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唐朝活鲁班华师傅为冯宿和冯定兄弟营造厅堂,准备接楹上梁时,一复查180根楠木大梁全短了一尺二寸,活鲁班大惊!适有一老翁上门要鱼要肉,活鲁班款待之。老翁把两条鱼尾分移在两碗上,像两个鱼头相对,伸出一截,然后用一筷子往两嘴套,扬长而去。活鲁班突然领悟,立刻命匠工做了360个鱼头,固定在柱头上。以此把梁接住,柱上按鱼头,新颖又美观,且鱼头与“余头”谐音,大吉大利,后人又在鱼头上加上牛腿,这便成了最早的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是我国木雕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阳是浙江省的一个县(现改为市),东阳木雕也因产地而得名。它约始于北宋时期,最早与东阳盛行的木版刻画有关。在明代,因用于民间建筑装饰而流行起来,现仍能从东阳的明遗“肃雍堂”上看到极其壮丽的木雕。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那些富室大贾们竞相炫耀豪富,使得厅堂装饰木雕更加兴盛。此时东阳木雕已闻名全国,在马上桥、里湖等地老建筑物上留有的清代早期精美木雕为我们提供了实证。
辛亥革命以后,东阳木雕转向商品性,木雕艺人制作的工艺品及箱柜家具被商人买去远销香港、美国、南洋等地,形成东阳木雕产品的盛期。抗日战争时期和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阳木雕曾一度凋零,产品滞销,艺人失业。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流散在各地的木雕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合作社。1954年又成立了东阳木雕厂,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东阳木雕已发展到7大类3600多个品种。其中木雕屏风、挂屏和立体艺术台屏等艺术性较高的欣赏品是近年来东阳木雕行业在传统浮雕工艺形式基础上的一个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东阳木雕在结合运用传统的木雕工艺,在仿古、营造现代建筑与装饰的方面又有很多成功的作品问世。
二、制作工艺
(一)东阳木雕的题材
东阳木雕的题材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在艺术手法上,东阳木雕以层次高、远、平面分散来处理透视关系,并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为构图特点。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平面和空间范围内,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可以比西洋浮雕更为丰富。它可以不受“近大远小”、“近景清”、“远景虚”等西洋雕刻与绘画规律的束缚,充分展示画面的内容。
(二)东阳木雕的技法
东阳木雕的雕刻技法以浮雕为主,结合运用“深镂空雕”、“透空雕”、“透空双面雕”、“半圆雕”、“三面雕”、“圆柱雕”、“拼斗雕”、“阴雕”、“树根雕”、“彩木镶嵌雕”、“镂空贴花雕”等十多种手法。雕工精致、洗练、玲珑剔透而不伤整体和牢固。例如:“透空双面雕”是一种穿花锯空以后,再进行正反两面雕刻的技法,其图案整体、结构严密、透空透风、坚固耐用,常用于房屋挂廊、门窗、宫灯、屏风、柜架上的雕饰。
东阳木雕在工艺操作上有“图稿设计”、“打坯”、“修光”的分工。但是能雕善画、功底深厚、技艺高超的老艺人却可以不用起稿,直接雕刻。而当创作一幅新作品时,他们又可以凭着记忆和默写,一边听人念内容,一边就画出图稿来,然后再雕刻,这种特殊的技艺才能,现在很少有人能够胜任。
(三)木雕原料
东阳木雕原材料的种类主要以香樟木、松木、山白杨为主,也有用柏木、红木(花梨木)、水曲柳、水杉、云杉、红豆杉、台湾松木的。东阳木雕的艺术作品一般不加彩绘,多用本色透明清漆涂罩,以保留白木的天然本色,使人们能更好地欣赏雕工的高超技艺。
