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高干传奇
3894300000104

第104章 聚兵襄城

颍川,襄城。

豫州刺史吕贡为了对付入境的高干,召令豫州四国的国相提兵抗衡并州军,四国国相表面恭顺,心里早已经把吕贡骂翻了天,却又不得不依着吕贡的命令带着兵马前往高干的必经之地,襄城。

此刻小小的襄城已是兵甲为患,四国国相齐聚一堂,每人都带来了两三千兵马作为作战之本。

襄城城府之内,襄城县令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如同伺候亲爹一样伺候着四位国相大人。

端茶倒水,捶肩按摩,载歌载舞,这位县令大人无不一应俱全,服务周到,这也实在是没办法,想他堂堂襄城县令,不说在其他地方,单单在襄城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可没想到突然间豫州境内的四位国相都来了,这地方上的国相就相当于一郡的太守,权力地位可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县令可比的。

当得知四位国相大人到来的时候,襄城县令也是吓了一跳,他还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竟然劳动四位国相大人兴师动众的提兵前来,莫非是自己做的那些违法乱纪之事被人举报了,那也不可能啊!自己又不是举旗造反,用得着带这么多兵马来吓唬自己嘛!

直到后来,襄城城主才从县丞那里得知原来是并州叛军打来了,因为要路经此地,所以才有劳四国国相如此大费周折,兴师动众的提兵到此,得知事情原委之后,襄城县令原本不安惶恐的情绪才平静下来。

不过一想到见到四位国相大人之时,他们满脸的不虞之色,那种随时会有怒发冲冠的迹象,襄城县令也不免开始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的伺候着。

也就在襄城县令胡思乱想的时候,陈国国相袁嗣不耐烦的挥了挥,那些歌女仆人见状纷纷退去,整个大堂顿时间清静了很多。

襄城城主见状,还以为自己安排的节目没能让四位国相满意,不由得想唤一些官妓来伺候这几位国相爷,没想到他刚提出这个意见,就惹来梁国国相袁涣的怒骂。

“混帐东西,还不快滚出去!”

一声怒骂,愣是让襄城县令连滚带爬,惶恐不已的退出大堂,仿佛整座城主府已是换了个主人。

看着襄城城主狼狈的背影,原本心情就不佳的四位国相更是愤懑,其中袁涣秉性最为正直,直接骂骂咧咧道:“如此无能之人竟然也能当上县令,看来这地方上的官员选拔不知有多少污秽猫腻。”

其余几位国相虽然没有出声附和,但看眼神也十分赞同,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位襄城城主有没有做过贪赃枉法,但是看这城主府造的是多么金碧辉煌,美轮美奂,比起他们的郡府不知道富丽了多少倍,两者相比,他们的郡府也只能用寒酸来形容。

“高干贼子都快打来了,他竟然还恍然不知,一点军防也没布置,如此不误正事,后知后觉,只知享逸安乐,到时候要是丢了襄城,就算是十个脑袋他也不够砍!”沛国国相封仁冷冷的说道。

“据说这个襄城县令跟荀家有点关系,看来这荀家真想在颍川一手遮天啊,什么人都敢随意任命,根本就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袁嗣哼道。

“好了,不要再说了!”四国相中最是老持稳重的鲁国国相毕谌一张脸阴沉的说道:“切忌隔墙有耳,要是被有心人听见传到荀家的耳朵里,凭着荀家在曹公心目中的地位,绝对不会给我们以颜色。”

毕谌此话一出,沛相封任还好,袁涣和袁嗣则脸色一动,他们二人本从侍于袁术,后因袁术败亡而投靠曹操,虽然到后面都得到了曹操的器重,皆拜为一国之相,但说到底也就是一名降臣,若比起受宠程度,那绝对比不上曹操身边一众的心腹亲信。

所以就像鲁相毕谌说的,有些事真不是他们能够讨论的,以免遭了忌讳,受人把柄。

毕谌也注意到了二袁的失色,不免有些感触,想当初曹操刚入主兖州也是非常器重于他,倚为臂膀,奈何那时候吕布攻克东平,劫了他的父母妻子,不得已背弃曹操,虽然到最后曹操依旧没有负他,但依着曹操多疑的性格,也绝对不会把毕谌继续留在身边重用,所以就把他打发到了鲁国做国相,表面上是给予重任,实际上则是将其闲置,终生流放。

所以毕谌这一去,到至今为止足足在鲁国做了二十年的国相,按照他的资历,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早就该升迁了,然而他仿佛就像是没受到关注一般,一直在鲁国内窝着,始终做着不知该何时才能干出头的鲁相之位。

几人心思繁杂,一时间有些沉默不语,唯独封仁莫名其妙,四人中也就是他的资历最为平坦,因为在曹操设立的招贤馆中崭露头角,直接被曹操派到沛国做国相,所以也没有其他人那样的悲催坎坷经历。

“几位大人……”坐在四人愁眉不展,神色恍惚之时,襄城城主战战兢兢的走了经来,向着诸位国相拱手道:“那个,豫州吕刺史来了,诸位大人要不要前去相迎!”

