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意人生
3832400000033

第33章 禅与人生观(2)

前天,有位青年到东初禅寺来见我,提起他目前找到了两份工作,一份是全职,可是他并不挺满意,另一份是他喜欢的,目前只是半职,将来可能变成全职。他正犹豫不决,怕失去了将来的机会。我则劝他骑驴找马,而且好好地骑,以免落得在路上走,连驴也没有。

这就是一个信佛的人的态度,凡事在检讨得失舆确定目标之后,全心、全力、全生命地投入于每时、每分、每秒的现在,做你应做的事。

至于如何的积极?首先应念念想到利人就是利己,便会积极。许多的人只管自扫门前雪,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重要,其实,那是最傻的。

佛经中有个寓言,说有一条蛇,蛇头舆蛇尾互争前后,计较勤惰。蛇头说:“我好辛苦哦!吃了东西,结果统统归你享受,走起路来,在前面拖著你,你这尾巴,真是太麻烦了!一蛇尾道:“我最倒霉了,出门时,人家都看不到我,只看到你,没有我在后边死命地推著你走,你走得动吗?说到吃的,你专门享受美食,倒霉的是我,脏的、臭的,全归我来处理!

我们人的身体,不也一样吗?虽分五脏、六腑、四肢、五官,每一个部份,都有它自己独立的功能存在,却皆属于同一个人,少掉一样,就不健康了。一个家庭之中,虽有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姊妹,个个不同,但是,所谓家庭,就是由于有了这些人集合在一起生活,是共同的一个组织体,所以称为家庭。现代的社会、国家,虽有各行各业、不同阶层、不同组织体系的团体,可是都是生活在同一个环境、同一个国度里,彼此无法分割。勿使城门失火,池鱼遭殃;必须唇齿相依,守望相助。

例如最近美国西岸的洛杉矶黑人暴动,东岸的纽约,便迅速地受到感染,虽未成患,但亦耗损大批防范资源,洛城之镇暴与重建,所耗国帑,亦必来自全美纳税人的负担。

如今的世界,由于资讯的发达,交通的便捷,全世界的人,宛若生活在同一个乡村中,故被称为地球村。因此,必须要有休戚相关、唇亡齿寒、息息相通的认识。

古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今天的我们应说:“人不为人,天诛地灭。”损人者必自损,害人者必自害,举凡某一地区环境的污染、经济的恶化、政治的混乱、社会风气的败坏,每每立竿见影,全人类的生活安全,很快地就受到影响。

因此,今天的我们,做任何事,首先要为全体的他人著想。所谓全体,在家里指整个家庭,在社会指整个社会,在国家指整个国家。全体受益的话,个人身居其中,必然受益。做生意时,必先考虑也让他人赚钱;交朋友时,先应想到我能对他有什么益处?如此,则保证你会被视为是一位活菩萨。

四、菩萨最积极

信仰佛教的人,可分三等。

第一种人,烧香祈愿,求神拜佛,只为消灾免难、富贵干安、万事顺利,但是并不了解,神与佛为何要乎白地帮助他们、保佑他们。犹如将神舆佛,当成地方贤达、土豪劣绅,若想在地方上出人头地、平安无事,便得拜谒送礼,以期他们高抬贵手、打点照应一番。那样还能算是神明与佛吗?

第二种人,信仰佛教,是为了修学佛法,出离三界烦恼生死之苦,获得无碍自在的解脱之乐;纵然不能得到解脱,也必由于修行三皈、五戒、十善的功德,来生得生天上或人间的富贵之家,享受福报。这种人,已经认识佛法,知道修行,了解三界三逗世间”不是可靠安全之地,所以希望能往生佛国净土,因此,皈依佛、法、僧三宝,信仰佛教,并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用麻醉品、不说无聊话(不绮语)、不駡人—不恶口—、不挑拨是非(不两舌)、不贪心、不瞠恚,并且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作为生活的准绳。

第三种人,知道佛法的真义是以无我的空观为基础,以慈悲救世的菩萨道为方法,达成成佛的目的,那就称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称发菩提心。“空”义难懂,系指这世间的所有现象,都是无常的,不断地在迁移、变化,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故称为一空”,既然所有的现象皆是空,是否就该不问不问了呢?不!由于尚有许多人不明空义,因此而在巧取豪夺、你争我斗、不断地制造是非,我们要积极地去协助那些人,也能了解世间是无常的、是空的。释迦牟尼佛的例子,便是最好的榜样,他看到世界上的众生太苫而发愿成佛,成佛之后,便来广度众生。