§§§第十七节 竹雕:刻字记事艺运长
远古时期,我国中原、北方地区不生长竹子,所以用兽骨来刻写,南方盛产竹,就将符号或文字刻在竹子上了,但是竹筒很难保存,比不上兽骨。所以,经过漫长的岁月,我们今天还能有幸看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遗物,却很难再见当时的竹雕作品了。但根据古代文献上的记载,中国竹雕艺术的源头,早在商朝以前就已出现,这是毋庸置疑的。
此外,我国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用竹制造生产和生活用具。出于爱美的天性,在竹制品上施加装饰,与雕花的玉、石、骨、木器原无差异。
一、历史渊源
我国的竹雕艺术源远流长,学术、考古界一直认为,远在纸、墨、笔、砚发明之前,先民们已经学会用刀在柱子上刻字记事。这种最原始的竹雕,应该先于甲骨文。因为,甲骨文已经具备书法艺术的三个要素,而所谓竹刻记事,最初刻的仅仅是符号。
(一)先秦的竹雕
作为一种正式的作品,竹雕在西周时已经形成。据汉代戴圣《礼仪·玉藻》记载:西周君臣朝会时,手中所持的芴(又称手板)一般就是用竹片制成的。这种芴的上面还都刻有一些纹饰,虽然还谈不上是一种工艺品,但毕竟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已经重视对竹子的使用,并能削制或琢刻出一些简单的成品。与芴几乎同时出现的还有竹简。在考古发掘中,这类用于记载文字的竹简多有发现,如《孙子兵法》、记载医药处方的竹简等。除此之外,竹扇、竹制笔杆、竹制枪杆、竹篮、竹席、竹盒等等,也应有尽有。
战国时期,漆器盛行,漆雕艺术繁荣。漆器的器胎有相当一部分是用竹片或积竹制成的,受漆雕艺术的影响,后来竹器本身的制作也萌生了艺术化的倾向。湖北出土的兽蹄式连盖竹制漆盒,就是这种艺术化倾向的产物。
(二)汉唐的竹雕
目前见到较早的汉唐时期竹雕,是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雕有龙纹的彩漆竹勺。这件浮雕龙纹髹漆竹勺,全长65厘米,以竹为胎,器表髹黑、红两色漆。勺柄近顶端一段为红色,浮雕一条乌黑的龙,形象生动古朴。
竹器的形象雕刻工艺始于唐代,其中最有名的是刻有花鸟纹的竹制尺八。尺八是一种竖吹的管乐器,因管长一尺八寸左右而得名。现存日本国正仓院的中国唐代竹制尺八,长43.6厘米,吹口口径2.32厘米,三节,遍体纹饰。正面有压孔5个,背面1个。这件尺八采用留青刻法,施阴文浅雕,压孔四周及节上下均有图案花纹。管上分布仕女、树木、花草、禽蝶等图像,刻画极为精致,具有唐代风格。
汉唐时期的竹雕在整个竹雕史上,还处于艺术初创阶段,基本上还是单一的表现手法——线刻。它的特点是注意外在的造型。
(三)宋、元的竹雕
到了宋代,中国的竹雕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宋代是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已经形成一支庞大而又有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的艺术审美思想与要求,带动了包括玉雕、竹雕在内的整个雕刻工艺领域的发展。这时,竹被文人们视为纯洁、正直的象征,经常出现在诗书文学作品中。其二,竹雕出现艺术化倾向,竹雕精品和竹雕艺人被广为颂扬。据元代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南宋时有艺人詹成,他所雕刻的竹鸟笼“四面皆花版,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毫具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可见其竹雕技艺之高,作品之精美。所以,陶宗仪情不自禁地赞扬詹成:“求之二百余年,无复此一人。”
(四)明、清的竹雕
明、清两代,文人士大夫写竹、画竹、种竹、刻竹蔚然成风,竹雕的文化含量也迅速攀升。这时,文化画的勃兴,促使了竹雕与书画、雕塑艺术的结合,导致竹雕艺术的空前发展。