四人脸色一动,虽然他们很不待见吕贡,但对方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上级,如果不亲自去迎接,不说显得自己小气没有度量,最可怕的就是怕吕贡心怀记恨,给他们这些国相小鞋穿。

几乎是不约而同,四人立马起身前去相迎,当他们出了城府见到吕贡以及他所率领一众军队之后,四人的脸色顿时难看下来,为了掩饰急忙低下头装作行礼。

至于为什么他们脸色这么难看,主要还是因为吕贡身后带来作战的兵马仅仅就数百人,连一千个人的数量都凑不齐。

四人心里不断腹诽:好啊,你叫我们来协同作战,让我们倾尽兵马配合于你,我们顺了你的意,每家都派出个两三千人助战,但你这个发起人呢!好歹也是豫州刺史,一州之主,却仅仅只带来几百人,排场却搞得比我们还热闹轰动,还让我们在这里等你这么久,这真是太欺负人了!

四位国相敢怒不敢言,低着头一声不敢吭的模样,实在是他们怕控制不住自己,就怕一出口失了分寸,把这位豫州刺史给惹恼。

一旁的襄城城主看着四人一副忍气吞声的模样,心中则是乐翻了天,心想你们也有今天,但表面上却不敢露出丝毫破绽,以免被四位国相给记恨。

“哈哈!我原以为你们还要过个两日才到,没想到你们动作蛮快的,反倒是我这刺史慢了一步,真是惭愧惭愧!”

吕贡可不在意他们对自己什么想法,嘴上不断吐着惭愧,眼中却是一点也没有愧色,相反,当他看到四国国相竟然带来这么多兵马,眼中瞬间爆发出一抹欣喜,丝毫不加掩饰。

四位国相脸色尽黑,要不是碍于身份,他们真的忍不住想把吕贡给狠狠的收拾一顿。

“还愣着干嘛,大家快进去,这一路走的我腰酸疲惫,真要好好歇息歇息!”吕贡一脸笑哈哈的走了进去,丝毫不客气,就仿佛把城主府当成了自己家一样,一旁的襄城城主嘴角不停的抽搐,总感觉今日自己就像个陪客一般,招待每个人就像伺候大爷一样,就连这位豫州刺史也不例外。

当众人当进入大堂之后,这次襄城城主但也很识趣,不用等这几位爷赶人,自己就先退出去了。

实在是不走留着也没啥意思,不仅要看人脸色,最主要的是这作战应敌之事自己也派不上用场,原因很简单,因为此刻的襄城不管是军队还是城防治安,权利都已经落到了这几位爷的手上,他不走留着也显多余,还显得碍眼。

“诸位,高干兴兵来犯我豫州,形势不可谓不嚣张,在坐的都是豫州国相,岂能眼睁睁的看着高干在我豫州大地上横行跋扈,所以我此次召大家来共同商讨破敌之策,在做的都是智谋高深之士,想来必有妙计击败并州军!”

吕贡一番豪气的言道,却发现底下的四位国相别说出谋划策,指点妙计,就连屁都不放一个,不禁大感无趣,沉着脸道:“如今高干此行必然经过襄城,咱们聚兵一处,将近尽万的兵马,再加上城池之利,绝对可以拒高干骑兵于城外,只不过我等深受曹司空器重,执政一方,如今有大敌当前,我们自当为曹司空排忧解换,消灭这股并州军!”

越到后面,吕贡越是掷地有声,慷慨激昂的说道,完全没有了起初乍听高干来犯时的惊慌失措,这也是因为看到现在自己麾下有兵有马,一时间豪气顿生,顿时就不把去去来犯的两三千并州兵马放在眼里了。

吕贡一脸的信心十足,朝着众人大声的喊道:“只要高干敢来,我必然大举挥兵与高干贼子一决死战,不管是生是死,是胜势是败,我吕贡也不枉负天子、曹司空的重托。

吕贡一番表衷的壮语,并没有惹来袁涣等人的过多关注,相反他们越听越不对味,好像吕贡俨然已经成了他们之中的盟主,想要整合他们的兵马,然后由自己指挥。

这么一想,四位国相老爷就不淡定了,他们焉能不明白吕贡那点龌蹉的心思,想要借机指挥他们的兵马,掺合他们的兵权,到最后如果能击败高干,那他自己就可以拿头功,领大赏,就算了败了也可以立马推个干净,说是他们作战不利,自己则能独善其身,不用背负战败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