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格决定成功
3819000000026

第26章 自律自制是一切美德的基石(4)

正直明智的人,往往注意厉行节约、细水长流,不会大手大脚、胡乱花销,即便生活拮据,他们也会自我克制,而决然不会沦落到打肿脸充胖子或借债度日的地步。因此,能节制自己欲望的人,即便收入再少,他们也会量入为出,生活得满足而踏实;对自己的欲望不能加以控制的人,即便挥金如土,也填不满自己日益增长的贪欲。于是,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即收入虽少,但能控制自己欲望的人,就是精神上的富翁;有的富人,即便拥有万贯家财,然而贪欲之心不减,也只能称得上精神上的穷鬼。有一次,苏格拉底亲眼目睹到大量的财富、珠宝以及一些价值连城的家具,被蔚为壮观地运抵雅典城时,他却轻描淡写地对弟子说:“此时此刻,我看到了许多我并不奢求的东西。财富这东西,关键你自己怎么看待,正视财富你会收获到幸福,贪欲财富则会葬送幸福。”与苏格拉底一样,伯瑟斯曾说:“对于那些自私自利的贪欲,我完全能谅解,有时,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当中,不是经常有人说‘你的’和‘我的’财富吗?那些贫穷的人,总是惦记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这一点其实再正常不过了,但是,若是他们能量入为出,小心谨慎地安排好自己的饮食起居,完全可以过上充实而幸福的生活。”

如果一个人有了更高的追求,他就不会终日想着钱财。法拉第就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因为追求科学而牺牲了巨额的财富,但他丝毫不感到可惜和后悔。试想,如果法拉第是一个喜爱用钱财去购买欢乐生活的人,他一定能过上富足的生活,然而他并没有像那些惯于借债度日而无力偿还的人那样向他人摇尾乞怜。霍尔在其《回忆录》中写道:“当别人问起已负债累累的马金将怎么支付酒钱时,他回答说:‘你们看着办吧,反正我现在已经拿不出钱来了,你们就在我的老账本上再添一笔吧。’”无奈!十足的无奈!可怜!十足的可怜!一个负债累累的人,已然是没有资格再挥霍下去,然而他们却对虚有其表的生活置若罔闻,以至陷入到恶性循环的债务阴影下。

谢里登就是一个花钱无所节制的人,他喜欢疯狂地消费,当收不抵支时,就向人借钱,几乎欠下了所有信任自己的人的钱。谢里登在竞选议员时,因为欠债太多,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支持他。帕默斯顿勋爵曾说道:“这些债权人群集在谢里登的演讲台周围,要求他还清自己的债务。谢里登却装得跟没事人似的,竟然大肆取笑他的债权人。”谢里登为何如此故作轻松?因为谢里登从未索取过一丝一毫的公款,与那些靠着贪污公款发家致富的人相比,他还算得上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在穆尔所著的《拜伦传》一书中,写道:“有一次,拜伦勋爵出席晚宴,碰巧赶上了谢里登的演讲。谢里登演讲道:‘先生们,想要拥有一年成千上万的收入,对于勋爵们来说,是一件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这些勋爵们极易从公款中获得成千上万的财富,或者从一些挂名职务中得到成千上万的收入,他们能够夸耀自己的爱国精神,也能高居于财富的诱惑之外。但是,他们并不了解那些收入惨淡,却能同样骄傲地置身于诱惑之外的人,他们也不了解在自己的生活中,拥有一先令究竟意味着什么。’演讲进行到这里时,谢里登的眼里噙满了泪水。那些曾借给他财物的人们,纷纷站起来为他鼓掌、为他呐喊。”

在谢里登所处的时代,社会上关于讲公德的调子非常低,有人甚至认为挪用公款也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一些政党的头头们,也毫不忌讳地不顾自己忠心耿耿的追随者,肆无忌惮地挪用公款,他们是一群“宽宏大量”的人,只不过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在这些“宽宏大量”的头头们的庇护下,那些五湖四海的“达官贵人”们,出于自己极度的“慷慨”,以牺牲当地利益为代价,对手下一些挤占、挪用公款的人,频繁地亮起了一次次的“绿灯”。

