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手段叫激励
3833900000053

第53章 做人要不断学习——学习改变一生(1)

只要起步,永远都不算晚

我国汉代著名学者承宫出生在一个穷苦贫寒之家。父母一年辛劳忙碌,全家人只能勉强糊口,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终日挣扎在温饱线上。

承宫七岁那年,该读书了,但他只能眼巴巴望着左邻右舍的孩子欢天喜地进学堂——饭都吃不饱,父母哪来钱供他上学呢?

不仅上不起学,小小年纪还要分担家计重担,去替人放猪。

为这事,他不知偷偷哭过多少回。

不久,同村的学者徐子盛先生开办了一所乡村学堂。承宫放猪每天都要从那里经过。起初,他每次路过学堂,只敢望几眼学堂大门,竖起耳朵偷听一会儿里面的读书声,然后就赶紧离开。渐渐地,承宫在学堂附近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最后竟不由自主地来到学堂门口,偷听先生讲课,听学童读书。常常听得入了神,把猪都忘了。

终于有一天,承宫在学堂门口听讲,没有照看好猪,让猪跑散了几只。东家寻来,不由分说,一顿毒打,打得小承宫鼻青睑肿,哭叫不止。哭声委屈哀切。

正在授课的徐子盛先生闻声跑了出来。当得知事情原由后,先生便对东家说:“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呢,像对盗贼一样残酷无情?从今以后,他不再为你放猪了,你请另雇他人吧!”说完,将小承宫领进了学堂。从此,承宫就被收留在徐先生门下。他一边帮老师做杂活,一边随课听讲,并抓紧一切空余时间读书。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数年后,承宫读遍了先生的所有藏书,并写得一手好文章,远近闻名。

承宫最后成了一名在学术上有很深造诣的学者而名垂青史。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吕蒙是三国时东吴将领,英勇善战。虽然深得周瑜、孙权器重,但吕蒙十五六岁即从军打仗,没读过什么书,也没什么学问。为此,鲁肃很看不起他,认为吕蒙不过草莽之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足与谋事。吕蒙自认低人一等,也不爱读书,不思进取。有一次,孙权派吕蒙去镇守一个重地,临行前嘱咐他说:“你现在很年轻,应该多读些史书、兵书,懂的知识多了,才能不断进步。”

吕蒙一听,忙说:

“我带兵打仗忙得很,哪有时间学习呀?”

孙权听了批评他说:“你这样就不对了。我主管国家大事,比你忙得多,可仍然抽出时间读书,收获很大。汉光武帝带兵打仗,在紧张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手不释卷,你为什么就不能刻苦读书呢?”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十分惭愧,从此后便开始发愤读书补课,利用军旅闲暇,遍读诗、书、史及兵法战策,如饥似渴。功夫不负苦心人,渐渐的,吕蒙官职不断升高,当上了偏将军,还做了寻阳令。

周瑜死后,鲁肃代替周瑜驻防陆口。大军路过吕蒙驻地时,有谋土建议鲁肃说:

“吕将军功名日高,您不应待慢他,最好去看看。”

鲁肃也想探个究竟,便去拜会吕蒙。

吕蒙设宴热情款待鲁肃。席间吕蒙请教鲁肃说:

“大都督受朝廷重托,驻防陆口,与关羽为邻,不知有何良谋以防不测,能否让晚辈长点见识?”

“这样恐怕不行。当今吴蜀虽已联盟,但关羽如同熊虎,险恶异常,怎能没有预谋,作好准备呢?对此,晚辈我倒有些考虑,愿意奉献给您作个参考。”

吕蒙于是献上五条计策,见解独到精妙,全面深刻。

鲁肃听罢又惊又喜,立即起身走到吕蒙身旁,抚拍其背,赞叹道:

“真没想到,你的才智进步如此之快……我以前只知道你一介武夫,现在看来,你的学识也十分广博啊,远非从前的‘吴下阿蒙’了!”吕蒙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从此,鲁肃对吕蒙尊爱有加,俩人成了好朋友。吕蒙通过努力学习和实战,终成一代名将而享誉天下。

