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学百科
3798000000023

第23章 非药物疗法(2)

按摩疗法

按摩是运用手指、手掌在人体上进行连续性的揉按动作,以达到一定的医疗保健目的的治疗方法。按摩可分为按、摩、推、拿、揉、捏六法。

(1)按法:即用手指、手掌,单手或双手摩压的方法,常用于治疗局部肌肉肿胀麻木、四肢冷痛等。

(2)摩法:用手指或手掌,单手或双手,依靠腕力,由内向外,由上至下,由轻到重在病体适当部位做轻揉研摩。常用于四肢关节、头部、胸部、腰部、背部。具有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祛内散寒的作用。

(3)推法:用手指或手掌,单手或双手,向前后左右用力推动,可分拳推、侧推、指推,根据病情部位又可分为直推、平推,肝胃不和者,取仰卧位,用平推法;腰背痛者取俯卧位,用由上至下的直推法;四肢麻木者采取侧卧位,用侧推法。常配合摩法使用。

(4)拿法: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对称用劲,把皮肤用力提拿起来,或单手或双手,以病人拿后感觉轻松为宜,适于四肢疼痛,落枕等症。

(5)揉法:用手指或手掌贴附在皮肤上,做转移性的回环揉动,揉时不能离开病人的皮肤,适于四肢扭伤、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常配合捏法。

(6)捏法:用指挤捏皮肤、肌肉,可单手也可双手,适于治疗头、颈、背、腰四肢疼痛。常配合拿法用。

按摩手法要先轻后重,由慢而快,由浅入深,先治急、后治缓。

患有内科急性炎症,传染性皮肤病,妊娠期中的腰腿疼、恶性肿瘤者不宜接受按摩。

艾炙疗法

此法是用纸将艾绒卷成艾卷,点燃后在穴位上熏烤,以达到通经络、驱风寒之功效。操作方法是:根据病情,选择治疗穴位,将艾卷点燃,在距穴位皮肤1.5~3厘米左右回转移动,熏烤,以病人感觉局部有温热感为度。每穴炙5~15分钟。为提高疗效可根据不同情况垫上姜片、蒜片、盐面炙。一般腹泻、腹痛、呕吐病可隔姜片炙;虚痨可隔蒜片炙;急性吐泻或虚脱肢冷者可隔盐面炙。

实施艾炙时,要避免烫伤,万一出现烫伤起水泡,可将水泡的根部用酒精消毒,用消毒针将水泡水放出,涂点紫药水即可。

家务疗法

对担心发胖、影响形体美的女青年来说,养成勤快的好习惯,尽可能操持点家务活将受益不浅。因为短时间内强度极大的剧烈运动,使身体处于供氧不足的状况。所消耗的不是体内多余的脂肪而是糖,故而并非控制体重的有效办法。至于盲目节食就更非良策。而家务活是经常性的,持续的时间长,可发挥体内多余的脂肪分解功能,倒是减肥和防止发胖的妙方。并且这样还可以减轻家人的负担,融洽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何乐而不为之。

坐浴疗法

坐浴是指病人取坐位,将臀部浸入药液中洗涮。坐浴前,病人先排除大小便,洗净手,将裤子脱至膝盖部露出臀部,臀部完全浸入药液中,经常用手将消毒纱布轻轻擦拭局部伤口。坐浴盆选择搪瓷盆最好,放入1/3~1/2盆水,待水温凉至38~42℃时,加入药物********结晶配成1∶5000的浓度(溶液呈浅红色)。坐浴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减轻充血,可以清洁伤口,利于分泌物的引流,从而消除炎症,促使伤口愈合。凡属****疾病均可采取坐浴疗法。

蒸气浴疗法

人进行蒸气浴大量出汗,可引起神经系统、血液循环、心率和呼吸等方面一系列变化,蒸气浴的温度应保持在32~43℃,这样可以增加肺活量,使血乳酸浓度明显降低,如过热,效果不佳。蒸气浴可分3次进行,每次5~7分钟,每次之后冷淋浴20~30秒钟,做完最后一次蒸气浴要休息10分钟,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再在水温25℃的游泳池里游几百米。

