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臂交叉的含义
经常能从电影中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受到过渡惊吓的女孩,头发凌乱,双臂交叉于胸前,瑟瑟发抖。那么画面中,女孩双臂交叉的动作代表什么呢,是本能的自卫还是有其他含义?
有人认为双臂交叉是人类自我保护的动作。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会使用障碍物进行自我保护,在古代战场上,人们常常手拿盾牌,身穿铠甲,其实手臂交叉就相当于盾牌和铠甲,是社会进化的产物。仔细观察身边的孩子,会发现他们在遇到危险或陌生人时,常常会躲到角落里或是藏到父母身后,这是人类自我保护的雏形。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学会了伪装,好像如此直截了当的表达内心的恐惧,会招来别人的嘲笑,于是便悄悄地将手臂交叉于胸前,借此缓解内心的恐惧。后来这个动作逐渐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有时甚至连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竟然做出了这样的动作,所以说身体语言是无法帮助人们说谎的。
双臂交叉有利于保护人体的重要器官,猩猩也会使用这个动作,因此有人认为这个动作可能来自于人的本能。当人们遇到危险、对眼前发生的事感到厌倦或对他人的观点不认同时,就会不由自主的做出这个动作。所以在听冗长的演讲时、在排长队买东西时、与陌生人一起乘电梯时,都是这种动作出现的高峰期。
不过,双臂交叉的姿势会影响人们接收信息的效果。美国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分别要求两组志愿者去听若干场讲座,要求第一组志愿者在听讲座时,手脚规矩,不能跷二郎腿,也不能双臂交叉,听完后对他们掌握的讲座内容以及观点看法进行了记录;第二组志愿者也要听同样的讲座,只是要求他们必须跷起二郎腿,并且双臂交叉,并也对其掌握情况作了记录。最后研究人员将两组志愿者对讲座的掌握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第二组志愿者掌握的讲座内容比第一组要低38%,似乎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演讲者苛刻的挑剔上。
所以在听课或者听讲座时,要想取得良好的收听效果,最好能够保持手脚规矩,这样才能做到聚精会神。演讲者如果发现台下大部分观众都做出了双臂交叉的姿势,那表示自己的观点已经遭到质疑,如果不及时调整,很有可能被轰下台。此时可以问一下台下有没有不同意见,如果有要及时作出解释。
另外,从双臂安放的位置也能读出一个人的性格,因为人的个性与身体语言是一致的。一个经常将双臂交叉置于胸前的人,很可能是个性格内向,不愿意向别人倾诉秘密的人。习惯于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人,一般也会呈现出开放性的双臂下垂姿势。所以在交朋友时,一定要留意对方的手臂姿势。如果要找一个倾诉对象,并希望对方可以保密,那就找那些喜欢双臂交叉的人;当然相对而言双臂下垂者更容易交往,而且更容易带给别人快乐。
双臂交叉的姿势
双臂交叉表示拒绝、反感、异议等,是一种防御性姿势。不同场合出现的不同的双臂交叉姿势代表不同的含义,正确解读这些姿势有利于更好的了解对方,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积极意义。双臂交叉的姿势多种多样,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双臂交叉时紧握拳头是一种强化性的握手姿势,看上去像是已经做好了打架的充分准备,随时会朝对方脸上挥一拳,有时还会附带着咬牙切齿、脸色发红等,是明显的充满敌意的动作。在与人交往时,如果发现对方出现以上的动作和表情,在没有弄清原因之前,明智的做法是伸出手掌,掌心朝上,这代表自己无意于触怒对方,更没有挑衅之意,希望对方谅解。
抓紧胳臂双臂交叉也是一种常见的双臂交叉姿势,一般在人们感觉极度紧张或危险时,会使用这种动作。其特点是双手交叉紧紧抓住两边的胳臂,牢牢的将上身掩盖在双臂之下,甚至于影响到臂部的血液循环。当人们开始某种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比如在手术前、上台演讲前或者在考试成绩公布前,都会出现这种姿势。不容置疑,这种动作更有利于控制情绪,保持镇定。
双臂交叉放在胸前表示将不喜欢的事物拒绝在千里之外。这是在谈话中普遍使用的动作,表示否定与防御。在与人交谈时,如果发现对方出现这种动作,你可以大胆判断,虽然对方一直在点头示意,其实对方并不认同你的看法。此时只有设法解除对方双臂交叉的姿势,接下来的谈话才有意义。
