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陈石认为:“韩寒实际上是时代的产物,他表现了时代性,即我们这个时代经过百年的现代化革命以来,在与西方冲突或交融之后形成的自我反叛意识或个性独立意识。韩寒秉赋了这一点,但他同时也继承了这个时代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以极端的、狭隘的个人立场对待社会、对待人生、对待文学。”
韩寒身上确实存在着一些相互矛盾但同时也可能是相互支撑的东西。一方面,韩寒是一个追求个性的理想主义者;另一方面,他的思想和创作也分明带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的色彩。但反过来说,难道让韩寒不去追求物质条件上的自我实现,像海子、顾城那样最终因贫困走向悲剧,或者像犬儒主义者狄奥根尼那样赤身裸体,住在陶罐子里消极对抗社会,就是值得肯定的么?还有一种情况,如果韩寒没有像现在这样的现实成就,就算他还是写一样的文章骂世伤生,肯听他说的人会有现在这么多么?韩寒如果是那样的话,可能唯一的好处就是不会被方舟子打假。
当今的中国,处在从传统计划经济社会到全面实现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期,一方面,急功近利的浮躁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模糊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很多人形成了多少有些病态的功利性人格;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上,金钱战胜权力,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也是巨大的历史进步。韩寒在追求个人成功的过程中,在他的写作和言论中,所体现出来的重视金钱、重视物质、追求个性自由、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反对特权、重视规则和法律的精神,相对于传统的中国权力文化,不是落后而是巨大的进步,不是野蛮而是高度的文明。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韩寒的物质主义追求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他的选择是我们时代的选择,他的价值观虽然是他自己的,深层上讲也是整个隐秘的社会意识形态建构而成的。
具体来说,物质主义哲学在韩寒的思想和行为上,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重视金钱,追求个人事业成功,勤奋刻苦、努力上进,商业化的写作模式和文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