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重生之青梅的逆袭
3817600000103

第103章

梁洁依在大一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杨树这个人了。

那时候她还是个天真的,对未来抱有无限憧憬的女生,刚刚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这所高校很有口碑的专业学习,开学第一天走过记录了很多荣誉的校史室,便认为有朝一日也可以如那些前辈一样,在那里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

她虽没能生在富贵之家,但从小吃穿用度也算宽裕。又因一直念的是公立学校,家境已经比很多同学要显得优越了。她对学校里教授的一切课程,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很从容地便可以超出第二名许多拿到第一的位置。加之性格温和,又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一直都能得到老师的欣赏,和同学的喜欢。这种状况直到大学也没有发生改变,她的第一部习作在学校的艺术节上演后,更是被赞为“M大真正的才女”。

四年学成,靠成绩单上好看的数字和教授们的推荐,或许就能进入知名的电影公司或者娱乐传媒机构,一边工作一边进行更专业的学习,先是卖出自己的剧本,然后可以执导筒,也拍出能为人津津乐道的电影。

她是这么坚信的。那时候杨树对于她来说,只不过偶然听说,一个长得阳光帅气的男生而已,只需稍微了解,便知道他们不属于同一个世界,没有产生交集的可能和必要。

那时候梁洁依对爱情还有很纯粹的期待,所以最初和高她两届的校学生会长恋爱,其实是一段很幸福快乐的记忆。

直到她作为学生会的工作人员,第一次接触到经管学院的那些男生。

那是文学院与经管院的一次足球赛。

对方场边来加油的女友们,远远比场上的比赛要引人注目。尽管她并没有多少机会去认识她们身上穿的衣服,戴的首饰和提着的包包,具体是不是什么品牌当季新款,但她看得出来,那一定是她常去的百货商场都没有资格销售的货品。早就听说作为M大王牌专业的经管学院,吸引到了不少豪门贵族子弟前来就读。男生没有那么多讲究,平日里看着和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太大差别,同样背景下的女生就不一样了——这种不一样让她心里莫名地觉得有点堵。

“听说那个,”身边的女生示意她看向对面场边打扮得最入时的一位,“是他们队长的未婚妻……因为穿着得体,常常被登载她的杂志称赞有时尚品味呢。”

“真是,比如洁依你,哪里比她差了。流行服饰店的衣服怎么跟设计师专门定制比,所谓‘时尚品味’其实就是看谁穿的衣服更贵而已吗?”

她的第一反应自然是这个女生说话实在太酸,而后竟也升起了一丝不甘。

因为在学院学生会担任的职务,她见到这些年轻女孩的机会变多,这一点点的不甘也渐渐扩大。

然而真正撼动她原本所坚持的,是大一夏天为了获得社会实践学分到大京的帝莎百货兼职的经历。进入M大的第一学年结束,她拿到了全额奖学金,那数字,即使从她家的程度看来,也算是不薄的一笔收入。然而,根本连帝莎里随便一件外衫都买不到。

不久之后,她在那里遇到了作为顾客前来的杨树。他挑了一块红色披肩,听说是送给家那边一位妹妹的礼物,价格,大概是她一学期的生活费。看周围同事的殷勤态度,这应该不是他的第一次购物。

现实就用这样直白的方式讲明白了,她与他们那样的人之间的差距。

回到学校之后新的打击接着来到,她的那位学生会长男友,父亲因为工作上的差错被降职,会长提前退出学生会,借着实习,彻底离开了学校。

之后与杨树由认识到熟悉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对方无疑是一个温和有礼的男生,很容易让接近他的女生心生好感。

事后回想,他们在一起,直至后来结婚,最难忘的应该是他腿受伤住院,而她在一旁陪护的日子。那时候的他们就像一对真正的恋人,她操心他的伤势,他心疼她的辛苦。她完全忘了自己最初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思去接近,而他眼中的她是绝对的善良完美。

而这样的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变化的呢。

大概,那个女孩第一次出现在她面前时吧。

杨树有一个青梅竹马,家世很好长得漂亮——这是他伤愈后,梁洁依从熟络起来的经管男生口中听到的。她不以为然,认为女生最不值得夸奖的便是容貌,单看初中高中时所谓的“校花”如今的处境就是很好的证明。

