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智慧叫糊涂
3835300000029

第29章 装傻N 修身养性的装傻智慧(1)

一、弃剑全己

“舍己为人”,“舍身成仁”,这些壮烈的义举与“明哲保身”,“以忍为上”的人生态度看似水火不相容,细思则并不矛盾,事关生死存亡,则必当舍我其谁,挺身而出。《吕氏春秋》中记有以下故事:

楚国有个叫次非的人,在干遂得到一把宝剑,回来的时候乘船渡长江,船到江心,有两条蛟龙从两边缠绕住他乘坐的船。次非对船夫说:“你曾看见过两条蛟龙缠绕住船,而蛟龙和船上的人都能活下来的吗?”船夫说:“没有见过。”次非捋起袖子,伸出胳膊,脱下衣服,拔出宝剑,说:“我这身体不过是腐肉朽骨罢了!丢弃宝剑来保全自己,我哪能这样爱惜自己的生命呢!”于是跳入江中去刺杀蛟龙,杀死蛟龙后又回到船上,船上的人都活了下来。

如果遇到大风大浪,仍蝇蝇苟且,浑浑沌沌,这则与禽兽无异了。装傻学教人大事不糊涂,小事糊涂,因为凡小事不糊涂者,则大事必然昏昏。我们鄙薄那些见死不救,见义不为,见恶势力即退缩的苟且之徒,敬重那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士,敬重那些计利当计天下利,不计自己一时一事私利的俊杰,这是装傻的大义和要旨。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贫民百姓如此,高官显贵也会有许多不称心的事。有个朋友常常长吁短叹,愁容满面,四十来岁的人老气横秋。别人看见他都觉得累,你想,人的一生确实不容易。小时需要父母艰辛哺育且不说,家长生小孩时为找好医院常要奔波,上幼儿园又要含辛茹苦地接送,进入小学后就开始了人生战场的征程,学钢琴、学英语、学画画,区重点、市重点、全国重点,工作后,要评职称,争房子,争提级,争长薪,争出国,争挣钱。你想,任何人都不会一帆风顺,幸运儿不会永远光顾在你一个人身上,于是,你就必会受挫折,面对困难,面对世事纷争,有的人怨天忧人,痛苦不堪,借酒浇愁,更有想不开的竟有了轻生的念头。这里推荐你读读《庄子》中记述的这个小故事,会使你获益匪浅。

戴晋人对梁惠王说:“有一种叫做蜗牛的小动物,您听说过吗?”

梁惠王说:“听说过。”

戴晋人说:“在蜗牛的左角上有个部族国家叫触氏,在蜗牛的右角有个部族国家叫蛮氏,它们两国不时为了争夺地盘而开战,每次战争都要死伤百万,尸横遍野,追击者往往要半个多月才肯收兵。”

梁惠王说:“嘿,你这大概是不实之辞吧?”

戴晋人说:“我请求为您证实这些话。您以为天地之外整个宇宙有穷尽吗?”

梁惠王说:“没有穷尽。”

戴晋人说:“让你的想象力在无穷无尽的宇宙间遨游一番,然后再返回地上的诸侯国家,这些诸侯国和茫茫宇宙比起来是不是似有似无,非常渺小呢?”

梁惠王说:“是的。”

戴晋人又说:“在地上的这些诸侯国中有魏国,在魏国中有大梁城,在大梁城中有您梁惠王。大王您和蛮氏又有什么区别呢?”