海水浴疗法

海水浴对人体起着综合性的医疗和锻炼作用。在天气最暖的时候,海水的温度也比人体的温度凉11~12℃, 因此,当人体浸入海水时,皮肤血管就会收缩,然后又扩张,这对体温调节器官是很好的锻炼。此外,人体在海水中受到机械作用:小的压力及海浪的冲拍,有助于血液及淋巴液的流通及在体内循环,从而给心脏的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次,对人体起作用的还有海水中所含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溶解于海水的气体等,这些温度的、机械的以及化学的刺激因素,再加上新鲜的空气、太阳辐射、大海景色引发的舒畅心情,十分有益于人体健康,使人的新陈代谢、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功能都得到改善,同时还可以提高对寒冷引起的疾病的抵抗力。海水浴不仅可以健身,对那些呼吸道、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有病的人也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手段。

沙疗

沙疗的治疗方法是:病人或躺或卧,或跪或坐,将半身埋在滚烫的沙子里,在骄阳下进行日光浴。沙疗对各种类型的关节炎、慢性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及脉管炎疗效较好。

冰疗

用冰袋裹在膝盖上止痛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省钱省事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取适量冰块加1/4水,与冰块混合装入塑料袋中,用冰袋敷患处,一天三次,每次20分钟,可止痛。

原生食物疗法

病人每天吃一些新鲜的,不经加工或加热的食品,如新鲜的水果、坚果、芝麻、葵花籽、小麦茎叶的汁和新鲜蔬菜,完全不吃肉类,这些食物可帮助病人康复。主要用小麦茎叶的汁医病是有科学根据的,小麦茎叶汁中可以分离出一百多种要素,其中的脱落酸就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因此小麦茎叶汁有“绿色的血液”的美名。

色彩辅助疗法

据科学家们研究,色彩可以治病:红色可以提高病人的食欲;褐色能使低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冷色可以使激动的病人安静;橙色可使神经衰弱病人振奋;浅蓝色可以帮助患者退烧;紫色对孕妇有镇静作用。可根据病情选择适当色彩予以辅助治疗。

养花疗法

养花是一项最“安心”的活动。各种花卉由于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养,形成不同的生态习性,这就要求养花者不急躁,顺应其习性,创造适应其生长的环境。无疑,培养“安心”的情绪对战胜慢性病大有裨益,具有调节神经中枢和杀菌的功能。养花能通过培养“安心”而产生疗效。

睡眠疗法

睡眠在人的生命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代科学称睡眠为天然补药。实验证明,动物可以30日不食,却不能10日不眠。从医学上讲,睡眠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青壮年人睡眠较多,老年人睡眠较少,体力劳动者睡眠较多,脑力劳动者睡眠较少。在实际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某些人即使是睡8小时,起床后仍然无精打采,相反,另一些人虽然只睡6小时,醒来后却轻松愉快。这是因为睡眠是有节奏的,能掌握节奏,效果就好,反之就差。一般来讲,上床半小时之内能人睡者为最佳,如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则不应硬睡,可冲一杯热牛奶喝下再睡,或到外面散散步再睡,可有一定效果。

“瑜伽”疗法

“瑜伽”是古印度佛教中的术语,意即修行,主要强调调息,静生等修行方法。国外施行的瑜伽锻炼法的要点就是使“身体伸长”,恢复和保持优雅、健美的体态,促进骨骼的生长。锻炼方法如下:

身体直立,两腿并拢,收紧****,挺直背骨。在呼气的同时将两手臂举在头上,左右两手互相握住肘部,保持住这个姿势,反复进行脚跟离地,着地运动。离地时吐气,以脚尖着地,重心落于双脚拇趾,收紧骨盘,脚跟着地时吸气。

这套锻炼法的重点在于,注意力要集中在背部,身体好像由上面牵引似地向上。

五行磁吸针疗法

是用一种特制的磁疗针具(各大医疗器械商店有售并附操作指导材料)治病的方法。它利用负压吸附原理,用磁针点压在穴位上,使磁力透入人体,刺激穴位,激发人体生物电磁感与经络传导信号,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除病痛的作用。是一种集针灸、点穴、磁疗、负压,药物渗透于一体而又无刺痛创伤的家庭治疗方法。

