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换个角度读史记
3800500000017

第17章 战国称雄(2)

襄王即位后,立太史氏的女儿为王后,称为君王后,并生了儿子名建。太史敫说:“女儿不经媒人而私自嫁人,不能算我的后代,她玷污了我们的家风。”便终身不与君王后见面。君王后贤惠,并不因为父亲不见她的缘故就失掉了做子女的礼节。襄王在莒住了五年,田单依靠即墨军民打败了燕军,到莒迎接襄王回到临淄。齐国原有的土地全部收复。

齐国是怎么灭亡的?

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而齐国则自齐、燕之战被乐毅击败后,实力大损,很难继续与秦对抗。齐襄王死后,君王后扶持齐王建即位,母子目光短浅,苟且偷安,“立四十余年不受兵”。君王后死后,后胜为齐相,秦国趁机用重金收买,使“劝王去从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

公元前225年,秦国灭了魏国。齐王建知道后,便打算投降秦国。齐国雍门司马和即墨大夫谏止说,“齐地方数千里,带甲数百万”,倘若联合三晋流亡大夫和楚国共同抗秦,“则齐威可立,秦国可亡”,但齐王不从。

公元前221年,秦灭五国后发兵攻打齐国,齐王建和后胜这才想到“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王派大将王贲率军从燕国故地南部攻齐,蒙恬从楚国故地北部攻齐,秦军长驱直入,“兵卒入临淄,民莫敢格者”。齐王建见大势已去,便听从后胜之计,不战而降。于是,秦虏齐王建,把他迁禁于共(今河南濮阳)地松柏之间,饥饿而死,齐国遂告灭亡。

齐国的灭亡,宣告秦统一六国事业的最终完成。

孟尝君立薛是怎么回事?

孟尝君名田文,他的父亲是靖郭君田婴,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异母弟弟。从齐威王到齐宣王,田婴立下了很多功劳,并且在齐宣王时出任齐国的丞相,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齐宣王去世以后,儿子湣王继位。三年以后,齐湣王把薛邑封赐给田婴,以表彰他的功绩。

当初,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田文是5月5日出生的。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了。等他长大后,他的母亲便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见给田婴。田婴见了这个孩子愤怒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把这个孩子扔了,你竟敢把他养活了,这是为什么?”田文的母亲还没回答,田文立即叩头大拜,接着反问田婴说:“您不让养育5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田婴回答说:“5月出生的孩子长到跟门户一样高,会害父害母的。”田文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的,还是由门户授予的呢?”田婴不知怎么回答好,便沉默不语。田文接着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忧虑呢?如果是由门户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可以了,谁还能长到那么高呢!”田婴无言以对。

不久,田文趁空问他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孙子。”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田婴答道:“叫玄孙。”田文又问:“玄孙的孙叫什么?”田婴说:“我不知道了。“田文说:“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经历三代君王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的私家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现在您的姬妾可以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现在您还不断地加多积贮,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却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我私下感到很奇怪。”从此以后,田婴改变了对田文的态度,十分器重他,并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宾客来往不断,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各诸侯国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下来。田婴去世后,田文果然在薛邑继承了田婴的爵位。

“鸡鸣狗盗”说的是什么事?

孟尝君在薛邑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以及犯罪逃亡的人,很多人归附了孟尝君。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厚的待遇,因此天下的贤士无不倾心向往。孟尝君对来到门下的宾客都热情接纳,不挑拣,无亲疏,一律给予优厚的待遇。所以,宾客人人都认为孟尝君与自己亲近。

公元前299年,齐湣王派孟尝君到了秦国,秦昭王立即让孟尝君担任秦国宰相。臣僚中有人劝说秦王道:“孟尝君的确贤能,可他是齐王的同宗,现在任秦国宰相,谋划事情必定是先替齐国打算,而后才考虑秦国,秦国可要危险了。”于是,秦昭王就罢免了孟尝君的宰相职务。他把孟尝君囚禁起来,图谋杀掉孟尝君。孟尝君知道情况危急就派人去见昭王的宠妾请求解救。那个宠妾提出条件说:“我希望得到孟尝君的白色狐皮裘。”孟尝君来的时候带有一件白色狐皮裘,价值千金,天下没有第二件,到秦国后献给了昭王,再也没有别的皮裘了。孟尝君为这件事发愁,问遍了宾客,谁也想不出办法。忽然,宾客中有一位会披狗皮盗东西的人说:“我能拿到那件白色狐皮裘。”于是,他当夜化装成狗,钻入了秦宫中的仓库,取出献给昭王的那件狐白裘,拿回来献给了昭王的宠妾。宠妾得到狐白裘后,替孟尝君向昭王说情,昭王便释放了孟尝君。

孟尝君获释后,立即乘快车逃离。昭王后悔放了孟尝君,便立即派人驾车去追捕他。孟尝君一行夜半时分到了函谷关,按照关法规定,鸡叫时才能放来人出关,孟尝君担心追兵赶到万分着急,忽然,宾客中有一人学起了鸡叫。他一学鸡叫,附近的鸡随着一齐叫了起来,孟尝君便立即出示了证件逃出函谷关。出关不久,秦国追兵果然到了函谷关,但已落在孟尝君的后面,就只好无功而返了。

当初,孟尝君把这两个人安排在宾客中的时候,宾客无不感到羞耻,觉得脸上无光,等孟尝君在秦国遭到劫难,终于靠着这两个人得到解救后,宾客们都佩服孟尝君广招宾客不分贵贱的做法。

冯谖为什么要弹剑而歌?

