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衡阳
3901900000037

第37章 共产党诚信满天下(3)

——关于机构设置问题。因事关重大,程潜于8月3日致电******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及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政委邓子恢:“程等即将宣布正式脱离广州政府。……在如何争取军心,如何安定军心,拟权宜之计,暂设中国国民党湖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其原第一兵团暂改称中国国民党湖南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暂时军政委员会为空洞名义,不设机关,亦无职权可行使,仅省政府主席及湖南人民解放军司令官由委员会推定派出。省政府移收会议略延时日,多则一月,以期避免刺激军政人员。潜与子良兄已令所屑军队,一切行动,均按贵方指示办理,绝不阻碍当前最关紧要之军事行动。至于上述权宜设置,为时甚暂,但期减少刺激,安定湘境军政干部心情,并进图争西南各省。对于改革大计,实无阻碍。”

程潜在提出这一建议时,再三向李明灏、刘梦夕说明其中的原委及意义。他说:“按照常例,必须先作和平谈判,订立和平条文,双方一致,然后行动。惟湘事之进行,远在解放军渡江之前,早与贵方不断接触,意见一致,后受桂军压迫,致未能表现;迄白离长,则为时已迫,为取得军事行动时效,遂先采取行动,此为一也,因未经谈判即脱离广州政府已无根据谈判,而在形式上又必须经过谈判,否则会招致投降之议,影响干部心情匪浅,对于西南各省亦将招致误会,须有一临时机构为谈判对象,此等特殊情形实难避免,此为之二;所提临时机构均属空洞名义,绝不妨碍贵方行动,此为之三。”

李明灏、刘梦夕还在给四野首长的电报中谈到:“程(潜)本人对我方措施均无意见,惟陈(明仁)个性刚强,对脸面问题非常注重。同时此次湘事之解决与应付桂系之压力,陈力最多,加之干部思想关系,此时打通其中困难,确是不少,况程一切又非依陈不可。”

四野首长于8月4日及时将程潜和李明灏、刘梦夕的来电转报了****中央和中央军委。

在李明灏与程、陈就起义的重大问题达成初步共识后,四野和谈代表团于8月3日通过地下党转告程、陈两将军,请他们派得力干部前去正式协商。程潜本来就是主张先起义、后谈判的,对起义不提任何先决条件,因而对他来说早巳不成问题。而关键是陈明仁的态度。

当天下午,陈明仁指派的警备司令部参谋处长罗文浪和232师参谋主任郑克林,随省工委联络员欧阳方一同出城谈判。3人穿过100军19师的防地,来到泉塘。欧阳方与解放军巡逻小分队对上暗号后,即坐上12兵团派来的吉普车,来到春华山解放军138师驻地,马上见到了四野和谈代表金明、袁任远、唐天际、解沛然等。金明随即设宴欢迎三人,气氛友好、融洽。

宴后,罗文浪首先切入正题:“程潜、陈明仁两将军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毅然脱离脱离国民党,加入人民行列,并率军民欢迎解放军进驻长沙,特派我们前来接洽。”随即拿出长沙驻军地图。

金明微笑着点点头,热情地说:“程、陈两将军顺应革命的潮流,接受人民的愿望,毅然举行和平起义,我们对此正义之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赞赏!党中央、毛主席十分关注湖南的起义,我们希望尽快达成协议,实现交接。有关细节,请与解沛然参谋长协商。”

于是,罗文浪将地图解铺开在解的面前,指着地图说:“关于驻军问题,我们临行前开了个会,陈司令指示兵团主力驻河西,以免在解放军接管长沙时发生误会和冲突,请贵方酌定。”

随后,双方代表进行紧张的磋商,到晚上达成如下协议:

1.长沙市一切军事要点均由解放军接管;

2.市区治安由解放军维持;

3.解放军负责程、陈两将军的安全,内卫可由程、陈两将军警卫人员负责;

4.任何人、任何部队不得破坏治安;

5.在未成立联合机构前,程、陈两将军所属军、警、宪部队统归新成立的警备司令部指挥;