要想解除对方的这种双臂交叉的姿势,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件东西放到对方手中,可以是一杯水、一本书等,这样就破坏了对方双臂交叉的条件,他只能敞开双臂开诚布公的与你交谈。另一种方式是直接告诉对方,“我知道你不同意我的观点,愿闻高见。”然后你可以敞开双臂做出认真聆听的样子,这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双臂交叉露出竖立的拇指表示想自我保护又相当自信。那些有能力的人在比自己地位高的领导面前常会摆出这种姿势,意思是说,尽管你比我地位高,但是我的能力丝毫不逊色于你,所以会竖起拇指,但是上司就是上司,只要在公司,下属就要服从上司,而且多少还会有几分敬畏之心。
手触摸头部的姿势
人处于焦虑状态时,很容易表现得手忙脚乱。在医院楼道中踱来踱去,等待手术结果的病人家属;眼看时间流去却想不出答案的考场上的学子;球场上决定胜负的一次射门等,在许多决定命运的重要时刻,人们都无法掩饰内心的焦虑,丰富的手部语言成了缓解焦虑的重要途径。
动物学家发现,当人处于矛盾状态时,常常会选择与眼前的事情无关的替代动作,以排解多余的能量,帮助自己暂时适应现状。通过这些替代性动作,人们会明显感受到焦虑的时间好像缩短了,其实简单的说,就是替代性的动作分散了人的注意力,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眼睁睁的盯着表看,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但如果找本书读,或者干些别的事情,就会有相反的答案。
常见的替代动作主要集中在面部和头部,常常以手掌触摸的形式出现。因为这些地方都是别人在安慰自己时,经常抚摸的地方。比如抚摸脸或头发等,有人认为,小时候妈妈就是通过抚摸孩子的脸或头发来缓解他们痛苦的,人们在焦虑时,很想重温那种被父母爱抚的感觉,所以会做出这些动作。
也有些替代动作不是为了自我安慰,而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比如“捂嘴”、“掩面”等,人们在看到或听到不幸的事情时,通常会通过这些方法进行自我保护。在宣布某种重要结果时,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些动作:胜利者会面带微笑,举起双手向人们致意,失败者则会用手捂住眼睛或嘴巴,以避免看到残酷的结果或说出事后会令自己后悔的话。这些都是象征性的语言,表示自己内心的焦虑与恐惧。
“托头”或“抱头”也是保护性的替代语言。人们在危急时刻通常会做出这个动作,尤其在赛场上。这两种动作并不是真的要保护自己的脑袋,只是为了缓解心理的恐惧。在1996年的足球锦标赛上,英国与德国的足球队在比赛结束时比分扳平,双方只能靠点球决定胜负,英国足球队的前卫凯尔西·索斯盖特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他的这次射门不仅关系着英国队的胜负,而且决定着英国队能否进入决赛,也许是压力太大,这个射门球最终被德国队员接住,英国无缘决赛。在他退场时,便做出了双手抱住后脑勺的动作。也许这在当时是他能得到的最及时也最可能的一种慰藉吧。
用手抱头的姿势也是在重复小时候妈妈的动作,虽然大部分人不会意识到这一点。这个动作并非单单出现在运动场上,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有时候人们纯粹是为了缓解疲劳,在伸胳臂时顺便做一下这个动作,不过这的确可以使人放松身心,缓解焦虑。
触摸的神奇力量
身体接触大概是人们表达情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了,瞬间的身体接触恰如灵魂的碰撞,这比任何优美的词汇更能传递感情。小时候在我们受到惊吓或委屈时,母亲的抚摸是最好的药方,此时孩子像是在暴风雨中找到了温馨的港湾,母亲身体的温度,就是最具说服力的安全宣言;接吻是恋人关系的标签,热恋中的人们常常手牵手漫步于公园或路边,构成一道浪漫的风景线;久别重逢的朋友,纵身一个热情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一个小小的握手或拥抱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作用呢?美国有位专家通过实验解答了这个问题。试验者在公共电话亭里放了一枚硬币,然后躲在角落里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大多数人都会捡起硬币,塞进自己的腰包,在他们将要离去时,会有人问他们是否看到一枚硬币,结果超过半数的人都说没看见。后来他们做了同样的实验,不过这次他们首先会礼貌的问候捡到硬币的人,还会同他们进行亲切握手,结果发现,将近80%的人都把硬币物归原主。这就是触摸的神奇魅力,轻轻的身体接触,似乎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所以大部分人就不忍心对“自己人”撒谎了。
