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最后总结道:“可以说,培训工作的质量,越来越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品质,甚至已经成为企业能否超越竞争对手的重要指标,成为了企业的催化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而要想使这一动力发挥效益,我们必须先跳出员工培训的各种误区。”
她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就响起了那几位“家长”及其他成员热烈的掌声。
3.培训也是一种激励手段
关于花5000万进行员工培训的争论仍在继续着。王熙凤刚才的分析虽然很有说明力,也得到了董事会的赞同,但是,一个决策的制定哪会轻而易举就取得统一呢?何况王熙凤面对的又是这几位“家长”。
董事长贾政就再一次率先发言:“你的分析的确很到位,但是,如果我们大张旗鼓地投资培训,员工却表现冷淡的话,公司的巨额投资不就打了水漂了吗?我打一个比方:甲乙丙三人同去郊外旅行,回家时已经天黑了。从郊外到市内可能有最后一班车,这班车虽然打个招呼就能停,但常常不准时。因此,他们三个在站台上等车的时候有了不同的意见。甲决定离开站台向前走,理由是这个方向离家越来越近;乙决定往后走,他认为这样可以先上车;丙则希望保持体力,于是留在站台上。那么,这三个人中,谁最有希望坐上车呢?”
贾政说完,微笑地看着大家,等他们回答。
贾赦最先回答:“依我看,肯定是甲最有希望,因为他采取了一种比较积极的态度。”
可是,贾政并没有表态,而是将目光转向王熙凤。王熙凤明白他这个问题是针对她而来,所以若有所思地回答:“其实,他们三个人上车的几率是相等的。假如那班车还没走,那当然是乙先上车,到站后丙上车,再往前捎上甲。这样看来,丙最舒服,没动一步却得了同样的结果。可是,如果最后一班车早就过去了呢?那样的话,这三个人就只能在荒郊野外过夜了,甲也不可能走回家去。”
大家都恍然大悟,贾政也点着头说:“没错,到底是动还是不动,怎么动,根本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只是个人的选择问题,因为他们谁也不知道车到底有没有走。所以证券交易,很多事情,并不是你努力了就一定能有好结果的。员工培训也一样,虽然它的好处很多,对公司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被看似积极的观点所迷惑,就像刚才问题中的甲一样,花了钱却与原地踏步没什么两样,那还不如省着钱用于别的投资。”
贾政到底是贾氏集团的董事长,他的这一有力回击,的确让王熙凤觉得很棘手。会议室里再次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局面,大家都在等着王熙凤屈服。可是,王熙凤此时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不管是她的个性,还是她对员工培训的看法,她都不允许自己就此放弃。片刻之后,她重新振作精神,说:“有没有结果,得看前提如何。刚才的例子是在不知道车是否开走的前提发生的,所以虽付出努力但不一定有好的结果。这与我们的员工培训不同。至少我们知道,公司目前的投资培训的必要。因为一方面,我们说培训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另一方面,培训是一种激励手段,这一点甚至是员工培训的关键所在。”
所有人都像是碰到恐龙一样看着王熙凤,他们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培训还能成为一种激励手段。王熙凤真替这几位“古董”级元老感到难过,不过,一看到他们的迷茫,她又有了几分信心。
她说:“在西方国家,人们在观念上已不把培训当成一种成本,而是将它作为一种投资、一种福利、一种激励手段写在企业经营计划里。如今,员工在企业里所得到的东西已绝非仅仅是高额的薪水和优厚的待遇,与这些比起来,丰富的技能培训能增加他们的经验和见识,同时,提高技能水平也是衡量知识型员工满意度的重要标准。试想,让一个特有博士学位证书的人才在库房里做统计工作,却从不增加工作的内容,不给予培训和提拔的机会,那么,即使他月薪过万,他还能坦然坚持在那个岗位上数产品吗?谁能保证他明天一定还呆在那个位子上呢?长此以往,人员流失将是企业最头疼的难题。这次导致贾氏集团员工跳槽的原因,除了裁员之外,难道与我们没能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机会无关吗?
