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民国课堂:军阀总统
3822800000025

第25章 东北之王张作霖(1)

张作霖是位显赫一时的传奇人物,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令人赞叹,被誉为“乱世枭雄”。他出身于贫苦农家,后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统镇要地,是“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号称“东北王”,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他统治东北时,曾发展工业,扩充军备,建立了中国当时唯一的“海军”、“陆军”、“空军”俱全的武力。他大量引山东汉人进入东北,充实东北边疆,这一移民战略改变了东三省的人口、民族、文化格局,成为日后日本侵略此地的一大障碍。此外,他还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尊敬孔儒。同时也重视现代化教育,虽然主要是为军事服务,但客观上起到了培养人才的作用。

在位期间,张作霖曾多次拒绝日本人的拉拢。他说:“个人胜败利益事小,引狼入室关系重大。我自己不愿意做亡国奴,也不愿自己的子孙做亡国奴。”民间流传着“张作霖为日本人作字画,为不把‘土’送给日本,改写‘墨’为‘黑’”的故事。这个“张作霖手黑,寸土不让”典故,很少有明确史料支持,可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日军虽将张作霖视为眼中钉,却也不得不叹服张是个“压不倒的小个子”。

甲午之战,混混也疯狂

19世纪末,甲午战争暴发,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国,此时更多的中国人还不知道战争的开始,还在为自己的温饱寻找出路,当这场战役从朝鲜半岛打到辽东半岛的时候,也变相地为当时的贫苦大众提供了一个谋生的出路。也正是这时,一个二十出头的落魄男子披着破皮袄逃离了闯荡了三年之久的高坎镇,从他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不甘和一股浓浓的恨意。他就是张作霖,在残酷的社会中寻找着自己的出路。他先回到了黑山县赵家庙和哥哥张作孚在官道上抢劫财物以维持生计和赌钱享乐,没想到当地发生了一件大案,牵扯到这兄弟二人。原来在这条官道上发生了官饷被劫案,官府抓不到劫匪,却探听到张作霖兄弟时常在这一带作案,干脆就把二人抓捕以求快速结案。张作霖在严刑拷打之下死不承认,才保住了一命,没有被立即处决。第二年初,在吉林抓捕到的一名土匪供出官饷抢劫案,张作霖才被释放。

被释放后,张作霖觉得没脸留在赵家庙,就到营口附近流浪。到了营口,他还是时常去赌钱,没过多久就和营口的地痞流氓混到了一起。赌钱几乎是张作霖的父亲留给他的唯一“财富”了,他一生中所做的事情或多或少都带着赌徒的色彩。当时的营口正是甲午战争的波及区域,清政府调集兵力来带营口驻扎,宋庆是这支“毅军”的最高长官。

一切也许是巧合,张作霖一个多年前的好友赵得胜在毅军中任管带(营长),两人在军中巧遇,他乡遇故知的喜悦让两人相互倾诉彼此的经历。张作霖得知赵得胜当上了管带,十分羡慕,想到自己的现状,便也想去参军,再加上赵得胜看到他到处流浪,也劝说他参军,并答应举荐他。就这样,一个整天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一不留神成功参了军。由于在军中没有正式编制,张作霖只能先当起了伙夫。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自古就有“好汉不当兵”的说法,但张作霖却没有这么想,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向上爬,这时他已经把自己的前程赌在了当兵之上。赵得胜的长官马玉昆非常爱惜自己的马,他的马生病后久治不愈,这时,赵得胜想起张作霖在从军以前在高坎镇做过兽医,就把他引荐给马玉昆。张作霖到后对马玉昆的爱马用心医治,细致照顾,使马儿完全康复,从这以后,张作霖会医马的消息就在军中传开了,军营中不管谁的马生病了,都找张作霖治。此次事件使得马玉昆对张作霖赞赏有加,每次他的马有些毛病,他都让张作霖来看看。久而久之二人就很熟络,此时张作霖已经被马玉昆提拔为哨长。

在战备期间军营还是有自己的娱乐方式的,当时的清军兵营也都是这样的现状。聚众赌博时刻充斥在这个在战乱时期紧张又安逸的军营。这天,初次听到赌博声音的张作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几番细听后,他终于鼓起勇气要看个究竟,近前一看原来在军营也有赌局,这可把他高兴坏了,一来可以过过手瘾,二来可以和官兵们交流感情。张作霖从小就跟着父亲出入在赌场,为赌徒买东西赚点零花钱,对赌场的一些规矩都十分明白。

张作霖从小就俨然是一个小混混、小赌徒的样子。他的父亲也是死在了这个“赌”字上,他却仍没有醒悟,为了赌可以忘掉一切。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在栾家堡聚众赌博,村民王小二在赌博过程中一输到底,最后还欠了一身的账,张有财见他无力偿还,就逼着他用老婆抵账,激怒了王小二。

张有财继承了他的先祖当初从河北闯关东置下了不少的家业,由于张有财不务正业,在分家后与家人不和,又不愿种地为生,所以四处游荡,靠聚赌为生,后来搬家到栾家堡才居住。在那个年代,人口流动本身就很少,当时的栾家堡只有他一家是外来户,这才使王小二动了杀心。

