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样上市
3830000000003

第3章 如家诞生(3)

在加盟的过程中,虽然交了50万元的品牌管理费,每年还要按照营业收入上缴管理费,但是,杨瑞还是觉得非常值得,因为五年之内完全可以收回全部投资了。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后,后来者就蜂拥而上了。

无锡曾有三个业主联合投资加盟了一家锦江之星,三个月后,房间的出租率达到了100%,业主们非常庆幸自己的眼光独到,并陶醉于当初的选择。

但是,窃喜之余总有一点点遗憾,为什么当时不多投资几家呢?如果继续投资经济型酒店,现在是否风光依旧?三个业主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第一位业主认为:加盟店的成功归功于锦江之星品牌的成功。他没有过多地考虑,便又出资加盟了一家锦江之星。

第二位业主这样考虑:机会永远蕴藏着风险,一家酒店开起来了,并不代表第二家一样开得起来且能有相同的业绩。他安于现状。

第三位业主暗暗思忖:这绝对是市场机遇的原因,这个时候谁开经济型酒店都会赚钱。于是,他在锦江之星附近搞到一处物业,沿用了锦江之星的建筑模式和房间布局,套用了锦江之星的管理模式,另开了一家经济型酒店,并取名为××之星。他满怀希望,就算没有取得和锦江之星加盟店一样的效益,即便略少一点,至少不用另付加盟费,这也是一个很划算的生意。

人们常说:想法决定活法,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格局决定结局。第一位业主所加盟的第二家锦江之星同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客房出租率接近100%;而第三位业主由于失去了锦江之星这个强大品牌的支持,新店客房出租率经常连50%都达不到,结果闹了一个大笑话。

由于锦江之星的神话无处不存在,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甚至还引起了扬州市市政府的重视。锦江之星的客房出租率常年接近100%,而扬州酒店业的平均客房出租率只有40%,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扬州市市政府决定来上海取经。

于是,2002年年初,扬州市市长亲自带队,由商委、旅游委等十余人组成的庞大考察团来到了上海,他们住在锦江之星,吃在锦江大厨,切身体验锦江之星的生活。

同时,扬州市市长与锦江之星总裁徐祖荣进行了多次洽谈,扬州市市长真诚邀请锦江之星把经济型酒店开到扬州去,通过锦江之星的品牌来提升扬州当地旅游业的服务水准,实现新的超越。

三个月后,扬州第一家锦江之星酒店开业了;又过了三个月,扬州锦江之星的客房出租率迅速上升到了100%;随后,扬州的锦江之星第二、第三家店也相继开业。

扬州市市政府当初的设想和目标达到了。而对于锦江之星来说,也将自己的品牌从长三角的一线城市转向了二线城市。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002年之后,锦江之星的好事越来越多了。

首先是2002年上半年,锦江集团联手法国雅高成立了酒店销售公司,锦江之星的所有酒店都可以借用雅高的销售网络进行推广。

下半年里,锦江集团又入主上海国旅,它买入上海国旅总股本5021%的66556万股国家股,从而控制了上海国旅。同时,锦江之星也果断出让部分中档酒店的资产,投资了上海环影城项目。通过一年的资本运作之后,锦江集团形成了一个巨轮级企业,其旗下的酒店业、旅行社、游乐业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另外,上海国旅成了“锦江系”的一员之后,马上出资5600万元参股锦江之星经济型酒店的扩张,扬言在未来五年之内,将锦江之星打造成经济型酒店的航空母舰,在全国至少开100家该类型的酒店。

徐祖荣对集团的战略也相当认同,他说:“2003年集团重组后,集团给予了很大支持,项目没有一个不通过,资金上也给予大力支持。加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带来的推动力,使得公司开店数迅猛增长。这一点,连我也想象不到。以前,我们绝对不可能一年搞几十家店,认为一年搞几十家酒店的人的脑子肯定有问题。这是不可能的事,这样的不可能是市场逼出来的。”

其实,与其说徐祖荣一年开几十家酒店是被市场逼出来的,倒不如说是被季琦逼出来的。

为什么?我们继续看如家的发展史。

2002年8月6日之后,北京颇有名气的“建国客栈”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如家快捷酒店”。这一天里,如家有5家分店同时开业,其中北京4家,就是原来的“建国客栈”换名,地址不变;另外,上海1家,位于世纪公园附近。

如家给人的印象就是便宜。以北京“如家快捷酒店”为例,符合三星级标准的一个标准间标价不到220元,充分体现其“普通老百姓也能住得起的酒店”定位。

行内人士认为:如家的诞生,只不过是一次酒店名称的变更,不会形成业界的“沙尘暴”。甚至还有人说,互联网时代就是这么搞笑,创始人经常被资本踢出局,季琦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也真奇怪,对于季琦的种种传闻,梁建章、沈南鹏他们从不发表任何评论和回应。

