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格决定成功
3819000000039

第39章 伟大的爱情造就伟大的人生(2)

斤斤计较、唯利是图与高尚的爱情是水火不容的,真正的爱情如同高山白雪、冬日腊梅,其风骨和清香非同一般。爱情使人温良、谦和;爱情使人互相信任、勇气倍增,真正的爱情,必定使人更加热爱和追求知识、崇尚智慧;真正的爱情也势必将与美德和知识形影不离、永不分离。诗人勃朗宁说:“所有的爱情,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产生智慧。”最富有天才的人,永远是最诚实的恋人。一切真正的快乐,都能因为爱情而得到升华,变得愈加神圣。爱情也能使得崇高的精神更加伟大,人们若是拥有了高尚的爱情,那些潜藏在他们身上的卑鄙、****、反复无常等恶劣的品质,也终将被尊重、友善等良知所取代;高尚的爱情能使人们胸怀大志、目光远大、胸襟开阔,并能促进智力的开发。斯梯尔在谈及伊丽莎白·哈斯廷斯夫人时,说过一句对妇女们最美好的赞美词。他说:“爱,应该是开明而大方的教育。因此,据‘要为师先为人’的观点,妇女们应该是最高意义上的教育者,因为,作为一个教育者,她首先要满怀爱心,才能最为人道、最为钟情地从事教育。”

人们一直认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如果他们的仁爱之心没有与世界联系起来,那么,他们的生活就不能说是完美无缺的。因为,不懂得什么是爱的女人,就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女人,同样,不懂得什么是爱的男人,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人。男人和女人都是对方的有机组成部分,单个的男人或者单个的女人都是不完全的人,因此,男人是女人的一半,女人也是男人的一半。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说:“情侣们总是在对方的身上,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地方,因为爱情的缘故,常常能使得本来分开的人们,又重新结合成了一个整体。”关于这一点,柏拉图的观点也许有失偏颇,因为能使得人们彼此之间联系在一起的因素,除了爱情之外,还有慈爱、父爱、母爱、手足之爱等等。但是,即便柏拉图的观点有失偏颇,他却谈到了爱情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真正的婚姻必须建立在男女双方互相尊重、互相友爱的基础之上,真正的婚姻也必须是男女双方心灵相通的完美结合,如若不然,婚姻也只能是爱情的坟墓,从而葬送了彼此之间纯洁而美好的爱情。费希特就曾说:“如果婚姻不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敬重的基础之上,那么,男女双方就不会存在真正而持久的爱情。男女双方也只会从这种失败的婚姻中,品尝到遗憾的苦果,而且,这种婚姻与任何崇高的人类精神,都是背道而驰、水火不相容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去爱一个道德败坏的人,而总是去爱那些受人尊重、令人羡慕的人。总之,真正的婚姻必须建立在良好的个人道德基础之上,而且,这种优秀的个人品德应该既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又表现在社会生活中。

当然,男女之间的爱情和婚姻,绝不仅仅在于男女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敬重,它们的存在,还具有更深刻、更微妙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并不存在于男人与男人之间或者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情感交往中。美国小说家霍桑说:“谈到慈爱之情,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感情与慈爱之情还有着天壤的差别。一个男人从来不会或者绝不会紧紧地抓住另一个男人的手,更不会紧紧地将对方搂在怀中。因此,男人从来不能从那些兄弟般的伙计身上,得到任何亲密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而只能从女人身上得到这些最为真挚的情感。这些女人除了他的妻子,还包括他的母亲、姐妹,甚至女儿。”

跨过爱情这道门槛,人们就会进入一个充满快乐、同情和乐趣的新世界。这个新世界,与他以前所在的小家庭和童年时期生活过的家庭完全不同,在这个新世界里,人们每天都能得到新的快乐、新的幸福和新的欢笑。从此,人们便步入了一个充满种种新的考验和磨炼的世界,在这个新的生活空间里,人们得一点一滴地注重自我修养、学会待人接物,遵守纪律等等。法国文学评论家圣伯夫说:“家庭生活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忧虑和烦恼,却也是丰富多彩的,并且极富成果。在家庭生活里,人们的忧虑与欢乐、烦恼与欢笑,总是难舍难分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在这无穷的欢乐与痛苦、欢笑与忧伤之中,却又有着夫妻生活的情趣,这也让其他任何情感感到望尘莫及。如果一个家庭,在很长的时间里仍然没有新的生命诞生,这个家就缺少了许多本来该具有的欢乐和希望。这个家庭的欢乐和笑声,就会渐渐稀少,而且总是充满了愚蠢的行动,充斥着种种道德败坏的行为。”

