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3836200000008

第8章 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韩非子曰:“宣王死,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语出《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死后,齐王继位,他也喜欢听竽。但是,他不喜欢听合奏,而喜欢让乐工一个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赶紧连夜逃走了。

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乐队里充数,弄虚作假,没有真才实学,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终会原形毕露。

滥竽充数

韩非子曰:“齐宣王使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语出《韩非子·内储说上》

韩非子在《内储说上七术》中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

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许多人一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人到处搜罗能吹善奏的乐工,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乐队。而那些被挑选入宫的乐师,受到了特别优厚的待遇。

当时,有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浪荡子弟,名叫南郭。他听说齐宣王有这种嗜好,就一心想混进那个乐队,便设法求见宣王,向他吹嘘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乐师,博得了齐宣王的欢心,把他编入了吹竽的乐师队伍里。

可笑的是,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每当乐队给齐宣王吹奏的时候,他就混在队伍里,学着别的乐工的样子,摇头晃脑,东摇西摆,装模做样地在那儿“吹奏”。因为他学得惟妙惟肖,又由于是几百人在一起吹奏,齐宣王也听不出来谁会谁不会。就这样,南郭混了好几年,不但没有露出一丝破绽,而且还和别的乐工一样领到一份优厚的赏赐,过着舒适的生活。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儿子齐王继位,齐王同样爱听吹竽。只有一点不同,他不喜欢听合奏,而喜欢乐师们一个个单独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吓得浑身冒汗,整天提心吊胆。心想,这回可要露出马脚了,丢饭碗是小事,要是落个欺君犯上的罪名,连脑袋也保不住了。所以,趁齐王还没叫他演奏,就赶紧溜走了。

韩非子借用“滥竽充数”的故事,讽刺了像南郭先生那样的不学无术之辈。

在韩非子看来,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无论伪装得多么巧妙,但假的总归是假的,总会有暴露的那一天。当事情败露之时,正是这些人最为狼狈的时候。

换言之,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有真才实学才行。而真才实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获得真才实学的惟一方法就是勤奋好学。

吃古通今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使她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当海伦7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是,海伦看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

聪明的教师想出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娃给她玩,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这样海伦就知道什么叫洋娃娃了。

不久,海伦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学习方法。从此以后,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

可以想象,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学习、生活,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家。

老夫子点评: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了许多,不必再“凿壁偷光”,更不必模仿“悬梁刺股”的做法,但古人那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何况我们都是健康人,要比海伦·凯勒幸运得多,只要我们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就一定会成功。

链接共享

齐宣王使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喜欢听竽。他听人吹竽时,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合奏。有位叫南郭先生的人也来请求为齐宣王吹竽,齐宣王非常高兴,就把他编到乐队里,给他的待遇同其他几百人的相同。齐宣王死后,齐王继位,他也喜欢听竽。但是,他不喜欢听合奏,而是喜欢让乐工一个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赶紧连夜逃走了。

韩非子外出求学

韩非子认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有真才实学。

弱冠之年,韩非子为学有所成,独自一人游历天下,后求学于著名的儒学大师荀子,与李斯同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