孟尝君深知,收养大量门客,获得很多人的拥护和支持,对于取得名望、巩固自己的地位是很必要的。所以,他到处搜罗人才,不论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都以客相待。不久,他爱慕贤人的名声就慢慢地传开了。其他国家的一些豪杰之士,甚至一些逃跑的犯人也来投奔他,把他当作知己朋友,为他办事。

有一次,一个叫冯谖的人来投奔孟尝君。孟尝君看他那副打扮,一身破衣裳,脚穿草鞋,腰里系着一把剑,连剑鞘也没有,知道是个穷苦人,就问他:“先生找我有何见教?”冯谖说:“我穷得活不下去了,到您这儿找口饭吃。”“你有什么本事呢?”“我什么本领也没有。”孟尝君笑了起来,说:“那你就先住下吧。”孟尝君手下的人看冯谖这么穷,又没本领,都看不起他,便把他安排在下等房间里住,天天给他粗饭吃。没过几天,孟尝君问道:“那个冯谖在干什么?”宾客回答说:“他呀,天天弹那把剑,边弹还边唱:剑啊,咱们回去吧,这儿吃饭没鱼虾。”孟尝君觉得这话传出去,自己没脸面,就让人把冯谖搬到中等房间里住,给他鱼虾吃。没过多少日子,冯谖又唱了:“剑啊,咱们回去吧,这里出门没车马。”有人把这话报知孟尝君,孟尝君吩咐再给他一套车马。谁知没过多久,又有人来反映说:“冯谖仍旧天天唱着什么‘剑啊,咱们回去吧,没钱不能养活家’。”孟尝君挺生气,不过,为了笼络更多的人,他还是派人经常给冯谖的老母亲送钱用。冯谖这才不弹不唱了。

孟尝君相齐是怎么回事?

孟尝君回到齐国以后,齐湣王任用孟尝君做了齐国的丞相,主持政务。一次,孟尝君的侍从魏子替他去收封邑的租税,三次往返,结果一次也没把租税收回来。孟尝君问他是什么缘故,魏子回答说:“臣在路上遇见了一位贤者,我私自以您的名义把租税赠给了他,所以没有收回来。”孟尝君听后大怒,一气之下辞退了魏子。几年之后,有人向齐湣王进谗说:“孟尝君将要发动叛乱。”等到田君甲劫持了湣王,湣王便猜疑是孟尝君策划的,为避免殃祸孟尝君出逃了。曾经得到魏子赠粮的那位贤人听说了这件事,就上书给湣王申明孟尝君不会作乱,请求以自己的生命作保,并在宫殿门口刎颈自杀,以此证明孟尝君的清白。湣王为之震惊,便追查考问事情的真相,发现孟尝君果然没有叛乱阴谋,便召回了孟尝君。孟尝君因此推托有病,要求辞官回薛邑养老。湣王答应了他的请求。

回薛邑休养的孟尝君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齐国的政治与外交。后来,齐湣王灭掉了宋国,变得更加骄傲,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他打算除掉孟尝君。孟尝君知道后非常害怕,为了逃命便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前往魏国。魏昭王任用孟尝君做了宰相,不仅与秦国、赵国联合,还与燕国一同打败了齐国。齐湣王出逃到莒邑,最终死在那里。

此后,孟尝君辞去魏国宰相的职位,又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他坚持中立的态度。齐襄王继位以后,因对孟尝君仍有所忌惮,便与他结好,重新亲近他。几年以后,孟尝君在薛邑去世,齐王赐给他孟尝君的谥号。随后,孟尝君的几个儿子争着继位,导致薛邑一片混乱。齐国与魏国趁机联合灭掉了薛邑,从此,孟尝君的祭祀断绝了。

二、战国七雄之楚国

墨子是如何说服楚惠王罢战的?

战国初年,楚国的国君楚惠王想重新恢复楚国的霸权。他扩充军队,要去攻打宋国。楚惠王重用了一个当时很有本领的工匠——公输班(鲁班)。他替楚王设计了一种攻城的工具,比楼车还要高,看起来简直高达云端,所以叫做云梯。楚惠王一面叫公输班加紧制造云梯,一面准备向宋国进攻。楚国制造云梯的消息传扬出去后,列国诸侯都颇为忧虑。特别是宋国,听到楚国要来进攻,更是觉得大祸临头。

