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改变一生的20位中国哲人
3828200000034

第34章 墨子(3)

自立是不依赖别人的一种自立意识和自立能力。自立是一种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自立也是一种人格特征和价值取向,它体现了人的独立人格、人的自由精神、人的进取精神和人的创新精神。

自强就是从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勇于奋斗,在铸就辉煌的洪炉中,把失败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摔打成练达,把自卑表达成自信,把不满改写成奋斗,把孤傲挥洒成壮观,沿着希望的曲线走向胜利的人生。

做人要有原则

虽然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也不尽相同,但是,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做人原则。

做人的原则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对待学习、生活、工作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原则,也就是说有个做人做事的底线,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懂得哪些事应该努力去做好,哪些事可以做,而哪些事是绝对不能做的。

墨子让管黔敖举荐高石子去卫国做官,卫国国君给予高石子的俸禄非常优厚,安排他在卿的爵位上。高石子三次朝见卫君,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但是他的言论并没有被卫君采用,高石子只好离开卫国到了齐国。

高石子见了墨子说:“卫国国君因为老师的缘故,给我的俸禄非常优厚,安排我在卿在爵位上,我三次朝见卫君必定把意见说完,但是我的言论并没有被采用,因此便离开卫国。卫君不会以为我发疯了吧?”

墨子说:“离开卫国,假如还符合道义,即使蒙受发疯的指责又有何妨!从前,周公旦驳斥管叔的流言,辞掉三公的爵位,住在东方的商奄,人们都说他疯了,但是后人都称颂他的德行,赞颂他的美名,直到现在还不曾停止。况且我听说:‘为义并不是逃避诋毁而追求称誉’。离开,假如还符合道义的话,虽蒙受发疯的指责,又有什么关系!”

高石子说:“我离开卫国,哪敢不遵守道的原则。从前老师有这样的话:‘天下无道,仁人之士不应该处在厚禄的位置上。’现在卫国国君无道,如果去贪图他的俸禄、爵位,那么就是我白吃人家的粮食了。”

墨子听了高石子的话,非常高兴,就把禽滑召来,说:“姑且听听高石子这番话吧!违背道义而追求俸禄的,我常听说过;拒绝俸禄而追求道义的,在高石子身上就看到了。”

不违背自己的学说而追求俸禄,这就是高石子的做人原则。即使不惜辞官也坚守仁义之道,墨子对高石子这种坚守做人原则的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人才与职位要相称

《墨子·节用中》篇有:

“凡天下群百工,轮车、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

意思是说,凡是天下百工,如造轮车的、制皮革的、烧陶器的、铸金属的、当木匠的,使各人都从事自己所擅长的技艺。

《墨子·耕柱》中也有:

“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

譬如筑墙一样,能建筑的就建筑,能填土的就填土,能测量的就测量,这样墙才可以筑成。行“义”也是如此,能谈辩的就谈辩,能解说典籍的就解说典籍,能做事的就做事,这样“义”事也就可以办成了。

墨子是强调因人之才合理分工,各尽所能,将每个人置于最适合的岗位工作,这样才能使整体利益最大化。

企业任人时,领导者对人才也一定要量体裁衣。既不能让统御千军的将帅之才去做伙头军,也不能让县衙之才去当宰相;既不能让温文儒雅、坐谈天下大事的文官去战场上驰骋,也不能让叱咤风云、金戈铁马的武将成天呆在宫廷内议事。而应该辨清各自的特长,派其到相符的地方或授予相应的职位。

用最合适的人,而非最完美的人

《墨子·杂守》篇中有:“有谗人,有利人,有恶人,有善人,有长人,有谋士,有勇士,有巧士,有使士,有内人者,有外人者,有善人者,有善门人者,守必察其所以然者,应名乃内之。”

意思是说,世上有谗间之人,有爱利之人,有坏人,有好人,有具有专长的人,有拥有谋略的人,有勇武果断的人,有聪明灵巧的人,有可以奉使的人,有能容人的人,有不能容人的人,有善于待人的人,有善于战斗的人,守城将领一定要考察他们因何具有那样的品性和专长,名实相符才能接纳他们。

“内之”,即“纳之”。在墨子看来,为了守城,应该容纳所有这些人。这完全符合现代用人原则,即用最合适的人,而非最完美的人。

实际上,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人各有所短,如果求全责备,挑剔缺点,就很难识别人才。一个人,往往长处突出,短处也突出。对于德才兼备,我们也不要绝对化,要做到看主流,在选拔人才时如果能见其所长、避其所短,就能真正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尤其要特别注意发现那些虽有缺点,但有才能的人。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常常是互相彰显的。有时,甚至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可能越引人注目。

例如一个进取心强,敢冒险,敢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的人,有时难免有处理事情不周不细的毛病;一个有魄力,有才干,不怕闲言碎语,不怯习惯势力的人,难免有时显得过于自信和骄傲;一个有毅力,有拼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难免有时主观、武断。

