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厚道做人精明做事
3800900000015

第15章 厚道不精明,一生平庸(4)

古训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那些整天与自己在一起共事的人,要仔细了解他们的性格及心理,必要时架设起一道心理防线,防止某一天被人袭击。

“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这句古训告诫人们,交浅不可言深,陌生不可露根,路遇不可为友。对一些不太了解的人,不能把自己的“底细”告诉人家。要了解一个人,不是听其言,而是观其行,要在种种变化中慢慢来认识。

曾有这样的报道:两个陌生人偶然相遇,谈得投机,相见恨晚,分别时互送名片,以便日后联系。可是,其中一人从名片上知道了对方的姓名和住宅电话,根据交谈中了解到对方的有关情况,竟然马上给人家去电话,谎称该人遇到车祸住进了医院,急须汇钱来抢救,最终骗到一笔不义之财。

由此看来,不论熟人还是陌生人,都不可轻信。但有一种人是防不胜防的,我们更应提高警惕。这种人是李林甫式的人物。李林甫是唐玄宗在位时期的宰相,他就职期间,凡是才望功绩比他高的,还有被皇帝器重的,或者是地位接近他的,他都想方设法予以铲除。尤其是对那些饱读诗书之人,决不留情。他要除掉一个人,先是装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态度,说些娓娓动听的话,让人误认为他心地善良、和蔼可亲。但在你疏于防范时,他就乘虚而入,给你下绊子,放冷箭。因此,人们都说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李林甫式的人物,至今仍未绝迹。如果你想隐居深山老林,或一辈子安于穷乡僻壤,满足“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一般不会遇到。如果你不想做一个平淡无奇的人,想混出点“名堂”,那么你避免不了地会遇到一些李林甫式的人物。他们会像魔鬼一样纠缠着你,不管你如何小心谨慎,他们也会找到你的某个弱点,进而大肆进攻。他们打击的主要目标有两种:一是与他们平起平坐的人;二是展露才华,能力超群,将来可能超过他们并取代他们的人。对这两种人,他们坚决要打倒,毫不留情。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并巩固现有的地位。这些人,既有菩萨面孔,又有屠夫手段,整人绝不心慈手软。

鉴于这样的客观现实 ,人们应当记住:要想在一生中有所成就,除了刻苦拼搏之外,必须用恰当的方法对付身边这些李林甫式的小人。一时疏于防范,就很有可能被“李林甫”撂倒,并把双脚踩在你的头上,使你永世不得翻身。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在几千年前那样一个社会结构简单、人性尚且纯洁的时代,人们就已认识到了人心的深不可测,需加以高度提防;历史发展到今天,社会结构变得异常复杂,人类的智力几乎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面对这种情况,不论是为了防止真正意义上的敌人,还是为了防止交际场上的竞争对手,我们都应提高防范意识,提高警戒性,以求在复杂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过分厚道缺乏竞争意识

一个人过分厚道就会表现出软弱的一面,其最基本的一个特征就是“怕”,不敢争先,害怕受到伤害,害怕承担责任,不敢突破常规,不敢发表意见……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有很好的计划不敢实施,有正当的利益不敢维护,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躲避退让、被动挨打的地位,这就为一些争强好胜的人提供了许多表现的机会。而厚道人自己,既在利益上受损又在精神上受挫,可谓饱尝身心的双重折磨。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个相互适应、相互溶合的过程。这就好比把一堆球放在一起,要想使它们“和平相处”,不致被其它个体挤压变形,每个球的质地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既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太硬了,就会伤人伤己;太软了,将被对方压扁。过分厚道的人,就像质地柔软的球一样,在人际交往中,总是妥协、隐忍、退让,最终被人压制,受人排挤。说到底,主要是因为这种人缺乏与别人争斗的决心、勇气和信心的缘故。

