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回到秦国后,假装醉酒摔伤,三个月没有露面。因此楚国迟迟不能得到商于之地。等到秦齐联合之后,张仪的病也就好了,这时候他才对楚国的使者说:“你怎么还没接受土地呢?从某处到某处,方圆有六里呢!”使者听了之后不解地问道:“我受命来接受的是六百里,没听说是六里啊!”使者觉得事情肯定有变故,就立即收拾行囊,返回楚国向怀王汇报。怀王听后大怒,没想到秦国竟敢欺骗他,于是派军讨伐秦国,结果被打得一败涂地。
公元前311年,秦国派出使者与楚约定亲善,并把汉中的一半地盘分给楚以求和解。楚王说:“我现在不想要土地了,只想得到张仪。”张仪听到楚王的话,就向秦王请求出使楚国。张仪到达楚都后,怀王立即把他囚禁起来,并且扬言要杀他。张仪暗中贿赂靳尚,靳尚替他向怀王请求说:“大王,您拘捕了张仪,秦王一定很生气。到时候,天下诸侯看到楚秦关系破裂,必定会轻视您的。”然后,靳尚又对楚王夫人郑袖说:“秦王非常喜欢张仪,可是大王想杀他。现在秦王将要用上庸的六个县贿赂楚国,把宫中善于歌舞的美女送给大王当侍女。楚王看重土地,秦女也必定得到大王的宠爱,那么夫人一定会失宠。夫人不如在大王面前说句好话释放张仪。”郑袖于是在楚王面前替张仪说情,楚王最终不但释放了张仪,还很客气地款待了他,张仪又借机劝说楚王与秦国结盟。张仪离开楚国后,屈原从齐国出使归来,向怀王进谏杀死张仪。怀王这才后悔,派人去追,但张仪早已远离楚境了。
楚怀王是怎样客死秦国的?
楚、秦联合对齐构成威胁,于是齐国就联合韩、魏进攻楚国。公元前301年,齐、魏、韩三国联军进攻楚国方城,在垂沙大败楚军,杀死楚将唐蔑(或作唐昧),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叶(今河南叶县)以北的土地全部丧失,被韩、魏两国瓜分。宛地是一个富庶的地方,是楚国北进中原的门户和长期经营的战略重地,它的丧失就堵死了楚国北进的道路。楚不敌三国的进攻,于是把太子横送到齐国作人质,向齐国屈服。
楚国向齐屈服是秦国最担心的,于是秦国在公元前300年出兵攻楚,斩杀楚军两万,楚将景缺被杀。次年,秦再攻楚,占领八城。同时,秦昭王给楚怀王去信,约怀王在武关相会,以结两国之好。怀王接到信后犹豫不决,想前去相会,怕再被欺骗;不去,又怕秦国发怒,遭到更严重的打击。令尹昭睢主张不去,认为秦国不可信,其有兼并诸侯的野心,楚国只要增加兵力防守就是了。怀王的儿子子兰却极力劝他前往,认为不宜再激怒秦国,楚怀王于是决定前往。
秦昭王根本没有到武关,只派一名将军在武关埋伏,假称秦王。楚怀王一进武关,秦军便封闭关门,把怀王劫持到咸阳。在章台,秦昭王不以国君之礼接待怀王,而把他当作蕃臣。怀王大怒,后悔没听昭睢的话。秦昭王把怀王软禁起来,要挟他割让巫、黔中郡给秦,以结两国之好。楚怀王也准备同意与秦结盟,秦昭王却坚持要先割地后结盟。怀王十分生气,就坚决不给,于是秦国就把他关押在秦不让回国。楚怀王被囚在秦,国内大臣无奈,便从齐国接回太子横立为王,是为楚顷襄王,并通知秦国,楚国国内已有新国王了。
公元前298年,秦昭王见怀王不给他土地,楚国内又立了新王,就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斩杀楚军五万人,夺取析(今河南浙川)地十五座城而去。次年,怀王从秦逃走,被秦人发现,堵塞了通往楚的道路。怀王恐惧,择道逃到赵国。赵惠王年幼即位,他的父亲赵武灵王在代地未归,惠王不敢让怀王进城。于是怀王打算逃到魏国,但被秦人追上,又把他劫持到秦国。楚怀王到秦国便病倒了。公元前296年,楚怀王死在秦国。当秦国把怀王的尸体送回楚国时,楚国人悲痛不已,秦、楚关系也就彻底破裂了。
楚顷襄王问“好射雁者”是怎么回事?