王小二选了一天,约张有财到村里河边附近的小树林,商谈怎样还债的事情,张有财还美美的想着王小二的媳妇,哪想一到约定地点,王小二一斧头就把张有财给劈死了。也有说法是,两人再次见面的时候,张有财不停地催促王小二还钱,还逼着他马上拿老婆抵债,王小二一脚把张有财踹死在河边。总之张有财是死了,丢下了十四岁的张作霖。之后张作霖发迹当上东北王、大总统,人们都说是他父亲当时在河边下葬的地方是个龙穴,给张作霖带来了好运。身在军营的张作霖见到赌局可不会去想他父亲是怎么死的,他仿佛又焕发了在赌局厮混的风采。

张作霖在甲午战争期间虽然当兵,却没怎么干正经事情,不过,他却熟悉了一套官场的规矩,这为以后他参与政治角逐起到了一个启蒙作用。当然此期间他还用能给马看病的本事,花了三天三夜给盛京将军的爱马医好了病,以此救了他二哥张作孚的命。这件事传开后,十里八乡的人都对张作霖高看一眼,张作霖也趁着这股股春风,骑着高头大马到赵家高村向赵占元的二姑娘提亲。赵占元禁不住张作霖带来的聘礼的诱惑,又对张作霖的前途充满信心,就答应了这个婚事。一场甲午战争让许多人死于战场,而张作霖确是春风得意。张作霖对生活充满美好愿望的时候,战争终于打到眼前了。

1895年,中日军队在田庄台发生激战。3月9日毅军主力处在日军的包围之中,毅军将领宋庆急调赵得胜增援,此时马玉昆对战局进行分析后见大势已去,便下令撤退,阻止了赵得胜的增援,也使得张作霖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入战场。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战争结束,毅军也要撤回关内驻防。张作霖无心跟随,就偷偷带着枪支弹药跑回了老家,又开始了他的混混生涯。

作为一个乡间地痞流氓加赌徒和劫匪,张作霖在甲午战争中晃了一圈后还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张作霖就像放弃了“公务员”,又过上了“贫下中农”的生活。外人看不明白的事情很多,也许只有当事人才明白他要的是什么,他的目标在哪里。张作霖是不甘寂寞的,他经历过的事也使得他不甘平庸,虽然他回到家乡后又开起了他的兽医铺子。

不甘寂寞,绿林称雄

从19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东三省就是一个不平静的地方,沙俄的步步蚕食,想控制东三省的野心在不断的壮大,谁知这时甲午战争爆发,《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日本也把目标放在了东三省,本来已经够乱的东三省现在可谓乱上加乱。日本和沙俄开战,清政府居然划出了交战区域让两国作为战场。政治上的软弱和腐败最终把一切恶果全都丢给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东北三省也出现了与其他地方所不一样的风貌——胡匪、马贼十分兴盛,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过去我国与沙俄交界处时常有沙俄人过来抢劫,因为他们都留着大胡子,所以称他们为胡匪。到东北匪患横行时,干脆所有盗匪都被统一称为胡匪。胡匪也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活动在山区,有利于躲藏和与敌人周旋;一类主要是活动在平原地区,骑马抢劫村庄后迅速离开,机动性十分强。当时在张作霖的家乡辽宁,匪患也是多如牛毛,比较大的势力有三个帮派:亲日派的冯德麟;反对沙俄、日本和清政府的杜立三和参加过天津小站练兵后因不愿受苦而逃回老家纠集匪徒自成一帮的金寿山。

张作霖甲午战争之后骑马携枪跑回了家,在岳父的帮助下又做起了兽医的行当。附近找他看的牲口总是能药到病除,慢慢的,名声就传开了。张作霖这一手兽医的绝活是源自他的继父,张作霖父亲被杀之后母亲带着孩子改嫁给一个兽医,为了让张作霖有个谋生的手段,张母就让他学了兽医。经过在高家坎和于六一起开兽医店的实践,让张作霖练就了相当高明的兽医医术。名声传开了按说是好事,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在当时的乱世,有时候你不找麻烦,麻烦却来找你。慢慢的,连附近的胡匪们都牵着马过来让张作霖诊治。这一来二去,互相就十分熟悉,张作霖的心思就动上了。他羡慕胡匪的出手阔绰、为人豪气。虽然这些胡匪大多是晚上牵马来让他治疗,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被当地的财主知道后十分心慌,害怕张作霖勾结胡匪来劫掠自己的家业,就把张作霖告上了官府,最终张作霖以通匪罪被判入狱,最后经岳父赵占元花钱打点才算把事情平定下来。张作霖骨子里本身就有一股野劲,经过这一遭,他看清了官府的不分青红皂白、吃了原告吃被告的丑恶嘴脸。一气之下,张作霖心想:你们不是说我通匪吗?我这就去通匪,给你们好看!张作霖在外闯荡多年也没有白混,他与当时比较有势力的土匪头子冯德麟有个一面之缘。在张作霖去高家坎谋生之前,他在一家大车店当杂役,帮着冯德麟修过马车,冯德麟还向他吹嘘过令人向往的绿林生活。