据史料上记载:明代嘉定派竹雕能在方寸之间刻山水、人物、楼阁、鸟兽,浅雕、浮雕、圆雕并用,刀法精巧,艺术造诣深湛,为时人所赏识,争相请为奏刀。因此,嘉定竹雕艺术流派的繁盛,一直延续到清中期,后继者有数十人之多。明代金陵派竹雕,以根雕和竹板刻书画见长,与嘉定派华丽的竹雕风格相比较,显得古朴雅致。但金陵派传承不旺,延及清代,能充分体现风格的高手匠人已寥寥无几。
(五)近代竹雕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动荡,经济衰败,中国的城乡手工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也导致了竹雕艺术的衰落。这一时期的竹雕作品,多以阴刻、浅浮雕为之,深雕、圆雕等技法很少应用,因此显得单一、平浅。雕刻者中虽也有能书善画者,但大部分人只能假借他人之画稿再行雕刻,既无创意,作品层次亦少,因此缺乏艺术感染力,画面也呆板,刀法缺少飘逸流动。于是,具有文人气质的竹雕艺术,又很快回到原来的匠人作品。
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康庄大道,竹雕艺术才终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二、制作工艺
竹雕形式丰富,除了圆雕、浮雕等不同表现形式之外,还引申出留青、贴黄、镶嵌等工艺。竹雕作品依据品种和产地的不同,在工艺上又各有所长。建筑多浮雕,摆件多圆雕,糕板雕则都是阴刻。宁波工以骨嵌著称,潮州工则以透雕见长。
(一)圆雕
圆雕是指完全立体的雕刻,即前后左右均完整雕出景物形象,具有三度空间,在不依附任何背景的情况下,可从四周的任何角度进行欣赏。这种以圆雕技法刻制的器皿,大多是取竹根为材,根据竹的自然形态进行构思和设计,略施雕镂,使其成为或巧妙、或古朴、或精致,供人观赏的艺术品。这种因材施艺的创举,看似简单,实极难为。不仅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卓越的独创性,还要有极为高超的雕刻技术,两者之间必须紧密配合。
(二)浮雕
浮雕是指在平面基础上雕刻艺术形象,物象近似绘画,前后体积压缩。因此,浮雕是介于绘画和雕刻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浮雕的制作过程也表明了这一点,即在雕刻前,先将画稿贴在刻板上,然后依据画稿进行雕刻。根据浮雕立体程度的差别,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薄意雕”、“线雕”等。高浮雕与圆雕相接近,所雕形象起伏较一般浮雕大,有的局部为圆雕,具有很强的立体感。浅浮雕与绘画相接近,所雕刻的形象的起伏较一般浮雕平缓。薄意雕与浅薄的浮雕所表现的形象仅是一层平缓的起伏,意到即止。
(三)留青
所谓“留青”,也称平雕,即是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雕刻图案,把图案之外的青皮铲去,露出竹肌。竹材干后始能奏刀,此时表皮已由青转白。所谓“迹若粉描”,与留青之花纹正合。刻后不须一两载,表皮即呈淡黄色,但此后变化不大。竹肌则由淡黄而深黄,由深黄而红紫,故皮、肌色泽之差异会越来越明显。这种雕刻方法不仅精巧,而且竹器外表色泽莹润,经常抚摩掌玩,年代越是久远,竹肌颜色越是深沉,光滑如脂,温润如玉,色泽近似琥珀,同时图案部分也越清晰突出。这种技法始于唐代,当时虽是留青竹雕的初期阶段,所刻纹饰还比较浑朴简单,但这种技法的出现,显示出了竹刻艺术的提高与进步。
(四)透雕
透,意为穿透,透雕又称通雕。通,意为贯通。有在浮雕基础上镂空其底版使图像空灵突出。镂空又分为单面镂空雕与双面镂空雕。有在圆雕基础上作镂空透雕,雕出内层的景物;也有平面多层透雕,多的可达五六层。
(五)贴黄
又称“竹黄”、“翻黄”、“反黄”、“文竹”等。其工艺乃取竹筒内壁之黄色表层翻转过来,经煮压、粘贴到木制胎骨上使其成器。江苏嘉定、浙江黄岩、湖南邵阳、四川江安、福建上杭均以制作贴黄著称。据已知文献记载,以上杭为较早。贴黄器以木为胎。木胎可随意造型,故能突破竹材为圆筒形的限制,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物,并因此而增加其实用价值,所以贴黄器是值得并应该提倡的。不过贴黄甚薄,只能浅刻。一般民间的贴黄器造型雕饰都比较简单,但清官所藏的贴黄器,精工华美,远非民间者可比。
