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制作“协玛”氆氇的工艺流程繁多,在几个等级的氆氇中它的工艺要求极高,最为繁琐、复杂,故作介绍。
1.制作“协玛”氆氇纬线
在西藏,人们先将做“协玛”氆氇的绵羊毛放人细密的竹篓里,置于水中,用勺子上下搅动,待绵羊毛洗干净后取出晒干。随后将羊毛用手扯松,接着用特制的刷子刷出细小的长毛卷儿。用纺车将毛卷儿纺成均匀的、细细的毛线,最后将纺好的毛线缠绕在手上成球形,此为织“协玛”氆氇的纬线。
2.做“协玛”氆氇经线
“协玛”氆氇的经线过去是用手工将细长软毛纺成比纬线还细的线,现多用机制线。将经线一头固定,另一头(根据所需氆氇的长短而定距离)缠绕在一根状如擀面杖的木棍上,两人配合来回走着缠经线,缠完经线后用力把经线全部绕在木棍上。这道工序藏语称“热玛陈巴”。
3.织氆氇
无论织何种氆氇方法都相同,只是做工精细不同。
织氆氇的木制机藏语称“特赤”。先将经线一端固定在氆氇机上,再将经线穿在蓖子状上下有梁儿的工具中。纬线绕在比筷子略粗的竹竿上,在竹竿空心中插进铁丝,将其固定在梭子里。
织氆氇时手脚并用,脚踩踏板使经线上下移动,将装有纬线的梭子来回在经线中穿梭。穿过一次便用蓖子状工具推打几下纬线,发出“哒、哒、哒”的响声。推打后使纬线紧紧固定在经线上,如此操作直至织完氆氇。
4.染氆氇前的工序
将织好的“协玛”氆氇搭在木杆上,用瓦片刮氆氇里外两面(过去用一种特制的顶部有许多竹尖的用具刮),直至刮出毛为止。随后用一种叫“刺玛”的荆棘燃一小堆火,两人配合将“协玛”氆氇外层在火上平展地燎一遍,接着用钝菜刀刮去上面的余烬,使“协玛”氆氇光泽美观。然后在“协玛”氆氇面上撒上青稞酒,糟后折叠起来并拧紧后放入水中用脚踩,待用手能摸出毛为止(一般需要踩一天)。接下来在氆氇两头穿木棍拧出水,拧干水后两人配合一段一段地拉“协玛”氆氇,之后一人抓住“协玛”氆氇的一端,一人把“协玛”氆氇用力卷在木棍上,缝上露出外面的一端,将裹成一卷的“协玛”氆氇置于一块木板上如擀面条般来回用力滚压一天。如此会使“协玛”氆氇变得挺括、美观,最后拿到屋顶上晒,在未干透有点潮湿时就可染色了。
5.染氆氇
在院子里置好染锅,用木材或“刺玛”(荆棘)烧火,因用这些燃料火势旺。染色前先将干核桃外果皮放人染锅,再倒入染料。用木棍搅拌后缓缓放入“协玛”氆氇,熬一个多小时;染料水冷却后不急于捞出“协玛”氆氇,需泡上半天至一夜,使颜色固定之后捞出“协玛”氆氇到水清的河边漂洗晒干。在“协玛”氆氇未干透之前就卷起阴干,期间须经常翻看,不要使“协玛”氆氇发霉。若置于日光下暴晒,“协玛”氆氇就将变得松软,不挺括,影响质地和美观。
在藏地冬季一般不制做“协玛”氆氇,据说冬天水质差,会降低“协玛”氆氇的质地,人们大都在夏天制作且在水质最佳的沐浴节期间漂洗。这样就能保证“协玛”氆氇的优等质地。完成了以上繁琐的工序,“协玛”氆氇才大功告成,其他等级的氆氇其质地越差,工序就愈少且简单。
“协玛”氆氇因其用料特殊、考究,做工精细、复杂,故其价值较之其他氆氇昂贵。织“协玛”氆氇的毛线越细,其质地越优。据说过去达官贵人检验“协玛”氆氇质地时视其能否穿过“夏折”(康巴汉子头上穿辫子的象牙饰物)小孔(此孔大小约同普通墨水瓶盖),若能从此孔穿过,即为优质“协玛”氆氇。
§§§第十三节 树皮布:坚韧耐用源自然
海南黎族同胞穿着的树皮衣一般取自当地生长的一种构树,他们先将剥离的树皮制成树皮布,然后再缝制成衣、帽、被。虽然树皮布在人类社会物质丰富的今天早已失去它的使用价值,可是它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众多的文字记载证明:黎族同胞制作树皮布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说:如今在海南黎族的闽方言、哈方言地区,仍有会制作树皮布及懂得缝缀树皮衣、帽、腰带的黎族人家。
“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之一,令海南岛上的100多万黎胞所高兴:他们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和重视。
一、历史渊源
