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改变一生的20位中国哲人
3828200000003

第3章 老子(3)

接着,老子具体地指出了我们人类中被虚荣之心占据的四种人:“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即那自以为高明、自以为是、自吹自擂、妄自尊大的人。这样的人只能是走向自己的反面,结果是想得到却什么也得不到。在这里老子用残羹赘形、渣滓、毒瘤来形容这样的行为。

老子对这种违背“道”的虚荣之心是深恶痛绝的,其思想得到了今人的肯定。巴尔扎克说:“许多虚伪的人用粗暴掩饰他们的平庸;你碰撞他们一下吧,他们就像用别针刺着气球一样,瘪了。”培根说:“自夸自赏为明智者所避免,为愚者所追求。”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仍有不少喜欢卖弄自我、自以为是者。可以这样说追慕虚荣是一种腐蚀人类心灵的通病,没有人在一生中能完全不受它的影响。它使人变得自负,自以为了不起,有些人私底下常常十分无奈,但还是拼命想出风头,结果什么也得不到。一旦真相大白,他们便无地自容,失去信心,到头来,虚荣带给他们的只有失败。

切忌轻浮、狂躁

老子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意思是说,稳重则是轻浮的控制者,清静则是躁动的制服者。因此圣人整天行事,却不轻举妄动,处处稳重。

老子崇尚稳重、沉静而排斥轻浮、狂躁,认为前者才是自然之道,后者违背了自然之道,应给予摒弃。

其实,老子的思想并不难懂。就自然界的现象看,无边无际的天宇因其高远而达成稳重,辽阔苍茫的大地因其厚重而达成稳定,一座高山因其庞大而达成稳定,一块巨石因其沉重而亦能达成稳定;而天上的游云尽管可以一时地遮天蔽日,却因其轻飘而转瞬即逝;至于风雨来势汹汹,却因其轻飘而终不能长久。

所以,老子说得“道”的圣人行事,虽有美丽和华彩的楼亭,但他们却丝毫没有因此而轻浮狂躁、自以为是,始终安静地生活。圣人治理天下更是如此谨慎地待之,从不敢轻率行事。反之,轻浮就会失掉根基,躁动就会丧失君位。

老子在此给了我们一个极其深刻的提醒,告诫我们无论做什么事,要保持冷静,从容镇定,不要急急忙忙,心慌意乱。要知道“性急吃不了热豆腐”,急切慌乱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更加拖延时间,忙中出错。

几种高明的生存理念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说,善于了解别人的人是明智,善于了解自己的人才最聪明。能够克制别人的人是有力量,能够克制自己的人才最强大。知道满足的人才能富有,强迫行事的人才最有志向。不丧失根基的人才能长久,死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最长寿。

老子的以上理念乍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其中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老子在此以四组排列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启发人们郑重地对待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方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个人善于了解别人,就是知彼,那就是明智。但这还不够,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就是知已,老子说这样的人才最聪明。知人难,知已更难。一个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不知道自己的缺点,难以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价,要么自视甚高,目空一切,要么自视甚低,缺乏自信。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才能发挥优点,克服缺点,如此方能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而做任何事情也少了许多自己人为的阻碍。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一个人能够战胜别人,只能说明他有力量,并不能证明他自己真正的强大。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是那些能够战胜自己的人。能够自己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私心欲望,战胜自己的胆小怕事、贪生怕死,战胜自己的短视狭隘、斤斤计较,战胜自己的自高自大、骄傲自满,战胜自己的懒惰和不求上进等劣根的人,当然是最有力量的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知足的人才能富有。不知足,就会产生贪欲,欲望达不到,就要争斗,就会牢骚满腹,就会恨苍天之不公,叹自己命运之太苦,就会活的空虚、十分痛苦。知足的人,没有多少欲望,得多、得少一样高兴,顺境、逆境一样快乐,所以永远富有、永远快乐。

知足者富有,但只有强迫行事的人才最有志。这似乎不好理解,但只需我们理解何谓强迫行事,也就会豁然开朗了。

所谓强迫行事,就是说在自己私心显现、欲望很强时战胜自己。强迫自己不为之所动,在自己怒火中烧时,退一步海阔天空;在自己心灰意冷时,能鼓起勇气克服困难;在自己洋洋得意时,冷静下来正确对待自己……总之,是在遇到邪“道”干扰时,要强迫自己不按它的做,这就是强迫行事。