其他疗法

(1)吹气止鼻血。如果家中有人流鼻血,可用手将其耳朵口适当扯大,以嘴对准耳朵口,用力地,缓缓地向耳道吹气,分别向两只耳朵连续吹三口气即可。若血未完全止住,可再吹一次。

这种止血方法是通过气流刺激耳朵内神经、交感神经及反射弧,使鼻粘膜血管收缩,达到止血效果。

(2)热敷治疗毛囊炎。毛囊炎虽属外科小病,但如治疗不及时,常可发展成疖痈。家庭治疗毛囊炎可采用简单易行的热敷法。具体做法是:用清洁的毛巾蘸热水敷患处,每天两次,每次3~5分钟。水温宜高,以不烫伤为度,毛巾凉后,更换一次。一般病情三天可愈。

(3)吹口琴。吹口琴,不但能给生活带来欢乐,而且能增加肺活量,促进肺的呼吸功能。患有慢性肝炎的人,经常吹口琴,可以借肌肉收缩力量,按摩肝部,对消除肝部周围的炎症大有好处。当然,长时间连续吹奏,对身体无益。吹口琴之前和吹完口琴之后,对口琴要进行冲洗和消毒。口琴最好自己独自使用,以免传染各种疾病。

(4)唱歌。不少脑血管疾病,如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血管痉挛以及某些脑外伤患者,在救治后,往往会失去说话能力,或变得发音不清,难于表达要表达的意思。遇到这种情况,不妨试试“唱歌疗法”,它常常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和改善语言表达能力。

为什么唱歌能促进说话功能的恢复呢?我们知道,大脑有两半球:左半球主要具有语言、逻辑推理等功能,而大脑右半球主要具有视觉图形的感知和音乐曲调的感知。歌词的感知在左半球负责语言的区域,而音调曲调的感知是右半球。这样,在唱歌时,不但可以激发左半球的大脑语言区域的神经细胞,而且可以促进两半球之间的功能协调。根据“用进废退”的生理特点,一旦患了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失语,就能导致终身失去说话的能力,而唱歌这一音乐艺术的语言,乃是恢复说话功能的良好刺激剂。说话或唱歌不但是大脑的功能,而且需要人的发音器官、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协调一致的动作,因此需要练习。一些因为大脑部位疾患而不能说话的病人,可以反复听各种流行音乐,速度经常变换,由慢到快,时快时慢,继而让他们慢慢试着哼唱。这样,一些说话困难和根本不能说话的患者,逐渐可恢复说话功能。

(5)洗脚。春洗脚,升阳固本;夏洗脚,除温邪;秋洗脚,润肺腑;冬洗脚,暖丹田。用稍高于体温的水洗脚,对于五脏六腑有益:洗时不断按摩脚趾,脚掌心,可疏肝健脾,增加食欲,治肝脾肿大;治便秘、胁痛、小儿遗尿,并矫正妇女宫体位置;治胃虚体弱,活跃末梢神经、加强记忆,使周身均感轻快。

(6)梳头。梳头可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调解头部的神经功能,使头部处于紧张状况的神经得以松弛,从而能促进血液循环。当你感到头昏脑胀、思维能力下降时,就应该休息一会儿,拿起梳子梳3~5分钟头,再用梳子刮几下头皮,使之有酸胀感。这样每天重复3次,不仅可以健脑,而且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等症也有辅助疗效。脑力劳动者尤应重视。

(7)伸懒腰。身体长时间伏案,静脉血管就会松弛、扩张,淤积血液使循环血液量减少,人就感到疲劳。这时伸一个懒腰,会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较强收缩。在持续几秒钟的伸懒腰动作中,很多淤积的血液被送回了心脏,这就可以大大增强循环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与此同时,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作用,亦可增进肌肉本身的血液流动,使肌肉内的一些废物得以带走,从而消除人的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