距今3000多年前,海南岛上的人都在使用树皮制成的东西,如树皮衣、树皮被等。在当时,用厚皮树或蓖麻制成的树皮布是一种普遍的衣服原料。在中国古籍中,记载了至少3000年以前海南岛的树皮布文化。如: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清·张长庆撰《黎歧纪闻》等典籍中,均载有海南黎族“绩木皮为布”。
古代海南岛上的人们穿的树皮衣、裤,盖的树皮被,主要有遮羞、保暖等用途。在明代,五指山腹地的部分黎族支系的人们普遍穿这种树皮衣。在当地,树皮衣有两种用途和制作方法:一种是纯粹的树皮衣,即将制作树皮衣的树皮从树上剥下来,经过敲打、浸泡、晒干等工序,缝成一块可以遮羞的树皮布;一种是将树皮的最外面的表皮去掉,取里层的树皮,经过一整套制作树皮布的工序后,然后巧妙地取其纤维,纺成线,织成衣服或被子。
1931年和1932年,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先后两次到海南进行黎族的田野调查,写了一本《海南岛民族志》,书里提及“海南岛的布……用树皮经捣击后做成的”,还例举了1909年柏林民族学博物馆陈列出的海南树皮布来加以证实。
海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周伟民教授经过研究发现,大约3000年前,海南的黎族使用过一种工具叫做石拍,用它来拍打一些植物的树皮,可以做成树皮布。现在的台湾地区,还可以看到用树皮布制作的衣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树皮布渐渐远离黎族人的生活。大概到明代,海南沿海地区已经不再使用树皮布,中部黎区则大约使用到清代以后。
解放前,海南黎区的黎族人大多会后一种制作树皮衣或被子的制作技术。这种制作树皮衣的技术明显比前一种的工序复杂得多,与织锦的纺织技术有相似的地方。因而判断,制作树皮衣的方法应出现在织锦之前,但织锦的技术与树皮衣制作方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现在,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以及白沙、昌江、陵水、保亭等县博物馆都收藏有树皮布,都是历史上黎村传下的、以古法制作的、“绩木皮为布”的产品。至今,一些偏僻黎村仍有老人知道树皮布的制作方法。
尽管树皮布已失去了它往日的作用,可是当地黎族同胞却不能忘怀祖辈传承下来的工艺。这种代代相传制作树皮布的技术,对研究黎族早期无纺织布有着重要意义。
二、制作工艺
历史上的树皮布往往用见血封喉树和厚皮树的树皮或蓖麻制成,并用它来制作树皮被和树皮衣。
据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一带的黎胞介绍,他们的树皮被一般用蓖麻的纤维织成。具体做法是:把蓖麻采回来经过拍打后,把整张蓖麻皮剥下来,然后去掉最外层的皮,用里面纤维含量最多的部分制成树皮被。在农闲时间断断续续地做,制成一床树皮被大约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工具:用砍刀或石槌、木槌、石楔等。
制法:将树干上下横切一圈,然后从上线向底线再划一直线,用钩刀剥下树皮;用木棒或石槌敲打树皮,使其表皮破裂、起毛;撕去表皮,先横拍打,再竖着拍打,就出现柔软的树皮纤维。
浸泡:放在水里半小时至一个小时后取出,用脚踩,洗掉树胶,留下纤维,再沉入水中浸泡。
脱水晒干:制作树皮布时,有些纤维裂开,可用青竹篾削成竹针,穿上野麻或芭蕉的纤维将其缝合。
§§§第十四节 香包:古韵新姿暗香来
香包,俗称荷包、耍活子,古时称香囊、香袋、香球、佩伟、容臭,它集中代表着民间艺术的风貌。香包具有香味,这香味来自于里面装有香味的中药材,如雄黄、艾叶、冰片、霍香、苍术等,所以在民间认为,具有驱除异味、杀菌除病、清爽神志的作用。
一、历史渊源
关于香包的由来,还有个古老的传说呢。
相传古代,许多妖魔鬼怪出来伤人,可是这些鬼怪出来也有一定时辰、季节,有的在白天,有的在夜间,有的在清明,有的在七月半。牛鬼在夜间,蛇神在日间;牛鬼五更鸡叫回阴府,五步蛇午时才开眼;新鬼出现在清明,老鬼只在七月半。
传说每年五月五日午时,这个时辰是所有妖魔鬼怪都出来活动。这个时辰是“三五”相重,即:五月、五日、午时(午音同五),是魔鬼的时辰,所以古人又将这个节叫“重五节”、“五毒日”。
