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抚顺
3902000000025

第25章 敌后游击战争(2)

四、配合主力

国民党军占领安东、通化,宽甸。桓仁之后,凭着美式装备,继续向我临江后方进犯,我军开始了保卫临江的战斗。12月11日,辽东军区在通化以东的七道江召开师级以上干部会议,在****同志主持下,作出了“坚持南满,以积极防御的作战行动,粉碎敌人进攻”的战略决策。17日,国民党纠集6个师的兵力,向临江发动了第一次进攻。面对这种局面,经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批准,辽东军区决定:以三纵队坚持在临江地区,四纵队深入敌后与地方武装配合;歼灭敌人,粉碎敌人的进犯。为配合四纵牵制敌人,保卫临江后方,分区部队出击平顶山,吓得敌人闻风而逃,我顺利收复该地。12月底,分区警卫营转移到沈抚县马圈子,正逢大雪纷飞的夜晚,参谋长李飞带几名侦察员,把电话机接到敌人的电话线上,静等敌人的通话。夜11时许,听到敌人领导机关给二○七师下达命令:“速派一个加强排,到湾柳河,全歼由七、八个人组成的共产党工作组。”李飞带两个连到该地伏击,全歼了这个加强排,对敌震动很大。一次,敌军的一个班,在排长的带领下,配有两挺机枪和一门六○炮,乘坐一辆大车从旺清门出来,到响水河子抢粮。我基干二团知道情况后,派二连那连长带队设伏在响水河子北山。待敌进入伏击圈内,那连长带战士们猛冲到敌人面前,将敌全部俘虏,武器全部缴获。这次战斗打的漂亮,部队受到了辽东军区的通报嘉奖。响水河子伏击战后,开辟丁拐磨子游击区,并建立了区政权。清原县区武装于12月21日,配合二分区部队,捣毁兴隆台警察所;12月25日袭击海阳警察分驻所,炸死所长张明文,1947年1月3日,收复北三家子,4日捣毁南山城警察所;14日收复夏家堡子,活捉警察所长王丹忱和国民党区党部执行委员邢喜君等4人,次日处决王丹忱。沈抚县保安团和区中队配台四纵十师二十八团再打救兵台,吓得敌联防大队总指挥郎汉卿率队逃跑,我军一直追到抚顺外围的小东洲,才奉命停止追击。这次战役,虽无重大战果,但这是一次在敌人眼皮底下的追击战,影响很大,使盘踞在抚顺市区的敌人昼夜惶恐不安。

到12月30日,四纵在县区武装配合下,攻克敌人据点10余处,歼敌2000余人,迫使敌人改变部署,缓攻临江,回援本溪,桓仁地区。

敌人首次进犯临江虽以失败结束,但他们并不甘心,于1947年1月30日又纠集4个师的兵力,向临江地区发动第二次进犯。

这期间,分区一团奉命转移到钢山、曲麻莱沟。红庙子一带,阻击敌新六军二十二师由此通过。当我军进入阵地后,敌军匆匆赶到,遭我阻击。他们用各种武器掩护,组织集团冲锋,企图强行越过阻击线,都被我军击退。直到次日傍晚,我一团完成阻击任务,才撤出阵地。新宾县委西部分委,为配合主力围剧驻守通化敌人一九五师,阻击来自沈阳,抚顺的增援通化之敌,组织三、六、七区干部和群众,从昌家堡子、邵家堡子出发,到马尔敦一带将由南杂木通往新宾的公路破坏多处,击毁敌载重汽车一辆,拆毁电话线数公里,断敌交通和电讯联络。随后,又组织地方武装和群众,对永陵至碱了、永陵至桓仁,永陵至平顶山、平顶山至苇子峪等主要公路,连续破坏多处,阻止敌人进攻。沈抚县委除组织群众破坏抚新公路多段外,还组织地方武装袭击敌人。五龙区中队配合三团一部再次袭击四家子据点,俘虏****自卫队长夏绍章等10多人,经教育将他们放回。月初,三团二连三排,为了牵制敌人,奉命夜袭北甸子敌人据点,仅20几分钟,一枪未放,就把30余名敌人全部俘虏。清原县地方武装配合独立三师再次对南山城警察所发起攻击,毙伤敌人13名,俘敌3人,收复南山城。2月3日,我主力部队在地方武装配合下胜利挫败敌人第二次对临江后方的进攻。