“员工培训是什么?不就是通过一些培训方式,提高和改进员工的理念、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让接受培训的员工变成专业人员,变成领导者,甚至变成一个新局面的开拓者吗?员工们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他们自然会燃烧起内心的激情,产生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归属感。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薪水和待遇之外最乐意得到的。而对于企业来说,培训也就成了一种激励手段,成为使员工保持持久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企业增加效益和凝聚力,并为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培养后备力量的重要手段。所以最终受益的还是企业自身。
“现在,贾氏集团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公司上下人心涣散、死气沉沉。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使所有员工都重新燃烧起来,凝聚起来,为公司创造效益,扭转目前的不利局势。这就是对员工进行培训的前提。所以,我们的员工培训绝不是无的放矢,也不可能付出努力而没有收获。相反,如果我们不能为员工提供自由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不能帮助他们在自我教育与训练当中获得提高和发展,那他们会继续消沉下去,终至完全丧失热情。到那时,贾氏集团恐怕要在我们这两代人的手中衰落下去了。”
王熙凤的最后一句话如同锤子一样,字字敲击在董事会几位元老的心上。他们可以不在乎员工们的发展,也可以不在乎员工们的跳槽,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不能不在乎贾氏集团的前途,那可是贾氏家族近一个世纪以来创下的基业,说什么也不能在他们这一代葬送。
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董事会终于初步通过了王熙凤的员工培训计划,并将此写在了企业经营计划中。
4.日常管理就是培训
5000万,对于贾氏集团的2000名员工来说,人均培训费多达2.5万元。所以,当王熙凤上午在新员工欢迎大会上将这一消息公布出来的时候,整个宁荣双子大厦沸腾了。大会结束以后,王熙凤让部门经理和各级主管分别向新员工介绍公司的概况;带他们参观公司的工作环境,并介绍新员工自己的工作场所。她特别强调,为了让员工全面了解和认识公司,减少陌生感,增加亲切感和使命感,主管们对于洗手间、餐厅、休息室,复印室、邮局的地点、附近的银行、紧急出口,甚至电话的使用、交通工具的存放地点和安全性等细节也要详细介绍。因为这是员工培训的第一步。
介绍完工作场所与设施之后,新员工被带领到演播大厅,通过录相了解了企业的服装设计及生产的大致情况,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由于有总裁的特别吩咐,上午的参观讲解过程进行得很慢,直到中午用餐的时候,大家才陆续返回餐厅。荣国府大厦的餐厅向来都是分级的,高层领导的餐厅当然十分高档,丝毫不亚于五星级饭店,不过,它平时只作接待厅用,因宁荣双子大厦的高层没有几个在公司里用餐的。经理及高级主管在同一个级别的餐厅里就餐,但平时也是零零星星几个人而已。剩下只有普通主管及员工一起进餐,可是贾氏家庭内部的职员,即使是薪水最低的清洁工,也不愿吃工作餐——这并不是说荣国府的工作餐不好,恰恰相反,贾氏集团的工作餐都够得上星级饭店的标准。只是,就凭贾氏集团的名字,谁还去吃工作餐呀?不过,由于吃不吃工作餐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所以,宁荣双子大厦每天倒掉的剩饭剩菜的价值简单可以折合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费。
不过,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在荣国府餐厅里,所有员工都不约而同地到齐了,以致于几位厨师不得不手忙脚乱地赶着再烧菜煮饭。餐桌上,所有人的话题自然都集中在了员工培训上。下午上班后,为了增强新员工的应变感和使命感,王总裁又让业务经理通过内部闭路电视大体介绍了贾氏集团的重要客户及竞争状况。
随后,又有专人向新员工讲解企业的组织结构,有多少分公司和职能部门,如何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等,还向每位新员工发放了员工手册,通过贾氏集团的内部刊物《宁荣风云》,让他们了解公司概况和高层领导者的发展史。
最后,新员工们又详细了解了职位说明及公司的规章制度,并被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等等。
在接近一个礼拜的时间里,王熙凤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新员工的职前培训上,让他们尽快学习企业文化和工作内容。事实证明,她的努力的确收到了好的结果,那些新进入荣国府大厦的职员,基本上都能很快适应公司的组织文化,也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
相对于职前培训,王熙凤最为重视的还是全体员工的在职培训。她在对员工的讲话中说过,要将贾氏集团构筑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为此,她首先要求领导者必须做到以下六点:
第一,多身教,少言传。不要做一只叫个不停的鹦鹉,要做就做既能唱更能做的燕子。领导必须时刻准备着为员工做示范,成为名副其实的教练。
第二,充满耐心和信心。一只咆哮的狮子即使能训练出几只猛兽来,最终也会将它们吓跑。所以,不要因员工的一次次的失误而灰心丧气,甚至横加指责、批评。
第三,给员工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笼子里的鸟儿虽然也能唱歌,但肯定缺乏大自然赋予的灵气。相对宽松的工作氛围,才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第四,保持良好的沟通。员工培训不是杜鹃产卵,只有随时跟进员工的进度,才能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五,不要吝啬你的赞赏。驯鸟人总会在鸟儿飞回来时喂它一颗粮食。要想让员工更加努力,就要对他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表扬,哪怕是一句也好。
第六,终身学习。带领你的团队一起学习,并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原则。
王熙凤又在公司内部举办周末课堂,鼓励员工周末学习和研讨;鼓励员工继续深造,并承诺对深造的成果进行奖励;规定合适的上网时间,允许员工查阅资料、阅读新闻、浏览信息;建立局域网,广泛收集和分散内部信息,鼓励员工通过这一工具和平台积极地学习、沟通。
此外,还开放荣国府大厦的图书室,鼓励员工读书……至于其它脱产培训、交叉培训等培训方式,王熙凤更是积极采用。一时间,贾氏集团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以前等待观望的员工,现在似乎又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