然而当那个叫叶家玉的女孩,对她露出一点微笑,礼貌地打招呼,她才明白自己大错特错。这世上真的有这样一种容貌,即使再华美的衣服都只能做衬托,无知无觉地锁住所有的目光。

对方什么都还没做,压迫感已经陡然而生。那个晚上,梁洁依在自己反应过来前,就已经做出了一些十分幼稚的举动。

她把叶家玉看做敌人,但是战争为什么而打,却始终没能想清楚。

明明最开始的时候,那个女孩看向杨树的眼里还有掩盖不掉的眷恋,可是越往后,这种眷恋却越难寻到,最终甚至全部消失。打仗这件事,最痛苦的不是战败,而是己方全副武装后,才发现战斗的目的已经失掉。

艺术节她没有赢,就连原先觉得十分优秀的杨树,也难和叶家玉那位男友相比。

她不得不认输,可悲的是,到那时她才明白,整场比赛,参加的人只有她一个。那个假想的敌人,早就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获得了更多的成长。

她慢慢说服自己,这世上,确实是有些事情,后天怎么样的努力也是得不来的,与其为它们白费心思,不如想办法保住自己能掌控的。

编剧系的后辈也好,M大的同学也好,给了她很多的赞美,就连同寝室的好友,也说羡慕她和杨树这样郎才女貌无比登对的恋情。专门为恋人的专业擅长考虑,来开设公司,多么体贴又多么浪漫。

她人前保持微笑好像默认这种甜蜜,其中辛苦却唯有自己知道。

杨家真正的家主不是杨树的父亲,而是周女士这个事实,她从第一次到安州就已经明白。那位女士,与其说是贵妇,不如说是一位被迫困于内宅之中的女强人。在她面前,她所有自信和谋算都遁于无形。她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她,怀疑她。

讨好她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幸亏遇上这位女士住院养病,她耐心细致周到照顾,终于弥消了对方的厌恶。

梁洁依也是从那时候起,第一次看到了杨树性格上的弱点,那或许也是杨家男人的通病。他不懂得拒绝,遇到大事也很难下决定,她对此十分失望,然而最终又不得不苦笑放过——她不正是利用他的这些弱点,才和他走到如今这一步的吗。

所幸《二次来信》获准投拍了。

每一天,从为选角色奔波,到在片场忙碌,她才真正觉得自己的付出都值得。虽然兜了个大圈子,最终她不还是能够如愿,在这样的年纪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电影作品了吗。

为了曝光率,为了票房,她做了很多事,有一些,早几年的自己可能都不会认同。

“洁依,我……不喜欢你这个样子。”

“这才是我真正的样子。”

“……”

从那之后,杨树就再没有劝过她,所有和拍电影有关的事,都随她。

按理她应该觉得高兴,然而填充内心的却是浓浓的失落。果然,这个人,从一开始喜欢的,都是那个温柔、善解人意的假象。她宁愿他大发一顿脾气,埋怨为什么要欺骗他,也不想他这样无声地避离。

他们两个人走着走着,好像走出了一个死局,只等着谁忍受不了舍得放弃,先跳出去罢了。

然而周女士再度出手,断绝了这种可能。

他们的婚礼只比宣毅和叶家玉晚了不到两个月,然而那场婚礼给安州社交圈留下的印象至深,来宾即使在他们的婚礼,仍忍不住比较。

她已经不觉得不满、怨恨、不公。

婚前居然是周女士亲自来与她对谈。劝她慎重考虑,是否割舍得掉靠杨家公司在电影圈拼出来的那些。

即使穿着据说是安州本土老品牌设计的婚纱,她依旧无法笑得真心。她的婚姻,其实更像一场交易。杨家会继续扶持她的电影事业,但作为交换,公司的股权必须全部由杨树掌握,她可以由公司养着供着,但它的所有权,没有一点属于她。

她侧过脸去看杨树,他并不见得比她更开心。

她不知道他是在怀念什么,是否曾经或者现在爱的都是别人。

她觉得自己不是很想知道。

婚礼的司仪笑容可掬,声情并茂地讲述新人如何相遇又如何一步步走到如今。

她思绪放远,猜想,如果始终坚持刚入学时的相信,现在的自己会是一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