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意人生
3832400000032

第32章 禅与人生观(1)

—、出世不是逃避

今天的世人,往往误以激进的拼斗为积极,因而为个人制造不安,也为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带来困扰。

许多人认为,人们信佛便是消极;许多佛教徒的言行,也给人家有消极的印象。因此常听人说:佛教是出世的,是逃避现实的。其实,出世并不错,逃避则未当。佛教的本质是积极的,至于消极的形象,纯粹是由于社会环境及错误的认识所造成。

佛陀的明训,会为我们的环境带来安宁;佛教的理念,能为我们的社会带来祥和;佛法的实践,必使我们的身心获得平衡。信仰佛教的菩萨行者,定是最为积极的人。

二、人生观的意义

何谓人生?人的生命、生活、生存即是人生:人的生命现象以及人的生活环境,不同于其他动物,故称人生。

其他的动物,虽也有生命,却没有人类的伦理道德,也缺乏人类在彼此之间的责任感与义务心。人与人之间所遵守的轨则即是“道”:由于行道而获之心得即是“道德”。若不能遵守人舆人之间的伦常关系,不尽人之本分、责任、义务,便是没有道德,也不能称为合格的人生。

人的生活环境,除了共同的物质世界之外,也与其他的生物迥异,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有教育、文化、艺术、宗教、思想等的设施。

教育:包括家庭的、学校的、民族的、社会的。生而为人,二正能享受到教育的环境,即使是不曾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文盲,也不能说他是没受过教育的,因为,他仍受到家庭教育、社会风尚、民族观念、伦理思想的薰陶。

文化:是指我们的服装、礼节、风俗习惯、语言、法律、科学等人类社会由野蛮到文明演进的成果,它是由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财产。人是文化的动物,不可能离开文化而仍被称为人类。

艺术:能够知道如何将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成更为实用优美,更为赏心悦目,则归功于人类与生俱来的艺术天性,即使是很小的幼童,尚未入学,却执笔便会涂鸦,可见人的生命是沐浴在艺术的环境中的。

宗教:在生命的过程中,人们难免会面临某些自己的力量所不能完成的目的或无法了解的道理,因而有了宗教的需求,相信除了我们人之外,尚有不可知的神鬼或灵界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甚至连唯物论者亦不例外。例如,******虽不相信释迦牟尼佛,也不相信上帝,却相信他的思想、权力、谋略,并突出他的权威性,丽利用这些来达成统治的目的,因他自己就是教主,故这亦是宗教的一型。因此,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应运衍生的宗教,不胜枚举。

思想:人在生命过程中,遇到了生活上的难题时,彼此互相情商,各抒见解,即是思想的基本型态,这也是人类之外其他动物所不可能有的特色。

因此,能得人身,生活在这教育、文化、艺术、宗教、思想的环境中,真是太串运了!切莫因为不受重视,而以蝼蚁自居,应该要好好地享受这丰富的人生瑷境,善予珍惜,善加利用。

然而,人究竟为何而生存?生命的价值究竟何在?又何处是人生的归宿呢?人在一帆风顺、平步青云、受人器重时,通常不太会考虑这些问题,当在孤单、失意或面临许多困扰挫折时,则难免茫然:

以佛法的观点而言,苦乐、贫富、贵贱、荣辱的心路历程,即是人类生存的目的;止恶修善、自利利他的生活方式,便是生命的价值:除了选定目标,努力以赴,人生别无归宿。

苦与乐、贫与富、贵与贱、荣舆辱,都是相对的。苦过,不一定有乐;有乐,一定曾经苦过;乐过,可能即是苦来。贫富、贵贱、荣辱亦然。

我有位在家弟子,太太是既漂亮又能干。我赞道:“你真幸福,太太好漂亮,又很能干。,一他说:“师父,这叫苦尽甘来!我能追到这太太,花多少年的工夫,好苦哦!”我说:“真正的苦,只怕还在后头呢!”他说:“我知道,苦中作乐,苦乐无常。”