紧接着,2月13日,国民党军队纠集5个师的兵力,分兵多路对临江地区发动第三次进攻。我军集中三纵主力先打敌人一路,四纵主力则活动在敌后,奔袭作战。我分区部队配合四纵十一师攻下碱了和田师付,粉碎了敌人对临江的第三次进攻。在此期间,3月22日,我主力三纵七师、九师集中4个团的兵力,自桓仁向新宾疾驰而来。经一夜急行军,于拂晓前包围新宾县北旺清村,在新宾县区武装配合下,23日,我军对敌五十二师五团发起凌厉攻势,炮击并摧毁敌外围工事。下午3时,敌向东南突围,遭我分区一团阻击,阵势大乱后,立即向南突围,又被我军阻截。这次战斗,敌人被歼300多人,俘虏1000余人。沈抚,清原县区武装也配合主力打击敌人。

国民党军连续3次进犯临江,都被击败。3月27日,在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郑洞国的指挥下,用7个师的兵力,约10万人分3路向我临江后方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

在这期间,驻守在新宾、清原、沈抚县之敌也配合敌之主力开始扫荡。为配合主力保卫临江,分区和3县武装几乎天天打仗,夜夜转移,千方百计地牵制,打击敌人。据当时统计,仅基干三团就在沈抚县馒首排子、郑家堡子、郑家堡子东沟;汤图伙洛、石棚子、金斗峪东沟、五龙口等与国民党二○七师、独立十师作战14次,毙、俘敌人60余名。新宾县区武装经常活动在苏子河两岸打击敌人。1947年4月6日,在攻打苇子峪战斗中,军分区某部五连一排三班接受攻打敌人第三碉堡的任务。班长陈连海率领战士向碉堡匍匐前进,当距敌堡20步远的开阔地时,敌人用机枪猛烈扫射,三班战士被敌人火力压得不能抬头。这时,陈连海不顾个人安危,一跃而起,冲到碉堡跟前,狡猾的敌人往外扔出手榴弹,炸伤陈连海的右臂。在他受伤的情况下,连续扔回两颗敌人投出的手榴弹后,又扔回一颗,刚出手就爆炸了,中指被炸伤,陈连海急中生智,把步枪插进碉堡射击孔里,连发3弹,把敌人机枪打哑巴了,陈班长高喊:“缴枪不杀”,敌人举手投降。六区中队为阻止国民党修复沈吉铁路,向临江方面增援,不准敌人砍伐的木材从公路和水路通过。致使国民党用于修复铁路的木材一根也没有从这一带运出。

经过近4个月的艰苦斗争和连续作战,我军胜利粉碎了敌人“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使敌军在东北的全局上处于被动,转为守势。我指战员总结这一阶段敌后的斗争经验为:“敌走大道,我走沟坡,敌驻城镇,我驻山窝,敌往东追,我从北磨,敌在昼堵,我在夜挪,敌能包围,我能突破,敌驻乡团,我去端窝,避强打弱,速战速决,选好时机,我把敌捉,人心向我,敌奈我何。”

五、拔掉钉子站稳脚跟

在敌军向我后方大举进攻的过程中,铲除地方反动武装,镇压顽固分子是我扎根敌后当务之急。我三县地方武装除寻机消灭敌之游杂武装外,县区政府还抓住对地方影响较大的反动分子,大张旗鼓地进行镇压。2月9日深夜,新宾西部县分委率领县区武装一部突然进入和睦村内,击毙国民党连长等3人,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一天,太阳落山之后,六区区委和武工队为侦察敌情走到了上夹河村南,隐藏在树林里。夜10点左右,摸进村搜索,在一个院子内发现4辆大车。副区长睢瑞林一看,原来是宋侠岩携带家产准备逃往抚顺市内,途中住在这里。武工队员冲进屋内把这个早已被判处死刑的,因逃跑而未执刑的宋侠岩抓住,放走老百姓的大车,押着宋侠岩直奔三块石方向走去。当夜,处决了宋侠岩。消息传出后,恶霸地主吓得胆战心惊。再不敢明目张胆地为非作歹,兴风作浪了。

对出卖我方人员和叛变投敌的坏蛋,决不手软。新宾二区区委书记依铭剑等同志,在红庙子抓住两个向敌人告密,使我方同志惨遭杀害的坏蛋,当即处决,为烈土报了仇。响水河子伪村长王景芳,将我军伤员送给国民党杀害,被县区武装处死。叛变民兵庞起风投靠国民党保安队,起走区政府和部队隐藏的物资,并刺探我军情报,也被我处死。沈抚县公安局把郑家堡村出卖我地下党员的地主分子唐玉书抓获,就地处死。佟庄子村长孙仲禹,在我军撤退时,把一名掉队战士埋藏起来的枪支、弹药、大衣等物资向敌人告密起走,还栽赃陷害好人,经查证属实,就地枪决。