披着虎皮的羊

有一只山羊,在森林里与那些跟它一样弱小的动物们生活在一起。平时它们都集体外出,走路都格外小心,就连吃草的时候也还得随时东张西望,提心吊胆地警惕着猛兽的侵袭。山羊觉得自己活得太委屈了,自己要是能像虎豹那样威风该多好。

一次,山羊独自走到森林边上,忽然发现地上有一张虎皮,也不知是哪一位猎人丢下的。开始,山羊还有些害怕,不敢上前去捡这张虎皮。几经犹豫后,山羊壮了壮胆,拾起了虎皮,它觉得挺有趣的。突然它灵机一动:要是我穿上这身虎皮,不也会很威风吗?谁会发现我是一只假虎呢?于是,山羊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在森林里走着。

当山羊走到自己的住地的时候,那些和自己一样弱小的动物突然看到“老虎”来了,都吓得跑的跑、躲的躲,四处逃窜。山羊见此情景,心里觉得自己果然很了不起。现在,自己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山羊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向一片草地走去。

山羊停在草地上,原来那些伙伴都不认识它了,一个个离它远远的。于是,披着虎皮的山羊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吃起草来。

正当山羊香喷喷嚼着青草的时候,突然一只豺狼朝它走来。披着虎皮的山羊猛地吓得浑身颤抖起来,连那只已停下脚步,迟疑不前的豺狼都有些莫名其妙。是豺狼已看出来这是一只假虎吗?显然不是。只是羊自己清楚自己的底细,它一辈子都是豺狼虎豹的口中食,一见到这些猛兽就会胆战心惊,以至于它此刻根本就忘了自己还披着老虎皮。

驼背翁捕蝉

孔子带领学生去楚国采风。他们一行从树林中走出来,看见一位驼背翁正在捕蝉。他拿着竹竿粘捕树上的蝉就像在地上拾取东西一样自如。

“老先生捕蝉的技术真高超。”孔子恭敬地对老翁表示称赞后问:“您对捕蝉想必是有什么妙法吧?”

“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练捕蝉五、六个月后,在竿上垒放两粒粘丸而不掉下,蝉便很少有逃脱的。如垒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蝉十有八九会捕住;如能将五粒粘九垒在竹竿上,捕蝉就会像在地上拾东西一样简单容易了。”捕蝉翁说到此处捋捋胡须,严肃地对孔子的学生们传授经验。他说:“捕蝉首先要学练站功和臂力。捕蝉时身体定在那里,要像竖立的树桩那样纹丝不动;竹竿从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树枝一样不颤抖。另外,注意力高度集中,无论天大地广,万物繁多,在我心里只有蝉的翅膀,我专心致志,神情专一。精神到了这番境界,捕起蝉来,那还能不手到擒拿,得心应手么?”

大家听完驼背老人捕蝉的经验之谈,无不感慨万分。孔子对身边的弟子深有感触地议论说:“神情专注,专心致志,才能出神入化、得心应手。捕蝉老翁讲的可是做人办事的大道理啊!”

齐人学弹瑟

古时候,有一种乐器叫作瑟,发出的声音非常悦耳动听。赵国有很多人都精通弹瑟,使得别的国家的人羡慕不已。

有一个齐国人也非常欣赏赵国人弹瑟的技艺,特别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好本领,于是就决心到赵国去拜师学弹瑟。

这个齐国人拜了一位赵国的弹瑟能手做师傅,开始跟他学习。可是这个齐国人没学几天就厌烦了,上课的时候经常开小差,不是找借口迟到早退,就是偷偷琢磨自己的事情,不专心听讲,平时也总不愿意好好练习。

学了一年多,这个齐国人仍弹不了成调的曲子,老师责备他,他自己也有点慌了,心里想:我到赵国来学了这么久的弹瑟,如果什么都没学到,就这样回去哪里有什么脸面见人呢?想虽这样想,可他还是不抓紧时间认真研习弹瑟的基本要领和技巧,一天到晚都只想着投机取巧。