梁惠王说:“是没有区别。”

戴晋人走后,梁惠王帐然若失。

人世间的一切光彩、显赫、得志、受宠、有为、有成;与丢脸、卑微、失意、失宠、无为、落魄,春风得意与心灰心懒,踌躇满志与百无聊赖,人上人与人下人,生与死,一切的一切,与无穷无尽的没有头也没有尾,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浩瀚的宇宙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真不值得人们为人生中的一得一失捶足顿胸。凡事想开点,看远点,糊涂一点,豁达一点,是可取的人生态度。

二、新月有圆夜,人心无满时

安徽无为军铁佛寺有一位禅师,僧人问:“什么是和尚的家风?”禅师答:“八尺寒树自为邻,三事秋云更谁识?”僧人说:“和尚的家风已经承蒙禅师指示,指引学人的关键的一句话是什么?”禅师答:“新月有圆夜,人心无满时。”

知足常乐是应有的人生态度,有的人常有不平之心态,与人比较之后常夜不能寐,怨天忧人,牢骚满腹,反而活得更不自在。你羡慕他乘私家名贵车呼啸而去,而你踏自行车有劳顿之苦;你羡慕他美酒佳肴尽食人间美味,自己却粗茶淡饭,食盘中冷餐;你羡慕他一呼百应,写字楼内呼风唤雨,自己却劳碌奔波,苦己体肤;你羡慕他雕梁画栋,别墅洋房,自己却身居陋室,夜观星斗;你羡慕他……,世间的享乐诱惑令人动心,但你是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棒,其实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他的日子也比你强不了多少,他乘轿车呼啸而去却有债主上门,他面对山珍海味已全然没了胃口,杯筹交错之中有多少生意要谈,有多少人的愁苦尽装在酒杯里,他一呼百应之时又有多少人算计他要在他脚下使绊,他夜宿豪宅,却耿耿难眠,一个企业家要有多少操心事呢。

过去有一首《不知足歌》,把那些贪得无厌者的心态形容得十分传神。歌曰: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丰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妻妾为花生子女,出入无奈少马骑。门前系了高头马,因无官职被人欺。知州知府还嫌小,司道官员不足奇。一朝入朝为丞相,思量篡位要登基。面南背北为天子,少个神仙下局棋。陈搏老祖下棋子,件件遂心桩桩依。如今还少上天梯,若要世人心满足,除非头南脚北手东西,皮化清风肉化泥。”

这首警世歌也算说到家了。你看那些因贪图巨款被推向刑场的,不到“皮化清风肉化泥”的时候是不会省悟的。

如此看来,“知足常乐”不失为规范人们非分之想的一句良言。

所以,你可以知乐自慰,以知足自乐,让自己有一个好心情,再有一个好身板,谁能说你不是一个快乐之人呢?

三、为仁由己

装傻的学问是一种内省的,不假外力,反求诸己的修身方法,它要求.—切事情都从自己所能的做起。努力做好自己所能做的,而不必强求,不必乞盼自己所不能做到的。那么,仁义是不是能够通过自我的修养,通过内省的方法而达到呢?孔子认为,仁义的达成,完全要靠个人的努力,关键是你是否有求仁的主观意愿。

孔子在回答他最得意的弟子颜渊的问话时有这么一段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为仁的方法,就是要克制自己头脑中不正的思想意念,使之符合于礼的规定,然后才可以成为一种仁德的人。要达到这种合礼的目标即为仁,就必须靠自己内心的自觉,就是要重视自己内心的修养,来达到仁这种最高的境界。孔子曾经批评那种认为力量不足达不到仁,因而放弃努力的人。他认为只要内心立下为仁的志向,力量小也能够达到目的。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我有达到仁的志向,仁就会向我走来,仁不是很遥远的目标。孔子阐释了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仁需要做的几个方面,首先要笃信好学,要有一股守死善道的精神,认真地执着地追求;一切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要把希望和努力放在别人身上,即“君子求诸己”来修仁德,从自己身边的点滴事情做起;“能近取譬,为仁之方”则是修养仁德的好方法;在实行的过程中,还要时时地检查自省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吾日三省吾身”,发现了不合乎仁德的苗头或行动,以及时改正为好。总起来说,孔子就是说达到仁的目标主要靠的是人们内心的自觉,君子就是用各种方法督促自己达到自觉的目的,这样才能不断地使自己靠近仁的目标,最终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人。

