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一江山
3838700000026

第26章 三军一江山岛联合登陆战(11)

在战争的史册里,炮兵总是跟随在步兵的后面为步兵开辟道路。这次渡海作战,我们的战防炮兵分队却当了渡海登陆作战中的先行官——直接瞄准火炮抵近射击掩护步兵登陆。

把战防炮架到木船上进行射击,是这次渡海战斗中的一大创举。它在外国军事家的心目中是不可思议的事,然而我人民炮兵却这样做了。

当上级刚交下战斗训练任务的时候,有人说:“战防炮在陆地上打坦克、碉堡还差不多,要是在海上,甭说目标瞄不准,恐怕一打,连船也得震碎,炮兵还得去喂大鱼。”

炮兵们没有理会这一套。他们认识到,在敌人防御的海岛上,贴近水平面藏在峭壁下面、岩石缝里,有着许多大大小小不容易被飞机、远程的榴弹炮所摧毁的暗堡,这些都分布在登陆点上,如果没有直接瞄准火炮的支援,那么步兵就要受到敌人密集交叉火力的杀伤。是忍心看着步兵同志流血呢?还是破除迷信,创造奇迹,坚决改造战防炮兵的职责呢?

炮兵的光荣历史教育了战防炮兵们。既然红军在没有炮的时候,还设法创造“檀树炮”来支援步兵;抗日战争时期,没有炮架的迫击炮也一样打碉堡,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战防炮搬上木船,到敌人前沿去实行抵近射击呢?

战士们把炮拉到机帆船上,用较大的粗木头压住炮架,卡在船帮上;用绳子捆了又捆,扎了又扎:缚好以后,又再三检查。当他们认为绝对可靠后,便开始了海上试炮。

出海!让恶劣的天气来考验一下意志和技术吧!

六艘机帆船离开清江渡口。变幻无常的海洋,气候越来越坏了。混浊的海浪激成一个个漩涡,撞击着船身,翻着白沫涌进船舱,战士的衣服都被打湿了,大家毫不在意。

歌声盖过马达的响声,压住浪涛的怒吼,像蔑视大海的恶作剧,表达了战士的自豪和自信。

这次试炮是在我大队1、2中队的机帆船上进行的。他们经过一个小时航行,目标——雁荡山北侧另一个山角下。大约距前沿1500米时,各炮按照指挥员的命令,向预定目标进行射击。

炮弹掠过海面,在前沿目标冒出朵朵烟云。“五发四中、全部命中、五发三中……。”观察员报告出一连串动人的数字。

试炮成功了!大家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

参加一江山战役的炮兵有:

——122榴弹炮3个营,76.2野炮1个营,配在头门山,120追击炮1个连,配在大茶花,打击一江山之敌:

——海岸炮兵130榴弹炮2个连,配在头门山和白岩山,打击一江、大陈之敌:

一一37高炮5个营,76.2高炮2个连,进行对空防御:

一一直接瞄准火炮3个群(装在登陆艇和机帆船上的57战防炮以及82追击炮),登陆前以抵近射击支援步兵登陆,登陆后拉上岸参加纵深战斗和转入防御之用;

一一队属炮兵直接加强第一梯队登陆营,还有57无后坐力炮、各种口径追击炮和火箭筒等;

此外,还有总预备队调来的炮兵22师24团1营M-13火箭炮(也叫卡秋莎,是装载在汽车上的火箭炮。它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崭露头角,在战场上很快就能转移阵地,打得德军像丈二和尚一一摸不着头脑,德车称之为鬼炮。苏军战士都喜欢这种火箭炮,他们用女人的名字送它“卡秋莎”的美称,12门参战,其中一艘在一江山港被撞沉,只有11门参战支援登陆部队。

8月下旬,60师帅长曾昭墟根?张爱萍司令员的指示,明确规定炮?团的任务是:“把炮拉到头门山岛上去,查清一江山所有火力点和军事设施位置。战斗发起时,仅仅压制还不够,还要达到破坏的目的。要配合海、空军,把岛上所有目标都要消灭掉”。