6.岳麓山由解放军派出部队加以控制。

罗文浪和郑克林表示,前5条均无问题,惟第6条“由解放军控制岳麓山”不敢擅自作主,待回去请示陈明仁才能决定。这样,原定的解放军入城时间也就不能不推迟。尽管如此,双方对达成上述协议还是感到高兴,互相紧紧地握手。因为毕竟长沙起义近在眼前,湖南解放的钟声就要敲响。

四、《湖南日报》一条消息,又惹得陈明仁大发雷霆

协议达成后,罗文浪、郑克林和欧阳方连夜赶路,于4日清晨回到长沙城里。他们带着疲惫,也带着兴奋,一上班便来到省府向陈明仁汇报。谁知罗文浪刚刚开口,陈明仁即打断他的话,气冲冲地一扬手说:“别讲了,你先去找李明灏去!”罗、郑二人见陈明仁脸色难看,不便再多说什么,便马上到衣铺街唐生明处找到了李明灏,叙述了事情经过。

李明灏一听,并没有惊诧之意,而是皱着眉头,颇为生气地说:“这个记者简直是乱弹琴!湖南还没有打仗,怎么能与北平相提并论呢?陈明仁觉得受了侮辱,肯定心情不好。”说着,把当天的《湖南日报》递给罗,罗一看上面果然报上刊裁了一条惊人的消息:“湖南十万军队放下武装,向傅作义看齐。”

这条消息的作者,究竟是失误还是故意,是善意还是恶意,****方面并未追究,现亦无史料可考。但客观上,这短短的消息,却骤然造成了轩然大波!

李明灏冷静地说:“其他的事情,我昨天已经跟子良说好了,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我看,罗先生和刘梦夕同志跟我马上再去一趟春华山吧。”于是,李明灏偕罗、刘又立刻驱车来到春华山,向金明汇报了长沙之行的情况,并转达了陈明仁的下述意见:

一、同意市内交解放军统一指挥,但岳麓山暂不能交出;

二、目前部队需要整理,暂难配合作战。为整训和粮食

供应,长沙以西之宁乡、湘乡、湘潭、益阳、常德最好给陈;

三、省政府迟半个月至一个月,陈以辞职形式交出,新湖南省委暂不宣布,王首道暂不来长;

四、军队内部复杂,整编推迟;

五、不能在部队整编后进行清算和斗争;

六、将来配合作战,要给我方补充武器装备。

这6条说明,陈明仁还是没有脱离旧军人的立场和思维方式。他力求保持自己部队的独立性,并要控制岳麓山,占据长沙以西以南地区,目的就是要维护自己的实力地位,并在自认为不利的情况下寻找“新的出路”(如向南撤退或上山打游击等)。说到底,还是怕算账,患得患失的思想在作祟。四野和谈代表团经过慎密的研究,理解旧军人思想转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从和平大局出发,除了“岳麓山暂不能交出”一条未予同意外,其余大部分满足了陈明仁的要求。这样,双方终于达成了和平起义的协议。

五、程潜、陈明仁领衔发表起义通电,解放军138师威武入城,湖南的历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和平协议签订以后,湖南起义的时机已完全成熟了。8月4日,程潜、陈明仁领衔发表了起义通电。通电全文如下:

北平毛主席、朱总司令,广州李代总统、阎院长,重庆张主任,衡阳白长官,兰州马长官、马主席,广州薛主席,昆明户主席,成都王主席,西康刘主席,贵阳谷主席,福州朱主席,赣州方主席,宁夏马主席,桂林黄主席,青海马主席,新疆鲍主席,长沙陈主席,广东省参议会,四川省参议会,云南省参议会,贵州省参议会,福建省参议会,江西省参议会,甘肃省参议会,西康省参议会,宁夏省参议会,青海省参议会,新疆省参议会,湖南省参议会:

北伐成功以后,******独揽政权,背叛孙中山先生遗教,以至主义不行,外患踵至。八年抗战,民力已尽;方期休养生息,和平建国。讵料蒋与好战分子破坏政治协商会议,重启内战,外则勾结美帝国主义,不惜丧权辱国,内则肆行独裁,变本加厉。豪门聚敛,贪污横行。结果经济崩溃,军民离心。蒋即被迫退位,李宗仁代为主政,和谈重开,举国喁喁。湘人在抗战期间,出兵达三百万人,输粮逾五千万石。敌骑躁躏,遍及沅湘五十余县,兵燹之酷,甲于他省。痛定思痛,期望和平最殷,于和平运动赞助亦最力。孰知言和实所以备战,阴谋欺骗,恬不知耻。故南京政府不旋即告倾覆,流亡广州,生意早绝,残骸仅存。白崇禧主战之论,荒谬绝伦,放弃武汉,窜扰湘赣,诡言空室清野,攫取公私资财,一若假反共之名,即可内箝百姓之口,外邀强国之欢。至其狃于抗战之后,妄冀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从中苟延残喘,卑劣愚昧,尤属令人齿冷。潜等顺从民意,呼吁和平,声嘶力竭。而蒋与李、白执迷不悟,仍欲以我西南、西北各省为最后之孤注。用是忍无可忍,爰率领全湘军民,根据****提示之八条二十四款,为取得和平之基础,贯彻和平主张,正式脱离广州政府。今后当以人民立场,加入****领导之人民民主政权,与人民军队为伍,俾能以新生之精神彻底实行革命之三民主义,打倒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共同为建立新民主之中国而奋斗。所望我西南、西北各省同志同胞,洞察蒋与李、白坚持内战、祸国殃民之罪恶,以人民之意旨为意旨,以人民之利益为利益,一致响应,奋起自救,铲除此倒行逆施之残余封建政权,全湘军民誓为后盾。特此布闻,诸惟察照。

长沙绥署主任程潜、副主任唐星、李默庵,第一兵团司令官陈明仁、副司令官傅正模、刘进、张际鹏、熊新民,军长谷炳奎、彭锷、杜鼎,副军长李精一、方定凡、汤季楠、鲍志鸿、杨馨、文于一、刘光宇,师长张用斌、夏日长、杨文榜、刘埙浩、康朴、卫轩青、曾京、张诚文,湖南全省绥靖副总司令刘兴、李觉、王劲修、成刚,保安副司令彭杰如,保安师长何元鼎、王笃恭、张际泰、丁廉、颜梧,宪兵团长姜和瀛同扣支未即。

尽管通电起义中的许多人大多列名而未签名,其中部分人随后率部叛变,成为人民的敌人,但仍然无损于这份通电的历史光辉。重要的是湖南军政界的主要当权人物从根本上转变了立场,投入到了人民的怀抱;湖南的反动势力从此失去了指挥中心,无法组织有效的顽抗。一句话,湖南人民由此可以迅速、有效地实现和平,避免大规模的战祸,大大减少人民的损失,更快地进行各项改革和建设,因而它标志着湖南人民的解放,标志着湖南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尽管起义通电发出后,湖南的一些地方仍然经过战争才获解放,特别是还有衡宝战役这样较大规模的战役,但就湖南全局而言,这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方面是以程潜、陈明仁为代表的湖南当局的和平起义。因此,称湖南和平解放,也是符合历史的主流和本质的。

在发表起义通电的同时,程潜、陈明仁还于4日分别发表了《告湖南民众书》、《告将士书》、《告全省各级官员暨所属军师官兵及全省人民》等文告,宣布自即日起脱离阴谋诡计的害民政府,驱逐白崇禧,绝对拥护和平,参加解放大业;要求各级官员各安岗位,勿自惊扰;号召全省各革命阶级一致联合起来,建立真正人民的民主政府,把湖南的和平引向西南和西北,促使全国迅速实现和平,永远根绝内战,建立一个统一、民主、富强、康乐的新中国。

8月5日,湖南耆宿和各界知名人士唐生智、周震鳞、仇鳌等104人发出通电,响应程潜、陈明仁和平起义、解放湖南的号召,吁请西南、西北各绥靖主任、各省主席、各湘籍将领、湖南各区警备司令、各专员、县长,迅即采取一致行动,以完成全国解放事业。电文指出:

****蒋中正,出卖革命,背叛主义,****二十余年,剥削民膏,培养豪门,虐待士兵,大伤元气,植党营私,祸国殃民,种种罪行,罄竹难书。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等,以封建余孳,巧夺政权,反蒋而袭其故智,自利自私,主和而食其诺言,孤狡狐猾。综观蒋桂之所行所为,实为反动集团之一体两面,此贼不除,国难未已。顷读程颂云先生通电,呼吁和平,谴责蒋桂,理直气壮,义正词严。蒋桂冥顽不灵,负隅肆虐,湘中军民愤激,义帜高悬,毅然脱离广州政府,而与人民解放军合作,顺天应人,利群利己,导和平解放之先路,启统一建设之契机,凡有血气,莫不赞叹,惜乎行之不早耳湘人在蒋中正魔掌玩弄之中,廿年生意垂绝,近在白崇禧铁蹄躁躏之下百余日,压迫敲诈,如火益热,群盗同恶性相济,与民为仇。今幸军民同心,自行解放,而遥嘹西南各省,尚被劫持,以痛苦之经验,起深切之同情,敢谓各省贤达,奋起自决,慎毋为反动宣传所惑而徘徊瞻顾,延长痛苦。湘人在革命军中,赴义向不后人。自灭清以来,倒众、北伐、抗战无役不从,牺牲最大。今当进入真正人民民主时代,自应精诚团结,为西南各省之后援,自救救人,愿共努力。

黄雍等140名在乡军官,也于8月5日通电拥护起义,参加人民解放事业。

程潜、陈明仁等的起义通电是由刘伯谦在8月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的,但他并没有正式拍发电报,致使****中央多日没有收到通电。不过,就在这份通电宣布之际,******、朱德收到了程潜个人的“8.3通电”,因而于8月5日发来了热情洋溢的复电:

颂云先生勋签;

未江(即8月3日)电敬悉,为对抗广州政府,为维持湖南秩序,为稳定军心,为便利谈判,为号召各方,所提设立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湖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及陈明仁将军的中国国民党湖南人民解放军司令部两项临时机构,并由临时军政委员会派出临时性质的省政府主席及湖南人民解放军司令官,均属必要,即可施行。省政府之移交,亦可嗣后进行。弟等认为,湖南临时军政委员会不应为空洞名义,应行使必要之职权。除敝军已接收之地方外,其余地方,应由临时军政委员会指挥,庶使秩序易于维持。总之,解放湖南及西南各地,需借重先生及贵方之处甚多,只要于人民解放军进军及革命工作有利的事,均可商量办理。此次先生及陈明仁将军毅然脱离伪府,参加人民解放事业,大义昭著,薄海同欢。南望湘云,谨致祝贺。

******朱德

八月五日

为了更快更好地做好起义工作,在毛、朱复电程潜的同时,中央军委又致电四野领导人员作出明确指示:“我们认为程潜所提临时机构是必要的,应予同意。毛朱复程潜电请林邓即转去,林邓亦应根据毛朱复电意旨去电鼓励程潜。”党中央、******的及时、正确指导,为谈判的顺利进行和完成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8月6日,四野首长致电程潜、陈明仁将军,对湖南起义表示祝贺。贺电全文如下:

颂云、予良先生勋鉴:

电诵悉,此次先生等毅然率部脱离广州伪府,义旗高举,薄海同钦,影响所及蒋李匪类,将益穷蹙一隅,束手待毙。湖南人民,亦庶几元气少损,痛苦减轻,实乃国家民族之大幸。为安定军心,维持秩序,便利谈判,进行交接,号召各方,对抗伪府,由先生等组成湖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及国民党湖南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此时此地,实属必要措施。除已由我军接管之地区外,湖南其他各地皆有赖此两机构行使职权,进行安抚民心,维持秩序。而中国人民解放军之继续进军,人民解放事业之继续推进,来日方长,各事当可共谋解决,从容协商。临电神驰,敬致祝贺。

****罗荣桓邓子恢

八月六日

“长沙和平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