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改变一生的20位中国哲人
3828200000052

第52章 洪应明(3)

在邪念刚萌发时,便意识到这是走向贪欲的邪路,应立刻打消这种念头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坏念头一产生就立刻有所警觉,有警觉就立刻加以挽救,这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重要关头,绝不可轻易放过这至关重要的一刹那。

【赏析】

常言说:“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很多事情往往在一念之间决定了人今后的人生道路,而一念不慎足以铸成千古恨事,因此,先儒才有“穷理于事物始生之际,研机于心意初动之时”的名言。但一定会失足并不是在当时,而是在于平时的疏忽,就像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平时听不见别人的劝告,到有了重大损失才后悔,而出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这个人平时还没有意识到刚愎自用是好是坏。由此可见,一个人不能防邪念于未然,就可能导致坏的结果。所以,对于欲望,人必须拿出毅力恒心控制私心杂念,当心中邪念一起便当机立断打消这种念头回到正道上来,而这种扭转是每时每刻的事情,在于自己平时的磨炼。切记,对自己的心灵不能有半点松懈,否则一念之差会带来终身祸乱。

不怕小人,怕伪君子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君子如果伪装善良,那就和小人肆意作恶没什么两样;君子如果丧失操守,那他还不如一个改过自新的小人。

【赏析】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印度谚语也有:“‘朋友’一吻,胜过‘敌人’一拳。”生活中小人难缠,但伪君子则更可怕。我们身边有一些道貌岸然的人,貌似忠厚的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其实肚子里净是阴谋诡计男盗女娼;他们表面上谦虚恭让,实际上内心阴暗恶毒。有人称小人是狼,在此看来,披着羊皮的狼则更狡诈,这种伪君子比真正的小人更具欺骗性和危险性,让人防不胜防。

生活中我们应警惕小人,更应警惕那些伪君子、真小人,擦亮眼睛,仔细观察,这样才不会让伪君子有机可乘。

顺不足喜,逆不足忧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处在不顺利的环境中,就好比全身都扎着针、敷着药,在不知不觉中磨炼着意志、培养着高尚的品行;处在优越的环境中,好比被各种兵器所包围,不知不觉就被淘空了身体,消磨掉了锐气。

【赏析】

人的一生有起有落,看待人生要有辨证的观点。

处在逆境之中,人固然痛苦,但对于一个有志向、能自省的人来说,逆境恰恰是人生最好的修炼场,在逆境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修正自己的不足,等时机成熟,就能走出困境有一番作为。

反之,处在顺境之中,人固然快乐,但对于一个没有远大追求和自制力的人来说,顺境往往使他堕落。在顺境中不思进取,就容易游手好闲;在顺境中贪图享受,就容易滋生腐败。

贫与富不是绝对不变的,顺与逆也是可以转化的,聪明的人善于用辨证的观点看待人生,掌握自己的人生。

人品极处,只是本然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文章写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时,并没有什么特别奇妙的,只是把内心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恰到好处而已;一个人的修养如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时,并没有什么令人惊异之处,只是使自己的精神回到纯真的本性而已。

【赏析】

堆砌词藻,无病呻吟是写文章的大忌,老舍先生就主张在文章中不使用过多华丽的形容词,而是要保持一种天然清新而又自然贴切的文风,以免使文章失去了淳朴的魅力,给人一种华而不实、肤浅卖弄之感。

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矫揉造作总是给人虚伪之感,如“东施效颦”。失去真我反而使自己更加丑陋,倒不如一如赵传所唱:“我很丑,但我很温柔”,丑是客观,温柔是自然本色,丑加温柔,也会可爱。做人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品行修养极高的人,其实就是一个纯真自然的人,所以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知足常乐,便无殃悔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

美味可口的佳肴,都可能是伤害肠胃筋骨的毒药,只有掌握分寸,只吃到五成饱才无危害;令人身心愉悦的事,都是可能导致身败名裂的媒介,只要不放纵自己,限定在五成便不会有大的过失。

【赏析】

生活中有一些人,经不住诱惑,一旦遇到美味可口的美食,就不顾一切拼命地贪吃,结果把肠胃吃坏。注重养生的人知道,营养不良不好,吃得太多也绝非好事,只有少吃多餐才符合养生之道。

做人也是这样,当一个人没有欲望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很单调枯燥、没有活力,而当一个人欲望太多时,他的生活又处处充满危机。因此,做人必须拥有欲望,也要懂得克制欲望,如此最好、最实际的方法就是知足常乐。