然而,尽管讲公德的调子被人们所不屑,但是有正义的人还是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坚持自己的原则。康沃利斯被任命为爱尔兰总督时,他任命了纳皮尔上校为军队账目的审计师,并对纳皮尔说:“我为什么任用您呢?因为您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多年来,我从周围的小人身上获得了一些经验教训,因此,我太需要一个能节制自己的欲望,并能贯彻下去的正义之人了。”

卡沁勋爵是一位坦荡荡的正人君子,他对侵占公家财产毫无兴趣。他在任时,没有侵吞过一分钱的公款,成为世人称道的榜样。据说,曾有数百万的钱财经过卡沁的手,但他却从未有过私吞的念头。卡沁一生为官清廉,直到他去世,仍旧两袖清风、一贫如洗。甚至连那些恶毒诽谤他的政敌,也从来没有一个人对他的诚实和正直提出过质疑。

众所周知,瓦特·斯科特是一个真正的诚实、正直的正人君子。在他的传记中,我们注意到,他看得最庄严的事情,便是竭尽全力地偿还自己的债务,即便那些与自己有牵连的公司债务,他也要尽力还清。当斯科特债务缠身,加上自己的书稿不能付梓出版时,眼看就要倾家荡产,一些朋友好心好意地主动提出,愿意向他提供足够的钱帮他度过难关,他却骄傲地说:“用借钱来偿还自己所欠的债务,其形式与拆了东墙补西墙无异,因此我不需要你们的施舍。我还有勤劳的双手,我要用这双手去偿还自己所欠下的债务。”当有位朋友愿意无偿地支付给他财物,帮助他偿还所欠的债务时,斯科特特意给这位朋友写了一封信,他写道:“我们可以失去其他任何东西,哪怕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我们也不能玷污自己清白的名声。”

霍尔上尉在其《航行和旅游散记》中,记载了自己与斯科特的谈话——我说:“我认为,人们遭到财产损失时,不应该烦躁,因为损失财产不过是人生诸多不幸中,最为微不足道的不幸。因此,人们应该将损失财产的事情,看得开一些。”

斯科特问道:“你把财产损失的事情,看做微不足道的不幸?”

我确信无疑道:“是的。”

“我也认为,损失财产远没有失去朋友那样更令人痛苦。”斯科特接着说,“损失财产与失去道德、失去健康相比,哪一个更令人痛苦呢?”

我说:“自然是后者。”

斯科特又问:“那么,损失财产与失去平和的心境相比,哪一个更令人痛苦呢?”

我回答道:“还是后者。”

斯科特笑了笑,说:“即便一个人终日被债务困扰,只要他能自我克制,也能排除干扰和危害。在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要思前想后找找问题出现的原因,想着方法去补救它。因此,如果正直的人遭受痛苦的话,我衷心希望他能坚强起来,勇敢地正视问题,也希望他能圆满地解决问题。”虽然斯科特的健康曾因劳累过度而受损,但是他仍然继续像头老黄牛那样辛勤地写作,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要靠自己的双手还清债务,他的一生笔耕不辍,直至生命的凋亡。我们不得不承认,斯科特以生命健康为代价,极力还清他的债务,为自己保全了名声和自尊。

斯科特所写的《伍德斯多克》和《拿破仑传》流传甚广,几乎无人不知,然而斯科特在写下《拿破仑传》时,在日记中记载道:“拿破仑挑起的战斗,致使许多人无辜地死亡、数以万计的人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流离失所,我深深地感到这些战争的可怕行径,如若可能的话,我希望自己能代替那些无辜的人去死。”除了这两部作品外,斯科特在最为痛苦和悲伤、家庭生活捉襟见肘时,写了无数的季刊文章,还创作了《科隆戈特编年史》、《杂文集》和《祖父的故事》等等一些作品,而这些作品所挣得的稿酬,除了极少部分贴补家用外,绝大部分都被用于还债。斯科特在回忆中,这样写道:“那时的我,睡得十分安稳和畅快,因为只要我听到债权人感谢的话语后,就倍感轻松和惬意。每当我履行了自己作为一个诚实、正直、讲求信誉的人的义务后,我就会感到如释重负、倍感自豪和骄傲。以前,有一条悠长的、使人倍感压抑的黑暗的道路,横亘在我面前,我也曾因为这条黑暗的道路感到过痛苦和绝望,但是它又为我指引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即为我自己保全清白名声的路。如果让我选择死亡,我想说,与其痛苦地挨过灰暗的时光,不如让我光荣地坦然面对死亡。对我而言,当我偿清了所欠的全部债务后,我将受到所有债权人的赞扬,那个时候,我的良心才会安稳,我才会了无牵挂地与死神见面。”

