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成都
3902100000002

第2章 大军入川追穷寇(2)

刘伯承不断地挥舞着双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他以他那军事家特有的洞察力和非凡气魄,继续讲着:“不过西南地区这块地盘并不是很好打的。为什么呢?因为它面积大,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康四省及西藏地区,而且毗邻越南、老挝、缅甸、尼泊尔、印度等国家。那里山高林密,地形复杂,特别是有国民党中央军、地方军和土匪、反动会道门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反革命势力,其气焰十分器张。正因为如此,这块地盘被******看中,决定将其作为最后据守的地区之一。******的阴谋是,以白崇禧和胡宗南两个仅有的集团作为骨干,建立陆上和海上基地。在华南地区以白崇禧集团和粤系余汉谋部组织‘湘粤联防’,阻我进军两广;在西南地区,以胡宗南集团和宋希濂集团以及地方军队约90万人防守,迁都重庆,以等待国际事变,卷土重来。这就是******的所谓大西南防线。”

刘伯承向上扶了扶眼镜,仍侃侃而谈:“为了粉碎******的阴谋,我党中央和毛主席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已作出了科学的预见。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决策,我们二野进军西南的部署是:以第五兵团和第三兵团之第十军直出黔北、川南,切断国民党军向云南之退路,尔后协同第三兵团作战;以第三兵团率第十一、第十二军(部队开赴湘西集结时,军委又指示四野的第四十七军归第三兵团指挥——笔者注),会同湖北军区指挥之第五十军和第四十二军等部队,以钳形攻势围歼湘、鄂、川边界的宋希濂集团,尔后,第三兵团主力直出四川东南部,与第五兵团协力聚歼川东和重庆地区的国民党军。两兵团完成上述任务后,在第十八兵团及第七军的协同下,实施成都战役,全歼胡宗南集团及四川境内国民党军。”

刘伯承敏捷的思维,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他的讲话一讲就是3个多小时,但台下的干部们却并不感到时间长,而是一晃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在刘伯承讲完后,慷慨激昂地说:“刘司令员的部署,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关门打狗战略部署。我们三兵团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友邻切断敌人主要退路后,出其不意地从川东地区直插进去,首先打开入川通道并在该地区歼灭宋希濂集团,尔后向川南方向进击。待攻占重庆后,参加成都会战,歼灭胡宗南集团及四川境内的国民党残余部队。”

陈锡联那一口浓重的湖北红安口音,铿锵有力:“那么,我们的这着棋怎么走呢?我认为,首先,组织好部队隐蔽地向集结地区开进,待完成各项准备后,协同第四十七军突然发起攻击,并坚决夺占四川的黔江、秀山、酉阳、彭水等地区,以打开川东之门户,并相机解放重庆。尔后参加成都战役,聚歼胡宗南部,肃清四川残敌。我们兵团的任务,很光荣,也很艰巨。从地理条件看,川东地区地势险要,道路崎岖,江河纵横交错,不便于广大兵团行动。特别是我们进攻的方向,有敌人重兵把守。因此,我们能否出其不意打开入川通路,关系着整个西南战局的进程。关于战斗打响后的行动和有关协同动作,待到达集结地区后还要具体部署。当务之急是要做好动员工作,教育部队克服个人主义情绪和贪图享受的思想,树立整体观念和吃大苦、耐大劳、为人民立大功的思想,积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保证一声令下,立即奔赴战区。”

会场上响起一片“打倒******,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声,群情激昂。

会场内外。骄阳似火的8月,火城南京,一切都是热气腾腾。

第三兵团团干会议几天后。

南京市中心新街口,鲜花伴着红旗飞舞,锣鼓和着鞭炮喧鸣,成千上万的人群高呼着口号,欢送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指战员奉命远征大西南。

火车沿着津浦路向北飞驰,然后向西拐上了陇海线。

在郑州车站,当地人民群众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公开露面,新华社遵照******的特意安排,发布了刘司令员在大会上关于进军西南的讲话。

这时,在郑州以南,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正浩浩荡荡向湘、粤、桂地区急进,准备夺取广州,并计划在衡(阳)宝(庆)地区歼灭国民党白崇禧集团主力。刘伯承、******率领的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即在******的巧妙安排下,乘机借助第四野战军的公开声势,也突然由郑州秘密转向南,直下武汉,四兵团在四野的指挥下,正由赣南向广东进击,五兵团则以参加衡宝战役的姿态,由上饶隐蔽地开向湘西,这两个兵团在开进途中,完全是以四野部队的名义出现。随野战军指挥机关行动的三兵团到武汉后也秘密集结到了湘西。

因此,在这时的千里战线上,出现了两种大不相同的进军形式:何华南进军的第四野战军是大张旗鼓,锣鼓喧天,浩浩荡荡;何西南进军的第二野战军则是偃旗息鼓,渺无声响,不显踪迹。

在江城武汉,******神秘地对刘伯承笑着说:“毛主席要的就是这种气氛,就是需要这样一个迷魂阵。大概******的飞机早已飞回去报告了,这很好。”