“知足”和“强行”,是相反的态度,却并不矛盾。知足才会富有,而只有强迫自己按“道”而行才是真正的有志,这“知足而止”和“强迫而行”的态度都是值得提倡的,而后者应更为我们所注意。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大树离不开根本,人类的行为也都不能够离开根基。如果以人的身体来说,古人不提倡迁徙遂行,认为这是不安定的表现,是所谓的“流离失所”,所以主张找到一个栖身、安定的场所。如果从人的精神和心灵来说,就需要人们找到一个可以寄放、停泊之处,不因层层叠叠的大千世界而目眩神迷。人只有有了栖身、停泊之处,保持住了根本,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存而没有灾难。

接着老子又从反方面提出一种更高明的生存理念,“失其所而长久”即“死而不亡者寿。”老子是告诉我们真正长寿不死的,便是那些被人们所牢记不忘的东西。一个人的寿命有限,一个人的精神却是无限的,你为了人类作了贡献,你被人们永远记住,你就是长寿,就是永垂不朽。否则,你什么贡献也没有,死去也就死去了,也许开始家人、亲戚会伤心,但不久便会被遗忘了。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老子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思是,反本归根是“道”的运动,柔和谦弱是“道”的作用。天下万物从有中来,有从无中生出。

在此,老子指出了大道与大德的关系。

“道”无形象,无言语,无作为,我们所能认识到的,只是它的一种德性而已,所以“德”就是“道”的属性。

“道”有自己的运动方式,它循环往复地运动着,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自然中看出来,月圆月缺,花开花谢,万物草木春生而夏长,秋收而冬藏,如此循环不已。

“道”生长万物却不占有,滋养万物却不自恃。“道”无形象,不占有不自恃,所以说它是天下最柔的东西,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战胜它。

由此可知,大道的德性就是循环往复、柔弱顺应,而人只有顺从自然之道,把握住循环往复、柔弱顺应的德性,才能无灾无害,一切顺利。

如此,便是要求我们为人处世要“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也就是说,有才能但不使用,而要待价而沽。天才无此器最难,而有此器,却不知收敛,则锋芒对于人,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所以古人说:“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不磨平触角,别人必将力折,角被折断,其伤必多。”可见天才的锋芒就像人额上的角,既害人,也伤已!如此说来,还不如没有。

如果有此器而视为无此器,必不会成为圆月,成为全开之花,自然就没有缺、谢的危险了,这就是把握住了循环往复德性的结果。而有能力却不与人争,隐藏智慧,这就是把握住了柔弱顺应德性的表现。

和气致祥

老子云:“道是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道”是一个无极(“道”产生时,各种元素处于混沌状态,这种状态就叫“无极”),一个无极生两仪(“两仪”就是太极阴阳鱼,分出阴、阳),两仪生天地人三才,由三才而产生万物。这是宇宙的规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万物都在大道之中。

既然万物都在“道”中,那么万物自然背负地阴而怀抱天阳,从而将阴阳二气糅合在一起而成为和气,也就是说万物的生成,正是因为阴阳相合所生成的和气所致。

而人也在万物之中,所以人气便是和气,和气取得的是阴阳二气的中和。所以只有和气为人,才是人真正的德性,才是合乎大道规律的。

俗话说:“和气致祥。”即认为和气相处可以带来吉祥。一个家是如此,一个单位和一个社会更是如此。如何保持和气呢?古人指出“长傲”、“多言”是破坏和气的两大因素,更是历代战争和残杀的原因,而要做成熟的人就应该谦虚而少语。

确实,和气是团结的基础,我们为人处世要讲究一团和气。而那些不知和气的人,就违背了“道”的规律,与真正的德性相违,就叫做“强梁”,老子说,强梁者是没有得到好死的,是和气的反面,是我们立身处世的反面教材,是千万不可以的。

生死应顺其自然

老子指出,人有生就会有死,所谓“出生入死”。但这其中还有一个区分,“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即,生活中属于长命的人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人也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三;而那些本该长命的,但却要走向死亡的人,同样是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三。

为什么呢?