公元前281年,楚国有一个擅长射雁的人被请进宫中,楚顷襄王向他询问射箭之道。于是,此人以射鸟为喻,向楚顷襄王分析天下形势,讲述了一番治国之道、称王之法。
他说:“像我那样喜好射小雁、小鸟,这是小箭的作用;楚王应该凭借自己的贤明和广袤的国土,去射击大雁和大鸟。过去三王射取了道德的尊号,五****取了好战之国。当今天下,秦、魏、燕、赵是小雁,齐、鲁、韩、卫是小野鸭,邹、费、郯、邳是小鸟,其余的就不用去射了。”他建议楚王要用圣人作弓,勇士作箭,分清轻重缓急,看准时机,射掉这六双鸟。接着,他具体分析了各国的形势,并指出了有针对性的射击方法。最后他说,秦国是诸侯之中一只最大的鸟,占据天时地利,不可能一夜之间射落,也不可能单独捕获,必须从长计议,合纵以对。
好射雁者讲了这番话,是想以此来激励楚顷襄王。不久,楚顷襄王又召他来详谈,他又说:“先王被秦国欺骗,客死国外,这是最大的怨恨。伍子胥、白公为了普通人的家仇,竟然可以以一个国家作为报复对象。当今楚国方圆五千里,拥有百万大军,本来可以驰骋天下,却坐以待毙,我以为大王不会这样做。”
楚顷襄王听了好射雁者的话,受到了激励,于是派遣使者出使诸侯国,重新约定合纵,准备攻伐秦国。
楚国是怎样灭亡的?
自楚怀王时期开始,楚国在与秦国的历次争斗中都处于被动地位,丹阳、蓝田战役之后,楚国的国力更是日渐衰微。楚顷襄王后期,一度准备重新与诸侯合纵,共同对付秦国的扩张。当时,楚国联合齐国、韩国,一同进攻秦国,并想借机图谋周朝。周王赧派遣武公会见楚国的宰相昭子。武公指出,如果三国分割周朝的话,将会失去道义,导致大小诸侯反对,失掉天下民心。于是,楚国就放弃了原有计划,诸侯合纵的事也因此有始无终,不了了之。而秦国却反过来开始连年大举进攻楚国。
公元前280年,秦国讨伐楚国,楚军大败,被迫割让上庸、汉北之地给秦国。公元前279年,秦国大将白起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烧毁了先王墓夷陵。楚军全面溃散,退守东北一隅的陈城。为了求和,楚顷襄王接受屈辱条件,让太子到秦国做人质。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去世,太子熊元即位,这就是考烈王。考烈王时期,楚国更为衰落,已经无力抵御秦国。秦王嬴政即位以后,开始逐一扫平东方六国。公元前222年,秦国大将王翦、蒙武攻占郢都,俘虏了楚王,楚国就此灭亡。
春申君说秦昭王是怎么回事?