此时,武汉地区热火朝天的向南大进军,******和******当然都注意到了。******显然是只看到了一个表面现象,他一方面为解放大军的南下广州而焦虑,一方面也为自己在防守西南部署上把重兵放在川北而得意;而这时的******却以为武汉方向的热火朝天程度还不够,他又命令活动在鄂西北地区的解放军湖北军区部队,积极对川鄂边国民党军展开佯动,叩击由东面入川的门户巴东;命令活动在汉水中游的陕南军区部队,对国民党军大巴山防线发动多次进攻,重创其第九十八军,攻占了安康、平利等城;命令集结在秦岭北麓的第十八兵团等部,开始向国民党军秦岭防线实施佯攻,造成了由北面入川的声势。

10月13日,时刻注意着西南战局的******,已在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致电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指示:“关于由陕入川兵力,已与贺龙、伯承、小平一起确定为十八兵团,不牵动其他部队。刘金轩部及七军配合作战。”“残胡作战时间,不应太早,应待二野进至叙、泸、重庆之线,然后发起攻击,时间大约在12月上旬或中旬,由军委确定。二野主力两个兵团现到常德、湘潭之线,大约12月可到川南。……经营云贵川康及西藏的总兵力为二野全军及十八兵团,共约60万人。西南局的分工是邓、刘、贺分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贺为军区司令员,邓为政治委员,刘为西南军政委员会主任。”

19日,******见发起西南战役的“火候”已到,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向川东发出了“刘邓明、后日经汉赴湘指挥二野向四川进军,三、五兵团请令其补齐棉衣,进至湘黔边待命”的作战命令。并指出:“西南重心是四川,我二野主力必须于12月占领叙、泸、渝一带;贺率十八兵团则于1月占领成都一带,并迅速扩占全川,布置明年春耕,方有利于生产建设。因此白崇禧是否退滇,我三、五兵团只准备一个军(十八军)进占贵阳并经营贵州,其余5个军、两个兵团部均由湘西分路直取叙、泸、渝(留一部于遵义一带)务于12月到达该地区,设立西南军政委员会,统筹西南全局。否则150万人的财经问题将陷于极大困境。这里所说的150万人是指我军60万(二野50,贺10),张群所属国民党四省人员据说有90万人,主要在四川。”

******意欲端******的老窝,由东大门入川。这时大政方针已定,第二野战军的作战行动也已微露端倪。而直到这时,******却对******的这一调虎离山、声北击东战术仍丝毫没有察觉,即使到了11月初二野已发起川黔作战后,蒋介台湾飞到重庆亲自坐镇西南指挥军事,他面对解放军自川东发起的川黔攻势,仍认为“******惯用声东击西战术,****入川的真实主攻方向在川北,而不在川东。其主力由川北直趋成都,上湘黔路再趋昆明,切断川桂联系,以囊括西南”。

在召开的紧急作战会议上,******特制定作战方针如下:“国军以持久作战,确保华南、西南大陆及台湾、琼岛,争取时机维持现有战力,积极培养新生力量,以主力机动,局部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匪之野战军,准备反攻,为整个战略方针。西南长官公署应以持久作战,确保西南为目的,以四川为核心,争时待机,维持现有战力,积极培养新生力量,以攻为守坚持地区,并将有力兵团机动控制扼要地区,对分头来犯之匪,适时集中局部优势兵力,尔后各个歼灭之。”

******命令川北胡宗南部:“北面自大巴山、米仓山、摩天岭之线,利用地形阻歼匪军于境外,进行持久抵抗,并积极向敌后发动游击。东面配合华中友军攻击,力争会歼匪军于湘西地区,不使进入贵州、四川一步(白崇禧向北,宋希濂向南,何绍周向东)。自川鄂边界起,经武陆、七苟山、大巴山、米仓山、摩天岭之线,实行大规模纵深破坏道路(其长度约当5日行程),控制水源,空室清野,使敌不得通过(长官公署已派人监督进行中)。”

然而,就是这份除了******仅有几个人能见到的绝密作战方案,几天后即到了解放军的手中。此情报是由谁送出的?此人便是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副参谋长、代行参谋长刘宗宽。

刘宗宽是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生,陕西薄城人,******每每与刘谈起黄埔军校生活,还清晰的记得授予刘“中正剑”的一幕。但是,******却忽视了刘宗宽曾是杨虎城将军部属的这一点,“西安事变”时,刘宗宽曾因是杨的旧部而被作为人质拘捕,后虽然很快被释放,然而******的不佳形象却在刘宗宽的心灵深处投下了阴影。后来,刘宗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在重庆加入了农工民主党,后又在共产党人******、叶剑英等影响下,秘密为共产党担任了高级情报员的重要角色。

武汉解放后,****中南社会部派房向离(显志)带交通员黄克孝秘密入川,专门与刘宗宽建立了情报联络。房向离与刘宗宽是多年的深交密友,又是干亲家,作为客人便住在了刘家,生活等由刘夫人崔东亚照顾,以便整理情报材料和保证安全。黄克孝住在外面旅社内,担任联络任务,生活由崔亚东的弟弟崔锡昌照顾。他们的主要任务即是以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为主要对象,搜集西南地区的军事情报,同时担负着策反和保护重庆国家财产等任务。

