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虑在论证中消除了,作战方案在科学的计算中变得严密周到。张司令员进一步以积极的战术思想阐述他的理论观点:“强击机与地面部队的协同,不要受作战方案的限制,而应以自己机动协同为主,积极掩护步兵前进。而步兵则要充分利用空军的轰炸扫射效果实施冲击。强击机俯冲一次,步兵就冲击前进一次,使飞机起到随伴火炮的作用。”
空军拟制了一张严密具体的立体火力网计划表。它从攻击目标、攻击时间以及弹道高度上,对陆、海、空、炮战斗人员的每时每刻、每个动作,都进行了严格的区分与规范,使三军战土可以放心大胆地在一江山这个狭窄的战场上自由弛骋冲杀,而无“自己打自己”之虞。
为了切实解决海空、地空协同,防止误击误伤,还规定,作战时空军须向登陆部队和海上掩护舰队派出目标引导纽,以弥补空中指挥的不足。
这个独特规定,在实践中发挥了最佳的作战效果。
协同问题也是一个军(兵)种作战水平问题和相互建立信任的问题。张爱萍集中群众智慧,提出以保证陆军胜利登陆为主体的三军协同作战的战术思想和战斗口号。
通过广泛教育,上述一系列口号已成为指战员战时自觉遵循的行动准则。
诸军、兵种协同动作的目的是为了保障陆军顺利在敌人滩头登陆,击退敌人可能的反登陆行动:“前指”依据总的作战意图,以登陆兵的行动为基准,将参战的各军、兵种,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如何进行协同等等,进行周密计算和安排,制定出了统一三军的作战协同计划。各部队再制定具体方案和实施计划。例如,20军作战科长朱锦辉和“舟基”作战科长蒋成玉,就根据总计划制定了“登指”的具体协同计划等规定:
在登陆兵上船时由陆、海军指挥员共同指挥:
航渡中由海军指挥员指挥:
下船时由海、陆军指挥员共同指挥:
下船后由陆军指挥员指挥。
舰炮支援步兵登陆战斗,以陆军行动为主组织协同。
在海、空协同方面,飞机和舰炮、海岸炮进行火力准备与直接火力支援时,以飞机的行动为主组织协同。
在海军内部,同一个舰艇编队内由于航速不一、协同动作则以最快速舰艇航速为主组织协同。
对有关登陆战斗中各军、兵种任务区分和三军协同中的具体问题,如:第一波登陆分队的战斗编组、航行队形、登陆队形、抵岸冲击动作、登陆艇上各种火器射击距离、登陆地段与登陆点的选定、组织指挥的具体分工等,都是张爱萍亲临现场与负责登陆指挥的陆、海军指挥员通过研究、试验、学习共同确定的。
演练后,还发现和解决了协同作战中的一些新问题。如:海军部队的船只改装、登陆兵装载、登陆地段和登陆点的选择、航渡登陆阶段的指挥协同等,从而充实和完善了作战协同计划。
在制定计划过程中,张爱萍还有3位得意的参谋:陆军参谋方中岳、海军参谋郑武、空军参谋袁仲仁。他们都很年轻,很精干,有知识,肯用脑。当然,苏联顾问、专家们在某些具体作战文书的拟制方法上(如协同计划表内容等),也曾有不少可取的建议,这些建议也都正确地采用了,这是参谋人员集体的智慧结成的硕果。
实施登陆的那一天,战斗发起后,轰炸机的猛烈轰炸,海岸炮兵的准确射击,海军舰艇按计划有组织的航渡,各登陆大队及时的梯次展开,准确地在滩头登陆,上岸后步兵勇猛冲杀,强击机英勇俯冲,舰炮火力及时向纵深延伸射击等等,都是按预定计划实施的。
战役的整个过程,那么多部队,那么多舰艇、飞机、火炮,海上的、空中的、陆地的像平时演习一样,如此秩序井然,配合默契,在我军战史上写下了不可多得的一页。
这一切都说明,“前指”的组织指挥和协同动作计划是很成功的。要是说一江山三军联合作战是一部协奏曲,那么张爱萍司令员则是当之无愧的“乐队”总指挥……。
战前深入政治动员
这次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正处1954年12月2日,美、蒋在华盛顿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和我国政府发表庄严的抗议声明之后进行的。
为了响应我国政府的号召,配合******总理的声明,浙东“前指”于12月8日和16日分别在宁波召开了由各军(兵)种高级指挥员参加的作战会议,研究了战前敌我的情况。
我60师党委对部队的思想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总的思想情况是:时间一长,指战员们对生与死、苦与难问题,在思想上就产生了激烈的斗争。“练,练!练得裤子都叫我们爬穿了,山头都让我们磨平了!怎么还不下命令打啊!”有的叫苦连天……。