过分厚道的人不敢争,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只要遵守原则,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想要的结果,去争夺、去斗争是对原则的一种违背,因而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可取的。他们以安分守己为美德,以争权夺利为丑恶,以不争为高尚,以争斗为可耻,因此从根本上失去了斗争的勇气。他们误以为,不争不斗是获得利益的最好方式,最安全、最可靠也最合理,这在计划经济下可能是对的,因为你即使是争斗也没有效果,只能适得其反,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大不相同了,不敢争斗、不去争斗就不会有机会送上门来,更不会有免费的午餐供你享用。

过分厚道的人不敢争,直接的原因就是害怕承担后果。毕竟任何突破常规的行为都要冒一定的风险,任何形式的斗争都可能会流血牺牲,由于被想象中的后果所吓倒,他们因此变成了软弱者。

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发展规律的支配下,没有竞争意识、没有竞争力的个体终究要被淘汰;在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下,软弱者若不努力使自己强大起来,终将被强者所吞食。所以,过分厚道的人应立即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参与竞争,甚至把竞争当成一种乐趣。

在2004年的奥斯卡颁奖晚会上,有一位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影星,在颁奖台上曾经说:“我要感谢所有帮助过的人,以及我所有的敌人和对手。”他为什么会感谢自己的敌人和对手呢?因为正是这些敌人和对手激发了他的斗志,才促进他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一刻不敢懈怠,最终取得了功名。实际上,职场中的情形也是如此,每个人随时都面临着竞争,不参与竞争的人终究要被淘汰,而勇于竞争的人必将超越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人。

王先生和李先生是同一公司两个不同部门的经理,两人虽然年纪相仿,职位相当, 但在工作态度上却截然不同。李经理办事不积极,工作主动性差,每次向老板汇报工作总是被安排到最后。等到他发言时,老板已累得筋疲力尽,就催他“简单点儿,快点儿”。有时他还没来得及汇报完,就因为时间不足而宣布散会了。

王经理是个积极而又富有竞争意识的人,敢争敢抢,每个星期都要坚持向老板汇报一次工作,并且要办公室主任安排他首先汇报。每次汇报,他不但谈自己的工作,还要把部门内的好人好事表扬一番。

一年之后,老板在评价两个部门经理的工作时,觉得王经理干了不少事;对李经理则有一种“不了解”“不清楚”的感觉,甚至给他一个“业绩平平,连会上都不发言”的评价。这个李经理,不仅自己一年的工作在评比上被打了折扣,连部门里的下属也都跟着吃了亏。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要想赢得上级的欣赏与器重,获得更多的加薪晋升的机会,你必须勇于去竞争,善于去竞争。不去竞争,一切都将成为他人的。

在现代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我们应对竞争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每个人都有提薪的机会,而在众多的同资同级人中,晋升谁,提谁的薪,就靠个人表现,这便出现了竞争。每个人都有争强好胜之心,竞争本身又利于促进每个人的成长,有利于个人抱负的实现。对一个企业来说,竞争有利于完美组织结构、优化企业机制,提高工作效率,这些都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作用。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好,不论是哪种形式上的竞争,都应遵循一个竞争原则——正当竞争。因此,我们不能把对手理解为“对头”,如果竞争对手强于自己,要有正确的心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这:“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这是我一生的主张。在能者面前不怕暴露自己的弱点,才能不断进步。”因此,同事之间的竞争要以共同提高、互勉共进为目的,以积极的竞争心理投入到竞争当中去。

竞争总是要分胜负的,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应正确对待。有人在竞争中不择手段,就是没有正视结果,没能认清这样一个道理:竞争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成功者,就有失败者,胜要胜得光明磊落,输要输得坦坦荡荡。同事之间的竞争,胜负只说明过去,他胜了,你向他祝贺,你要从中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利于你以后的发展。同事之间的竞争,竞争时是对手,工作时是同事,生活中是朋友。竞争过后,胜者不必得意忘形,输者也不必垂头丧气。

总之,没有竞争我们就会失去生活的动力,没有竞争我们将活得十分平庸,没有竞争我们的人生便不会有激情。竞争已成了社会化大趋势,其影响力已波及到社会中的每一个领域,竞争的人往往可以获得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但“与世无争”的人就要落后以致“挨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