但是,就在这些不着边际的议论中,季琦开始对他的第二个“孩子”进行非一般的“打扮”了。

看来季琦对CIS系统(企业的统一化系统)中的VI(企业视觉设计)还是非常在行的。比如,如家的客房墙面以淡粉色搭配淡黄色,这是暖色调,给人一种家的氛围,很温馨的感觉。同时地毯及室内用品与墙面相互辉映,铺上花台布的精致小圆桌、简洁实用的床头柜,以及床上用品、窗帘、装饰画的色调和图案等等,无不透出如家一般的风韵情调,有如家庭主妇精心布置过一样。另外,如家在客房配置了可折叠的行李架,以节省空间,在卫生间配备两种颜色的毛巾牙具,可避免两位客人同时入住时混淆的麻烦。

产品上,如家跟锦江形成了差异化,下面继续看季琦在其他方面对如家的“打扮”。

价格上,在没有改名之前,建国客栈的标准客房价格为20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换上“如家”标志后,价格就定在了198元。季琦说:“这是个明价,不再继续打折了。对于经济型酒店来说,低价绝对是最好的招牌。”

渠道上,建国客栈以前采取的营销模式是被动营销,等客上门,结果,弄得酒店比庙还清静。这也是梁日新的心病,一直苦于没有最合适的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下可好,首旅跟携程合作之后,就等于给老虎插上了翅膀。不过,亲兄弟明算账。携程每给如家预订出一套房间,如家就必须给携程30元的中介费。除此之外,如家也通过其他订房中心进行销售,比如艺龙。这个就有点搞笑了,携程跟艺龙是竞争关系,但如家跟艺龙又是合作关系。

顾客方面,季琦把携程的那套方法移植了过来,建立会员制,发嘉宾卡,组建开拓市场团队,启动业务员去跟各公司签订协议。果然,仅用半年时间,如家酒店就门庭若市了。这以后,出差住如家,成了许多公司的商旅人士的必然选择。客人多了之后,季琦又把携程成熟的经验复制了过来。比如网络预订和呼叫中心,如家的800客房预订中心就是在2003年建立的。

终端方面,如家有自己的选址原则。首先是便利,其次是低成本,两者最好相互结合。具体说来,必须是商务中心地带,楼盘面积基本上是3000~4000平方米,办公楼、烂尾楼,甚至是以前破破烂烂的招待所都可以。季琦还发现,各行各业都有可能遗留废置的没有被利用的物业,很多情况下,这些业主不知道怎样来处置这些物业。在这种情况下,与如家合作后,既可以得到好的回报,也是充分利用物业的一个机会。对于如家来说,如家租下这些商务中心区里稍稍偏离主干道的废旧楼盘之后,设计人员因地制宜,用如家的标准和原则对其进行重新设计和装修,将其改造成一家如家酒店,费用是500万到600万元,这些物业都因此起死回生了。

季琦搞定了这些之后,有一天,他对梁建章、沈南鹏说:“我们很快就能超过锦江之星了。”

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请继续往下看。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就在季琦豪言壮志的时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SARS来了。

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不敢出门,街上的行人大多都戴着厚厚的口罩。大多数商场和酒店的营业都受到了影响,这些场所突然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变得比寺庙还清静。

2003年的这场流感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当时没人知道。如家能否挺过SARS带来的市场萧条?也没人知道。

如家只好开董事会了,重点讨论的问题是:如家是否该停止扩张?

其中有一位股东先发言:“如家不但不能再继续开店了,而且还必须裁员。不然,如家就会在前进的凯歌中死亡。”

有些董事成员也跟着附和:“SARS太厉害了,最好放慢一下扩张的速度。”

看到这种场面,季琦不得不独排众议了,他提高了声音说:“如果放慢开店的速度,岂不是坐失良机?”

另外一名董事成员说:“以目前的情况看来,先求生存再求发展。”

无奈之下,季琦只好说:“可以考虑放慢开店的速度,但是徐家汇这家店必须先拿下来。”

“那个鬼地方,租金那么贵,位置也不好。现在还有谁会出差,还有谁会来住这个小酒店?”

位置不好?季琦对这个地方非常熟悉,那里离他的母校不远,读大学的时候,他有事没事经常在这一带转悠。不过,季琦要签下的物业是在徐家汇南部的天钥桥路上,那是一幢被废弃了的小楼。但是,这个地方还是好地方啊!它刚好处于徐家汇商圈正南部,完全符合如家的选店要求:便利、成本低、商务中心地带。在这里开一家酒店,怎么会没有生意呢?

董事会议结束后,第二天早上,季琦约了物业公司的负责人在徐家汇公园旁边的一家饭店里吃饭。这一顿饭,季琦根本没吃饱,他有点紧张,很担心夜长梦多。于是,在季琦的坚持之下,如家把这幢废弃的小楼签了下来。

看到季琦把合约拿回来了,其中的一名股东说:“你是CEO,你有权力去签合同,我也没办法。但是,我从来都不看好这个地方。”

“还没营业,你就知道这个地方不适合开酒店?”

“我不想跟你争辩什么,也不必要去争辩什么。但我敢打赌,这个地方绝对是不能开酒店的。”

“打赌?赌什么?”

