙生家也就成为西去东来的落脚点,住宿或经过的武工队员特别多。到1949年4月大军南下前,先后住过马叙生家的有李顺之、陈金生、张志强及警卫员、赵逸平、黄炳海、江顺大、邢阿初(邢萍)、周金大(周青)、许云龙、王小炳、曹甫明、徐达、徐银林、李银生、徐家兴、邹产海等10余人,于是马叙生家又自然成为武工队员在璜土周围活动中的“联络站”。

敌情紧张时,夏天,夫妻俩就带着孩子住在瓜棚里,有时住到洋桥头纪××的鸭船上;冬天住在村南野田里的水车棚中,也有时住到徐凤秀娘家西官庄祠堂屋的神龛里。为了保障武工队的安全,马荣香、马荣宜、季大苟等在外作工种田做活时,看到公路上有异常情况,立即通知马叙生、徐凤秀,有时他们抱着徐凤秀的孩子在村前村后转悠,眼睛和耳朵却注意着公路上的动静。但马家头村紧靠公路,有时情况紧迫,不及传递消息,敌人已经临近身边。1948年8月间有一次,徐达、金甫林等4人住在徐凤秀家,枪都暗藏在腰里。苏北还乡团数人突然窜来借水桶打水,借菜刀切菜,准备烧饭吃,便问风秀这4个人是谁?凤秀很镇静,用手一个个指着说,这是自己的男人,这是小叔,这是……,还乡团深信不疑,随即走了。1948年冬,陈金生、徐达住在风秀家,又是还乡团数人突然窜来收砖头去筑工事。问徐凤秀:“村上可有新四军?”正好保长马尧坤走来,对还乡团说:“我是副保长,这儿没有新四军。”还乡团很快走了。

璜土乡自卫队20多人枪,皆是本地人氏,又近在咫尺,对武工队不无威胁。徐风秀又注意做好这些人的工作,争取到自卫队员杨甫海、许多泉、赵和尚等人,使他们心中有数,暗中掩护。在驻西石桥的区自卫队员中,徐风秀又争取了短枪队的张明明,与武工队建立一般关系,遇有“清剿”行动,便主动送递消息。1948年春的一天,黄炳海、许云龙等正睡在卧室的阁上,区自卫队几十人突然到来搜查。黄炳海等子弹上膛,准备战斗,张明明抢先赶到马叙生家,站在门口,提高嗓子,咳嗽报信,别的队员跟着到来,张明明说:“这家没有新四军。小孩子还睡在床上哩!哪会有新四军?”这次搜查就这样过去了。马家头村上也有个别不可靠的人,徐凤秀与陈金生配合进行教育,争取他稳定下来,情况没有外泄。

徐凤秀、马叙生不仅为武工队建立“支点村”而且根据开辟澄武交界区的要求,利用社会关系积极开展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分化瓦解敌人,化阻力为动力。

2.争取周细苟参加武工队

周细苟是璜土西去四五里地的瓦沿村人,家境贫困,自小给人家看松坟,抗战时期参加伪化顽军姚鹤皋部,抗战胜利后,与谈炳坤两人脱离姚部回家,他与徐凤秀是亲戚。1946年夏,徐凤秀配合陈金生,与周细苟几番联系,周细苟接受教育,被吸收为武工队员。于是派陈金生、周金大与他配合行动,打开了璜土西部地区的局面,又进一步吸收谈炳坤、季根生为武工队员,准备建立武工组,继续向西拓展,开拓坚持的阵地。