根据60师首长的布置,我们大队8月26日就用登陆艇把60师122炮团送上了头门山岛。从此,整整135个日日夜夜,风里雨里,炮兵侦察员的眼睛和火炮的炮口,每分钟都对准着一江山岛。

10月份,我们送60师首长到头门山检查工作时,张锡祚副师长(在东矶列岛战斗中是炮兵团长)邀我随他看看炮兵训练的情况。只见炮兵战士们龙腾虎跃,练兵场上热火朝天。5连炮阵地上挂着标语,左边是“勤学苦练,练得心灵手巧”,右边是“不偏不斜,炮弹命中目标”,横幅是“为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战”。此外,防盾上、炮架上,到处贴满了红红绿绿的标语口号。

为夺取制空、制海权,1954年11月1日,我头门山岛强大炮兵群猛烈轰击一江山岛。自从8月进住头门山岛以后,炮兵们一直守卫在这远离大陆的海岛上,面对着距一江山8500米处的敌人。几个月来,他们轰击过一江山岛国民党军阵地,也轰击过骚扰浙东沿海的敌舰。但都是零打碎敲,不过瘾。今天规模巨大的炮火进行试射就要开始了。

在炮兵指挥所里,挂着测绘员精心绘制的一江山岛敌人阵地的90多个目标地图。哪里是敌人的炮兵阵地,哪里是敌人的指挥所,哪里有地堡,哪里是交通壕,清清楚楚地画在地图上。几个月来的观察,炮兵已经看清了敌人阵地上的一切。根据这些观察的结果,在作战计划里都详细的规定了各门火炮的射击任务并编了号。

下午5点整,太阳刚要落下海面,晚霞照得海水发出红光。炮手们都已就位。装弹手挎着擦得闪闪发亮的炮弹,电话耳机紧贴着电话员的耳朵。预定射击的时刻到来了。

3颗红色信号弹从指挥所腾空而起。副连长刘玉福的红色指挥旗有力地向下一挥,左右两侧的火炮同时开火,阵地上马上响起了一阵山崩地裂的轰鸣。10分钟不间断的炮火急袭,轰隆隆地像春雷滚动,震耳欲聋。

千万发炮弹呼啸着像飓风一般飞过海面,铺天盖地落在一江山岛敌人阵地上。使一江山岛硝烟弥漫,地动山摇,熊熊的烈火吞噬着一江山岛。这种壮观战斗画面,从未见过。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无数炮弹连串地飞出去。整个炮兵阵地像一架精密的机器一样,按照预定计划运转着。

装弹手们只穿着单衣,卷起衣袖,用全副精力传送着炮弹。他们虽然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但是只要炮膛红光一闪,炮弹壳一跳出来,新的炮弹马上就装进炮膛,轰的一声,炮弹又飞出去了。

天色已暗,一江山岛国民党军阵地上炮弹爆炸的红光闪闪。我军炮阵地上一片炮弹出膛的红光,映红了半壁天空。

根据观察,一江山岛主峰敌人观察所被打中了,通讯枢纽部被打中了,山脚上的炮阵地也被打中了。敌人被打得鸦雀无声,毫无招架的力量,平时曾经向我军挑衅的几门山炮也被打得变成了哑巴。

这次炮轰一江山岛,是对我炮兵的一次实实在在的检验,“战争之神”威风无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月18日,一江山登陆战即将开始,炮兵指挥所里的人比往常多了好几倍。20军主管炮兵的周伯明副军长和60师张锡柞副师长,以及军委炮司作训处杨发静副处长等都来了。指挥所里12部电话摆成一长溜。电话员和无线电报话员都在自己岗位上忙碌着。观察员不断地报告着敌情,参谋人员不停地在作战地图上用红蓝铅笔标记着。所有人员思想都集中在一点上——等待战斗,他们的目的也只有一个——要把千万个拳头用在同一个时间里打击目标,为登陆兵开道。

9点整,根据“登指”司令员黄朝天的命令,炮兵分别对泥和礁、雷鼓礁进行试射。9时51分试射完毕,为炮火准备提供了精确的射击诸元。

12时20分整,“放”字一下达,3发红色信号弹就飞上了天,电话员熟练地喊着“起床!”无线电话员喊着“幺洞幺!”100多门大炮同时发射,一束束炮弹组成的“瀑布”向敌阵地倾泻。

顷刻间,天翻地覆,北一江升起无数烟柱。炮弹炸裂的气浪震得指挥所顶上积土纷纷往下撒。一江山被烈火和漫天浓烟遮了起来。成吨的钢铁倾泻到了一江山岛上。

第三次急袭射击后,登陆指挥所传达张爱萍司令员的赞许:“炮兵打得好!”