“啊呀,照这么个练法,什么时候是个头唉!我宁可打仗打死,也不想这么练啊练的拖死!”有的牢骚满腹。
“打了十几年的仗,这是最后一仗了。这一仗要是打死了,那可就冤咯!”一些算计着自己很快就要离开部队、向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老兵嘀咕开了。
经过几年的和平生活环境,而且12月16日,我国******通过了新的兵役法和我军第一个军官服役条例,战上将要由志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军官将要实行军衔制和薪金制,这些都是我军制度的根本性改革,尤其是兵役制的变革。
当时部队大都是解放前后志愿入伍的老兵,按规定,这些老兵除留下少数骨干外,将要在旧历年前退伍。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引起部队的某些思想波动。
加之,原定作战计划时间一推再推,有的干部产生了急躁情绪,也有某些干部出现了松劲思想。他们想早打了,早点解决个人问题。另外,仍有个别战士担心空、海军和炮兵协同不好,会误伤自己的部队,说什么“今天人吃鱼,明天鱼吃人”,怕在海里下“饺子”,存有恐惧心理。
针对以上情况,1955年1月2日,浙东“前指”在宁波召开三军参战部队干部和战士骨干思想动员大会。张司令员针对当时台湾海峡形势的新变化和我国通过新兵役法、军官服役条例带来的新的思想问题,进行了战前动员,鼓舞斗志。浙东“前指”政工组也发出通知,要求各参战部队根据各军兵种的任务,普遍开展政治教育,进行战前政治动员。
战前为了深入地进行政治动员,请了当地苦大仇深的渔民控诉美、蒋罪行,激发了广大指战员的阶级仇和民族恨,提高了觉悟,增强了战斗意志。
当时的传统方法是深入进行忆苦思甜的阶级教育,讲清解放沿海岛屿与解放台湾的重大意义。
这次三军联合登陆作战是配合我国外交斗争,打击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政治斗争。它是关系我国威和军威的大事。于是,各部队都进行了战史和光荣传统的教育。
登陆作战是海上背水两栖作战,战斗将是异常紧张激烈的,而登陆第1梯队就是海上突击队(即当作海军陆战队),加强政治动员和思想教育极为重要。
陆军参战的60师,是一支具有光辉历史的部队,它的前身是新四军苏浙地区浙东纵队,1938年首建于浦东地区,1945年11月改为新四军一纵队三旅,是陈毅、粟裕、叶飞等同志领导的部队。抗日战争时,他们坚持浙东敌后,打击日、伪军。解放战争中,他们曾参加鲁南、孟良崮、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抗美授朝,他们参加了第二、五次战役,载誉而归。在浙东沿海参加过解放大、小鹿山、积谷山、头门山、田岙、羊屿等岛屿的战斗,南征北战,屡建战功。
为了提高部队斗志,60师在战前还有意识地向部队巡回演出歌剧《董存瑞》、放映《侦察兵》、《钢铁战土》、《智取华山》等影片,朗读黄继光烈士的英雄事迹,这样大大激发了部队高度的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部队都把董存瑞、黄继光的共产主义高贵品质与英雄事迹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如第178团第5连战士朱培清作战时呕吐,可是一想起董存瑞、黄继光就产生了一股力量,迅速登陆向敌冲击。第5连一个牺牲的战士笔记本上写着“向董存瑞学习。”
1955年1月17日下午,登陆部队在石浦召开了出征前的授旗大会。会上,张浪政委提出了“解放一江山岛,打一个陆、海、空联合作战的大胜仗”等响亮口号,并强调要准确地执行命令,严格执行政策和严守纪律。与此同时,师首长将红旗分别授予攻占“203”、“190”、“180”三个高地的突击营的连队。
步兵178团政委杨明德,在出征前将师授旗帜授给2营突击连连长毛坤浩同志。毛连长当场表示:“誓死要把红旗插在一江山岛主峰203高地”。5连团支部书记吴建群也在誓师会上表示:“坚决打上岛去,消灭一江山敌人!”。
180团团长吴国祥,也把师所授的旗帜授予该团2营5连,要求他们不惜代价,把红旗插上南江180高地。5连副排长许维同志激动地表示:“我去插旗子,一定完成任务!”