安逸平淡的生活注定不是给张作霖准备的,通过冯德麟的引荐,张作霖投到了董大虎的帮下,这一伙人主要干的是绑票的营生,张作霖主要负责看人质。由于张作霖看他们做的事太不人道,不甘与他们为伍,再者他了解了绑匪的活动手段后也不甘久居人下,于是他就联合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反出了董大虎的团伙,带着自己的队伍到处流窜作案。由于没有底盘,他们只能四处投靠较大的土匪。

张作霖的硬气性格总是和大土匪们不欢而散,最后他只能带队伍回到赵家庙。整个辽西地区十分混乱,一方面盗匪横行,二来俄国侵略者也来烧杀抢掠。这时一些大财主就纷纷组织连庄会或地方“大团”来保护地主们的财产。“大团”所负责的区域被称为“保险区”,在这个区域里是不允许土匪抢夺和俄国士兵侵扰的。他们的吃穿都是由当地抽捐来满足,张作霖正是看到了这个类似于地方乡兵性质的组建方式,就带领弟兄回到了赵家庙,准备筹建自己的保险队。

在岳父赵占元和其他乡绅的帮助下,张作霖建立的自己的保险队活动在赵家庙一带。张作霖对手下管制十分的严格,不像其他的保险队,明着是保护区域内人们不受侵害,暗地里却还是在干勒索乡民的勾当。张作霖对手下严格管理,也为他博得了一个很好的名声,中安堡镇的乡绅们在听到张作霖的保险队纪律严明后,都想让张作霖来保护他们。张作霖又一次春风得意,终于从农村走进了乡镇。没想到,这可触动了金寿山的利益。原来,这里本是金寿山的势力范围,张作霖这样做引来了金寿山的报复。金寿山在了解到张作霖的防御部署后,趁其不备,带领队伍把张作霖赶出了中安堡镇。在逃亡的过程中,正巧路过八角台镇。八角台镇是当时辽河西岸的交通重镇,周边的人都来这里进行交易,慢慢形成了这个区域最大的农贸市场。这里也是土匪们眼中的肥肉。但这里城墙高垒,城墙上还配有火炮,张景会是这里的保险队队长,带领二十多人维护此地治安。

此时张作霖虽战败丢了地盘,要借道八角台逃亡,但在与八角台镇的交涉中却显得硬气十足,弄得镇上的财主以为张作霖是以借道为由劫掠八角台来了。他们派出去和张作霖接触的人在收了张作霖的好处后,在各大财主面前使劲吹嘘张作霖的保险队兵强马壮,使得各大财主最终下定决心,先把张作霖迎进城来再作打算。

八角台镇上的有钱人以张子云为尊。张子云早就慕名张作霖对保险队的治理有方。交谈过后又见张作霖懂礼有数,当张作霖要辞行离去之时,张子云却说想让张作霖留下来保护八角台镇。

这真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张作霖的才干和能力都在张景会之上,张景会主动让出了保险队长的位子给张作霖,至此张作霖的势力开始逐步成型。之后张作相带领兄弟投奔张作霖,他队伍再一次壮大。

八角台的位置引起许多胡匪的窥视,大仗小仗时常打起,这也打出了张作霖的威名,使得张作霖的势力越来越大,同时张作霖还不忘了结交权贵和一些文人谋士。保险队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张作霖已经有了筹码,他想去赌更大的局。他身边的谋士给其出谋,让其接受招抚成为朝廷官员。当时盛京将军増琪针对军队官兵不足的情况采纳了下属的意见——招抚匪患来补官兵不足。张作霖苦思投门无路时,打听到増琪的夫人要来盛京,正好要路过他管辖的地方,他就好生款待并表明想要接受招安的心迹,以寻求増琪夫人的帮助。最终在多方的努力下,张作霖这个绿林中人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大清官员。做官之后,张作霖积极响应清军的剿匪行动,并在剿匪过程中取得了一次次胜利,逐渐赢得了清政府的信任。

当时不仅仅是张作霖,好多昔日的土匪头子都接受了清政府的招安,由土匪到保险队再到真正的大清官员,虽然旗号在改变,但人物却没有变,说到底最终在东北这片土地上,还是这几支绿林称雄的土匪在互相争斗,以夺取最高利益。

巧计连环掌控东三省

清政府的统治越来越支离破碎,为了求得突破以延长朝廷的寿命,清政府也进行了一些变革,东北方面更是建立了行省,任命赵尔巽为盛京将军。日俄战争结束之后,又调任张锡銮为奉天巡防营务处总办。张锡銮是张作霖的顶头上司,在其上任之时,张作霖投其所好,送给张锡銮一匹上好的骏马,并亲自带人把张锡銮送到了奉天城。张作霖的努力换来了调入奉天的机会,他被调任奉天巡防五营的统带官。从此,张作霖开始进入到东三省权利的角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