关于仁义,儒道两家有不同的看法。儒家以为仁义是治世的法宝,而道家以为是乱世的根源。因为“道法自然”,而仁义则是人为定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反自然之道的。所以提倡仁义,只能带来诈伪。这种看法不能说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至少在当时是这样。这也和我们现在有人认为“提倡什么就说明缺少什么”一样。但从另一方面看,“仁”是爱人,“义”是公利,呼唤爱心和提倡公利,也是顺乎社会发展的自然之道的。

四、君子之行,义之与比

大千世界有万种诱惑,刺激人的感官,诱发人的欲望,惑乱人的情志。浅薄之人往往见猎心喜,见异思迁,如进宝山,不甘空手而返,终至意乱情迷,乐而忘返,以至丧失真我,甚或罹祸殒身。眼前纷乱迷离之际,什么是取舍的原则,何者为立身之本呢?糊涂学尊崇一个“义”字。从君子“义以为质”、“义以为上”的原则出发,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朱熹注曰:“适,专主也;莫,不肯也;比,从也。”这也就是说,只要是合乎义的事,大家都应当去做,不必拘泥于一定要做什么,或不去做什么。然而,君子也是社会中的人,生活于社会中的人总是要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权力地位的诱惑,物质财富利益的诱惑,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所以,人们不仅要抵御外来的侵蚀,而且要抗拒自身内在有可能膨胀的非分之想。孔子的要求人们“义之与比”,无论你选择什么,义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取亦依从义,舍亦依从义;进要为义而进,退也要为义而退。

在这一点上,墨子的思想与孔子有相通之处。墨子认为,当时天下的诸侯,强力攻伐兼并,只是徒有“誉义”的虚名,而不体察其实,因而赞赏“古之知者”。在为天下图谋时,“必顺虑其义,而后为之行”,“顺虑其义”,就是决定做某件事时,必须要考虑其是否合乎义的准则。只有在合乎义的准则的前提下,才能去实行。人们可以选择做这件事,或者不做这件事而选择做另一件事,但义是不可以选择的,义是行事必须遵循的唯一准则。恪守一个一成不变的原则,似乎显得有些呆笨糊涂,其实却是最简明易行的为人处世之道。守一不变,神定气闲,万千色相,不扰于心。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聪明人不屑为此,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争名于朝,争利于市,首鼠两端,惮心竭虑,而自以为得计,营营苟苟,纷纷扰扰之际,纵使得蝇头微末之利,却丧失了长远根本之利。更何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贪利损身,求荣反辱的事,古往今来,还见得少吗?

五、非义不取,以不贪为宝

人知宝之为宝,而不知身之为宝;知道物的价值,却不知道人的价值。物之为宝,是因为有用于身,身且不修,物又有何宝之用呢?重视物的价值,而忽略了人的价值,忽略自身的价值,既不能说有自知之明,更不能说有自爱之德。知道物质对人有用,对物质的追求当然也是正当的,但物质毕竟是身外之物,所以要取之有道,取之有节。滥取无度,取非其道,譬如斧柯,适足以伐性伐身。

孔子说:“不义而且富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虽是人之所欲,但“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的话实际上指出了君子在义、利取舍问题上应有的态度,即决定取与舍必须遵循义的原则,不义的东西君子不应获取,一言以蔽之,就是“非义不取”。这与其“见得思义”和“见利思义”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孔子到齐国,拜见齐景公。与齐景公一席之谈后,齐景公便要将齐国廪丘这块地方送给孔子作为食邑。孔子不肯接受。孔子出来后对学生说:“我听说君子应当以功受禄。现在我劝说齐景公听从我的主张,齐景公还未有实行,就要把廪丘赏赐给我作食邑,他太不了解我了。”于是要学生赶快备好车马,告辞而去。

《吕氏春秋·离俗览·高义》在介绍了这件事后评论道:“孔子,布衣也,取舍不苟也夫!”认为孔子乃一介平民,仅在鲁国当过司寇,但即使是有万辆兵车的君王也难与他比肩,三位帝王的辅佐之臣没有他显赫,就是因为孔子取舍不苟且的缘故。取舍不苟,就是不能不问是否合乎道义就随意决定取舍。孔子不取齐景公的赏赐,舍弃食邑,正是由于他认为无功受禄是不合乎道义的。