以上三种佛教徒中,唯有第三种人,堪称是学佛的人——学佛,始能成佛,成佛要从修行菩萨道做起。菩萨道的完成,就是佛道的完成。换言之,菩萨道是一个过程,而佛道才是结果。

《妙法莲华经》卷四说:“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干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乌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这便是菩萨行的写照。菩萨行,又名菩萨道,是以利他为方法,以成佛为目的,利他是基于慈悲,慈;悲就是怜愍众生受种种苦,虽然畏苦、怨苦、恨苦,而又不知如何离苦,菩萨便以利他作为自利,首先奉献自己,最——成就自己。唯有最彻底、无条件、无休止地奉献出自己,方能成就大悲无我的佛果。所以菩萨是积极的人生之中,最积极的榜样。

五、积极的四个原则

(一)积极在于付出

如果仅仅为了私利的争取而积极努力,因缘不成熟时,便会造成怨恨、嫉妒、失望;因缘成熟时,又会造成骄慢、自大、自满。由于跟你自己的利害有关,任何烦恼都会发生,烦恼产生之焚,首先受害的是你自己,接著跟你自己有关的人,亦连带遭殃。

若是为利他的付出而积极努力,付出的本身就是目的,尽心尽力,全力以赴、个人的生命有限,而众生的苦难无穷,故有菩萨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而众生的苦难,出于物质的贫乏者固多,出于心理的困扰者更多,故又有一烦恼无尽誓头断一的誓头,以汁么来度从生?拿什么来断烦恼呢?于是又有“法门无量誓愿学”的誓愿,则这三种誓愿的最后目标,则是一佛道无上誓愿成”。依此四弘誓愿,不仅在一生之中努力,生生世世皆要努力,不到成佛,绝不中止,所以是积极的。

(二)积极在于行善

利人而又能自利的事,应当赶快地做、多做、不断地做;虽无私利,也无近利,却有公利、远利的事,也应当赶快地做、多多地做、不断地做:从近处看,虽是自私自利,远处看则是利他的公益,更应当勤勉地傲、多多地做、不断地做:仅为个人有利或少数人的利益,却要付出多数人的以及长久性的损失者,便不应傲。

行善可用财物,可用身、口,迫可用心。自作,教他作,或见到他人作时心生欢喜,即所谓一见作随喜”。善有大小,善中之善,则是以佛法化世,提供佛法之原则、方法,指导人生的方针,此即是最好的布施。故《菩萨藏经》中说:“我悉随喜……,现以法施,充足众生,饶益众生,安隐众生,慈悲世间。”

(三)积极在于忍耐

伟大的事业,无一不是从失败的经验中获得成功:成功的要诀,在于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毅力与耐力。

对于一位修行菩萨道的人而言,必须感谢善意协助的人,也要感谢恶意打击的人。因为,顺利的因缘,使你事半功倍,走得更快;逆境的因缘,使你锻链得更坚强。所谓毅力、耐力,即是佛法中的忍辱波罗蜜,是修行菩萨道中,极难修的一种,就菩萨而言,没有一样事,不是成就菩萨道业的增上缘,还有什么事是不可忍受的呢?

(四)积极在于安定

人生要在繁乱之中求安定,身心安定,即有安全,身心平安,即是幸福,在幸福时,不忘他人,能为他人谋福利,才是真正的积极。

人生要在绝望之时能安心。东南西北皆我舍宅,天地万物与我同根,还有什么不能安心的呢?只要一息尚存,没有什么使你绝望的事。今日播种,他日收获;今生结缘,他生成熟。有些人,对于自己做的事失望,对所栽培的人失望,其实没有必要,做事即是做事,栽培人的那椿事即是目的,不要失望,众生有尽,我愿无穷,这是菩萨的精神。把心量扩大到无限,将目标设定在佛道,还有什么不能安心的呢?兵家有“绝处逢生”之说,禅宗有“大死大活”之论,都是安定身心的好方法。

人生要在身心的安定中求进步,在进步中求充实,在充实中知谦虚,在谦虚中接纳异己。许多人,充实之后,不知道谦虚,亦不能接纳异己,故也不能真正的充实,有容乃大,能包容入,才是真正的积极。

自己的身心安定,始能安定他人:唯有能够安置众生,努力于自安安人的人,才算是真正积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