对这些人,如果我们求全责备、弃而不用,那么,就会失去一大批精明能干勇于开拓的人。

克雷洛夫有一篇寓言,说一个人因为怕剃刀快,而弃之不用,改用很钝的镰刀刮胡子,结果不仅胡子没有刮干净,还刮得满脸是血。克雷洛夫最后写道:“我看好多人也是用这种眼光来衡量人才的,他们不敢使用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光搜集一帮无用的糊涂虫。”

我们要从这个寓言中得到启示:所谓“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并非那种毫无缺点的人,而是指那些能在某一方面非常突出的人才——这种人才能够胜任其职,成绩显著。但是如果脱离这种人才自身素质的特点,随意任用,往往就会破坏其才能与专长,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切勿“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如果把青蛙放在沸水里,它会立即跳出去。如果把它放在温度和室温一致的水里,再逐渐加热到沸腾,青蛙就会被活活烫死。这个试验告诉我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失败的开始。

生活中,很多人像青蛙一样,满足于当前的生活模式,维持现有的生活状态,拒绝改变现状,忽略外在环境的变化发展,这种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是很不可取的。

一天,墨子游历到卫国。

墨子对公良桓子说:“卫国是个小国,位处秦国和晋国之间,这就像贫家处在两个富家之间。一个贫家如果学富家那样穿衣、饮食和多花费,那么必定会很快破败。现在看看你的家,带装饰的车子有几百辆,吃豆子和谷子的马有几百匹,穿绣花衣裳的女子有几百人,如果把装饰车辆、养马和做绣花衣裳的钱财用来养士,必定会养一千多人。如果遇到危险和困难,派几百人在前面,几百人在后面,这与让几百个女子站在前面和后面相比,哪个更安全呢?我认为不如畜养士人安全。”

墨子认为,卫国是小国,更应该实行强盛国家的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而如果以周边的大国为标准,以贫学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那就危险了。墨子所说的卫国,无异于试验中的青蛙,水温越来越高,它真正的危险也就越来越近。

安于现状会让人忽视危机的存在。今天平平安安地工作着,拿着薪水,忘记了失业的可能,忘记了被同事超越的可能。当被辞退的通知单已经有人为他们填好时,他们可能还在想:“我再偷会儿懒吧,没有人能够发现!”

安于现状,让人看不到更高的目标。取得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停止了前进的步伐,结果被更多不安于现状的人超越。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人生中最大的敌人,它使人产生畏惧心理,让人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勇气和信心。

因此,无论你是什么身份,职员、老板、学生、自由职业者;也无论你现在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应坚决杜绝“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并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赢得一个精彩的人生。

勇于走自己的路

各种各样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大路走的人多,小路走的人少。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勇于走自己的路,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萧规曹随,改变甚至放弃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去和别人保持一致。

其实许多时候,只要坚信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正确的,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又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行为呢?

有一个人来到墨子门下。

墨子问:“为什么不学习呢?”

来者答:“我族人中没有求学的人。”

墨子说:“这样是不对的。爱美的人,难道会说我族人中没有人爱美,所以我也不爱美吗?想富贵的人,难道会说我族人中没有人想富贵,所以我也不想富贵吗?为什么要看别人怎么样呢?自己一定要尽力去做。”

勇于走自己的路!说起来简单,真的做起来又谈何容易。有很多人为了追逐时代的潮流,迎合社会的风尚,往往消减了自身的个性,增添了与社会的共性,同化了人生的意义,丢掉了自己的梦想。而真正在勇敢地走自己的路的人,并不多。

墨子从鲁国去齐国,拜访了一位老朋友。

老朋友对墨子说:“现在天下没有人推行义,你还是不要做了吧。”

墨子回答说:“如果现在这里有一个人,他有十个儿子,只有一个人种地而九个人闲着,那么种地的儿子就不能不更加紧迫地干活了。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吃饭的人多而种地的人少。现在天下没有人推行义,那么你更应该鼓励我,为什么劝阻我呢?”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何等的自信和顽强毅力的体现!

做事要分轻重缓急

古人云:事有先后,用有缓急。生活中常会遇到千头万绪、问题繁多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把问题的轻重缓急分清,然后找到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集中力量首先解决它。

墨子准备外出游历,魏越问墨子:“您见了各国的君主后,将先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墨子回答说:“凡到一个国家,一定要选择紧迫的事去做。假若国家昏乱,就对他讲‘尚贤’、‘尚同’的道理;假若国家贫困,就对他讲‘节用’、‘节葬’的道理;假若国家沉湎于音乐和酒,就对他讲‘非乐’、‘非命’的道理;假若国家****无礼,就对他讲‘尊天’、‘事鬼’的道理;假若国家掠夺侵凌他国,就对他讲‘兼爱’、‘非攻’的道理。”

墨子认为,做事应先选择那些迫切需要的、重要的事情去做。在面对问题时,如果能按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处理,不但做起事来井井有条,而且能抓住时机,高效地把事情做好。否则,就会延误时机,导致事情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