楚国想进攻宋国的事,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尤其持反对意见的是墨子。他听到楚国要利用云梯去侵略宋国,就急忙动身前往楚国。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他先去见公输班,劝他不要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公输班说:“不行呀,我已经答应楚王了。”墨子就要求公输班带他去见楚惠王,公输班答应了。在楚惠王面前,墨子诚恳地说:“楚国土地很多,方圆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国方圆不过五百里,土地并不好,物产也不丰富。大王为什么有了华贵的车马,还要去偷人家的破车呢?为什么要扔了自己的绣花绸袍,去偷人家一件旧短褂子呢?”楚惠王虽然觉得墨子说得有道理,但仍不肯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公输班也认为用云梯攻城很有把握。墨子直截了当地说:“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便宜。”他解下了身上系着的皮带,在地下围着当做城墙,再拿几块小木板当做攻城的工具,叫公输班来演习一下,比一比本领。公输班采用一种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种方法守城。一个用云梯攻城,一个就用火箭烧云梯;一个用撞车撞城门,一个就用滚木擂石砸撞车;一个用地道,一个用烟熏。公输班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用完了,可是墨子还有好多守城的高招没有使出来。

惠王听了墨子一番话,又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领,知道要战胜宋国没有希望,只好说:“先生的话说得对,我决定不进攻宋国了。”这样,一场战争就被墨子阻止了。

白公胜劫楚惠王是怎么回事?

白公胜是楚平王的孙子,亦称王孙胜,其父太子建遭费无忌谗言出逃,在郑国被杀。他随伍子胥奔吴。公元前487年,令尹子西因他“信而勇”,从吴召回,任为巢大夫,号白公,以加强对吴的防御。

白公喜好军事而且能礼遇士人,见父亲被杀就一心想为父报仇。公元前483年,白公向令尹子西请求出兵讨伐郑国。子西虽然口头答应了,但并没给他派兵,于是白公有些怨恨子西。公元前481年,晋国讨伐郑国,郑国向楚国告急求救,楚国派子西前去救助,子西救郑之后接受了郑的贿赂,兴高采烈地回到了楚国。白公听说此事后非常生气,立即和勇士石乞等人在朝堂上袭杀了令尹子西、子綦,趁机劫持了惠王,把他囚禁起来,想杀死他。惠王的随从屈固背着惠王逃到了惠王的母亲——昭王夫人的宫殿里,把白公的所作所为一一向昭夫人做了汇报。这时的白公已经登位做了楚王。不料一个月后,惠王的援军来到并成功地营救了惠王,于是楚惠王的侍卫和援军一起攻击白公,将他杀死。惠王这才重新登上王位。

“画蛇添足”说的是什么事?

楚国有昭、屈、景三大姓,昭阳为三大姓贵族之首,任上柱国,地位在宰相之上。公元前323年,楚国派柱国将军昭阳连克魏国八座城池,又移兵攻打齐国。齐王大为惊恐。正好秦国使者、著名谋士陈轸出使齐国,齐王问他:“怎么对付楚国?”陈轸说:“君王不要担忧,我有办法让他撤军。”于是,陈轸立即到楚军中去会见昭阳,说:“我想听听楚国的军功法,打败敌军杀死敌将的有功之臣,将赏赐什么?”昭阳说:“授予上柱国将军的官职,封给上等爵位,让他手执珪玉。”陈轸说:“楚国还有比这更尊贵的赏赐吗?”昭阳说:“令尹。”陈轸说:“今天您已经做了令尹,这是楚国最高的官位。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于是,他讲了一则“画蛇添足”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古代楚国。有一户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人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这几个人就商量分酒的办法。有个人说:“一壶酒分给几个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个痛快。给一个人喝才过瘾呢!”大家都这样想,可是谁也不肯放弃这个权利。另一个提议说:“这样吧,让我们来个画蛇比赛。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伙儿都赞成这个办法。于是,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同时开始画起来。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就把蛇画好了。他左手抓过酒壶,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们要赶上我还差得远呢。并说:“我再给蛇添上几只脚,也能比你们先画完。”可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他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画的根本就不是蛇。还是我先画完,酒应当归我喝。”

讲完这个故事,陈轸接着说:“今天您身为楚相,来攻打魏国,已打败魏军杀死魏将,没有比这再大的功劳了,可是官职爵禄不可能再增加;假使打不胜,您将要殉职丢爵,给楚国造成不好的声誉,这就是画蛇添足。您不如率军返楚对齐施恩施德,这就是永处高位的策略啊!”昭阳说:“好吧!”于是,率军离开齐国。

张仪是怎样逃身于楚的?

公元前313年,秦国想讨伐齐国,可是楚国和齐国是同盟。秦惠王担心楚国援助齐国,就让张仪去会见楚王。张仪对楚王说:“如果楚王能与齐国断交,那么您今天就可以派人跟我去秦国领取秦曾夺取的楚国方圆六百里的商于之地。这样,您便可以在北方削弱齐国,在西方有恩于秦,并增加商于六百里土地的财富,这真可谓一箭三雕。”怀王十分高兴,听信了张仪的话,与齐国断绝了关系并将国相的玉玺赠给了张仪,还每天为他摆酒设宴。很多大臣们都前来祝贺,惟独陈轸非常担心。怀王认为他这是多虑了,故没有听从陈轸的意见,仍然派人跟随张仪到秦国去接受商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