春申君原名黄歇,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楚国丞相。黄歇年轻的时候曾四处拜师游学,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深得楚顷襄王的赏识。楚顷襄王即位后,秦昭王对其非常轻视,大举出兵准备灭掉楚国。这时的楚顷襄王急于向秦国求和,并于公元前272年派遣辩才出众的黄歇出使秦国。
当时,秦昭王派遣白起进攻韩国和魏国的联军,大胜,擒获魏国将领芒卯,韩国和魏国只好向秦国臣服并听命于秦国。随后,秦昭王又命令白起同韩国、魏国一起进攻楚国,正准备出发。这时,黄歇恰巧来到秦国,听到秦国这个计划后,黄歇上书劝秦昭王说:“秦国和楚国是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如果秦国欲攻打楚国,必然会导致两败俱伤,很容易使韩、赵、魏、齐等国家得渔翁之利。所以还不如让秦国和楚国结盟,然后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其他国家。”秦昭王被黄歇成功说服,于是命白起回师,并派使臣给楚国送去厚礼,与楚国缔结盟约,互为友好。
黄歇接受盟约后回到楚国,楚顷襄王派黄歇和太子熊完作为人质前往秦国,秦昭王将他们扣留了十年。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秦国却不让熊完回楚国,黄歇知道秦国丞相范雎和熊完关系很好,于是试图说服范雎。黄歇指出楚顷襄王可能会一病不起,如果秦国能让熊完回去,熊完即位后必然会感激秦国,努力维护和秦国的关系;如果不放熊完回去,而是利用熊完要挟楚国,楚国必然会另立太子以对付秦国,秦和楚的关系就会破裂,而被秦国掌握的太子熊完也就变成了一个没有价值的人。范雎将黄歇的意思转达给秦昭王,秦昭王让熊完的师傅回去探问一下楚顷襄王的病情,回来后再作打算。为了让熊完能继承王位,黄歇让熊完换了衣服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得以出关,而他自己却在住所留守,并以熊完生病为由谢绝访客。等熊完走远了,秦国无法再追到时,黄歇才向秦昭王说出实情,秦昭王大怒,想让黄歇自尽。范雎劝道,熊完即位后,必定会重用黄歇,不如让黄歇回去,以表示秦国的亲善。秦昭王听从了范雎的意见,将黄歇送回了楚国。
春申君是如何相楚的?
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楚顷襄王去世,熊完即位,是为楚考烈王。公元前262年,黄歇被楚考烈王任命为楚国令尹,封为春申君,赐给淮北十二县的封地。十五年后,由于与齐国相临的淮北经常发生战事,黄歇请求楚考烈王把自己的封地淮北十二县换到江东,楚考烈王答应了黄歇的请求。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在和秦国的长平之战中,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结果导致赵国大败,四十多万兵士被秦国坑杀。公元前257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赵国的丞相平原君赵胜前去楚国请求救援,楚考烈王弃秦楚两国的盟约不顾,派遣春申君领兵救援赵国。与此同时,魏国也派出信陵君魏无忌救援赵国,在楚、魏、赵三国的联合下,秦军很快被击溃,邯郸之围遂解。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遣黄歇向北征伐鲁国,次年黄歇灭掉鲁国,任命荀况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通过援赵灭鲁,黄歇的在诸侯中的威望大增,也使楚国重新兴盛强大。
春申君黄歇在对外穷兵黩武的同时,对内则和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竞相礼贤下士,招引门客,黄歇门客最多时有三千余人,其数量在“战国四公子”中居于首位。黄歇的门客多逞强好斗,奢侈浮华。有一次,赵国的平原君派门客拜访春申君,春申君把他们安排在上等的客馆住下。平原君的门客想向楚国夸耀赵国的富有,他们特意在头上插上玳瑁簪子,亮出装饰着珍珠宝玉的剑鞘,前去拜见春申君,而春申君的上等门客都穿着宝珠做的鞋子,让平原君的门客自惭形秽。
公元前242年,各诸侯国担忧秦国吞并中原的势头无法遏制,于是互相订立盟约,联合起来讨伐秦国,并让楚考烈王担任六国盟约的首脑,让春申君当权主事。六国组成合纵联军,由黄歇任命庞暖为联军主帅,六国联军曾一度攻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秦国倾全国之兵出关应战,六国联军战败而逃。楚考烈王把作战失利的罪责归于春申君,从此开始冷落他。
春申君为李园所杀是怎么回事?