整天忙于生意而不顾家的人,便会不自觉地变得心胸狭窄、满腹疑虑,乃至麻木不仁、冷酷无情。因为他们整天忙于与生意人打交道,时时刻刻要算计、提防别人,每时每刻都要考虑自己的利益。长此以往,人们就会渐渐陷入利益的漩涡,不能自拔,他们总是思考着下一步的进攻和防守,形成了计较利益得失的思维定式,便会扼杀掉原本温情和善良的本性,滋生猜疑、卑鄙、下流、无耻、腌臜等等不良恶习。那么,这样的人该怎么挽救呢?治疗这种病的良药,就是想法让他们回到家庭生活中来,通过欢乐和充满希望的家庭生活,将他们从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商人生活中解救出来。一旦解救出来后,他们便会沉浸在妻子温情的抚爱中,在意孩子们天真无邪的一举一动,得到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快乐和幸福,他们自己的精神也就会真正地爽快和健康起来。家庭是心灵的避风港,人们只有在家里,才能真正做到什么都想或者什么都不想,才能从精神上完全归属于自己。

因此,泰勒说:“再温暖、再真切的社会欢乐,也不敌家中的一缕灯光。整天泡在生意场上的人,会变得感情麻木、心胸狭窄,感情通道也日渐萎缩。只有婚姻、家庭才能镇守人类精神的港湾,人们真正的欢笑和幸福只有在这里才能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不管一个人的抱负如何远大,生意如何兴隆,如果这个人没有一丝一毫的温情,对受苦受难的人们没有半点同情之心,对自己的妻子儿女没有无限的眷恋之意,那么,在外人看来,他也许是春风得意、富甲天下,但是,他却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真正的成功,也永远只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

阿瑟·荷尔普斯先生在他的一篇散文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我们身边,我们常常能看到有些人一天又一天地富了起来,有些人一天一个台阶地向上爬,有些人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里名气越来越大。因此,有的人便认为自己‘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认为这些人才是命运和上帝的宠儿,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成功者。但是,如果这些人的家庭生活是一塌糊涂、乱七八糟,或者残缺不全;他们的家庭没有温情、没有关爱、没有欢乐和幸福;他们以前的仆人认为和他们待在一起简直倒霉透顶;他们的亲人认为他们满嘴虚假仁义,内心却残酷无情,那么,像这类所谓的‘成功者’,却是实实在在的失败者。不管这种人的财富、仕途、名气多么令人叹为观止,也不管这类人的命运或运气是多么令人眼馋,我认为他们总是缺少一件最重要的东西,那便是无法安放自己漂泊而孤寂的心灵。这些人本身所具有的善良、仁慈之心,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宿,就像一艘行驶在大海中的渔船,势必要在大风大浪中闯荡,最后也要找到一处灯塔抛锚靠岸,同样,人活一辈子,有许多许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但是人们的心灵总要找到家庭这个温馨的港湾来停靠,其实,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家,却是所有善良和正直的人们安放心灵的归宿,同时也是所有爱的基地。”

只有在家庭生活中,一个人内在的性格、品德才会更真实、更直接地显露出来。一个人真正承受普通生活的能力,也只有通过家庭生活才能真正展示出来。许多人善于处理公共事务或生意场上的事,但在这种社会生活中,往往压抑着自己的内心冲突,而屈从于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但是,一旦他们到了家庭生活中,由于失去了这种来自社会的压力,往往被一些日常生活的麻烦事所困扰,反而日益被动。这些人的全部精力和心思,都放在了生意上面,如果生拉硬拽地要他们寻回真正的幸福,他们也能将全部的心思搬回到家庭生活中来。当他们回归到家庭生活中后,他们本身所具有的真正的诚实、坦率,以及心中之爱、同情之心、体恤之心、正直之心,才能不加掩饰地显露出来。他们的品性,如同山涧的一股清泉,涓涓注入家庭生活中去。然而,如果一个家庭缺乏慈爱之心,这个家庭里里外外都显得寒冷如冰,并且这个家庭势必非常****、冷漠,没有丝毫乐趣可言。同样,如果一个家庭缺乏正义,家庭成员之间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爱,不会有真正的信任,不会有真正的互敬互爱。在家庭生活中,只有那些爱意融融、充满信任和互相尊重的家庭里,家庭成员才会有享受不尽的快乐和幸福。

