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格决定成功
3819000000013

第13章 圣贤之士可以百世为师(4)

罗谢弗古尔德曾说过这样的人生箴言:“即使是发生在我们最好的朋友身上的灾难,也有一些东西让我们感到弥足珍贵。只有那些心胸狭小、卑鄙龌龊的人,才会对他人的灾难幸灾乐祸、落井下石,才会对他人的成功怒发冲冠、不可忍受。人活一世,倘若没有宽阔的胸襟和健康心态,那就是一种极大的不幸,因为人们最讨厌那些喜欢嘲笑别人的人。那些道德品质低劣的人,总喜欢把别人的成功,看作是对自己的冒犯和侮辱,他们是绝对不能容忍他人受到赞扬的,特别是在他人与自己同属一个领域或者一种职业获得成功时,他们往往会被气得暴跳如雷、极为光火。让我们感到极其不解的是,他们能‘胸怀宽阔’地宽恕他人的失败,但是,如果他人在同一件事情上比自己做得更好,他们就觉得这一切不可饶恕,从而对他人讥讽、挖苦;若是一些人在一个地方或者领域遭到了惨痛的失败,那么,这些品质低劣的人就会跳出来,对他人发出最为无情的污蔑。”有位智者,评判一些尖刻的批评者这样来考虑他的竞争对手:“当我的竞争对手在这我们共同的领域里受到了表扬,难道我还没有足够的理由去嫌恶他吗?如果不对他产生嫌弃,难道要我精心呵护他,让他一步步成长,最后砸掉我自己的饭碗?”可想而知,一个心怀叵测、目光短浅的人,当他们身边的人取得了成绩的时候,他们将会是异常的疯狂和卑鄙;当他们身边的人遭遇了灾难时,他们又将是万般欣喜、落井下石。因此,要是我们身边有这样的败类,我们就要与他们划清界限,疏远他们。

我们若是能对在世的或者已经过世的伟人们产生崇拜,那么,我们自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很自然地去模仿他们。还在孩提时代的特弥斯托克斯,他的心灵就被同代人的光辉业绩所鼓舞,并渴望为国效劳,他也因为拥有这样的品格而出了名。在马拉松战斗打响后,特弥斯托克斯陷入了沉思默想之中。当朋友询问他为何这样发愁时,他回答说:“只要我一想到密尔梯尔德斯战役纪念碑时,我就无法入睡,从而陷入忧愁中。”过了几年以后,特弥斯托克斯当上了雅典军队的指挥官,在阿特米丝安战役和撒拉米丝战役中,他硬是凭着一种伟人赐予的精神力量,将波斯军队赶到了克尔克斯地区。战后,国民们都满怀感激地说:“特弥斯托克斯的智慧和勇猛帮助他拯救了我们的国家。”

据说,修昔底德还是个小孩时,当聆听到希罗多德念他的历史学著作时,修昔底德不禁声泪俱下,并暗自下定决心要做个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有一次,当德摩斯梯尼在听完科尼斯特图斯演讲后,就被科尼斯特图斯的雄辩智慧所感染,并立志成为一名雄辩家。然而,德摩斯梯尼本人的身体虚弱、中气不足、口齿不清,而且呼吸短促,于是,他就通过勤奋的学习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了这些与生俱来的缺点。虽然德摩斯梯尼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翻越了一个又一个障碍,但是他却未能成为一名口齿伶俐的演说家。即便如此,德摩斯梯尼每次登台演讲时,都要对自己演说的内容逐词逐句地咀嚼、精益求精地推敲,正是德摩斯梯尼通过这样的技巧和勤奋,才演讲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与此类似,那些伟人也经常通过效仿其他伟人的才华或者行为方式,来塑造自己的品格。这样的事例,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可以找到原型,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政治家、雄辩家、爱国者、诗人和艺术家等,他们都有意或无意地从以往或者当今的成功人士的生活和行为中,通过模仿他们,从而吸取了自身成长和成功的营养。