接下来,斯科特写了越来越多的文章,包括《珀恩的漂亮女仆》《吉尔斯坦的安娜》,以及更多类似于《祖父的故事》之类的作品,直到他突然瘫痪为止。但是,当斯科特从瘫痪中恢复过来时,他又开始握笔伏案,写下了《恶魔和巫术之研究》和苏格兰史《拉德勒百科全书》,还有四辑《祖父的故事》。看到斯科特如此卖命地写作,他的医生十分心疼地警告道:“斯科特先生,我想提醒您,您现在的身体尚未完全恢复,是不能将全部精力扑在工作上的。”然而,医生的劝导终究只是徒劳,他不可能劝阻斯科特放弃写作。斯科特对艾伯克伦比医生说道:“您让我减少工作量,就如同将水壶放到火炉上,然后嘱咐我说,千万别让水壶煮沸。因为,如果我无所事事的话,我肯定会发疯的。”

斯科特极其努力地写稿,所欠的债款也在日益减少。他对身边的朋友说:“我相信,再过几年,我就能还清欠债,重新成为一个自由人。但是,现在我还做不到,因此,我必须比以前更为努力。”于是,斯科特又创作了一部著作《罗伯特伯爵在巴黎》。在创作这部书稿时,斯科特写得相当费力,直到自己再一次地陷入瘫痪。据斯科特自己所说,在当时,他感到有一种“犁到了农田尽头”的力不从心。即便如此,他的勇气和毅力却没有因此而消沉下去。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真是痛苦极了,但这只是肉体之痛,而非心灵之痛。我常常希望自己能从此躺下来,长眠不醒,但是每当我想到自己还有未偿还的债务,我就要挺上一口气,继续坚持奋斗。”

于是,斯科特又从瘫痪的身体中恢复过来,但是他灵巧的手已经不能动弹。即便如此,斯科特还是靠着自己的毅力和勇气,用颤抖的手握起笔杆,写出了传世之作《危险的城堡》。书稿完成后,他疲倦的身心再也不能继续创作,于是,他就前往意大利,做了此生最后一次的旅行。在旅行期间,斯科特“写作的欲望”再次被点燃,他不顾他人的规劝,仍旧每天坚持花上数小时创作一部新构思的小说。但是颇为遗憾的是,斯科特在返回阿波福德不久后,便与世长辞了,他的这部小说也最终没能完成。

在斯科特返回阿波福德的路上,当他神志清醒时,他对侄儿洛克哈特说:“我参观了许多风景名胜,但是,比起自己的家给予我的轻松和快乐,这些风景名胜远不足万分之一。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肯定是这个时代最为多产的作家,为什么我能写这么多的作品?就是因为每当我想起自己若是不写点东西的话,就会熄灭生命之火,于是我鼓起百般的决心和勇气,要毫不动摇地写下去,往往这个时候,我就会感到相当轻松和惬意,心里也特别安慰和幸福。我现在还想告诫你,我亲爱的孩子,你一定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十分虔诚的人。当你垂垂老矣时,若回首往事,你就会发现,没有任何东西能赶得上道德带给你的轻松、惬意和安慰。”

洛克哈特的虔诚品质,能与其伟大的叔叔斯科特相媲美。洛克哈特花了几年的时间,写成了相当成功的著作《斯科特传》,然而,他却没有从中索要一分钱,而是将著作所得的全部报酬,给了一个叫瓦特的债权人。更让人颇不理解的是,洛克哈特偿还的债务与自己却毫不相干,他之所以作出如此决定,源于斯科特讲信誉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他写这部传记并非为了赚得报酬,而纯粹是为了纪念杰出的逝者——他的叔叔斯科特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