当电话员传令下去以后,部队战斗情绪激昂异常。榴炮5连2班新战士尹金松在2个小时里连续装弹257发;野炮2连刘安福连续装弹410发,负重在9000斤以上,连手臂都因为负重过度红肿起来。老兵吴占龙等当火炮出了故障抽不出药筒时,用手伸进被烧得灼热通红的药室中去抽,手烫伤了,仍坚持战斗。

登陆艇队出发了,列成3支箭队奔向一江山岛。护航机在高空盘旋,给蓝天留下无数条白带。轰炸机和强击机穿梭似地轰炸、扫射。炮弹像飞蛇群似地划过海空,织成一顶严密的空中火网。登陆艇昂首向一江山挺进。

火力船上的直接支援火炮已开始对登陆点进行抵近射击,掩护步兵登陆。在此次战役中我战防炮在渡海作战中为人民立了新功。

黄岩礁右侧,第—道堑壕上方绝壁上有个暗堡。这个地堡嵌在绝壁的天然石缝中,绝壁高约3—4米,敌人就利用天然石缝浇灌了水泥,开了3个射击孔。整个地堡露出地面部分只有50来厘米,能三面发射。炸药炸不着,岸炮打不到。当我178团1营指挥艇将要靠岸登陆时,突然从这个地堡中冒出一条火舌,子弹像冰雹似地敲击着登陆艇大门。大门被封锁得打不开,伸出艇舱的6根报报话机天线顿时被打掉了4根。

在这万分危急的刹那间,只听“轰”的一声,地堡里冒出一股青烟,机枪立刻变哑了。这是战防炮—班打的。发射这发炮弹时,战防炮一班的船几乎离这地堡不到200米。

在200米的距离上进行射击,这就是说,把炮船驶到了地堡跟前。在三面火力封锁毫无隐蔽的情况下来射击,这要是没有精湛的射击技术和非凡的勇气,简自难以想象。

战斗中,登陆的同志看到地堡中横着两具尸体,撂着一挺被击毁的机枪。其中一具尸体削去了半个脑袋,另一具倒在地堡门口,地堡内壁上有一个碗盆大的20来厘米深的窟窿,在地上有一颗穿甲弹头,显然是从地堡眼左上方穿进去的,射孔左上方被打崩下一大块水泥。那具被削去半个脑袋的尸体,看来是正在射击中被炮弹打掉的。另一具大概是在准备逃跑时被我步兵打死的。

步兵占领滩头阵地后,支援火炮向了望村延伸。步兵占领了望村以后,火力又向203、109高地延伸。

此役,炮兵进行了7次射击,时间127分钟,发射炮弹12621发(4000多吨),平均每门炮发射280发,炮兵二连平均每炮发射高达410发(每发弹重43斤)。战后第二天检查战果,北一江北部的40个永久性堡,就被我240团炮兵摧毁了24个。

在这次战斗中,炮弹总是在步兵冲击道路前面爆炸,有效地保障了步兵的冲击和安全。

在这次一江山登陆战斗中,炮兵——“战争之神”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为此次战斗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江山岛战斗的胜利,标志着我军开始由单一军种作战向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转变,在我军战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参战炮兵部队的业绩,也为我炮兵战史谱写了一曲雄壮的乐章。

工程兵

被誉为开路先锋的工程兵,在我军建军史上走过了光辉的历程。早在南昌起义时就有了人民工兵。在长征、抗日、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历次战斗中屡建战功,完成了自己的光荣使命。

在这次三军首次联合登陆作战中,我60师下属的4个工兵连参加了战斗。按照协同作战计划,工程兵的任务是:协同步兵排除敌岸各种障碍物、副防御工事、开辟道路建立登陆场、构筑码头和急造军路协同步兵登陆。