六、粉碎敌人大扫荡

1、草盆沟紧急会议

“四保临江”的战斗,粉碎了敌人“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但是,敌人并不认输,从4月15日起,对我三县根据地开始了更残酷的大扫荡。这就是闻名的“五一”大扫荡。敌人纠集了二○七师、二十五军的赵公武师、十三军的一个师共3个师主力,3万多人,由十三军军长石觉指挥,分头向新宾、沈抚、本溪三县游击根据地进行全面围剿,企图消灭我地方武装,以解除后顾之忧。

敌人这次扫荡采取了日本侵略者的集家并屯和“三光”政策。从沈抚县东南、新宾县西部、本溪县东部和桓仁县北部,层层包围,向分区和县区武装游击根据地压来。敌人强迫居住在山沟和自然屯的居民归到据点里。烧毁民房,走到哪烧到哪,以切断我同地方干部和群众的联系。新宾县的北大砬子、西文盆、大烟筒,沈抚县的长垄地、腰堡、郑家堡子,佟庄子、馒首排子、王家店,台沟,四道河子等50余个村庄全被烧光。敌人进村后,先抢后烧,甚至让老百姓站队集合,用机枪杀害无辜,景象惨不忍睹。当时在抚顺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悲壮歌谣:

三块石上的月光,

照入我村庄,

敌人来了****烧杀又抢粮。

吃也没的吃,

穿也没有穿,

一家老幼愁眉苦脸。

阵阵秋风寒……

你光哭有什么用,

叫天也枉然,

只有大家组织起来,发动自卫战。

与此同时,敌人用重兵包围三块石、平顶山、钢山等根据地,武装封锁各交通要道,不准群众进山,企图把党政干部和部队困死在大山上,形势极为严重。我军和广大地方干部面临着严峻考验。

为了粉碎敌人扫荡,三地委在沈抚县马圈子区草盆海村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前段斗争,作了新的部署。会议决定:第一,依照敌人分割包围的实际情况,地县领导和武装配属也要相应改变,县委可建分县委,独立处理问题,分区大团变小团,撤销营建制,一团分为一、四两个团。第二,再次精简机关。精简下来的人员由四团掩护,送到后方,以减轻部队负担。第三,地区党政军机关和分区警卫营,可适机转到外线作战。会后,各县各团分头部署,贯彻地委会议精神,为粉碎敌人的残酷扫荡而战斗。沈抚县委为保证粉碎扫荡,打击顽固势力,把我党政军经常活动的村庄里的危险分子30余人集中到郑家堡子东沟,教育他们认清形势,认清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本质。随后,向他们严肃地提出要求:第一,不准通敌,做坑害百姓的事,第二,敌人出动,你们要立即给我们送信,第三,要保证部队和地方干部有饭吃。教育3天,逐个放回。地委向其他各县推广了这个经验,改变了过去那种“我们前脚走,敌人后脚跟”的局面,对隐蔽斗争起了很好的作用。

2、隐蔽坚持,辗转突围

在敌人残酷扫荡的初期,坚持在三块石地区的我军指战员和党政干部,隐蔽坚持,与敌周旋。国民党采取“分兵合击,层层包围,步步为营,反复穿插,轮番扫荡”的战术,对我根据地实行封锁包围,发现我军活动,立刻点火为号,包抄袭击。沈抚县党政干部和地方武装,充分利用三块石地区山高林密和鸽子洞,老虎洞等天然屏障,隐蔽斗争。沈抚县保安团(基干三团)化整为零,随党政军领导同志分散隐蔽。张澍同志带三连转移到沈抚县苏河区及新宾县的盛子沟又转回清河城,金斗峪、草盆沟一带同郭洪林会合;副政委陈法平带四连在马圈子公路以南山区活动,团长张志超带二连在马圈子公路以北山区活动,县长华春带县区干部隐蔽在橡皮沟。王家店,李家子、台沟一带山区,公安局长张荣轩带公安中队和公安局干部,经常活动在敌占区的郑家堡子、前安河子、后安河子、同安沟、南章党一带山区,参谋长谢斌带一连护送伤病员到老黑槽之后,转移到沈抚县苏河山区活动。他们一边避开敌人,隐蔽活动,一边监视敌人。这时的活动,完全处于昼伏夜行的状态。夜间不能点火做饭,只能在白天做饭充饥,还要用树枝驱散炊烟,以免被敌人发现。新宾********刘曾浩,县长岳仲轩等领导同志带领干部、部队离开东部山区,由古城子转战到红庙子一带,经几天休整后,隐蔽在山区活动。清原县党政领导同志和区武装经常在深山密林中隐蔽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