有的部队还召开了解放岛屿作战的经验交流会。各部队都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杀敌立功运动,有力地激发了三军指战员为彻底解放全中国而献身的斗志。
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统一了思想,鼓舞了斗志,增强了信心,树立了整体观念,为登陆部队遂行战斗任务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陆军60师出征前政治动员,请苦大仇深的渔民作忆苦报告
通过政治教育,广大指战员了解了解放一江山岛的重大政治意义,树立了革命英雄主义和以登陆兵胜利为胜利的全局观念。大家纷纷保证,登陆兵需要到哪里,我们就往哪里送。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舰艇突击,密切协同,不怕牺牲自己的一切,决心配合陆、海军部队解放一江山岛。
驻上海海军航空兵一师广大指战员经过动员教育后,纷纷写下了无数请战书、决心书和挑战书。
大家情绪激昂,连不能参战的新飞行人员和教练机组的地勤人员也主动帮助检查维护参战飞机,他们说:“虽然我们不能亲自参战,但能为参战的飞机出上把力,也是光荣的”。海军登陆大队,同时进行了政治动员工作。
各参战部队纷纷请战,决心书、保证书雪片般地飞往政治机关。大家都表示心愿,要为我们伟大祖国争光,为人民立功。
至此,三军联合登陆解放一江山岛战斗的政治动员工作已告完成。
三、向一江山岛进军
为打击美、蒋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我军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已具备了攻占一江山岛的胜利条件。
1955年1月3日,浙东“前指”向总参谋部、华东军区报告:“进攻一江山的各项准备工作已接近完成,征集船只大部到齐,栎社机场扩建工程已告竣工,战勤物资均已齐备,登陆大队的组织调整、编队飞行和步兵的登陆突破,纵深战斗及海、空、炮间的协同动作,经连日多次演习均有显著进步,部队政治情绪的波动已消除,斗志昂扬,战前准备工作虽尚有某些个别缺点,但已达到能够实施登陆作战的程度”。
当日,“前指”向参战的陆、海、空三军下达了预先号令,决心以三军绝对优势的兵力、兵器,坚决攻占一江山岛,全歼守敌,并巩固对该岛的防御,为解放大陈创造行利条件,1月16日上午,张爱萍司令员在听取了“前指”司令部关于敌情、气象情况的汇报后,决定于1月18日,发起三军对一江山岛的登陆作战,并亲自向团和大队以上干部作了传达与动员,说明三军首次联合作战之重要意义,要求参战部队:“只能打好,不能打坏”。20军政委谢云晖作了补充动员。
此后,部队便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战斗准备……。
同日中午,张爱萍、王德以“前指”司令员和参谋长的名义向总参谋部及华东军区作了如下报告:“依据我们作战准备工作,可于17日完成,今天气象测量:17、18、19等日的云量、风浪、潮汐等天候适宜海、空作战(18日最好,19日后可能开始变坏),故我们对一江山的登陆作战,内定于18日实施;登陆部队于17日拂晓前到达头门山、高岛进攻出发地:我们于17日晨自现地出发,当日晚间到达头门山‘前指’,海‘前指’马已提前到达头门山”(指马冠三副司令一一作者注)。
按照战役司令员的决心,16日黄昏,登陆部队第178团、第180团2营共4个加强营,在穿山港分乘“黄河”、“运河”、“滦河”、“淮河”、“辽河”号5条登陆舰,夜航隐蔽南下,于17日拂晓进入石浦港(对外佯称与公安16师46团“换防”)。
此行由“登指”司令黄朝天率领,于17日拂晓到达石浦港。部队进入待机地域。上午登陆部队党委召开大会,给营以下分队进一步明确具体任务,提出要求。下午各部(分)队对登陆部队普遍进行了战斗动员和举行授旗仪式。
17日6时,张爱萍司令员和王德参谋长乘车由宁波经奉化、临海、海门、向头门山前线指挥所进发。
在他们走后不久,石一宸接到了总参谋部的复电:
“爱萍、王德二同志并华东军区:
1月16日电悉。我们认为1月18日攻击一江山为时过早,必须继续充分准备,在气象良好情况下,确有把握时实施。过急发起进攻受挫后将会造成不良影响,于我不利。总之,应以准备充分、气象良好为好,攻击时间可自由选择,甚至推至2、3月亦可。望照此执行。”
犹如晴空霹雳,石一宸瞬间出了一头冷汗。部队已经到石浦待机,张司令员率“前指”人员在奔赴前线指挥所的途中:他清楚他的顶头上司张爱萍的作战特点,调兵遣将也争分夺秒,要尽快把总参的指示报告于他,除向军区首长报告外,石一宸急中生智,遂电告台州军分区,让其派干部到灵江渡口等候“前指”首长,请张司令尽快给总参谋部回电话。
蓦地,一个军人出现在张爱萍的面前:“报告司令员,台州军分区参谋科科长吴钊向您报告……”(吴钊原在浙江军区政治部任管理科长)。
张爱萍问道:“什么事情?”
吴钊说:“军区石一宸处长来电话说有急事向您报告。请您到军分区接电话。”
张爱萍去年10月底,己被任命副总参谋长未到职,仍在华东军区浙东前线工作。
张爱萍和王德商量后认为,三军部队的各项作战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且已进至待机地域,18日气象预报良好,又无美机,美舰的顾虑,如改变作战计划,延期实施对一江山的攻击,除我军作战意图暴露外,老兵退役后,部队需从头训练,这对整个战役影响太大,为不失时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张爱萍当即在台州军分区给北京总参谋部直接打电话,向总参分管作战的陈赓副总长请示。
据粟裕总长的参谋张剑同志回忆:张爱萍司令员与陈赓副总长在电话中讲了很久,开始陈赓副总长试图说服张爱萍同志按总参电报指示精神,暂缓执行对一江山的登陆作战行动。张爱萍则坚持建议18日对一江山发起攻击,并反复阐明利弊。他请陈赓副总长向栗裕总长转达“前指”建议,执行16日电报计划的理由。
当张爱萍说服了陈赓副总长后,陈副总长问他:“你有绝对把握吗?”张答:“把握肯定有,只要美军不介入,但‘绝对’二字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