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学百科
3798000000016

第16章 家庭护理技术(1)

病人的外观特征

每个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有自身的规律和特征,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病情变化有许多是患者自己和家属能够观察到的,了解这些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经常需要观察并记录的内容有:

(1)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神志:清晰、模糊、昏睡或昏迷。

(3)体重:肥胖、消瘦、正常、增加或减轻。

(4)表情:淡漠、痛苦、忧虑、恐惧或安静。

(5)步态:稳健、蹒跚或搀扶行走。

(6)饮食:食欲好坏、食量多少及饮食内容。

(7)恶心呕吐:时间、次数、程度、性质和量。

(8)吞咽:正常、困难或疼痛。

(9)大便:性状、次数、量、有无便秘或腹泻。

(10)小便:次数、量、颜色、是否流畅。

(11)出血:时间、颜色、量、伴随症状。

(12)咳嗽:程度、性质、内容,有无痰及痰是否粘稠、痰的颜色、量。

(13)声音:洪亮、有气无力或声音嘶哑。

(14)疼痛:部位、时间、程度、性质及伴随症状。

(15)皮肤颜色:潮红、苍白、发绀或黄染,皮肤有无出血点、皮下瘀斑、皮疹或肿块。

(16)眼:眼睑有无浮肿、眼睑下垂、巩膜、有无黄染或出血,瞳孔大小、是否对称、光反应情况。

(17)耳:听力是否正常,有无分泌物。

(18)鼻:是否通畅、有无出血及分泌物。

(19)口腔:粘膜颜色、舌苔情况,有无溃疡。

(20)颈:柔软或抵抗、强直。

(21)姿势和体征:有无被动体位或强迫体位。

(22)睡眠:安静、烦躁不安。

(23)药物反应:用药或治疗后有无不良反应。

生命体征的监测

1.测体温

体温,常以口腔、直肠或腋下温度为标准。常用的水银柱体温计有两种,即口表、肛表,是由玻璃制成的,一端内装水银,水银遇热后升高的刻度即是体温度数。

[操作方法]

测量前:将已消毒的体温计用纱布拭干,将水银柱甩至35℃以下,并根据病情和年龄选择口腔、腋下或****。

(1)口腔测量法

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使病员闭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3分钟后取出,擦净,看明度数,并记录度数和测量时间。

(2)腋下测量法

解开衣钮,揩干腋下,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入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表,10分钟后取出,看明度数并记录。

(3)直肠测量法

使病人屈膝侧卧位,露出臀部,用20%肥皂液或油剂润滑肛表,将水银头端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擦净肛表,看明度数并记录。

[注意事项]

(1)测体温前后,应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在甩体温表时,不可触及他物,防止撞碎表。

(2)精神异常、昏迷及小儿不可测口腔温度,这类病人测体温时,必须有人在旁守护,并用手扶托体温表,以防体温表失落或折断。对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者,也不可测口腔温度。进食或面颊部作热敷或冷敷者,应间隔30分钟后方可测量温度。

(3)腹泻、直肠或****手术病员不可由直肠测温;坐浴或****后,须待30分钟后,方可测直肠温度。

(4)若病员不慎咬破体温表而吞下水银时,可服大量鸡蛋清或牛奶,使蛋白质和汞结合,以延缓汞的吸收,最后排出体外。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给吃大量韭菜等粗纤维食物,使水银被包裹而减少吸收,粗纤维还可以刺激增加肠蠕动,加速汞的排出。

(5)体温计用后消毒,以酒精浸泡为宜,切忌把体温表放在热水中清洗或放在沸水中煮,这样会引起爆破。

(6)体温各部可用符号表示:口腔温度“●”,腋下温度“”,****温度“”。

2.脉搏的观测

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在浅表动脉上可摸到搏动,称脉搏。

正常成人在安静时的脉搏,每分钟为60~100次,它可随年龄、性别、劳动和情绪等因素而变动。一般女性比男性快,幼儿比成人快,老人较慢,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暂时增快,休息和睡眠时较慢。脉律均匀,间隔时间相等。

当疾病影响心血管造成异常脉搏,可表现为:

(1)速脉: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

(2)缓脉:成人脉率每分钟低于60次。

(3)不整脉:搏动不规则,脉搏间隔的时间长短不一。

[测量方法]

凡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都可以用来诊脉。常用的为桡动脉(手腕靠拇指的一侧),其次为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等。

[操作方法]