盖爱反仇,薄极反喜

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身之感。盖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也。

人与人之间相处,有时用千两黄金相赠,都难以维持短暂的亲密;而有时给人吃一顿饱饭,竟能让人终身难忘。可见过分爱重反而导致仇怒,人在穷困潦倒时对他人的些许好处都会铭心刻骨。

【赏析】

帮助别人不在于钱财的多少、物品的贵贱,而在于雪中送炭般的恩情,在于帮助别人的时机恰到好处。尤其在一个人穷困潦倒时,你能给予关怀;在一个人不得意时,给予安慰,这样会让人感到真正的温暖和友情的可贵。帮助别人除了时机问题,更须注意方式方法,对于一个十分敏感的人,你过于直白的帮助会使他难堪,这时你就暗地里帮助他,以此来照顾他的自尊心。而对于一个豁达的人,你的帮助就不应藏头藏尾,这样他会怀疑你是否出于真心,你应直接地帮助他、激励他。

“盖爱反仇,薄极反喜”,虽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但在一定条件下却是至理名言,我们不可不记。

泄世一壶,藏身三窟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做人宁可装得笨拙一点,不可显得太聪明;宁可收敛一点,不可太锋芒毕露;宁可随和一点,不可太自命清高;宁可退缩一点,不可太积极前进。在现实中,这些都是济危救难的法宝,是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三窟。

【赏析】

古人云:“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修理房屋,一般所用的木材,均选择挺直的树木来砍伐;水井也是涌出甘甜井水者先干涸。那一些才华横溢、锋芒太露的人,虽然容易受到重用提拔,可也容易遭人嫉妒,被小人暗算。所以聪明人知道,为人处世还是隐藏一点的好。

传说上古有一种很会鼓动翅膀的鸟,与别的鸟毫无出众之处。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傍晚归巢,它也跟着归巢。队伍前进时它不争先,后退时也从不落后。吃东西时不抢食、不脱队,因此很少受到威胁。从表面上看来,这种生存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但仔细想想,这样做也许是最可取的。凡事预留退路,不过分炫耀自己,这种人才不会犯大错。

德者才主,才者德奴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

一个人的品行是才学的主人,而才学不过是品德的奴隶。所以,一个人如果只有才学而没有品德,就好比一个家庭没有主人而由奴隶当家,这样一来,岂不使鬼怪肆虐?

【赏析】

品行是才学的主人,而才学不过是品德的奴隶。生活中,一个欲成大事的人,除了具备才学,更应具备良好的品德,德才兼备是成大事的基础。有才无德的人,就好比家奴作主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为他们会利用自己的才干去营私舞弊、贪赃枉法、损人肥己,还可能恃权恃势来压制人才,对自己的错误作出万般诡辩……从而导致事业的失败、江山的丧失乃至个人的身败名裂。可见,才并不能主宰德,更不能取代德。而且比较起来,无德有才者较之无德无才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会更深。

有德无才的人难以成就大事,有才无德的人易行不义之事,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就大的事业。

豁达大度,宽以待人

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刻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

一个胸襟宽广忠厚的人,就像和煦的春风,吹拂万物,能给万物带来勃勃生机;一个胸襟狭隘刻薄的人,就像严冬的冰雪寒凝大地,能给万物带来杀气。

【赏析】

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作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比作弹簧,具有能屈能伸的韧性。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宽以待人。否则,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阻力。

人往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因此严厉地指责别人。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随时体谅他人,在温和且不伤害人的前提下,适宜地帮助别人。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别人,容易遭致他人的怨恨,反而无法达到目的。若要避免遭受这样的困扰,关键在于宽容他人。

做人不应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要尊重别人的自由,只有做一个能理解、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而对人吹毛求疵,又批评又说教没完没了的人,不会有亲密的朋友,别人对他只有敬而远之。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

行善事表面上可能看不到什么好处,但就像一个长在草丛中的冬瓜,自然会在暗中一天天结果长大;做坏事的人,虽说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坏处,但就像春天院子里的积雪,只要阳光一照射自然就会融化消失。