楚考烈王一直没有儿子,春申君为此事很忧愁,就四处寻找女子进献给楚王,虽然进献了不少,却始终未能如愿。赵国人李园打算把他的妹妹进献给楚王,可又听说楚王不能生育,怕他妹妹得不到宠幸,就寻找机会做了春申君的侍从以寻找机会。不久他告假回家,故意延误了返回的时间。春申君问他迟到的原因,他就回答说:“齐王派使臣来求娶我的妹妹,我跟那个使臣喝酒,不小心喝醉了,所以延误了时间。”春申君问道:“可以让我见见你妹妹吗?”于是,李园就把他的妹妹领到了春申君那里,春申君一见就喜欢上了她,随后就把她纳为了自己的小妾。后来李园知道他的妹妹怀了身孕,就让他的妹妹寻机劝说春申君道:“楚王对您尊重宠信,即使他的兄弟也不能和您相比。如今大王没有儿子,如果楚王寿终之后要改立兄弟,那么您必然会受到冷落,您又怎么能长久地得到宠信呢?不仅如此,您执掌政事这么多年,对楚王的兄弟们多有得罪,如果楚王兄弟真的立为国君,殃祸就会落在您的身上,到时,您怎么能保住丞相大印和江东的封地呢?我得到您的宠幸时间不长,现在我怀了身孕,如果您把我献给楚王,楚王必定宠幸我。我若生个儿子,到时他就会成为楚王,那时侯楚国也将全部为您所有了,这与您身遭不测之祸相比,哪个更好呢?”春申君认为此话有理,就把李园的妹妹送到了宫中,楚王对她很是宠幸。不久,李园的妹妹生了一个儿子,并被立为太子,李园的妹妹被封为王后,李园也因此得以参与朝政。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当时楚国的国舅李园想取代黄歇的地位,于是暗中豢养了刺客准备刺杀黄歇。黄歇的门客朱英得到了这个消息,提醒黄歇注意李园的动向,但黄歇没有理会朱英的警告。不久,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抢先进入王宫,在棘门埋伏下刺客。春申君去王宫奔丧,在棘门受到李园刺客的伏击,当即被斩杀。同时,李园派官兵前往春申君的家中,将春申君的家人满门抄斩。同年,熊悍继位,是为楚幽王,李园取代黄歇,被任命为楚国令尹。
三、战国七雄之燕国
《甘棠》之诗因何而作?
燕召公奭和周王族同是姬姓。周武王灭掉商纣王以后,把召公封在燕地。在周成王的时候,召公居于三公之列,地位显赫。当时周成王年纪尚小,周公代他主持朝政,执掌国家大权,俨然同天子一样。于是,召公怀疑周公的作为。为消除召公疑虑,周公写了《君奭》一文,以表达自己无意觊觎君位的想法。但召公仍然对周公很不放心,周公于是拿殷商时的历史举例说:“商汤时有伊尹,功德感动了上天;在太戊时,就有像伊陟、臣扈那样的人,功德感动了上天,并有巫咸治理朝政;在祖乙时,就有像巫贤那样的人;在武丁时,就有像甘般那样的人。商代的功业就是因为这些大臣辅佐君王才取得的,商代也得到了治理和安定。”召公听了这番话,这才想通,与周公冰释前嫌。
召公曾经治理过周朝西部一带的领土,很受广大民众的拥戴。召公到乡村城镇去巡察,当地有一棵很有名的棠梨树,他就在树下判断官司,处理政事。当地的人民从贵族到平民都得到了适当的安置,没有游手好闲的人。召公去世后,当地民众思念他的政绩,怀念着那棵棠梨树,就作了名为《甘棠》的诗篇以歌颂召公的功绩。
燕哙之亡是怎么回事?
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后来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所发展。燕王哙即位后,因经常受到齐国的威胁,便进行了不少政治改革,发愤图强,国家逐渐强盛。不过他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别人奉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