同样,那些伟人们所具备的品格,还引起了国王、教皇和皇帝们的崇拜。弗兰西斯·德·梅迪奇每次总是先脱掉帽子,再和迈克尔·安吉洛说话,以示敬意;朱利叶斯三世每次和德高望重的人说话时,总是让他们坐在自己的身旁,而让自己手下权势显赫的12个红衣主教站立一旁。缘于对伟人的崇拜,查尔斯五世就曾给第欣让过路,而且,有一天,当第欣的画笔从他手上掉落到地上的时候,查尔斯则小心翼翼地弯腰将画笔捡了起来,毕恭毕敬地交给第欣,并说:“你值得一个国王为你效劳。”同样这样做的还有利奥十世,当有人未经阿里奥斯托许可,就私自印刷和出售他的诗歌时,利奥十世就以将这些人驱出教会相威胁,以让他们收敛并改错。

海顿年轻时,有很多人都喜爱和尊敬他,但是海顿发现,由于自己尚未取得成绩,很多声名显赫的音乐教师并不尊重自己,他们彼此之间也互不买账。但是海顿却完全摆脱了那种狭小器量的束缚,对声名显赫的波波拉极度崇拜,甚至为了接近波波拉,海顿决心给他当仆人。海顿成功走进波波拉的生活中后,每天都为波波拉扮演着“保姆”的角色,他每天清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为这位大师刷去大衣上的灰尘,为他擦皮鞋,为他梳理蓬乱的头发。海顿每天都坚持着做这些工作,周而复始、不厌其烦。刚开始,波波拉对这位“入侵者”动辄发怒,但过了不久,他的粗暴很快就被温和所代替,并且转化成了与海顿私人之间的感情。成为朋友之后,波波拉很快便发现了海顿身上具有音乐家的天赋,于是,在波波拉的细心指导下,海顿也最终跻身于世界杰出的作曲家之林。

海顿也非常崇拜亨德尔,海顿曾说:“亨德尔是我们的祖师爷。”莫扎特也非常崇拜音乐家亨德尔,亨德尔死后,斯卡拉第蜚声意大利,他的名字成了尊敬的象征,这位杰出的音乐家同样也受着莫扎特的推崇。同样,贝多芬也把亨德尔拥戴为“音乐王国的君主”。在贝多芬临死前,他的一位朋友送给他40卷的亨德尔的作品,这些作品被贝多芬放进了他的卧室,一有时间,贝多芬就用一双似乎恢复了活力的双眼,死死地盯着这堆书,并用手指着这堆书不停地念叨:“这就是真理!”

卑鄙的小人会嫉妒自己的同行,但是,真正伟大的人却善于发现同行的优点,并彼此相互欣赏和珍爱。海顿不仅崇拜那些已经过世的天才人物,而且也很推崇与他同时代的年轻人,如莫扎特和贝多芬。海顿曾这样评价友人莫扎特:“我唯一的心愿,就是想在音乐界的朋友中,特别是在音乐界的伟人中,得到像莫扎特这样具有音乐天才的人的认同。因为,莫扎特创作的举世无双的作品,让整个人类欣赏并感激。为此,我还联想到,对于伟大的人物,我们不要怀有嫉妒,而是要在各自的领域里相互竞争,而且必须是良性的竞争,从而力争一流,为整个社会作出贡献。因此,作为拥有像莫扎特这样的天才的音乐家的布拉格,不仅应当多做努力,以求保留这样不可多得的珍贵人才,而且还应当给他们以优厚的报酬。倘若得不到自己所在的国家如此礼遇的话,对于一个伟大的天才人物来说,实在是一件太可悲的事情了。每每想到举世无双的莫扎特还没有被某些特级的乐队或皇宫聘用,我就满腔怒火、寝食难安。最后,请原谅我的激动,我为什么如此情绪高涨,只因我太喜爱莫扎特这样的人了。”

在对海顿的优点表现出极度认同方面,莫扎特同样也具有宽厚仁慈的品格。在谈到海顿时,莫扎特曾对一个批评家说:“先生,即使我和您两个人融为一体的话,我们两个人的分量也抵不上一个海顿。”而当莫扎特第一次听贝多芬演奏时,他说:“当我听到这个年轻人演奏时,我就能武断地说,这个年轻人今后将成为这个世界上伟大的音乐家。”