【赏析】

佛家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表明的也是这个道理,善与恶有时不是马上可以见到结果的,但多行不义必自毙。做一件善事算不得善人,行一件坏事也不是坏人,但量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可见一个人绝对不能心存侥幸做坏事,早晚有一天可能东窗事发锒铛入狱。也不要认为自己平日人缘好,在自己的圈子里吃得开,就胆大妄为贪赃枉法。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早晚劣迹会全部暴露出来。天网恢恢,作恶事的人不望人知,但法律无情,疏而不漏。行善的人不望人报也就不望人知,但人们心里总会明白,每件善事犹如种子在人的心里,伺机便会发芽。

慈悲之心,生生之机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此等念头,是吾人一点生生之机。无此,便所谓土木形骸而已。

“为了不让老鼠饿死,常留一点剩饭;为了不让飞蛾烧死,夜间不点灯火。”古人这种大慈大悲的心肠,就是人类繁衍不息的生机。如果没了这点不绝的生机,人就变得与草木无异,只有躯壳而没了灵魂。

【赏析】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与我们今人倡导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有点相似,但现代人是基于维护人类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古人则是出于一种慈悲的心肠。

其实,作者并不是要求我们非要像古人那样对待鼠和蛾,作者是主张我们为人处世要有同情弱者的胸怀。

做人应行善积德,待人应慈悲为怀。在生活中,多给人一些关怀和温情,我们的人际关系将更和谐,人世间充满真爱。

坎坷世道,耐字撑持

语云:“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持过去,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

俗话说:“登山要耐得住陡峻的路径,踏雪要耐得过危险的桥梁。”这里的“耐”字意味深长,试想大千世界中,人情那么险恶,人生道路坎坷不平,如果不靠一个“耐”字硬挺过去,有几个人能保证不栽入荆棘丛生的深谷呢?

【赏析】

我们喜欢“岁寒三友”松、竹、梅,因为它耐得住严寒、耐得住寂寞、耐得住风吹日晒,我们景仰这种精神,我们也企盼这种精神。只有经得起痛苦煎熬的人才能成就大的事业,姑且不说雄心壮志,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又有多少顺心如意的呢?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八九无一个“耐”字怎生了得。

“耐”的范围极广、意义极深,耐得住困苦、耐得住空寂、耐得住辛酸、耐得污辱,还要耐得住躁动的心。人生之路,坎坷崎岖,咬咬牙便一重重关隘又在回首处,一道道美景尽现视野中。

过俭吝啬,过让卑曲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节俭朴素,本是一种美德,但过分节俭就变为吝啬,成为被人瞧不起的可怜虫,这样反而会伤害到朋友之间的往来,有伤风雅。谦逊礼让,本是一种美行,可是过分礼让,就会变得卑躬屈膝、谨小慎微,给人一种好用心机的感觉。

【赏析】

物极必反,真理前进一步就会变成谬误。节俭和谦让固然都是美德,但过了头就会变成吝啬和谄媚。节俭和吝啬的本意不同,节俭的本意是不浪费,吝啬的本意是守财奴,两者的差别微乎其微,说到底节俭过头就是吝啬。谦虚本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但谦虚到谄媚的程度,就等于虚伪。俗话说:“过分的谦虚等于骄傲。”这已经背离谦虚的初衷,成了小人之举。所以,凡事要把握适当的度,说话要注意分寸。儒家主张中庸之道,道理也就在此。

月盈则亏,弓过刚则断。为人要有品行节操才能立足,如果谦让至伪,节俭到吝,那么节俭、谦让的目的何在?这实际上是一种庸人、俗人、小人的表现。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世人以心肯处为乐,却被乐心引在苦处;达士以心拂处为乐,终为苦心换得乐来。

普通之人,常常把心满意足当作快乐,然而常常被这种快乐引诱到痛苦的深渊;旷达之人,把与困难和挫折搏斗当作乐趣,最终用艰苦的奋斗换来真正的快乐。

【赏析】

俗话说:“乐极生悲,苦尽甘来。”朴素的话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随心所欲地处理问题,虽然符合了自己的心意,从中获得了快乐,但同时也可能为自己惹来祸事。人生有乐就有忧,有甜就有苦,关键在于居安思危,处乐思忧。

艰苦的环境能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不屈不挠的品质,这两者正是一个人取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苦尽甘来,就是要敢于吃苦,不怕苦,通过自身的努力战胜艰难困苦,取得胜利。

世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走运和倒霉不可能持续很久。太阳落了还会升起,不幸的日子总有尽头,在屡遭失败的时候,有必胜之心的人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