“不多,就一张法国的返程飞机票。”

“好!痛快!”

两个人真的赌了起来,条件是:三个月后,这家店的入住率必须达到50%以上。

这时,2003年的“五一”刚过,徐家汇整个商圈的经营情况差强人意,各行各业的营业状况却惨不忍睹。在这种情况下,徐家汇新开的这家分店能做起来吗?

其实,季琦赌的不是机票,是理想。他不在乎那张机票,他更关心如家的未来。

于是,季琦这次决定住进自己的旅店,看看旅客是如何评价如家的。

当初住进锦江之星的目的是为了“偷师”,学习市场领导者的长处和经验。现在住进自己所创办的如家后,目的就不一样了,这次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顾客的需求,同时也检查一下自己公司员工的服务质量。

既然扮演的是顾客,那顾客跟顾客聊起来就没有任何顾忌了,话题很广泛,说话也很轻松。当季琦问起其他顾客对如家的感觉如何的时候,有些跟季琦混得很熟的旅客就开始畅所欲言了。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一听说住酒店才100多元,总觉得很不靠谱。在我的印象中,100多元的酒店应该是一位老大爷提着一个开水壶,拎着一串的钥匙来给我开门。但住进来后,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你从来没有在像如家这样的快捷酒店住宿过吗?”季琦笑着问。

“没有。住100多元的酒店,总觉得委屈了自己。”旅客也笑了起来。

“那为什么这回住进来了呢?”季琦特别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没办法啊!现在‘非典’这么流行,五星级酒店都是中央型的空调,谁还敢去那里住宿!”

啊,“非典”反倒帮了快捷型酒店?季琦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但是,冷静下来一分析,这种情况是对的。100多元的酒店让部分顾客觉得很没面子,但是,在SARS猖狂的时期,他们也别无选择。在酒店的大堂里面,季琦经常听到顾客在打着类似的电话,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喂,是王先生吗?我住在西单这边,一会儿我就去和平饭店找你。”这位顾客一说完就出门了。

顾客不敢告诉客户自己是住在快捷酒店里面,只是在需要洽谈业务的时候,就打车到高档的酒店去和客户见面。看到目前的种种状况,季琦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的决策是对的,如家肯定能快速发展。

果然,不久之后,徐家汇分店成为如家连锁店中赢利最高的酒店,如家也干脆把这间酒店的一楼设为总部。

季琦赌赢了。2003年里,徐家汇分店达到了董事会的预期营业目标。SARS期间,如家的入住率也一直保持在50%以上。

2004年2月的某一天,那位赌输的董事成员来到了季琦的面前,他拿出一个信封,笑着对季琦说:“季琦,我愿赌服输,这信封里面的钱,你拿去吧,我就不买机票了。”

季琦也笑着说:“这钱我拿定了,不过,不是放在我的口袋里。”

拿到这笔钱后,季琦顺手把它交给了徐家汇分店的店长,当成奖金发给了员工。

虽然这次打赌季琦赢了,也验证了季琦非一般人的眼光。关于创业者的这一特质,曾有知名教授说过:“成功的企业家具备常人没有的三种能力——胆量、眼光、资源整合能力。”

但是,为了如家的健康成长,季琦也付出了很多代价。住遍了锦江之星快捷酒店后,季琦竟然搬进了地下室。因为在创办如家酒店的时候,他的员工基本来自各大星级酒店,缺乏的不是酒店业的管理经验,而是经济型酒店的实操技能。所以,他率先从北京一个高档社区的四房两厅里搬了出去,住进了西直门附近的地下室。

有朋友对季琦说:“季总,好像没有听说过有CEO住在地下室里的哦!”

“那我就住给你们看看。”季琦竟然在地下室住了将近一年。事后,有人问起他住在地下室的感觉如何,季琦回答:“还好,不算冷,冬天屋子里面有暖气片呢!”

跟季琦一起奋斗的员工都明白了他的苦心,老板的目的是让大家明白什么是“经济型”酒店,应该如何做事和做人。

苦日子熬过去了,SARS也挺过去了。就在这个时候,两名一直跟随季琦的高层员工先后离开了如家,这让季琦心里非常难受,他一直想不通,他们为什么会离开如家。

第三节再找风投

章苏阳很看好如家

如家稳步发展之后,季琦突然想起,他应该再次去找章苏阳了。

为什么还要去找章苏阳?因为在携程旅行网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携程团队已经深深体会到风投支持的重要性,与其说是雪中送炭,倒不如说是锦上添花。

在最初规划投资经济型酒店时,几位创始人早就设计好了未来:先是将如家做得像模像样,接着是融资,然后就是上市。当时季琦还这么说过,而且说得很肯定:“没多久如家就火了,到时候肯定有一大堆的风险投资家围着如家转。”跟谁合作呢?引进风投的话,要先找一个出价高的,慢慢来,每次几百万美元,风险投资商持股的比例不能太大,始终由携程控股。

如家的融资一事,季琦曾经跟章苏阳商谈过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