伊拉斯谟这样称赞托马斯·莫尔的家:“莫尔的家充满了温馨,到处洋溢着基督教的精神,在这个家里,从来没有争吵和打架,甚至连恶言恶语的话也几乎听不到。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愉快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而且勤奋努力,家里到处充满着祥和愉快的气氛。”莫尔本人十分谦恭、温和,总是和和气气,与人为善,他的这种美好的品德,感染了家中的每一个人。因此,在这个家庭里,每位家庭成员都严格地要求自己,就是一些芝麻绿豆大的麻烦,他们也能心平气和地解决。于是,他们这个家庭里,总是充满了礼让、温良、谦和的气氛。莫尔自己也曾说道:“在家庭生活中,人们只有不断地与家人交流、谈心,彼此之间的心才会贴得更紧,才会互相关心和爱护。”在莫尔本人看来,家庭成员之间的这种经常性的情感交流,比任何严肃而重大的社会交往都显得重要。因为这些看似细微的交流和谈话,却如同演员出演一部戏里戏份最多而且最重要的角色,同样,这些细微之处在家庭生活中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一个人心中的仁慈、善良、体恤之情,一旦被家庭生活所激活,就不会仅仅囿于家庭这个狭小的范围之内,他的爱心就会由家庭扩展到整个社会、乃至全世界。爱默生说:“爱,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往往通过家庭这个媒介物点燃一个人的激情、热情和仁爱之心,然后又将这份爱心向周围辐射,直至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越来越多的男人和女人,都会沉浸在这人间的爱河之中,每个人的心中都跳动着一团仁爱之火。无数团仁爱之火,又交织成爱的火海,从而使得整个世界都辉映着爱的光辉,每个人都听到了爱神的呼唤。”

家庭生活是滋生温和、慈爱之情的温床。妇女们是这个家庭王国里的主人,她们总是以其慈爱、善良、温柔、和婉来统筹安排家中一切大小事务,而且以道德灵魂作为家庭生活的主要思想,对每一个家庭成员贯彻落实下去。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比女性的柔情婉语,更能抚平一个人心中的烦恼,驱除一个人心中的苦闷,使得一个人重新点燃起生活的希望。男人若是娶到一个情操高尚、宽宏大量的妻子,就没有摆脱不掉的苦闷和烦恼,同时,在妻子的影响下,他们便会时时感到轻松、舒适和幸福。有了这样的妻子后,男人便知道何谓身心俱爽,何谓爱的真谛,同时,男人也会拿妻子当成最可信赖的顾问和参谋,凡事都咨询听取妻子们的合理化建议。当男人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时,妻子的直觉往往一点即破,使他猛然醒悟。

诚实、可靠的妻子,往往是丈夫精神的支柱,男人们也会慢慢发觉,在人生的惊涛骇浪之中,在一次又一次的风风雨雨之中,只有忠实而可靠的妻子,才是自己唯一可靠的依靠者、安慰者、同行者。每当大难来临、风云突变的时候,妻子的目光仍是那样的温良、平和,也只有妻子的心才是跟着自己的心一起跳动,同时,坚定、勇敢、智慧、善良的妻子,即使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恐怖中,也会毫不动摇地给予丈夫平和、温良而坚定的目光,从而使得丈夫能临危不乱、化险为夷。作为丈夫最忠实的妻子,也只有她才能在血雨腥风的危难时刻,给予丈夫家庭的温暖和心灵的慰藉,并让丈夫重获新的希望,焕发起新的斗志。

人生就如在大海上航行的一只小小帆船,时常遭到不测之风云,而这个时候的大海,随时都有可能掀起惊涛骇浪。每当丈夫遇到旦夕祸福的时候,忠诚可靠的妻子总是以自己不尽的温情,慰藉随时都有可能堕落和消沉的丈夫。年轻的时候,妻子是与丈夫结伴而行的窈窕少女;中年的时候,妻子是与丈夫共度风雨的人生伴侣;夕阳西下,残阳渐息的时候,妻子不但能与丈夫“老来相伴”,且又是一坛酝酿了多年的香醇。

每当伯克谈起自己的家时,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常常说:“每次我回到自己的家中后,从外面带回来的所有烦恼和忧愁,便都能轻松地抛到九霄云外。”路德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每当谈到自己的妻子时,他总是说:“我宁可与自己的妻子安于贫苦,也不愿意为了换取富贵和荣华,而失去贤惠的妻子。”在谈到婚姻时,路德评论道:“男人们最大的幸福,便是碰到一位善良而贤惠的妻子。男人们和这样的妻子生活一辈子,才可以说是真正享受到了人世间最为美好的幸福。同时,男人们与这样的妻子生活在一起,他们才会享受到真正的宁静和平和,才能将心里憋着的苦楚对妻子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男人们甚至可以将自己拥有的全部财产像这样的妻子吐露,更为甚者,男人们也可以将自己的生命完全托付给这样的妻子。”

一个人要在婚姻生活中享受到幸福,在家中得到心灵的憩息,就必须要拥有一个心心相印的伴侣。这样的伴侣,并非只是丈夫本人灰色的复制品,也就是说,妻子的言行举止、性格等等,并非要和丈夫保持完全一致。任何男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一个具有男子汉气概的妇女,同样,任何妇女也绝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一个柔弱如水的男人。女人最可贵、最令人喜爱的地方,并不在于她的才智而在于她的温情。女人要想使得自己的丈夫心神爽快、去除疲劳、忘却烦恼和忧伤,靠的不是自己渊博的知识,而靠的是她丰富的情感以及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