这样,刘宗宽作为西南长官公署的代参谋长,对******关于西南的军事部署巨细无所不知,国民党军在西南的作战计划也就源源不断地由刘公馆传向解放区。建立在鄂西宜昌的“第二野战军沙宜临时办事处”,即四川情报站,作为中转站,即把来自西南国民党统治区的许多情报综合整理上报到了中央。

刘宗宽在参加了******主持召开的一系列高级将领军事会议后,便将这些重要情报连夜通过房向离、黄克孝。传递到了四川情报站站长李奋的手上。一份署着“社会部谍息”的《国民党国防部西南作战计划(1949年11月)》传到了北京,传到了各大野战军首长的手中。也就是说,当胡宗南、宋希濂等国民党高级将领接到这份作战命令时,刘伯承、****、贺龙等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手中,也拿着这份******签发的作战方案,已在琢磨对策了。由此可见,国民党军在大西南的军事部署和作战意图已无密可言。刘伯承、******很快下定了先从黔东打响西南战役第——枪的决心。

10月上旬,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借参加第四野战军组织的衡宝战役为掩护,由萍乡、醴陵,经株州渡过湘江,进至衡阳、邵阳地区,继又利用友邻部队经湘西南调为遮掩,向西隐蔽前进,于月底进到湘西之黔阳、洪江、会同、洞口地区,做好了向贵州进军的准备。13日,二野前委传达了******的指示,令第五兵团在广州解放后,即直出贵州,速占贵阳。17日,第五兵团全部到达预击位置后,为隐蔽作战企图,司令员杨勇和政委苏振华严令各军电台一律不得暴露部队位置,通信联络可通过四野部队转达。各部队要严密封锁湘黔边界,对川滇黔之俘虏,一律不准入境和补用,以防国民党军刺探军情。同时,加派部队抢修道路,抓紧给部队补充棉衣,待命入黔作战。

23日,兵团接到发起川黔战役的命令后,根据野司总的意图,决定首先突破国民党军黔东防线,打开大迂回的通路,再向敌纵深挺进:以第十七军沿川黔公路向新店萍、晃县、玉屏、黄平进攻,歼灭国民党第四十九军后,直取贵阳城;第十六军在左翼,利用国民党军防御的翼侧,向天柱、三穗、镇远穿插,协同第十七军解放贵阳;第十八军为二梯队。

11月4日,左翼第十六军首先发起进攻,其前卫第一三八团当日即攻占天柱,5日进至该县桐林地区,与国民党军第二四九师第七四七团遭遇,发生激战,将这股敌人击溃。6日,第一三八团进占三穗。中路第十七军于11月7日发起进攻,第四十九师当日攻占晃县之黄道司险地,第五十一师攻占了波州等地,第五十师攻占玉屏等地。8日,第五十师与第十六军先头部队会合,进至黔东重镇——镇远。第十军在这时连克松桃、铜仁等县。国民党军所谓的黔东第一道防线全面崩溃。

黔东关隘一下,解放大军西进即势如破竹。14日夜,解放贵阳,各路部队也相继截断了川黔公路和黔桂线,解放了余庆、开阳、息烽、麻江、都匀、毕节、黔西、大定等县城三十余座。贵州解放后,第五兵团在刘伯承、******的统一部署下,除留第十七军于贵州巩固和稳定局势外,其他部队又奉命向川南急进,直逼重庆。

直到这时,时在重庆的******才意识到******的取川主攻方向是在川东,而非川北。******开始后悔不该把国民党军主力部队调往川北,又慌忙命令胡宗南部火速开赴重庆保驾救援。在******看来:一切都乱了套!

贵阳解放后仅仅半个月,解放大军的铁扫帚扫到了******坐镇指挥西南作战的重庆。11月30日,重庆市宣告解放。******逃向成都。

二、成都,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败退大陆的最后一个省会

初冬的成都,寒风卷着枯黄的落叶飞进巷口街尾的角角落落,报童在人群中穿梭叫卖着。报纸上,1949年12月1日的刊头之下,赫然印着几个醒目的大字:“蒋总裁昨日莅蓉”。

下面写着:“[中央社]蒋总裁今(30)日晨9时许,乘中美号专机由两架驱逐机护卫,自重庆白市驿机场起飞来蓉,降落新津机场,黄少谷、俞济时、谷正纲、陶希圣、******、沈昌焕、周宏涛、曹圣芬、夏幼权等随行。成都方面,陆校张耀明校长,空军第三军区司令徐焕升,均赶赴机场恭迎,省垣各要员,均未及前往。总裁驻节军校官邸,11时许,阎院长、王主席等赴军校晋谒。”

“又讯:蒋总裁10时许到达北较场,约阎院长晤谈,张群、工陵基、严啸虎于11时前往军校晋谒。”成都比较场军校,即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通常称黄埔学校,抗战初期由南京迁来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