另有一位在家弟子,他的父亲是大企业家,将整个企业交给了他。我问:“你真幸运,生而富贵,现在又继承了产业,从来不知有穷的滋味,对不对?”他说:“师父,您错了,我也是穷过来、苦过来的!”原来,他的父亲,因为怕他长大之后,不知道穷的滋味而荡尽家产,昕以从小开始,就限制他用钱,训练他自给自足,读书时,照样打工,而且把他送给人家管,不在自己的公司里上班。

事实上,贫与富的本身,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当今的大企业家们,往往是轿车、洋房、排场堂皇,但是也有一些空心大老倌,只是拿群众的钱作生意。

人类生存在这世界上,不管所追求的是富、贵、荣、乐,必有其背后相反的经验存在,而这些正负经验的心路历程本身,即是人类生存的目的。

至于生命的价值,则在于止恶修善、自利利他。与人方便,人人需要者为善;仅对自己有利,而对他人不利者是恶。做任何事,若仅有利于己而无益于人,终将后悔,甚至遗憾终生。唯有能够与人为善,才有永不褪色的安慰。

最近有一次,有位老先生来见我,他说:“这一生之中,最值得安慰的是,我有位学生当了某大企业的总经理,而且,在当了总经理之后,还来看过我一次,他说,因为我在教中学时,我对他还不错。”那么,如果自己的学生之中没有入当大企业的总经理,是否便是白教书了呢?正在教书时,又怎知道学生之中,有没有人将来会当大企业的总经理呢?其实,不一定要当总经理,只要尚有几个学生,还能饮水思源,不做坏事,还算能够有益于社会,那你应该也觉得很安慰了。

所以,人生只要努力,就是目的,虽然辛苦,还是值得。人生何处是归宿呢?

纽约市由东河(East River)及哈德逊河(Hudson Rivcr)东西环抱。不论你是站在那条河的岸上,舀出一瓢水,你知道这瓢水,来自何处,又将归往何方吗?即或你清楚面前这条河,是源自何处,流向何方,可是,眼前的这瓢水,在其流程中,承受的因素极多,确无法断言其来自何处,将往何方,但却必有其来去之所。

人,在这一生的时间中,也像面前的河水一样,虽不知其何来何往,然必有其来处与归宿。这世间,凡事凡物,一切现象之发生,皆有其原因,虽有很多现象不知其原因,并不表示没有原因,既有原因,有许多事,虽似不合理,也即是道理。

佛法相信因果法则,因果的道理又是错综复杂、不可思议,所以,我们的未来,由于因缘的起灭、因缘的变化根本不得而知,除了选定自己愿意信赖的目标,己利利人地努力以赴,实在别无归宿。

三、何谓积极的人生观

何谓积极?时时地生活于现在,既不将生命的时光,浪费在对于过去的骄傲与悔恨,也不将宝贵的生命,消磨在对于未来的幻想与忧虑,即是积极。

许多的人,成功时很骄傲,失败时很后悔,这都是我们努力前进的绊脚石。成功就是成功,当然有自己努力的因素在内,但还有赖于天时、地利、人和等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的配合。遭遇失败其情况亦同,往往不是以个人的力量可以决定的事。

我有一位信徒,非常的能干、聪明,而且积极进取,诚然是大企业家的资质,也著实替他服务过的几家公司赚了很多的钱,因此,他常常心有不甘,终于出来独立创业。可是,每次总是运作不久就垮台了。几番起伏之后,认为命运弄人,而求教于我,看有什么办法。我说:“所谓命运,即是自己过去带来的善根福德,不能强求,你别看你过去的那几个老板好像傻傻的,无能的样子,但是他却能用到你这样的聪明人。你做老板时,就用不到像你这样的人,对不对?”他答:“是哦!”

可见,成功与失败,是由许多因素配合而成,并不值得骄傲或悔恨。

这世间,有不少的人常做美梦,憧憬未来,一桩椿不断的计划,一件件不停的构想,最后皆因缺乏毅力、信心,不谙方法,而成海市蜃楼、空花泡影。同样地,也有许多的人,因对自己、对未来缺少信心而杞人忧天,疑惧未来,徒增困扰。不论是思前或想后,皆无非是不切实际的虚耗生命。现在,就是现在,应该赶快地努力于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