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连环画大揭秘
3833300000009

第9章 连环画中的图画(4)

绣像全图使连环画艺术具有很强的活力。它能够突破时空的局限,根据故事的需要尽情地发展,无限地延续。它可以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所谓“连环画人物”,在许多作品里连续出现,甚至可以长期活下去。譬如,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广东《周末》画报的“乐叔和虾仔”,就是这样的人物。在国外有的连环画人物已经活了几十年,而且还将活下去。他们不时在报刊上出现,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如近年去世的美国漫画家沙根多夫的作品《大力水手》就连载了48年,每天在美国上百家日报同时刊登,很多读者一天看不到它,就感到怅然若失。由此可见,绣像与全图相结合的文学性具有多么强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故事表演

连环画是故事画,绘画的任务就是表演故事。所以,日本把文学性强的连环画称作“剧画”,可能就是强调画连环画应该注重表演的意思。

有人说:“讲故事不应该是连环画的目的。以图画来讲故事,也是不能同小说、戏剧竞争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关键在于“讲”字。绘画的长处是直观描,文学的长处才是讲述。在这一点上绘画当然不如文学。但直观的可视形象具有表演性,多幅连续图画更使这一表演活动起来。所以,连环画的长处在于表演故事,连环画家必须具有和重视这个表演故事的真功夫。

连环画家贺友直曾将他多年积累的创作经验加以总结,提出画连环画要善于“做戏”,在连环画的绘画当中应当强调表演性。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绘画性差些表演性强些可能是一本较好的连环画,表演性差的绘画性高的可能是一本不大像连环画的连环画”(请参阅贺著《一场争论引出的问题》,刊辽美《业务研究》第75期)。当然,也有人认为连环画的表演性即是绘画性,不必把它们对立起来,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把人物行动和心理的刻画描绘,称之谓表演性,不过是强调连环画的生动性和情节性的诸种特点而已。

而且,实际上画家画一本连环画和影剧家排练一场戏或是制作一部影视片,确有许多近似的地方。他本身首先要当导演(也可说与脚本作者共同执导),对于故事情节的处理、主题的发挥、人物的调动、环境背景的安排、作品基调的确定等等,都要有一个设想。然后则要选择演员,亦即塑造故事中的各色人物形象。在这里画家较一般影剧编导有更大的自由,他不必为寻找不到合适的演员而发愁,完全可以根据理想画出所需的各种人物形象。但是,他也有自己的难处,因为画中人物如何表演取决于画家的意念,所以连环画的演出可说是画家亲自登场,一演到底。这种身兼导、演二职的特点,就是他不同于影剧导、演的艰辛之处。此外,他又没有服装、化妆、布景、道具、灯光等等专业行家的帮助,都由自己一手包办。这样艰巨的任务,不善于执导和表演的画家如何能够胜任愉快呢?

多幅连续

连环画是多幅画。多幅画能够反映过程复杂的生活内容这是它的有利条件,也是它所具有的文学性的突出表现。画家正可利用这一手段把故事充分展开,使人物通过规定的情节得到淋漓尽致的刻画。但是,多幅画也有困难的因素,因为篇幅众多,人物各异,情节多变,又增加了制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人们常说画连环画是个苦差事。有人甚至说:“画中国画者长寿,画连环画者短寿。”这虽不乏夸张之意,但是画家老了还能画中国画,再画连环画就往往难以胜任,也确是事实。

连环画是由多幅画组成的连续画。每一幅画都是整套连环画的组成部分,把它们相连起来才构成连环画的整体。各幅画都表现一个具体的情节,所以,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但它的目的是为了表现故事整体,因此又不能闹独立性。这是它所具有的文学性所决定的。文学性使绘画增强和丰富了表现力,但又限制它不能离开内容需要而任意发挥。

一般同志都认为连环画的连续任务应由文字和绘画共同担当。但也有人主张这一任务“注定要由文字来负担”,因为“绘画基本上要依赖于脚本的安排”(参阅(连续性——连环画艺术的需要)一文,刊1987年《连环画艺术。》第1期)文学长于叙述,脚本故事具有连续的情节,因而它要在作品中发挥其连续的作用,这是当然的。问题是绘画在连环画中是否具有连续的功能和如何发挥其连续的功能呢?一般的说,绘是长于描绘而短于叙述,但连环画是多幅画,多幅相连便弥补了这个缺点,并具备了叙述的特殊功能。这一叙述的功能,既依赖于脚本的安排,也有自己的独创性。如人物的造型和环境背景的前后统一和相应的变化,以及随着情节发展各色人物的具体活动等等。这些又都是脚本所没有或者很不具体的构成连续的新条件。脚本作者也会经常发现,画家绘制的图画和自己的设想并不完全一致,即是明证。总之,连环画的连续性既不能完全依靠文字,也不能完全依靠图画,而是两者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协力来完成。

