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想走就走:住青旅的旅行
3826500000013

第13章 第二夏(7)

厦大的建筑颇具特点,中西合璧,古今相融,被称为“嘉庚风格” (厦大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建)。最明显的标识是用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屋顶配上西式的花岗岩大屋面、拱券及廊柱等,俗称“穿西装、戴斗笠”。校园内有芙蓉湖,湖不大,映着蓝天碧树及周遭的各式建筑却显得分外迷人。湖上有水鸟(天鹅?野鸭?),湖的一侧还被划作学生的环境实验园地。此外,厦大紧挨着一片苍翠的山岭。山不高,山坡上有一些楼群。比起“傍海”,我觉得“依山”才是厦大更具魅力之处。毕竟,海在校外,且此处海景可谓平平;而山似乎就在校园里面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厦大的运动场很气派,风景之下诠释着“力与美”。

从正门出,这一带称“厦大西村”,有不少商业体。卖奶茶和咖啡的小店居多,也有一家光合作用书房,还不小。比起昨天见过的火车站的那家,这边多了个二层,也就是“悦读咖啡馆”。书店里除了售卖书刊、CD还卖创意用品,后者占比重很大。看来这年头实体书店生意不好做。发现了厦门本土独立杂志《搜街》,当即买下。书店也卖绿植,都是PVC花盆,很轻便。有一种叫“豆瓣”的植物叶片肥大鲜绿,差点动心买一盆带回上海去。

坐公车去轮渡。轮渡对岸即是大名鼎鼎的鼓浪屿,很多红屋顶的别墅点缀其间。鼓浪屿与厦门岛隔一条600米宽的鹭江。轮渡费来回8元,返程时买票。说是轮渡,其实就是游船,不过底层不设座位而已。你若想上“二楼”观光,得另付一元。鸦片战争后有13个国家在岛上设领事馆,直至将其变成“公共租界”。后来又有华侨富商来此兴业建房,因而整个岛堪称“万国建筑博览”。总体看来,欧陆风格建筑居多。岛上亦有居民区,配套的菜市场、幼儿园、中小学、医院、体育场都齐全。还有大学,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于此求学,真是羡煞人也。说到学校,厦门音乐学校不得不提,当我偶遇这所矗立于岛屿某坡顶的学校时,不禁为其选址叫绝。试想,涛声之上、日光之下的校园,该是多么“天人合一”。

在鼓浪屿迷路很正常,道路纵横交错,地势忽高忽低,即使拿着地图也不易找到目的地。比如我想去“花时间”咖啡馆小坐,几经周折寻着门牌,却吃了闭门羹。拨打服务电话也无人接听,想必主人AIR夫妇是去其他地方花时间去了。因喜爱鼓浪屿留居开店的人不少, 写过不旅行书籍的AIR夫妇就是其中的代表。岛上古木参天,适合散步。然而我并未听到传说中随处可闻的钢琴声。或许是时候不对。如今的鼓浪屿人气太足了,走到哪儿都是游人。而且商业开发似乎过度了。物价也水涨船高,随便一杯奶茶就要十多块。

走了一段下坡路,到了轮渡码头东侧,再往东走就看到了郑成功雕像。其耸立于山石之上,不知道是否在思考着 “收复台湾”。此处亦可眺望对面的厦门岛,厦大校园内的标致性建筑——戴“红斗笠”的博学楼格外醒目。沿着海边继续往南走,有几处海滨浴场,收费的、免费的都有。走到海滩上,近观海水,颜色确实偏绿。有些人在游泳,也有人攀到礁石上作抒怀状。继续走,还遇见临海的小店打出“望远镜看金门”的广告。就这么又走回岛上去了。一不小心又回到起初走过的××路。鼓浪屿真是个“迷魂阵”。

岛上最高处为日光岩,附近有条晃岩路。起初纳闷,后来明白过来“晃”就是“日光”的合写。

返程,到厦大西村。吃过晚饭在附近游逛一番,然后坐车回曾厝垵去。今晚多了一个室友,男生,福建人,刚考上上海交大的研究生。他和我讨论起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沪上两高校争夺生源的事件。

深夜,洗澡后上楼顶平台晾衣服,发现天幕上有不少星星。亦看见了月亮。虽不甚明朗,但至少拨开了雾霭。由此可知厦门的空气质量还是不错的。此刻的村子一派宁静,只有少数几幢房子的窗户透出灯光来。果然是个“自然村”。

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晴

又是好天气。盛夏的蓝天涤尽了尘埃,云淡风轻。但还是很热。

中午去了厦大旁、五老峰前的南普陀寺。此番才知道厦大和南普陀寺竟然挨得这么近。寺内甚至有一扇门连通厦大校园,两者互通往来。而南普陀寺内亦设闽南佛学院。

南普陀寺不收门票,是目前为止我发现的唯一不收门票的大寺。据说是为了减少商业氛围,这一点倒是很体面。看过了不少寺庙,像南普陀寺这样依山而建的也不少。不过该寺颇具园林风格,寺前有大片荷塘,莲叶无穷碧;亭台、水榭、曲桥、花坞更是一应俱全。