英雄的工程兵没有辜负人民的希望,在这次战役中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战前工兵即付出了很大的辛勤劳动。他们在60师工程兵主任金成华统一领导下,构筑临时前进指挥所和炮兵发射阵地,修建各种掩蔽部、掩蔽所438个;炮兵营发射阵地5个鱼雷快艇临时基地2处,急造公路3.2公里。此外,还为海军在白岩山开辟了简易快艇基地,完成了“联勤”海门码头改造工程等,满足了战时需要。

1月18日,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打响后,工兵战土冲锋在前、勇猛顽强。配属给突击连队的工兵组,在袁大瑞组长率领下,坐在突击艇的最前头,朝着一江山岛迅速前进。登陆艇开得很快,被登陆艇冲起的浪花打在船舷上“噼噼啪啪”的直响。登陆艇离滩头还有200米,就已看到滩头上一道两列桩铁丝网,一人多高,刚好挡住登陆部队登陆后的前进道路。这时,袁大瑞同志摸了摸手中的速爆杆,把选择的爆破点报告步兵排的排长,并告诉工兵组员田云照和齐才,紧紧地等待着登陆。前面,敌人的火力从铁丝网后面打过来,“嗖嗖”地从战士们耳旁飞过去。

袁大瑞同志紧握着速爆杆和破坏剪,没等船靠岸,就第一个跳下水去,冒着“嗖嗖”的子弹,朝着铁丝网扑去。这是个陡坡,铁丝网两旁都是乱石头堆。他连忙把速爆杆靠在一根木桩上,一拉火,“轰”的一声,铁丝网炸开了,步兵从突破口冲过去,袁大瑞同志也给炸起的碎石头震昏。

袁大瑞同志苏醒过来之后,便和步兵一起冲上了山坡。山坡上,横着—道战壕,被我步兵冲得乱七八糟的敌人正朝我们突击队的战士开枪。袁大瑞听不见声音,只见火力点的枪眼里冒着一连串的火花。这是敌人的机枪啊!见此情景,袁大瑞同志绕到这个火力点的侧面,仔细一看,这是没有盖顶的火力点,里面有3个敌人,正使着一挺轻机枪和两支冲锋枪向我们射击,火花一串串的喷出来。

我们的步兵排都卧在山坡上,被这挺机枪压得抬不起头来。袁大瑞同志正拿着手榴弹冲上去,刚好一颗炮弹“轰”的一声炸了,弹片打进了他的右腿。他抬起头看看那个火力点,枪眼里还冒着火花,我们的步兵还上不来。这怎么行!于是他便奋不顾身地一只手拿着手榴弹,另一只手从伤员手中接过一支冲锋枪,拖着不好使的腿,朝着火力点扑去。他照准火力点连扔了两个手榴弹,有一个敌人想顺着战壕往外跑,他又赶忙扫了一梭冲锋枪子弹,3个敌人全部倒下了,那挺机枪也歪在一旁,山下我们的步兵同志似潮水般地涌了上来。

配属给攻击南一江山突击部队的工兵组,在组长朱兴根同志的率领下,坐在登陆艇后面拖着的冲锋舟里,跟随登陆兵起航了。当登陆艇距离敌滩头约300多米时,他们砍断了绳索,以操舟机的动力推动的冲锋舟似离弦的利箭一样,驶向敌岸。滩头被一片浓烟遮盖着,什么也看不见,枪炮声把人耳朵都震聋了。他们冲上去之后,就朝敌人猛烈地射击,掩护突击排尽快登陆。在他们正前方,第一道堑壕交接口处,有个掩体,敌人不断往外丢手榴弹。

这个掩体虽小,对我方危害很大,应该尽速拔掉这颗钉子。此时,朱兴根同志立即向另外两名工兵一范荣高和香隆照招手联系,以便其掩扩他爆破。当他跃到第一道堑壕附近时被敌人发觉了,从枪眼里飞出一颗手榴弹,滚到他身旁“哧哧”地冒黄烟,他立即飞起右脚把手榴弹踢到一旁爆炸了,又返身炸掉了敌人的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