3.争取潘墅乡自卫队长徐海明

徐海明在抗战时期即送帖拜土顽姚鹤皋为“先生”。1945年8月抗战胜利任武进县潘墅乡自卫队队长。他是徐凤秀的二娘舅。1946年秋,徐凤秀通过姨母向二舅徐海明传话,大意是新四军的李参谋过江来了,要到西面来活动,你们最好碰碰头,不要发生误会。徐海明同意了,约定在张家桥村他的表兄弟朱甫生家接头。朱甫生在抗战时曾参加新四军部队,未能北撤。李顺之带了陈金生如约前往,当面交谈,建立直接的联系。徐海明为表示诚意,通过徐凤秀将女儿过寄给李顺之,结为干亲。1946年冬,李顺之、陈金生开始往西活动,住到靠近潘墅附近孙家村的徐海明家,了解情况,进一步加强与徐海明的联系。吴荣富、李银生、徐银林3人的武工组,在潘墅周围活动。武进县保安队张铁良中队曾对武工组进行多次搜剿。徐海明自卫队一直配合默契,直到解放,徐海明始终信守中立的诺言。

1947年春的一个星期天的早晨,一批国民党军队突然包围了潘墅街。来往行人只许进不许出,挨户挨家搜查地下党和武工队员。在江阴夏港农校读书的徐海明的小儿子徐达也被堵在家里。当时,离街半里多路的孙家头(徐海明的老家)住着李顺之、陈金生、吴荣富、徐银林、李银生等5个武工队员,徐海明差徐达回家通知他们赶快离村。徐达手提菜篮,经北街西街回家,均被凶狠的士兵拦了回来。情急之下,他回到住处,背上书包,再由东街出去。刚到街头,又窜出两个士兵,拳打脚踢,不让出街。小徐达又哭又闹,嚷着要到学校里去。敌人用刺刀架在他脖子上,边翻书包里的书籍课本,连一张纸也不放过,但未发现任何疑点,加上徐达叫喊哭嚷,终于放了他。徐达迅速离开潘墅,经臧家桥、高城墩绕道到孙家村,及时把情况告知李顺之等人安全转移。

4.争取圩塘乡乡长陈耀生

陈耀生是圩塘乡人,抗战时期任顽军张少华部的税务主任。1947年任圩塘乡乡长,他与马叙生是姑舅表兄弟。1948年3月29日璜土集场期,陈耀生到马叙生家赶集作客,与陈金生认识,建立了关系,圩塘乡的政权得到了控制。

5.争取徐方玉带枪投诚

徐方玉是张少华部下一个营长徐文玉的四弟。他带有10数人的队伍。1948年4月间,派勤务兵殷印生来马叙生家找赵逸平,对徐凤秀说:“四老爷”(指徐方玉)要来投新四军。徐凤秀有点不信,怕其中有诈,便到亲戚家小坎村殷玉生处查询,证实徐方玉有诚意,就约徐与李顺之接头。第一次由马叙生陪同徐方玉在高城墩村相见。1948年冬,徐方玉带了几个人住到马叙生家,约李顺之会见。李顺之也带了陈金生等武工队员到马家,见徐方玉确有诚意,接受他带枪投诚的要求。徐方玉当场留下几支新短枪交给李顺之。1949年春徐方玉常到马家住宿,他有吸毒恶习,且毒老极大,凤秀和李顺之劝他戒毒。1949年4月大军南下,江阴解放,徐方玉将所藏的机枪2挺、短枪多支全部上交,并在武工队人员的督促下戒除吸毒恶习,争取进步。

五、刘锡根争取盛国铨控制圩塘渡口

圩塘镇的圩塘渡口(澡港河口),是国民党对长江南北开放通行的一个港口。为了利用这一港口,建立大江南北的秘密交通线,武工队通过徐风秀争取到了圩塘乡乡长陈耀生后,在1948年春,又通过璜土镇夹降上村的刘锡根与圩塘乡“突击队”队长盛国铨有“先生”、“学生”的师徒关系,动员刘锡根当了盛国铨的勤务兵,利用一切机会争取盛国铨。

刘锡根在抗战时期,由澄西县六区区长王正的介绍,参加“江抗”三路。环境紧张时离开队伍,为了谋生,拜盛国铨为“先生”,跟盛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