连环画的连续性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把它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因为连续对于连环图画来说,毕竟只是个表现形式问题,我们不能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有人提出:“连环画之魂在于连续;连环画之艺术魅力在于连续;连环画之美学价值在于连续。连环画之美,美就美在内在本质的连续上;美就美在从连续中自然流溢出的变换莫测的结构美、时空美、造型美、性格美、意境美、色彩美、形式美、韵律美。”“连续,无疑成了连环画的唯一基础。”“连续,是连环画艺术创造的目的。”(参阅《连续——连环画之魂》一文,刊在《连环画艺术》1987年第l期)以上有些话语就是把连续性绝对化了,把它强调到不适宜的高度。连环图画之魂在于它的文学性。连续性只是连环图画文学性的一个属性,是创作的一种手段,决不能说它是创作连环画的目的和惟一基础。连环画的美,当然有连续美,但也不能说其它的美都是由连续而生发出来的。这种以连续代替一切的观点,显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我们创作连环画,既要把握多幅的连续性,也要尊重各幅相对的独立性。过分强调各幅的独立作用,当然搞不好连续性;同样,只强调连续性而忽视各幅画面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也搞不好连续性。连环画是单幅与多幅的结合,是点与线的统一。

五、是画种还是独立艺术

艺术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艺术的类型不可能冻结在一定的数量上,新的艺术类型还会不断出现。而且各种艺术类型之间往往有着许多重叠现象,我们要想把它们加以绝对地区分几乎是不可能的。连环画以画为主,人们把它看成是绘画的一个品种是很自然的事。但是,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对此问题一直有不同的认识。这也是很自然的事。

我们在《溯源篇》里曾经讲过,中国连环画的存在虽然源远流长,由于它所具有的“隐身性”特点,一直未形成独立的画种。到了二三十年代,发展逐渐成熟,有了正式的名称,拥有不少读者,但由于种种原因,它一直被认为是“下等物事”,当时的大多数画家们是耻于同它为伍的。尽管有鲁迅等文化先驱们大力提倡,连环画却长久未能登上绘画的艺术殿堂。直到解放以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大批新、老画家参与这项工作,连环画才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被承认为绘画艺术的品种。这不仅提高了连环画艺术的地位,而且更快地促进了连环画艺术的发展。

连环画虽然登入绘画的艺术殿堂,我们却又发现它与一般画种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按通常绘画的分类来说,若以使用的材料和技巧来区分,则可分为素描、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这些绘画手段,几乎都可用来绘制连环画。若以题材内容来区分,则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宗教画和风俗画等等。这些题材又都是连环画可以表现的内容。所以,连环画虽然是一种绘画形式,它却不受上述分类的制约,存在于各类画种之中。直到今天也还有人把以嬖画、版画和漫画等形式绘制的连环画,仍然视作壁画、版画雨漫画的。连环画为什么具有这种“超类”的特点呢?这是因和连环画是文学与绘画相结合的产物,凡是可以表现文学故事的各种绘画手段,都可用来绘制连环画,而文学的题材内容,叉差不多是无所不包的。当然,作为分类的方法,也可以从画幅的多少和构成形式来区分,那么绘画则可分为单幅画、组画、连环画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称它为绘画的一个品种,也未尝不可。但是这种分类法,却掩盖了连环画已不是单纯的绘画而是文图相结合艺术的本质特征。

对于连环画的认识,除了上述画种论,还有一些人持独立艺术论的观点。即认为连环画不应是绘画的品种,而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因为自解放以来,连环画在不断发展当中其文学性明显的加强,其理论研究也有了很大的开拓,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也摸索到不少经验,使我们对连环画的本质特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所以,在它成为一个画种步入绘画艺术大门的同时,就产生了跃跃欲出的势头。这并不是由于人们不安于现状,或者好高鹜远,而是连环画要进一步发展所必需,有其具体而实际的理由:其一,从连环画的本质特征看,它是文图一体的艺术,文图相结合是其本质特性。因此,我们很难再把它限定在单纯绘画的范畴之内。其二,从其作者的情况看,它并非由画家独立完成,而由其他作者(在改编的作品中,包括原作者、确定选题的编辑和脚本编者等)和画家一起合作完成。说是画种岂非埋没了文稿作者的功劳?其三,从连环画的表现形式来看,也不仅限于绘画的形式,如摄影的形式,就是今天常用的一种手段,有电影、电视连环画、剧照连环画和摄影小说等。所以,从连环画总体上看,也早巳冲出绘画的范畴了。其四,从读者的欣赏要求来看,读者阅读连环画,固然是要看画,但也要看文,要求得到文图相结合的美的享受。所以,在广大读者心目中,连环画亦并非单纯的绘画,而是文图并茂的通俗读物。其五,以中国连环画和外国连环画相比较来看,虽说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作为文图相结合的本质特性则是共同的。外国连环画一般都不属于绘画的范畴,而被视为独立的艺术。这一点,也可给我们一些启示和借鉴。基于以上这些理由,所以近年来有不少连环画工作者和研究者都提出连环画应是一门独立艺术的主张。目前,“画种”论还占优势,但“独立艺术”论也颇具说服力。两论共存,在一段时间内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从发展前途看,经过连环画工作者长期的努力,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提高发展,我们相信终有一天“独立艺术”论的主张会被普遍接受和承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