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卫视2006年11月12日播出的《杨澜访谈录》节目中,主持人杨澜开头就整出这么一句:“韩寒,就在采访前,有人给我打电话说:你问问韩寒说他订婚了,有这事吗?”韩寒听到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吃惊,随即垂下眼帘向左右张望了一番,略加思索后才抬起眼睛看着杨澜,稍显拘谨地微笑着说:“按我的性格,应该会直接结婚吧。”杨澜提这么个问题显然是想活跃下现场气氛,不过却无意中让我们注意到韩寒腼腆的一面。
其实就拿现如今在网上的多种韩寒访谈录像来说,如《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央视《对话》节目等,韩寒在其中大多数场合都显得不无腼腆温顺的一面,个别时候甚至有表达不大流畅、言不及义的情况。在杨澜的那期节目中,韩寒甚至直接招认过自己不太喜欢上电视,更喜欢在不露面的情况下鼓捣一些事情。
韩寒虽然杂文写得铺张凌厉、狂放不羁,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一个内向腼腆温和,不大善于甚至不大喜欢跟人交流的人!这是令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的。
有记者曾经这样评论韩寒:“很多时候他更喜欢隔着电脑写字,而不是当面表达,如他的博客公告里所说的,‘接受少量专访,原则上不接受当面采访。’在他后来接受的电视采访中,他表现自信,但看起来仍然略有腼腆,对一个青年人来说,这似乎是种比较可爱的品质,比如他笑起来或者听人说话的样子。他的声调偏于温和,似乎也念不出他文章里的铿锵;对话间有急智,但也未及文字里有那么多妙趣横生的包袱。”
对比韩寒的文风和在访谈中的谈话风格,会发现两者之间差异不小,难怪方舟子等一些对韩寒持批评态度的人,因此妄下结论说韩寒不具备写出他自己作品的能力,这就像根据一个小伙子见到小姑娘会脸红,然后就推论说人家生不出来孩子一样,纯粹是胡说八道。
古今中外的杰出人士中间,善于写作或者其他实际工作,而不善言谈的人比比皆是,外国的伊索、亚里士多德、牛顿、达尔文、拿破仑、丘吉尔、列宁、华盛顿、西奥多?罗斯福、玛丽莲?梦露、英王乔治,中国的韩非子、管仲、司马相如、邓艾、王羲之、詹天佑、鲁迅、柳亚子、胡耀邦、路遥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善言谈、甚至口吃的问题。甚至有一种理论认为有些人恰是因为拙于某一方面,才会勤于另一方面以致取得非凡成就。
作家的性格尤其复杂,才华横溢却不擅口头表达,名满天下却不长于交际,文笔犀利针砭时弊而生活中却温和友好的案例,在古今中外作家中间可说是非常常见。如果一个人像乌鸦一样不停地叽叽喳喳,肯定就少了思考和体验的时间,而作家最需要的恰恰不是滔滔不绝地说话,而是在做独特深刻的思考体验后能写得出来。
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内向腼腆甚至比韩寒还要厉害。福克纳获得194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时,他竟然因为腼腆不想出席颁奖典礼。家人、朋友,甚至美国国务院特使轮流上阵也说不动那倔老头。最后福克纳的女儿出面哀求父亲带她到欧洲一游,作为即将高中毕业的礼物。深爱女儿的福克纳这才同意去欧洲参加典礼。典礼上,福克纳也表现得非常羞怯和腼腆,发言时细声细语,速度很快,还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以致在场众人听得云山雾罩,直到第二天报纸发了文字稿,大家才知道他说的是啥意思。但福克纳的内向腼腆不影响他成为一流的文学家。
如果人们对韩寒的生平和个性有较多了解的话,其实不难理解内向腼腆、不善言谈,其实是韩寒一贯的个性。
韩寒在新浪博客上有个“十不”声明:
不参加各种研讨会
不举办签售
不给活着的人写序
不为他人写剧本
不参加剪彩
不参加颁奖典礼
不出演电视剧
不写任何的约稿和专栏
不写任何软文
不接受与保健品,药品,香烟,房地产有关的商业合作
这个声明已经挂了很多年,曾被有些不了解韩寒个性的人指为韩寒狂傲的证据之一。不过如果你考虑到韩寒其实本质上是个内向腼腆的人时,就不难恍然大悟,明白他所以那么声明,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不喜欢抛头露面。作为一个公众人物,韩寒在成名后,也经常有意识地减少不必要的公开活动,尤其是那些主办方立场叵测,有可能现场效果不佳,影响他形象的活动。