§§§第十八节 木偶头雕:形神兼备呼欲出
泉州木偶是一种民间工艺品,因产地福建泉州而得名。木偶是用樟木刻制头坯,经裱背,盖上胶土,磨光,再施以彩绘,配以服饰。泉州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刻、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泉州木偶头轮廓清晰、线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和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乃驰名中外的民间工艺珍品。
一、历史渊源泉州木偶艺术,历史悠久。据许多学者、专家研究考证认为,中国的木偶艺术源于汉代,兴于唐宋,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闽南民间俗称“嘉礼”,又名线戏。唐末王审知人闽称王时,傀儡戏随之传人泉州。到了宋代,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已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木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了,艺人们根据《目莲》、《西游》、《封神》等戏的特点,创造了不少花脸、鬼脸头像。同时改进了活动头像,把木偶艺术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当时,号称“嘉礼才子”的林承池在当时反帝思潮影响下,曾与文人杨秀眉创作了《说岳》、《水浒》等连本戏,从而把木偶戏脱出仅服务于婚丧喜庆的圈子。林承池、连天章等人还创造和改进了不少表演艺术的技巧。如拔剑、插剑、弄蛇、伞舞、织布、弄钹等,大大丰富了提线木偶戏的表演艺术。
清末民初,泉州一带有50多个木偶戏班遍布城乡。泉州东岳庙、关帝庙、元妙观、城隍庙等“四大庙”,均有固定戏班为祈天酬神专门演出。
近年来,改革创新,增设天桥式立体舞台和“地台”,打破传统“一字形”表演局限。根据剧情需要又发展为提线木偶、掌中木偶、杖头木偶与真人混合演出,有深度、有层次,兼收并蓄,相得益彰。
二、制作工艺
(一)花园派木偶头
典型的花园派木偶头雕制过程是:选材、粗坯(刻划出五官等)、精雕、裱纸、磨光、补隙、刷泥、上粉、开脸(绘脸谱)、盖腊等十几道工序。男的木偶角色或是采用真发,或是直接用樟木刻成发髻。有的还要加上胡子,胡子的颜色有四种:黑色、红色、灰色、白色。胡子的式样有长的、短的、八字等,根据不同的角色搭配。女旦头都是采用真发作为发髻。
(二)工艺流程
先选取上等樟木,劈成同木偶头等高的三角面,然后将所要雕刻的头像,按面部比例用刻刀定点(眼、鼻、口三程位置),从眼部人手顺序刻下来,后刻耳朵。
大体轮廓刻好后再逐一加深。然后用刻刀将脸部加以全面修整,切忌用砂纸拭擦抛光,以防损伤细部结构。
同时将头颈部分挖空,方便演出时候套入食指表演。若是刻制三块组合活动的构件,等脸部刻好修光后再分别装上。若是刻双眼活动的头像,就从脑袋后打个洞接通眼部,装上活眼再用木块塞上。
接着在白胚纸上裱褙棉纸,施以拌水胶过滤的黄土浆,待干后磨光,再用篾刮子分出五形并进行补隙、修光等手续。
然后应用我国传统彩绘颜料:金、银、锌粉、辰砂、银朱、藤黄、佛青、墨等进行敷彩,这种色彩经久不褪。画好面谱后,再用刷子蘸四川石蜡拭光。
如有须发之类的,则留待最后去完成。
以上数十道工序,都只用大小刻刀数把、圆凿一支、手锯一把、篾刮子一支、画笔若干、刷子一把、蜡盘一块而已。
§§§第十九节 砖雕:厚重之中显精细
砖雕是一种不被常人所熟识的民间工艺,它往往“高高在上”,难人匆匆而过的人们的目光,但它确实与我们共同生活了几十个世纪,成为史事沧桑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