老子回答说:“以其生生之厚。”是因为他们求生的心太切而产生了众多杂欲纷争的缘故。

前两类人顺其自然,死得其所,无所遗憾。而后一类人本该长寿,却因为“生生之厚”,贪生而怕死,求生心太切而有了太多的杂欲、纷争,违背了自然大道而早亡。

老子的思想正如萧伯纳所说:“我没有让怕死的心理支配了我的生命,我的报酬是:我没有白活。”

而我国著名诗人陶渊明对此更是理解的透彻。在他的近一百多首诗中几乎三分之一讲到死,每次提到死时态度是那么平静,语气几乎为安详。他说那些一听说死就面如土灰的人其实是不明自然之理。生死对地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从三皇五帝到平民百姓,从白发老翁到黄毛孺子,每个人都要从出生走向坟墓,陶渊明说: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诗中提到彭祖是传说中的高寿翁,据说他一生经历夏、殷、周三个朝代,共活了八百岁。这样的大寿也免不了一死。三皇、彭祖今天在哪里呢?接着他在诗中说: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顺尽,无复独多虑。

对于死亡过度恐惧反而有损身体,明智的态度是任其自然,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于生于死既不害怕也不欣喜,当生命该完结时就让它完结,用不着想得太多。

有生就会有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一味地贪生,整日酒肉滋味、饱暖温厚、服食药饵,希望能够长生,这并不是珍惜生命,而是生活在死的危胁之中,到头来不但没有真正地享受生活的美丽,反而是带着遗憾离去,试问,这一生又有什么意义?

事成于慎而败于纵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意思是说,局面安定时容易维持,事变没有征兆时容易策划;事物脆弱时容易除破,事物微小时容易消散。

由此,老子得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结论,就是说一切作为都应该在事变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去做,一切治理应该在还没有发生散乱的情况下进行。如果等到事情来了再去对付,那就太迟了。

那又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呢?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双手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生长起来的;九层高的楼台,开始于一堆泥土;千里的旅程,开始于脚下的第一步。

老子是在告诉我们,任何事情一开始就要注意。“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一件事从开始到结束,都保持谨慎的态度,就不会失败了。

然而,生活中许多人在做事时,开始比较谨慎,过不了多久,就松懈下来了;有的人对大事、难事比较谨慎,对小事、容易事就疏忽。我们身边不是常常有因忽略小事而酿成大祸的惨痛教训吗?在困难的事情面前一筹莫展,还不是在容易事前疏忽而导致的吗?因此,如果不想失败,就要十分谨慎。

三样持身处世的宝贝

在《道德经》中,老子谈到了他自己,老子提出,自己的道理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自己拥有三样法宝,即:“夫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

即仁慈和慈爱,就是对天下任何事物都抱有一种慈悲为怀的心态,能够帮助则尽力帮助。老子视“慈”为持身处世的第一要义,你只要仁慈宽厚,上天一定会扶持你得到幸福。

卡耐基则说:“如果你慈悲一点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你也因此而得到想要的东西,你因此而得到幸福。”

“慈”对我们持身处世的确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是人与人关系的协调剂,是人与人的友爱,是用多少金钱买不到的。

“俭”

即在生活中抱有一种勤俭节省的态度,决不贪婪且放纵自己。

清代的张英曾经说:“人生福享,都有定数。珍惜福的人,福常有余,暴殄的人,福常不足。所以老子以俭为宝。不只是钱财应该俭,一切事都要常常思考节俭的意义,才能有余地。俭对于吃喝来说,可以养脾胃;俭对于嗜欲来说,可以集中精神;俭对于说话来说,可以培养气息;俭对于交朋结友来说,可以择友少过失;俭对于应酬来说,可以养身息劳。”这虽然是持身的方法,也不失涉世处事之道。

“不敢为天下先”

决不敢胆大地去做天下人的表率和领袖。

这一句的意思很好明白,也就是叫你持身处世应学会谦卑一点,切忌不可锋芒毕露、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这样只会让别人看不起你,而你也是自己为自己设置了许多人生绊脚石和成功的阻碍,聪明的人是绝不会那样做的。

总之,以“慈”持身,人就会友爱于人,不自私自利;以“俭”持身,人就会富足长久,决不贪婪;以“谦”持身,人就会自谦益人,不自炫耀。“慈”、“俭”、“谦”这就叫做戒除极端,戒除奢侈,戒除过度,这的确是立身处世的奇方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