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改变一生的20位中国哲人
3828200000002

第2章 老子(2)

粗心的人一见别人不说话就问,细心的人会从对方的无言中解读对方的语言、态度、观点与暗示、指示。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手持戒尺在孙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孙悟空就明白了是让他三更时分进去传道。

现在我们像孙悟空一样玲珑剔透还很难,但我们至少应该懂得别人不说话是什么意思。“多言数穷”,就是要我们把握言语的分寸,不喋喋不休,不故意刁难,不以言伤人,不自吹自擂。

总之,老子一个“穷”字道出了话多之人的窘迫。话越多越窘迫,所以,大部分时候多言是不必要的。多言必多心,多言必多事。

心底无私

老子非常欣赏无私的精神。

老子说:“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意思是说,天地永恒而长久。天地之所以能够永恒长久,是因为它们不是为了自己而生。

老子认为,人应该效仿天地的无私精神。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够拥有老子所说的无私精神呢?

老子提到了以圣人为榜样,老子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圣人亦即得“道”的人,圣人把自己置于人后外忘已身而不顾自己,正是这样的无私从而成就了自己的大私,让自己位居人前,能够身存于天下。

由此可知,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只关注自己。一个只关注自己的人,是自私的,这样的人最终会被别人所不齿;反之,你忘却自己而去关注别人,你就能因此而成功、生命长存。然而,现实生活中,有这种气度的人不多,因为人总是有些私心的。这种私心严重了的时候,就是一种缺点,叫作“自私”。

虽然我们不能说人性是自私的,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为自己谋划,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为自己奔忙,所以我们可以说人性是自利的。

人性中这种自利的特征,在遇到利益冲突的时候,极容易演化为自私。这是世界上种种利益争执不断的主要原因。这就是世界上存在着世态炎凉的根本原因。

当你觉得自己很软弱,需要别人帮助,而别人没有帮助你的时候;当你栽了跟头,需要别人安慰,而别人没有安慰你的时候;当你感觉世态炎凉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放弃自私是一种品德呢?是否想过,这个社会更需要爱心呢?

具备水一样的德行

老子认为,最上等的德行莫过于水的德行。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在老子看来,水的德行是接近于“道”的了。因为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却与万物毫无利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毫无所求,甘居众人厌恶的卑下、垢浊之地。

接着,老子更详细地指出了人应效法水怎样的德行:

“居善地”,应效法水甘居卑下的地位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水流善下而不居于高处,我们人类的立身处世也应如此,要时刻让自己保持谦虚卑下的态度。有了功勋却不占据,不与人争,不自以为是,不恃才傲物目空一切。

“心善渊”,应效法水沉静没有物欲

老子是建议人类恢复自己心灵的透彻明净,抛弃众多物欲的束缚。老子并不是主张你没有一点物欲,是说要限制自己的物欲,不贪图,不强求。这其中还包括一种不问收获只知耕耘的精神,这是我们需要效仿和牢记的。

“与善仁”,应效法水以仁爱普施于人

水润泽万物,而不奢求得到回报,水因此而成就了自己的伟大。做人也是一样,你真心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但不奢求别人的任何回报,你真心付出了别人会知道,他自会真心对你。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言善信”,应效法水值得信任

水自高而下拥有规律,潮涨潮落如期而至,这就是信。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离不开交往,交往离不开信用,“小信成则大信也”,无论是治国持家还是做生意,讲信用在其中必不可少。

“正善治”,应效法水平正而善于约束自己

水性平正而善于约束甚至委屈自己,这是水不同于其它物质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我们的观察能力而言,水实在是善于约束和委屈自己的最佳物质,当它们散落于四方的时候,被地球上所有生命利用而毫不吝惜;而当它们汇聚起来之后,虽然具有了排山倒海之势,却仍然沿着固定的道路而行走,对任何生命都不构成威胁,除非这些生命是一些喜欢在水里找乐子的弄潮儿。联系到具体人事,老子希望人们能够效法水的品质,以正当或正常的方式约束和调整自己来适应所有的生活,而不迫使生活来适应自己。

“事善能”,应效法水具有柔弱的形体,能方能圆,无所不及

这里是借水的本性,来告诫我们,凡事要竭尽全力,讲究做事的方法。只有“方”,少权变常碰壁,一事难成;只知“圆”,多机巧,却是没有主见的墙头草。“方圆有致”才是智慧与通达的成功之道。

