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高干传奇
3894300000024

第24章 劝降张琰

蠡城的夜晚,灯火通明,城楼上的守军来回巡逻,神情戒备,城内士卒兵甲鲜明,各司其职,手中的兵戈就算到了夜里也是直直的挺立着,整个氛围都弥漫着一股惶惶不安的气息。

此刻,张琰在自己的府中大发雷霆,愤怒的表情写在了脸上,说不出的狰狞可怕。

“柳孚,你这个忘恩负义的王八蛋,猪狗不如的杂碎,老子三安五次的就救你性命,也不感恩也就罢了,竟然还摆老子一道,削了老子的兵权,我跟你势不两立。”张琰喋喋不休的骂着,似乎还不解气,又是一脚踢翻了身边的案木,随后一剑扫出把案木劈成了两半。

站在一旁的数员将领,都是早年跟随张琰闯荡的心腹,然而此刻却是一身不吭的埋着头,噤若寒蝉,身怕张琰把一身怒火发泄在自己身上。

原来自从张琰救了柳孚后,柳孚不思恩情,反倒怕自己不听调令,私自动兵,导致最后损兵折将的事实被贾逵知道怪罪自己,因此在贾逵面前谗言张琰拥兵自重,迟迟救援,才致使渑池兵马遭受大创。

贾逵知道后虽然没有完全尽信,但此刻大敌当前,他也怕有着一身匪气,桀骛不驯的张琰给自己整出什么幺蛾子,因此为了以防万一,暂时收了张琰的兵权交由柳孚掌管,想着等大敌退去之后,再把兵权交还给张琰。

奈何贾逵初衷是好,自以为这样就能万无一失,却没想到这样做更是加大了麾下将领的摩擦,张琰也因此怀恨在心,态度变得若即若离。

“将军,现在我们该如何是好,没了兵权就等于没了依仗,日后我们少不得要受柳孚那厮的脸色。”见张琰怒渐消,一名将领满脸不甘的言道。

“我要去看那小人的脸色?老子现在恨不得一剑砍了他的狗头,”一想起柳孚前来索要兵符时的颐指气使,冷嘲热讽,张琰就肝火大动,气得火冒三丈,不可遏抑。

“将军,如今我们在这呆着也没意思,不如你带着兄弟们反出城去,再次虎啸山林,过着山大王的滋味,无拘无束,也省得在这看别人的脸色,受那窝囊气。”

张琰闻言眉头一挑,朝那出言之人喝道:“你懂什么,现如今的世道还是以前吗?现在不管是曹军还是袁军都在肃清山林的匪寇,就凭我们这点人到了外面又如何,还不是要被他们剿灭。”

“那我们该当如何,县令大人明显不信任将军,柳孚那厮又每每跟将军做对,再这样下去我们焉能有好日子过?”所有人这一刻都无所适从,眼巴巴的神色看向张琰。

张琰一时间也是斗大如牛,说心里话,贾逵虽然看重他,但却不会信任他,相比于才能平庸的柳孚,贾逵多少会有点任人唯亲,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

就在张琰还苦恼的时候,麾下亲信急匆匆前来禀报,言有一位故友来访,张琰也不知道是谁,只好命亲信把来访之客带来。

一会儿,就见亲信领着一位头戴斗笠,面上裹着黑布之人,见来人的模样如此小心,张琰一时间也警惕起来,双目炯炯的审视着敌人。

“既是故人,为何见了却不以真面目示人!”张琰质问道。

来人却是发出一声冷笑,道:“我怕你见了我的面目,会吓一跳!”

张琰闻言更是哈哈大笑:“我张琰横行一生,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还会怕你一个藏头露尾之人不成!”

那人见此,同样是大笑一声:“张琰,你难道真就听不出我是谁?”言讫,便摘掉斗笠,取下面罩。

“你!张晟!”见到来人的真实面目,张琰笑声一戛,面色一僵,显然眼前的状况出乎了他的意料。

张晟用眼神狠狠的鄙视了一下张琰,调侃道:“怎么,见了故人如此惊慌,莫非做贼心虚?”

张琰一振,随即阴狠的一笑,道:“做贼心虚?你是说你自己吧!两军交恶,你身为敌将竟孤身一人来到我这里,岂不知自投罗网,你说我要是把你交给贾逵,事后我会得到多少封赏。”

张晟洒然一笑,道:“就算你把我交给贾逵又如何,就能博取他的信任?还你兵权?”

张琰闻言神色一厉,眼神中充满了愤恨与憋屈,但还是故作常态,反问道:“你今次来所为何事?”

张晟哼了一声,剜了张琰一眼,道:“我来干嘛,难道你还不清楚?”

张琰心情原本就不好,此刻见张晟还跟自己摆架子,顿时怒了,拍案而起,喝道:“张晟,想要我投降绝不可能,看在你我曾相识一场的份上,今天我就放你一马,现在立刻给我滚!”

同一时刻,张琰麾下的亲信将领也是怒目相向,拔刀示威,场面一时间非常凝重紧张。

“张琰,你也别吓唬老子!”张晟重重的哼了一声,身躯一挺,气势上丝毫不输于对方,道:“就是看在你我相识的一场份上,所以老子才犯险来到这,给你指一条明路,就算你小子愿意在这受气,你也要为自己手下的兄弟想想,他们放弃了逍遥山林的快活日子跟你来到这,不仅前程没有,还要陪你在这受窝囊气,你还有脸当这老大吗?我现在就问你一句话,你是还想替贾逵卖命,为了那所谓的前途忍气吞声,还是反出去,随我跟高刺史干一番事业!”

身边张琰的亲信将领们听了只感觉心绪起伏,热血沸腾,兴许也是想起了自己等人经常受到柳孚一方的欺压刁难的画面,怒火直接就灌满了心头。

“将军,张晟所言有理,我们反了吧,大伙再也不想在这里受什鸟气了!”

“老大,这些年你为贾逵鞍前马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贾逵只因为听信谗言就罢了你的兵权,他根本就是不信任你,你又何苦再留在这为他卖命!”

众人你说一句他顶一句,语气中充满了不忿,听得张晟心里也泛起了低估,心中想来贾逵虽然治县有方,勤政利民,但却不懂军事,把握不住将心,搞得麾下将校发生隔阂也还不知道,这也导致了如今的局面,将士离心,怨声载道,不得不说也是贾逵的失算。

终于,沉思中的张琰豁然起身,目光一睁,眼中的决绝表现出了他此刻的决定,随即向张晟问道:“我投靠高干能得到什么?”

张晟摇了摇头,道:“大人说一个人只要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回报,有多大的本事就会得到多大的成就和地位。”

这句话深通哲理,但还是简单的说明了一件事,就是你张琰寸功未立就想着不劳而获,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张琰听了并没有恼怒,还很赞同的点了点头,随即便脸色沉重的问道:“高刺史想要我怎么做?”

见张琰态度转好,语气中还对高干充满了敬意,张晟知道张琰是彻底被说服了,心中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笑道:“张琰,你小子倒也实在,我就跟你明说了吧,大人想以你为内应,趁机拿下城门。”

张琰摇头道:“不可能,不说此刻我以无兵权在手,就算有也难以撼动城防的力量,再加上此刻夏侯渊所部还在城内,虽然这支骑兵几乎折损殆尽,但还剩下的千余残骑也是一股可怕的力量,所以说这条计策根本不可能成功。”

“是这样?”张晟听了也是眉头大皱,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对了,我想到一人,如果我们能劝降此人,说不定就能诈开城门?”张琰突然说道。

“谁?”张晟迫切的问道。

张琰语气深重道:“孙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