在大多数情况下,韩寒是个注意自我保护的人。“媒体圈都知道他不接受电话采访,如果有事就直接发短信,他愿意回的就会回复,不愿意说的一概不回。”他在接受平面媒体采访时,多数采用邮件笔谈方式跟采访者交流。在韩寒看来,用这种方式接受访谈,可以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再回答对方的提问,不容易因临时状态不好而表现欠佳。对于不喜欢的问题也可以直接删除,而见面交流的时候,就有可能因临时状态不好把好事儿搞砸;被问到尴尬的问题,还要花心思敷衍对方。对此,他自己曾开玩笑解释说:“我觉得除了上床必须互相面对面,远了鞭长莫及以外,其他都没有这个必要。”以此类推,我们就不难理解韩寒2009年拒绝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约见,其实除了政治上的考虑,也有纯粹技术性的自我保护因素。
了解韩寒的人都知道,他在日常生活中一向就是内向腼腆、不善交流的(虽然其程度随着他年龄阅历的增加已经越来越轻微),平时与人交往,除非跟对方非常熟,并没有太多废话,也没有什么架子。“他很少社交,喜欢和一群一起长大的或工作联系多的一小圈子朋友待在一起,哪怕比赛喝可乐。他甚至从来没去过酒吧,没抽过一口烟。”小说《他的国》中描写有着韩寒影子的左小龙说:“左小龙从骑摩托车开始到现在从来没有摔过,他天生有强大的平衡能力,除了利弊轻重和人际往来他经常平衡不好外,摩托车和自行车他从来都能完美平衡。”这多少是韩寒对自己的揶揄自况。
韩寒主编《独唱团》杂志期间,有采访者曾尖锐地提问说:“你从一个向来喜欢独来独往的人,突然成了主编、别人的领导,会不适应吗?”韩寒即在回答中坦承了自己不善于社交的问题:“对于我来说,最不适应的是,还要有员工在一起。我从来喜欢独来独往。有助手我都觉得很不习惯,可能我命贱吧。有人给我提包我都会很别扭。”《独唱团》火暴上市后,作家王小山采访韩寒时也曾问及韩寒如何平衡杂志社的人事问题,韩寒干脆明确地说:“我痛恨这些人事的东西。”
在《像少年啦飞驰》中,韩寒写了多个人物角色的失恋事件。想来,韩寒早年内向腼腆的气质,恐怕也曾经对他谈恋爱造成过一定影响。众所周知,女孩子一般更喜欢外向开朗的男生。早些年韩寒和徐静蕾闹绯闻,当时便有记者在跟踪报道时注意到:“事发地点在北京的金港汽车城,……当时的画面颇有喜感,老徐步履豪迈地走在前面,反倒是韩寒像个小媳妇似的低着头紧随在后,没想到平时笔战群雄豪气万千的韩寒面对老徐时竟是这么腼腆。耐心地等到韩寒试车完毕后,两个人便一起到路边的椅子上坐下聊天。在老徐的注视下,韩寒依旧显得很腼腆,不但不敢与老徐的目光接触,还不时低下头摆弄摆弄裤脚和鞋带,以此掩饰自己羞涩的一面。”
在《1988》中,主人公陆子野曾回忆说,自己小时候因农村户口、个头、家境等问题而自卑,暗恋了女孩刘茵茵很多年,直到高中毕业才鼓起勇气表白,结果两人随即分开去不同的城市读大学。这个段子虽然不能完全跟韩寒对上号,但显然带有他个人的情感体验色彩。
由于有意无意地回避社交,韩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己的交友范围,影响了社会关系的广泛发展。韩寒结交甚窄,不仅没加入过任何官方和民间的社会组织,也很少参加文化界、政治界的社交聚会。路金波评价韩寒说:“我不觉得他是中国文坛的一部分。他不泡吧、不喝酒、不谈理想、不谈文学,跟文坛人没什么话题。通常意义上的文化圈、媒体圈、民主人士圈他都不属于。他在哪都不是一分子。”
在同级别的名人里,韩寒可能是与权力联系最少的一个。在当下中国这个权力无所不在的环境里,这其实就意味着因此可能会经常有人跳出来找茬,而当遇到麻烦时,也不容易摆平。2009年11月,韩寒应邀去上海“世博论坛暨第四届嘉定汽车论坛”做演讲,同时在座的陈丹青征求当地官员对韩寒演讲的意见。对方竟说其实根本不知道韩寒这个人。韩寒自己也承认,“比如我们区里的领导,他们对于我是根本无所谓的。”韩寒的母亲为了他舅舅的摩托车库被抢占一事去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政府上访,竟被保安推打,韩寒亲自去交涉一番也没讨到什么说法,连镇长都见不到。《独唱团》杂志的最终流产,多少也跟没能及时在体制内找到合适的奥援有关。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本质上,韩寒是和李白一样一身傲骨的人,如果韩寒突然变得八面玲珑,成了一个社交大师,那他就不是咱们的韩寒了!事实上,韩寒根本就不稀罕跟某些人结交,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比如有一回韩寒的车队在某市比赛,为该市领导所宴请,市长听说韩寒是作家,就半真半假地说希望韩寒能给该市写个软文宣传宣传。韩寒确实不给面儿,随即夹枪带棒地说,你们的办公楼还有这个饭店建设的最气派,要不我就写篇文章歌颂一下啊。
如此不合时宜、不懂世故、不遵循潜规则的傻孩子,能讨当权者的喜欢吗?
★韩寒小贴士:老实人如何塑造自己不好惹的形象?
有些貌似骄傲的人,其实内心充满温情和善良,渴望友好,只是不善于与人交往,喜欢用独来独往、不可一世的面具来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