还有诸如此类对同行不是嫉妒、刻意攻击而是崇拜的人。巴芬认为牛顿是最伟大的哲学家,他也因此而非常崇拜牛顿,常常在工作的地方悬挂牛顿的肖像;席勒也同样推崇莎士比亚,他怀着极度的崇敬和热情研究了莎士比亚多年,当他对莎士比亚有了更为直接的了解后,他就更加崇拜莎士比亚了。

坎宁非常崇拜他的老师皮特,并且在心里将皮特定为自己要追随的偶像。坎宁怀着真诚的崇拜,跟随了皮特多年,并且对皮特有着深深的依恋。1812年,坎宁在利物浦演讲时,他说:“我的老师皮特活着的时候,我就全心全意地忠诚于他。他去世之后,我就不再承认任何人的领导地位,我在政治上的忠诚已随着他的死亡而葬入了他的坟墓。”

对于一个年轻的艺术家来说,在他的艺术生涯里,若能有幸遇到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并欣赏和崇拜它,往往显得至关重要。当卡雷吉奥第一次凝视拉斐尔的作品《圣塞西莉亚》时,他就感到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觉醒的力量,他实在太兴奋,实在太激动以至于喊叫道:“从此之后,我也是一名画家了!”康斯特布尔常常回忆说,当他第一次看到克劳德的作品《夏甲》时,他的绘画生涯从此产生了划时代的转折。同样,乔治·博蒙特勋爵也非常喜爱《夏甲》这幅画,每次外出旅行时,他总是将它放入随身携带的行李箱中,以便能时时拿出来观摩。

伟大人物和优秀人物所树立的榜样是不可磨灭的,即便他们过世后,他们的灵魂仍然活在后代人心里,并对后代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在科布登先生死后不久,迪士累利在众议院发表演说时,他说:“伟人的离世,对于我们活着的人来说,是一种极其巨大而又无可挽回的损失,每当我们回忆起他们时,我们还能找到一些安慰,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伟大的人物其实并没有从我们身边完全离开。在生活中,我们还要经常引用他们的至理名言,还要经常提到他们的榜样作用,甚至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我们还要用他们的思想来解决面前的争议和冲突。现在,我可以这样说,虽然一些议员再也不能出席议会会议了,但他们仍然还是议会的议员,他们的职务将不会被任何人以莫须有的原因而解除,他们也将不再受反复无常的选民所左右,他们的辉煌业绩和高尚的品格更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冲淡,我认为科布登先生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优秀人物所说出的金玉良言、为世人所作出的表率,会超越时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也将融入后代人的思想和心灵中,在生活的道路上给他们以帮助,同样也能给那些即将走向死亡的人以精神上的安慰。亨利·马丁是一位共和主义者,在他临死前,他说:“最为悲惨和痛苦的死亡,并不是身体意义上的死亡,而是灵魂的消失。与度过了有意义的一生的人相比,我的一生没有留下太多值得回忆的东西。只有那些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并作出了表率的人,他们的生或者死,才是真正的伟大!”在面对死亡时,亨利·马丁是那样的无畏和伟大,他死后,无数共和主义者对这位拥有伟大品格的人,怀有无限的敬仰和尊敬。

我们为什么要给伟人写传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学习伟人的品格,能让我们懂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和一个人该为社会做点什么。因此,伟人的传记,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我们成功的力量和勇气,即便那些最低贱的人,只要在他们能看得见伟人的地方,他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崇拜并效仿他们,从而获得生活的信心和动力。虽然有些伟人已经辞世,但是他们的高尚品格会永垂不朽,他们依然在坟墓中同我们对话,同样能指引我们踏着他们的辉煌足迹前进。他们对我们的榜样作用无穷无尽,也同时用他们的榜样力量引导、影响和统率着我们。因为高尚的品格是人类社会永不磨灭的宝贵遗产,它们会代代相传,并不断产生出高尚的品格。

我们常说:“圣贤之士可以百世为师。那些懂得圣贤们的礼貌规矩的人,会变得刚毅和有礼貌,通过模仿圣贤之士,愚蠢的人也会变得聪明,优柔寡断的人会变得刚毅果断。”因此,那些优秀人物所构建的生活样板,仍然是后代人获得自由和解放的福音,他们从来都不会死亡,他们永远活在后代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