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莱芜
3901700000022

第22章 战役总结(6)

十二时许,该敌先头部队进抵张家洼以北,待敌后尾脱离莱城之际,我全力向敌出击,我各路按指定方向出击,在炮兵密切协同下,二十二师六十四团一营沿大王善向西南之沟渠,迅速攻占张家洼及以西、以北制高点,将敌切断,其余各路出击部队同时以迅速勇猛、果敢的动作突入敌阵腹内,将敌分割,经三、四小时激战,突围之敌全部就歼,活捉李仙洲,莱芜战役就此结束。

第七纵队参谋处莱芜战役要报

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七日于苏李庄

(甲)情况(略)

(乙)根据上述情况,仍本既定之方针。战役第一步首先歼灭七十三军,钳制四十六军为目的,第二步再行解决四十六军。

(丙)本纵任务为截断颜庄之敌,阻敌向莱芜北援,以确保友邻侧背之安全。

(丁)估计莱芜,和庄发起战斗后,颜庄之敌可能北援,决心以全力钳制颜庄之敌北援,以确保野战军主力之安全歼灭莱芜之敌.

(戊)部署:

(一)原定部署:

1、十九师于廿日晚十二时前进入以东盘龙、西盘龙,西岭、东西红埠岭为中心地区,其主力箝(控)制路南、东西红埠岭一带。

2、廿师于甘日以一昼夜行军,于廿一日拂晓前赶抵东盘龙(不含)以东,船山寺、东照临、小管庄以北,北田庄以西,芦城以南地区。

3、特务团以西盘龙(不含)以北之汶杨(阳)庄、下陈家峪、上陈家峪为中心集结。

4、纵直以朱家凹(洼)、鹏山寺、桑园、百嘴红一带宿营。

(二)本纵行至硃山时,接指挥部电示,因前进路线狭窄,应让四纵先走,我随四纵之后跟进,复因四纵行进速度甚慢,至使我纵当晚不能抵达原定地区。十九师至廿一日天明后即在百嘴红、朱家洼、芦城地区停止;特务团亦停止在坡庄、纸房,纵直停止于石头湾;廿师行至黄庄时,奉四纵首长面示,原地停止,故甘师当晚即在以黄庄为中心地区宿营。

(巳)情况发展及战斗经过

情况发展一

(一)廿一日十时奉野指示,颜庄敌四十六军将于本日下午迅速北撤。指令本纵切断颜庄至莱芜之公路,坚决阻击颜庄之敌北窜。

(二)依据上述情况及任务,决心以全力切断北窜之敌,以待主力完成对七十三军之歼灭后,协同友邻解决该敌。其部署如下:

以十九师,特务团(拨归十九师指挥)向西攻占店子,北毛(庄),并继续攻占东西红埠岭;以廿师经葫芦山,蒙阴寨之间迂回至楼里、圣水庵、吊鼓山之线;纵直随甘师之后跟进,与十九师会合,阻击(敌)北窜。

(三)战斗实施经过:

一、十九师于下午三时发起战斗于东西盘龙,北冶庄之线,黄昏后攻占店子,北冶庄及其以西之山头,晚十二时攻占西岭。于战斗中查明敌四十六军主力集结于安仙庄及其西北,新十九师全部位于毛庄、店子之间地区固守,似有等待拂晓继续北撤之企图。廿师、纵直于黄昏后进至徐家峪、十里河,吊鼓山之线。

二、廿二日拂晓敌以一部向北冶,西岭反扑,并组织炮火向我纵深轰击,以迷惑我之判断,而其主力则开始北撤。因敌我力量悬殊,我退守东西盘龙汶阳庄之线。上午九时,我十九师向西岭、南北毛、东西红埠岭出击,廿师主力向吴家岭出击,另以一部由吊鼓山向北出击,此时敌主力已全部北窜莱芜,十九师仅截歼敌之一个排。

情况发展二

(一)敌四十六军全部窜入莱芜,七十三军则全部集结于南白龙、芹村之线,敌之两军主力已靠拢。

(二)估计敌廿三日继续向北突围之可能性极大,决心协同友邻,围歼四十六军,七十三军于莱芜、芹村之间地区。

(三)部署:以廿师于当晚渡河进至大曹庄,林(蔺)家庄、大孟家庄地区集结,十九师集结于东西汶南,上下台子地区,特务团集结于曹家庄,纵直位于坡草洼。

(四)战斗实施经过:拂晓前,各部按上述部署完毕,拂晓发现莱芜之敌继续北审,十九师及特务团即行渡河,十九师上午九时攻占矿山。本纵除以一部尾敌之后尾追外,主力则沿敌之西侧平行追击,下午一时至二时敌约两千余人为我截歼于蒋家楼、南白龙之间地区。北窜敌之主力,同时亦为我友邻全歼,战斗结束。

刘贯一 同志关于争取《国民党第》

四十六军军长韩练成的工作情况报告

(一九四八年一月三日)

四十六军是一九四六年冬由海南岛船运青岛转入胶东的。事前他与我中央建立了关系。该军到山东后,中央即将此关系转告华东局,经数次派人疏通及我高级负责人前往接谈,即又在山东正式与我建立了关系。随后我派员打入,前后三个月。由于我党的领导及工作同志正确地掌握政策,配合完成了<;莱芜战役这一>;空前的胜利,兹简略报告经过情形如下:

甲、(略)

乙、(略)

丙、三个时期我内线工作情况

第一个时期:兰<;底)胶<;县>;时期(一九四七年一月六日到同月二十九日)

当杨斯德同志(当时化名李某)及刘同志二人(以下俱称李刘)开始进入该军正式工作时,该军军部已调往胶县附近。这个时期曾进行了以下工作:

要求韩约束留驻兰底部队,不得出动,面韩则答称:“兰底仅驻一个师,是为便于彼此联络。当然你们(指我军)下级干部看得很狭小,其实这是小问题,要照顾大的方面,请你们告诉舒(同)主任。”

从韩之口中得到他对胶东战局主观察,实系一重要情报。如韩说,关于最近情况,他有两种判断:第一种,五十四师可能沿津浦线向南打通,韩这个军可能接受胶济线防务。韩并说出他的计划:一个师驻高密,一个师随军部驻胶县东。如此,请我们不要破路,并说我们南北交通可以畅行无阻。第二种可能,五十四军由高密沿高诸路(高密到诸城),进攻诸城,韩这个军也可能配合。如此,建议我们,如决心保卫诸城,应集中力量消灭五十四军,用少数部队牵制他韩部一下,以便迟缓前进。并请我们拿出一部分力量积极威胁胶东,以便使韩之部队仍拖回胶东。韩说,这是他的判断,假如超出以上情况,临时通知我们,并说今后联系很重要。我工作同志又要求增加了一个交通,此时,为反映情况,研究对韩工作,我李同志曾返胶东军区一次。

我工作同志回去后,又得报告,韩之四十六军即西调淄博,配合十二军行动,一月二十九日即由兰底撤退。韩希望我们能让其安全撤退,即驻青岛部队亦要让其全部顺利西开。他建议我们,当时应对胶济线采取沉默方针,待该军西开后,可即向即墨、兰村等地行动,以求得将该军牵回,我工作同志当即派人将此种情况告知军区。

第二个时期:全军西调博山,向我鲁中进攻到莱芜战前时期(二月三日到二月二十日)

1、在博山期间:

该军二月三日全部到达博山,因陈诚部署在山东南北夹击我军,王耀武,李仙洲等于一九四七年一月三十一日抵博山,于二月一日召集高级军官会议。会议讨论向我军进攻,韩亦参加。我工作同志当晚叩询韩情况和军事布置,以便向鲁中军区联系和报告。

韩答复谓:“鲁南正处于决战关头,双方正调集军队进行会战,此一会战是整个形势转折点。决定北线由韩统率四十六军,并七十三军一部,十二军全部,准备各就原地向莱芜、新泰进攻,十二军担任莱芜方向,四十六军直开新泰方面。关于十二军我有法约束,故须鲁中很好掌握政策,同时胶济线上可以动作。快与鲁中取联系,问其有何要求,为便于约束部队,亦请王(建安)司令告知其部队一般情况。”

我们工作同志得到上项情况后,二月三号这天派刘出来,以寻找韩之旧友杨口雷为名,到我鲁中军区联系;除报告各种情况外,并向鲁中提出建议:派干部并在要道设联络点;即印发宣传品及宣传方针内容;请将鲁中一般情况告知。

2、由博山南下占领我莱芜,新泰期间(二月四日到八日)

该军是四日由博山出发的,八日占领了我莱芜、新泰两城.这时我李同志随韩一起行动,途中所谈问题颇多。主要内容有,韩于出发前一天谈:“今天山东只有四十六军比较完整,王耀武还不是指望这个军吗"我不能白白牺牲掉此军.能错开战争焦点,将来作用很大,小可控制胶济路,大可北向平津,给李<;宗仁>;、白(祟禧)撑腰,到一定时期迫李、白出面表明态度……”

我工作同志听到他这些话,向其提出:“初到鲁中地区,应注意以下问题,尽量拖延时间,以绐鲁中部队好印象,亦是你对人民之具体表现,否则恐引起误会。刘初到鲁中,人地生疏,必然中途颇多困难,而舒主任是否电告鲁中,亦不得知,应掌握部队纪律,如发现民兵不要积极进攻,最好用火力威胁一下,以避不必要伤亡……”

在第一天宿营和庄时,韩告李说,上面命令让他六日占领新泰城,表示对上不满,说,他要给鲁中一些时间准备,同时漫骂其上级。

在第三天,行止于蛇沟一带途上,韩未见刘回,相当着急,马上要李在当地寻一人带一封信去联系。适遇两老头行走,将他们叫来寻问种神情况。二老头闭口不答,一问三不知,同时巳知当地群众逃避一空,李向韩说:“这些人送信不可靠,只要路上没多大问题,刘很快就会回来,因此仍要等候,不然,我可出去。”韩同意等候。

第三天行军晚上,李已得悉七十三军跟在后面,向韩说,“你这个军在前面掩护他们,很难不让人怀疑。”韩即向李解释:“当然这是******一贯政策,王耀武不会令七十三军在前头的。但咱们在前也可给鲁中一些方便。我决定明日不动,让一八八师(进攻鲁中先头部队)炮击颜庄南山,如此就可以争取两天时间让鲁中准备。”次日果然执行,事实上该师亦有整顿必要。李提出:“如进新泰,不能带还乡团。”韩说:“县长等都在李仙洲处,可让他们迟一点去。即去,我亦有交代。”

3、进驻新泰及颜庄期间(二月八日到二十日)

该军于八日占我新泰城后,九日即调整布置,此时刘仍末回(刘是二月三日出去前往鲁中军区的,到九日已一周末返)。—方面韩相当着急,一方面我李同志看到敌人在军事上可能暂告停止,同时需将情况报告鲁中,因此决定于二月十日前往蒙阴(蒙阴在新泰南为我地区)。恰遇我野战军侦察科长,李除将四十六军等部进攻鲁中等情详细报告外,并陈述了韩之意见。大意如下:

(1)建议陈军长一心一意掌握鲁南大会战,因这次会战关系整个大局,不必顾虑北线.如北线有力量,动作时可告诉我,以便配合,最好打十二军和七十三军;如没有力量亦请告诉我,可以设法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