“动善时”,应效法水行动之时善于把握时机

河上公注:“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可见水是非常典型随自然而变的物种。我们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考虑时机,顺其自然。条件不成熟时不勉强去做,条件成熟顺其自然去做,多分析,正确把握周围的环境与条件,将更有利于我们的成功。

保持虚无的态度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了“有”和“无”的关系。

“有”和“无”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老子共举了三个例子。

车轮中间空无,可用来放车轴,从而发挥了车子的功效;

陶器中间空无,可用来盛装东西,从而发挥了陶器的作用;

房子中间空无,可用来住人放物,从而发挥了房子的功用。

其实,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老子在这里无非是要我们悟出“有”和“无”的道理——那有形的地方只是为了实现目的而设置的便利而已,而真正起作用的地方正是它空无的地方。老子是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必须处理好各种“有”和“无”的关系。

老子的五千言,文约义丰,涵盖极广。就拿这个“有”和“无”来说,文学讲究含蓄而有余味,“无字处皆有其意”(王夫之);绘画注重空白处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笪重光);书法追求“潜虚半腹”(智果),“计白当黑”,“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蒋和);建筑提倡“透风漏目”,从房屋的门窗和亭台廊榭之空格去得自然之景,感宇宙之情韵。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明先生十分赞赏老子:“我时常谈老子,我相信他的著作对我建筑想法的影响可能远胜于其它事物。”

由上可见这“有”和“无”的内涵之广,暗示性之大。而在指导我们立身处世上也是如此,是要求我们时刻保持虚无的态度。

保持虚无的态度,就是要处理好各种“有”和“无”的关系,比如有才和无才,有功和无功,有私和无私,有欲和无欲等等,而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关键就是要努力祛除“有”的束缚,发挥“无”的妙用。

追求享受要适可而止

在老子《道德经》中,老子一直提倡,摒弃欲望,简朴生活。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光十色会使人眼花目盲,五音混杂会使人重听耳聋,五味佳肴会使人口涩失味,纵情狩猎会使人放荡不羁,稀有财货会使人产生贪求之欲。

这里,老子提到了五大人类的困扰:五色、五音、五味、田猎及难得之货。

理解了老子的思想我们可以知道,老子并不是要求我们不去享受,合理的享受是应该的,是必须的,但一定要放弃过多的欲望,追求享受要适可而止。

欲望不能让我们真正的得到享受,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危害。纵情欲望之中,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涩、田猎使人放荡不羁,难得之货使人贪婪。

过多的欲望害人不浅,甚至还会危害生命。

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圣人只求饱腹不求声色悦目。

做人做事的七条行为准则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一个“道纪”的概念。“道纪”就是大道的纲纪和规律。

我们要认识“道”,并不是只要认识它的形状、声音、物体,而是主要认识它的规律。它的规律对我们立身处世有巨大的指导意义,认识了“道”的规律,我们的行为就不会出现障碍和祸患,就能真正达到明哲保身的境界。

于是,老子又讲了真正认识“道”之规律的人的情形,这几种情形可以说是我们做人做事的重要行为准则。

“豫兮,若冬涉川。”像冬天涉过大河一样小心谨慎

冬天河面结冰,从冰上行走过河,稍有不慎就会有失足落水的危险,所以必须小心。这里讲的是一种非常谨慎的态度,联系到我们做事,也应具有这种“事成于慎而败于纵”的态度,正如古人所说:“世上的事情都有一个恰到好处的分寸。因此,有一分谨慎就有一分收获,有一分疏忽就有一分丢失。十分谨慎就会完全成功;完全疏忽就会彻底失败。”

“犹兮,若畏四邻。”像畏惧四周的邻居一样

之所以畏惧邻居,是因为得“道”之人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不逾常规,制止自己的行为使之不过分嚣张放肆。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而言,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会使自己不断完善,才会使自己拥有好的人际关系,少有敌人而多有朋友。

“俨兮,其若客。”像在别人家做客一样严于律已

去别人家里做客,势必牢记自己客人的身份,谨慎自己的言行,规范自己的态度。老子是告诉我们,要以客人的姿态来对待我们的生活,客人在主人家里必以谦卑的态度对待自己。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喜欢看高自己而贬低别人,这就犯了错误,是以主人的态度对待自己,难免有自大甚至是嚣张之嫌,是应该极力避免的。