据说古人很难避过这个时辰,如果能避过就能平安,不然就会给鬼怪害死。这时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托梦给人们,说妖魔鬼怪最怕金属、香气,只要你带上金属和香气之类的物品,就能避过妖魔鬼怪之害。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开了观世音菩萨托梦救人的事。他们就在这一天午时,身上佩带各种各样的金属与香气之类的物品来避邪,这种做法俗称“压午”。结果,所有人平安无事。从此,人们每年在这天佩戴金属、香气之类的东西,时间久了,就渐渐地发展为今天的香包。
庆阳香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为黄帝师的庆阳人歧伯,尝百草,制药典,成为中华医药学的鼻祖。岐伯将多种有芳香气味的中草药(估计是雄黄、艾草、菖蒲等,民间也叫“香草”)研成细末,装在丝织的袋中,让大人和小孩戴上,’以驱蚊逼蝇、洁身香体以至祛邪降福。中华医学最早的经典之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香包的记载。
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全句的意思是把装满香草的佩帏带在身上。这说明香包早在屈原所处的时代已是一种饰物了。
汉代《礼记》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容臭即香包,说明汉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
到了唐宋时期,香囊逐渐成为仕女、美人的专用品。而男官吏们则开始佩戴荷包了。有的官吏上朝时干脆把荷包缀于朝服之上。当然,那时的荷包与香包不完全一样,香包里主要装的是香草,而荷包主要是“盛手巾细物”的。
至清代,香囊已成为爱情的信物了。而历史演化到近代,香包则多半用于民间端午节的赠品,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驱恶避邪的。
几千年里,在民间的能工巧匠手中,香包一针一线地传承。而这些巧手多是一些农村劳动妇女,她们从小跟着妈妈、奶奶学艺,活到老,绣到老。古老的香包刺绣艺术就这样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
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传承于田间炕头的民间艺术,在2003年第二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时,庆阳市有18位民间艺术家被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
二、制作工艺
(一)香包的制法
庆阳的香包有好几种制作方法,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庆阳香包的绣制技法包含了庆阳陇绣的掇、绌、贴、挖、补的手法,以及平、参、齐、绷、桃、叠、挖、藏、打节、圈金等针法,将粗犷与细腻、古拙与秀雅融为一体,尽展古韵新姿。
(二)香包的图案
华池县双塔寺出土的“千岁香包”,选用变形的梅花、荷花及缠枝花为刺绣纹饰图案,是按照佛教净土的教义设计的。其寓意是把这件小香包看作“西方净土”,因为变形梅花从唐代起就作为佛胸前的吉祥标志。800多年前的佛教信徒们向佛塔敬献这种香包,完全是为了向佛表示崇敬和祈福的诚意。
从庆阳民间现存清代以来的香包看,大多数以花卉和动物为主的图案,以隐喻、象征等手法表达各种情感寄托和美好向往。比如:用双鱼、双蝶、蛟龙等象征两性相爱、交合、生育;用莲花、荷花、牡丹、梅花等喻意女性;用登梅的喜鹊、采花的蜜蜂隐喻男性;松鹤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而利用汉字的谐音做比喻者更是随处可见:送给新婚夫妇的“早生贵子”(枣儿、花生、桂圆、莲子组合图案);送给长寿老人的“耄耋童趣”(以猫和蝴蝶戏牡丹组合图案,喻意老年生活非常有情趣);送给小孩的“福寿娃娃”(以憨态十足的娃娃为主体,周围环绕蝙蝠、桃子组图,寓意此子今生多福多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