之后从厦大北侧坐车去集美学村。耗时近一个小时。也因此见识了厦门的整体风貌,包括“SM广场”这样奇怪的名称。集美学村位于集美区东南角,与厦门岛隔海相望,由厦门市区经厦门大桥下桥后即到。学村由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集美中学、小学、幼儿园等文教机构组成,也是由陈嘉庚先生创办的。这里的建筑依然是“嘉庚风格”,比起厦大的建筑群来更紧凑、更具规模。尤其是南薰楼,完全是“穿西装、戴斗笠”的楷模。而集美中学的道南楼,则让我驻足停留了许久。我从未见到过这样精心雕琢的中学校园,每一面墙、每一根廊柱上都做足了花样。在椰子树等南国树木的映衬下,集美中学尤显端庄华贵。

学村亦有龙舟池、嘉庚故居、嘉庚公园、鳌园等景点,我并没有一一观瞻。龙舟池倒是近在眼前,是海滩上筑堤围垦而建。池里水生植物较多。回望厦门大桥,很是恢弘大气。在鳌园附近的沙滩上观海,发现海水要比厦门岛那边蓝得多。鳌园里高达28米的集美解放纪碑很是显眼。这边游客不多,有些人在海边椰林的草地上或坐或卧,打牌,发呆。我亦席地而坐,吹了吹海风,尝了当地特产石花糕,味道一般。

晚上,从青旅里出来,到村子里逛了逛。买了明信片,又喝了海鲜粥。小酒馆不少,然而我不好这一口。沿环岛路往北走,而后下到海滩。月色朦胧,街灯昏黄,除了靠公路这侧略有光亮,海面一片漆黑。似乎退潮了,不少贝壳之类搁浅在沙滩上。

水温正好,不由朝前多走几步,直到海水湮没至膝盖以上。亦有浪,一波一波的,带来凉意。海的那面星火点点,应是些岛屿。

再远些应该就是金门了。穿着凉拖鞋,踏浪往北走,走了很久。

路上只遇到几个捉螃蟹的小孩。看到一些礁石,有大有小,白天里暗藏水底的它们此刻露出真容,可惜夜色之下无法观其详貌。我突然想爬到最大的那块礁石上去,去体会一番“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心动不如行动,藉由几块小的礁石作跳板,我逐渐靠拢那块高耸的大礁石。终于攀了上去。然而视野所及,黑暗依旧是主旋律。

爬下来的时候,觉得手疼,原来被一颗石砾的锐角划破了手指。赶紧上岸去。幸亏旁边就有公厕,在自来水龙头下冲了冲。这一次,随身背包里预备的创可贴派上了用场。

环岛路是一条适合观光的景观路,这么晚了还能遇到不少跑步或骑车的人。这里亦是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赛道。

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晴

中午又去了厦大西村一带。然后准备去中山路。坐车错过站了,干脆坐轮渡,再去鼓浪屿看一看。天主教堂依然那么圣洁,鼓浪屿国际青年旅舍门外依然挂着“今日客满”的牌子。还到了一些上次未曾到访过的地方,比如误入居民区深处,见识了不少“××民宿”的招牌。将家庭旅馆称作“民宿”,其实是跟台湾学的。不过厦门人讲普通的语气倒挺像台湾人,一报刊亭老板给我找零,说“仄(这)下你就有很多啦!”尤其把“啦”字拖得很长。鼓浪屿的店铺名极尽创意之能事,前天已经尝试了“张三疯奶茶”,今天却遇到了“陈罐西式茶货铺”。噱头而已,其实是卖罐装茶叶的,生意好得很,我也进去凑热闹买了一罐。都是图其包装精美,茶叶本身的品质似乎没多少人顾及。

回到厦门岛,不远即可坐BRT快速公交去机场。这回我算大开眼界了,厦门的BRT完全按照轻轨的模式设计,从站台、车票、候车等各个环节均可看出。车速也确实快。从车窗往外看,厦门果然是一座“海上花园城市”,绿意盎然。不久就到了临近高崎机场的某站,然后接驳公交车前往。

昨天在厦大代售点没有买到今日返沪的动车票,今天也不想起早去买了。想想坐8个小时的动车也蛮难受的。起床后索性在青旅定了春秋航空的打折机票。候机时得知飞机晚点的坏消息,好生久等。然而接下在空中的遭遇则是我始料不及的。飞机遇到了强气流,颠簸得很,有几次大幅度的忽升忽降让心都跟着跳到嗓子眼了。我担心飞机就要失事,也庆幸自己买了保险。这才是我第三次坐飞机。身边的商务人士也觉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怎么这么颠?以前从来没这么颠过。”乘客里有几个小孩子起先觉得好玩,说“等于坐免费过山车”,后来见情形不妙也吓得喊出了“救命”。有一刻,机上安静得可怕。后来,飞机总算恢复正常,不再颠簸。

晚上十点,飞机平稳降落在浦东机场。走下旋梯的一瞬间,我生平第一次觉得“脚踏实地”是如此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