“涣兮,若冰将释。”像冰雪融化一样温和自如

“敦兮,其若朴。”像未经雕琢的玉石一样淳朴

“旷兮,其若谷。”像山谷一样豁达

以上三者的意思很好明白,是说要效法“道”,成为得“道”之人,就应具有温和、淳朴、豁达的品格。毫无疑问,这也应该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混兮,其若浊。”像污水浊流一样浑浊

老子提倡“无为”、“不言”的处世态度,像污水一样浑浊正是这种处世态度的体现。外貌上表现得浑浑噩噩的样子,内心却如明镜。郑板桥有云:“水巧若拙,大勇若怯,天下之智皆在一个"藏"字。与人交往,藏得巧妙,则能先发制人,出其不意,比之锋芒毕露者,不知要高明多少倍。”从表面上看这种处世态度似乎保守,可细想起来却很是可取。凡事为自己留条退路,不炫耀显露自己如浊水一般,这样的人才不会犯大错,才易有所成就。

做人要安守本份

在老子生活的年代,已经出现了种种反常的现象,即违背“道”的现象,所以,老子认为大道已被废弃,人们离大道是越来越远了。

所以,老子就此提出“智慧”、“孝慈”、“忠臣”,都是世道混乱之后的消极产物。我们从老子的思想来追究一下缘故,是由于我们人类做了许多违“道”的事情,通俗一点来说,是由于我们人类灵魂与形体分离了,越来越不守本份了。如此不守本份、背“道”而驰是极其危险的,是有灾祸的。

因此说我们必须安守本份才无大碍。

那如何才能做到安守本份呢?

我们就此从老子的话语中去寻找答案。

“智慧出,有大伪”

老子认为智慧是大伪出现的原因,这里老子并不是要否定智慧本身,他是反对,伴着智慧出现的虚伪、狡诈、欺骗,这是不安守本份最明显的表现。

看我们人类的今天,许多人由于汹涌澎湃的欲望,而放弃诚实、守信,甚至干起了诸多违法的勾当,导致了有“无商不奸”、“世态炎凉”的言论,正因为此,国家制度了法律以约束人的行为,使“大伪”之人受到惩罚。如果避开法律不谈,这种“大伪”也是危险的,“大伪”之人会被众人看不起,被众人抛弃,他们会因此而失去更多。因此人要做到安守本份,首先必须约束自己,从“大伪”中走出来,去除一切虚伪、狡诈和欺骗。

“六亲不和,有孝慈”

这也是不安守本份的表现。六亲一旦不和睦,做儿女的不孝顺长辈,做长辈的不慈爱自己的儿女,诸如此类,家庭中就会争吵不断,纷争不断,家人生活痛苦,事业无心经营。从这几点可见人在家中不安守本份导致家庭不和睦的危害,所以老子说由此而产生了“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如上所述,家庭都不和睦了,那么由家庭构成的国家,自然就会不安、混乱了。国家混乱并不是人们所希望的,因此就出现了一些力挽狂澜的人,就叫做“忠臣”。有“忠臣”的概念,自然便有了“乱臣贼子”的概念。因此老子说有了“忠臣”的概念,国家就会产生混乱,而国家混乱也正是由于人的不守本份,“六亲不和”,有私心、贪欲导致乱臣当道。

“智慧”、“孝慈”、“忠臣”的产生,都是消极的,是远离大道的,是人的不守本份,老子借此告诫我们——做人要安守本份才无大碍,如此社会才会安定,家庭才会和睦,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才能永远和平、快乐地生活着。

戒除虚荣之心

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馀食赘行。”意思是说,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靠的;用跨步前行,是行不远的。只看见自己的人眼光不会明亮,自以为是的人就会是非不明;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得功劳,自高自大的人就不会长久。从大道的角度来看,以上这些都是残羹赘形,是渣滓、是毒瘤。

老子是劝我们戒除虚荣之心。

老子首先提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正是由于人有了虚荣之心,于是便太过于关注自己的态度,如用脚尖站立,如用跨步行走,都显得急切、急功近利了。如此便是与“道”相背离,所以不会有好的结果,站不牢靠,行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