保险公司通过调查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他们发现早上妻子吻别丈夫,会极大地降低丈夫上班途中发生车祸的几率。长期保持这种习惯的夫妇,丈夫会比不这么做的丈夫长寿五年。不过这种习惯似乎不大被社会认可,尤其在中国,除了热恋中的人们,在大部分已婚家庭中,父母的吻似乎成了孩子的专利,夫妇之间即使感情很好,也是温情脉脉,相敬如宾,对他们而言,接吻只是西方和电影里的游戏。至于和外人之间,直接的身体接触就更少了,如果男性要与女性握手,也只是轻轻敷衍一下而已,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侵犯隐私的行为,所以那些习惯于通过拥抱或亲吻致意的国家,为迎合时代的需要,正逐步简化为握手,大概在所有的身体接触中握手是安全性最高的吧。
心理学家通过观察世界各地的情侣及夫妇在公共场合的表现,最后发现在拉丁美洲的波多黎各,人们平均每小时触摸对方180次;浪漫之都的巴黎人们平均每小时110次,哪怕随便进入哪家咖啡馆,服务员也会同顾客进行亲切握手;于此相反,在美国平均每小时只有2次,在英国平均每小时的接触次数是零,甚至于在没有外人的场合,英国夫妇也很少触摸对方。于此相适应,在这四个国家中,英国的精神病发病率是最高的,而其他国家,尤其是拉美地区,人们习惯于热情拥抱对方,情侣之间也不避讳公共场合的热吻,结果这些国家人们的健康状况明显的优于其他国家。
触摸具有神奇的力量,习惯于触摸别人和接受别人触摸的人,情商和智商都明显高于疏离别人的人,而且前者也要比后者更健康快乐。因此人们不要再固执己见,触摸能够传达任何语言无法比拟的温情,是最好的伤口愈合剂,也是增进感情的催化剂。所以英国着名的医学专家、畅销书作者弗农·科尔曼呼吁英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运用触摸的力量,鼓励别人触摸你,可以找别人替你修指甲、洗头、按摩,多拥抱亲人朋友,主动接受别人的拥抱亲吻,这对于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都是十分有益的。
传递温暖的拥抱
拥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就像春雨之于干涸的幼苗,就像母亲之于嗷嗷待哺的婴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拥抱仿佛是昂贵的奢侈品,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事,张学友在作客《艺术人生》时曾坦言,自己在进入不惑之年时,还没有拥抱过妈妈,后来自己下了一个月的决心才第一次真正拥抱了母亲。而对于父母来说,或许这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赫洛德·傅斯曾说:“拥抱可以消除沮丧——能使体内免疫系统的效能上升;拥抱能为倦怠的躯体注入新生命使你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在家庭中,每天的拥抱将能加强关系及大大地减少摩擦。”但是人们通过调查发现,在人们成长过程中有83%的人,平均每天得不到一个拥抱,但是99%的人都渴望每天得到更多的拥抱。这种供求矛盾以及日益加大的生活压力,导致全球精神病患者明显增多,因为人们发现,如果想要从每天的工作压力中得到缓解,每天至少需要四个拥抱;倘若想要获得积极的精神状态,每天至少需要十个拥抱。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甚至得不到一个拥抱,这就不难解释人们心灵日益脆弱的原因了。
为了改善这种社会现状,网友自发在西安的钟鼓广场举行了一次“拥抱行动”,他们高举牌子写着“来吧,抱抱”“来自陌生人的关怀”“拒绝冷漠”等字样,结果主动接受拥抱的人,大部分是孩子,或许,他们常常接受父母及长辈的拥抱,还不至于对此感到羞涩。而一位好奇的先生前来问明情况后,居然径直走开了,记者忙去追问:“您为什么不和她拥抱一下呢?”这位先生说:“拥抱是外国人的礼节,中国人比较含蓄,不习惯这么亲密的行为,应该换一种方式。”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作秀行为,形式而已。
这就是当下人们对于渴望而又不敢求的拥抱所持的态度,事实上这次免费拥抱,发起者只是想借此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重温儿时被拥抱的温馨。可是至今人们仍然无法逾越这种心理上的障碍,在中国人眼里,爱就是物质上的满足,爱不需要表达,一旦表达出来,就会被认为是矫情甚至做作。但是感情是需要表达的,这样才能实现及时有效的沟通,才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