他注意到师傅每次弹瑟之前都要先调音,然后才能演奏出好听的曲子。于是他琢磨开了:看来只要调好了音就能弹好瑟了。如果我把调音用的瑟弦上的那些小柱子在调好音后都用胶粘牢,固定起来,可不就能一劳永逸了吗?想到这里,他不禁为自己的“聪明”而暗自得意。

于是,他请师傅为他调好了音,然后真的用胶把那些调好的小柱子都粘了起来,带着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家以后,他逢人就夸耀说:“我学成回来了,现在已经是弹瑟的高手了!”大家信以为真,纷纷请求他弹一首曲子来听听,这个齐国人欣然答应,可是他哪里知道,他的瑟再也无法调音,是弹不出完整的曲子来的。于是他在家乡父老面前出了个大洋相。

这个齐国人奇怪极了:明明固定好了的音,怎么就是弹不好呢?他不知道,音即使能调好,也只是弹好瑟的条件之一。

把心空出来学习新事物

有个学者为了修习禅学,来到一著名的寺院请教禅师。

学者恭恭敬敬地问:“请问师父,什么叫做禅?”

禅师却淡淡地说:“等等再说!”

只见两个人对坐,禅师一边与客人聊天,一边为客人准备着好茶,不过却对“禅”的定义只字未提,净与学者寒暄。

这时,学者发现杯里的茶水已经倒满,禅师却仍不断地继续倒水。茶水不停地流溢,禅师似乎一点也没有察觉,学者连忙提醒他:“禅师,杯里的茶已经流出来了。”

禅师停住了手,淡淡地说:“是啊,人们就像倒水一样,不断地将自己的观念与论点装在心中,装得那么满,自然要溢出来了!”

学者不解地问:“禅师,我是来请教‘禅’的啊!”

禅师这时说道:“不将心中的杯子空出来,怎么装得下‘禅’?”

从别人的失败中学习经验

五只骆驼在沙漠里吃力地行走,它们和主人率领的十只骆驼走散了,前面除了黄沙还是黄沙,一片茫茫,它们只能凭着最有经验的一只老骆驼的感觉往前走。

不一会儿,从它们的右侧方向走出一只精疲力竭的骆驼。原来它是一周前就走散的另一只骆驼。另外四只骆驼轻蔑地说:“看样子它也不是很精明啊,还不如我们呢。”

“是啊,是啊,别理他。免得拖累咱们。”

“咱们就装着没看见,它对我们可没有什么帮助。”

“看那灰头土脸的样子……”

四只年轻的骆驼你一言我一语,都想避开这只骆驼。老骆驼终于开腔了:“它对我们会很有帮助的。”

老骆驼热情地招呼那只落魄的骆驼过来,对它说道:“虽然你也迷路了,境遇比我们好不到哪里去,但是我相信你知道往哪个方向是错误的。这就足够了,和我们一起上路吧。有你的帮助我们会成功的。”

今日不建教室,明日必盖监狱

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请来两位7岁的孩子进行一项实验。

他先给其中一位孩子看一幅画,画里是一只小熊坐在餐桌旁边哭,而熊妈妈双手插着腰,板着脸站在一旁。

“你觉得这幅画在说些什么呢?”心理学家问。

孩子想了想,然后用天真童稚的口吻说:“这只小熊在哭,因为他肚子饿,想吃东西,可是家里已经没有东西吃了,熊妈妈虽然也很难过,但是她实在没有办法再弄东西给小熊吃,只好凶巴巴地命令小熊不许哭。”

接着,心理学家又让另一名小孩看同样的一幅画,并请他把画里的意思表达出来。

“小熊看到了他不喜欢吃的东西,所以不愿意吃,可是他妈妈却逼他要把东西吃完才可以下桌,所以小熊就哭了。”这个孩子回答。

实验结果证实,第一位孩子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家里有八个兄弟姊妹,三餐无以为继;而第二位孩子则来自一个富裕的人家,家里环境优渥,衣食无缺,从来不晓得挨饿是什么滋味。