《吕氏春秋》同篇还记载了墨子不愿到越国领受封地的故事。墨子让弟子公上过到越国去游说,公上过向越王讲述了墨子的学说,越王闻之大喜,对公上过说:“如果你的老师肯屈尊到越国来,就请让我把过去吴国的土地,阴江沿岸数百里的地方作为封地送给他老先生。”公上过便回去禀告墨子。墨子问道:“你看越王的意思,是否能听从我的话,采用我的学说治国呢?”公上过回答道:“恐怕不能。”于是墨子说道:“不只是越王不知道我的心意,就是你也不了解自己老师的心意。倘若越王听从我的话,采用我的学说,我也是量体穿衣,量腹吃饭,身处客居他国之民的地位,不敢要求做官。越王不听从我的话,不采用我的学说,即使是把整个越国全部给我,我要之也是用不着的。越王不听从我的话,不采用我的学说,我却接受他的国土,那就是我出卖了义。出卖义何必要到越国去呢?就是在中原之国也是可以的。”

墨子认为既然越王不大可能听从他的话,采用他的学说,如果他去越国接受封地,无异于丧失了义的原则而出卖了义,显然,墨子也是用义来决定取舍的。孔子与墨子在学说上虽然处于对立状态,但是在“非义不取”上却是—致的,他们都把义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孔子和墨子一个不愿无功受禄,一个不愿卖义获封,他们二位固然都是当时的大贤,有他们不菲的自身价值,但如果他们放弃作人,不过一介凡夫而已,又有什么圣贤的价值呢?所以,义不苟取,正是这二位圣贤的价值所在。在他们看来,他们自身的价值,他们的学说,他们的人格精神,其价值远在君主所能赐予的爵禄食邑之上。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无功不受禄”,是人们对钱财应有的态度。见钱眼开,唯利是图,无利不起早,看似精明过人,实则这种人第一不可能发大财,第二财运不可能长久,因为他不懂得,世界上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而财神爷也愿意经常照顾那些并非唯利是图的人,傻人有傻福气,就是这个道理。

六、为人不贪,福禄双全

孔子、墨子是布衣,弦高是商人。相对于为政者而言,他们三人则都是无权无职的百姓。他们把“非义不取”、“见得思义”作为决定取舍的原则,那么,有权有职应为百姓着想的为政者,更应做到“非义不取”、“见得思义”。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最重要的恐怕是要去除贪念。因为为政者大权在握,如果贪字当头,必然是肆意侵吞国家财富,搜刮民脂民膏,以饱私囊。这样的贪官污吏,历代有其人,屡见不鲜,不必在这里列举。另有一些为政者,开始时可能己之不取,但人有所求,往往主动送上门来。意志稍不坚定,便滑入贪欲膨胀的泥坑中不能自拔,由己之不取,变成大取不义之财了。这样的事例,也并非鲜见。还有一些做官的,可能清廉守义一辈子,可是到头来仍摆脱不了“快卸任了,不如捞一把养老”的欲念,终于是晚节不保,锒铛入狱。归根结底,这些为政者的所作所为,都源于一个“贪”字,贪是为政廉洁的最大的敌人。

然而,守义守节、为政不贪的人,从古到今毕竟也同样是历代有其人,并且以他们优秀的为政品质长垂风范。

后魏时期,曾任光州刺史、本州大中正,后任北海王详司马的崔挺,像子罕一样面对着一块进献的美玉,也敢于说出“吾虽德谢古人,未能以玉为宝”,而不肯接受美玉,最后将美玉送京都。崔挺任光州刺史时,由于其为官廉洁无私,“风化大行”,及至死后,光州的故吏属下,莫不感其风范而悲痛,共同铸造了崔挺的铜像以怀念他。崔挺为政廉洁,下面关于美玉的故事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