在艰难的社会大学里深造

高尔基曾在回忆少年读书的情景时这样写道:“我梦想享受大学生读书的幸福,甚至甘愿忍受任何拷打。例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读书吧!不过每到星期天,为了你去读书,我们要在尼古拉也夫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样的条件,我大概也可以接受的。”

高尔基曾到一个绘图师家里当仆人,除了一身兼任男仆、女仆和“跑街的”三重工作之外,还要贴设计图,抄工程设计书,复核包工头的细账,从早到晚又忙又累。他向裁缝太太和穷苦人借来一些书籍,但只能在一天的沉重劳动之后深夜苦读。有一次,高尔基因看书人了迷,不慎把茶炊烧熔了。那老主妇知道了,恶狠狠地用一根刺棒将高尔基毒打了一顿。在医院里,医生从他背上钳出了四十多枚刺。这种残忍的行为把医生也激怒了,医生说这是私刑,叫高尔基去法院控告。高尔基却说,控告不控告倒无所谓,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允许我读书就行了。

后来,高尔基又转到一家面包厂工作。他用短木棒在揉面的台子上架起一个临时的书架,一边揉面团,一边读书。有一次,厂主突然闯进来,一眼就看见高尔基正在看书。厂主一把将书抢过来要抛进火炉中去,高尔基急得一下跳了起来,他猛然抓住厂主的胳膊,愤怒地喊着:“你敢烧掉那本书?!”厂主被盛怒的高尔基震慑了,只好把书还给了他。

高尔基不得不离开了这家面包厂,几经辗转,他又到了一个卖廉价货物的小铺子里做生意。他住在阁楼上面,除了读书外,还常常到附近村子里去熟悉农民,了解农民。一天夜里,小铺子着了火,高尔基跑去抢救装书的小箱子,差一点被烧死在火里。

正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高尔基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获得了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广博知识,激发了他的聪明才智,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天不读书就不能生活

曾经有人问孙中山在革命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嗜好?他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孙中山先生的手里,经常拿着书,不论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文学、哲学和各种书刊,他都喜欢阅读。

孙中山阅读书籍时,经常写札记,即使再忙书本上也要写眉批。陈炯明炮击总统府后,他的书籍几乎全部毁于炮火,也有少量散失。一位收藏过孙中山书籍的友人说,他有一册中山先生读过的《大学》,书头上有不少中山先生的亲笔批注。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作为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是极其珍视的。

无论何时何地,孙中山身边总带着他心爱的书。

孙中山先生流亡在英国伦敦的时候,他的生活十分困难。有一次吃饭的钱也快用完了,在伦敦的一些中国留学生,凑了三四十英镑送给他。隔了三天,这些留学生到孙中山住的地方来看他,按了很久的门铃,却听不到里面的回答。原来孙中山正在屋里专心读书,门铃的声音没听见。

即使生活再困苦,中山先生还是用他仅有的一些钱来买书。有卢梭的《民约论》、《富兰克林自传》、《拜伦诗选》,还有许多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书籍。

有一个留学生有点沉不住气问道:“孙先生,上次送给你的英镑差不多都花在买书上了吧?”

孙中山先生微笑着说:“应该谢谢你们,你们赠送的金钱,我还留着一部分。”

孙中山先生唯恐大家不放心,就进一步解释:“不要紧,生活苦一点没有什么,两个小面包,也可以当一顿饭。我这个人的确有些奇怪,一两顿饭吃不吃倒不在乎,可是,不看书就受不了啦。”

永远不知疲倦

巴尔扎克小时候很爱好文学,父亲却硬要他学习法律。他就是不服从父亲的旨意,父子之间常为此事发生冲突。

一天,父亲再也按捺不住气愤,质问巴尔扎克:“我让你学习法律,你为什么要学习文学?”

“爸爸,您知道,我对法律是毫无兴趣的。”巴尔扎克非常亲切地对父亲说。

“毫无兴趣!”父亲暴怒地快要跳起来,“你有兴趣的是什么?是文学!搞文学谈何容易,我看你根本不是搞文学的料!”

“那不一定!”巴尔扎克摇摇头,非常自信地说,“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他的信心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