(1)诊脉前应使病员保持安静,取仰卧位,手臂放于舒适位置,腕部伸展,手掌向下;如取坐位,请病员把肘部弯成90°角,平放桌上,手腕伸展,手掌朝下。

(2)测数时,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表面,压力大小以能清楚触到脉搏跳动为宜,计数半分钟,将测得的脉率乘2,就是每分钟的脉搏数。异常脉搏应测1分钟。当脉搏细弱而触不清时,可用听诊器数1分钟心率来代替触诊。

(3)注意:病员如有剧烈活动,应先休息20~30分钟后测。测得结果应予记录,为诊视病作资料。

3.呼吸的观测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环境中摄取氧,并排出二氧化碳,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正常成人呼吸的速率每分钟为16~20次。随年龄、劳动和情绪等因素而改变。小儿较快,老人稍慢,劳动和情绪激动时增快,休息和睡眠时较慢。正常情况下呼吸频率和深度比较均匀平稳。

受疾病影响,呼吸速率、节律和深浅度可发生改变。

(1)呼吸速率的改变:成人每分钟呼吸超过24次者,称呼吸增快,常见于高热和缺氧。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称呼吸缓慢,常见于颅内疾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2)呼吸节律改变:常发生呼吸节律紊乱。

①潮式呼吸:是一种周期性呼吸异常。特点是开始呼吸浅慢,以后逐渐加快加深,达高潮后,又逐渐变浅变慢,然后呼吸暂停数秒之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呼吸。如此周而复始,其呼吸运动呈潮水涨落般状态,故有潮呼吸之称。多见于中枢高度缺氧所致。

②间断呼吸:表现为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其特点是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断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常见于颅内病变及呼吸中枢衰竭。

(3)呼吸深浅度改变

①深度呼吸:是一种深而规则的大呼吸,多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②浮浅性呼吸:是一种浅表性不规则的呼吸,有时呈叹息样,见于濒死的病人。

(4)呼吸音响改变

①蝉鸣样呼吸:吸气时有一种高音调的音响,多由于声带附近阻塞,使空气进入发生困难所致。多见于喉头水肿、痉挛、喉头异物。

②鼾声呼吸:由于气管或支气管内有较多的分泌物潴积,使呼吸发出粗糙的鼾声,多见于深度昏迷者。

(5)呼吸困难:客观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均发生改变。病员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胸闷烦躁、不能平卧,口唇、指甲紫绀、鼻翼扇动,主要是气体交换不足,缺氧。又可分为:

①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费力,其时间显著长于呼气,致呼吸肌强烈收缩,出现三凹征。见于喉头水肿,喉头异物。

②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费力,其时间明显长于吸气,多见于哮喘。

③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增加而表浅。多见于肺部感染性疾病。

[测量方法]

(1)常在测量脉搏之后测量呼吸,将手仍按在病员的手腕上,以转移病员的注意力。

(2)观察病员胸部或腹部的起伏,一吸一呼为一次。

(3)观察呼吸的深度和节律,成人和儿童数半分钟后乘2。如果呼吸不规则,要数1分钟,婴儿要数足1分钟。

(4)当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观察到时,可用棉花少许置于病员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加以计数。记录1分钟呼吸次数。

4.血压的观测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以毫米汞柱(mmHg)或千帕(kPa)为单位,1kPa=7.5mmHg。

当心脏收缩时,血液射入主动脉,此时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管壁弹性回位,此时动脉管内压力降至最低位,称为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差。

正常成人的血压,在安静时,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脉压差为30~40mmHg。正常情况下保持相对恒定。但各种因素影响可有小的改变:

(1)年龄及性别:小儿血压(属儿童生理特点)。中年以前女子血压比男子低5~10mmHg,中年以后无区别。

(2)时间和睡眠对血压的影响:一般傍晚高于清晨,当休息和睡眠不佳时,血压稍增高。

(3)环境变化:在寒冷的环境中,血压可以上升;在高热的环境中,血压可以下降。

因各种因素影响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动脉管壁弹性及循环血量变化时,血压就有所改变。

(1)高血压:收缩压在10mmHg或以上,舒张压在90mmHg或以上,即称为高血压。

(2)临界高血压:指血压值在正常和高血压之间。收缩压高于140而低于160mmHg,或舒张压高于90而低于95mmHg,定为临界高血压。

(3)低血压:舒张压低于50、收缩压低于90mmHg者为低血压。

[测量方法]

(1)测量部位:常在上肢肘窝的肱动脉处测量,也可取下肢腿窝动脉。

(2)用物:血压计、听诊器。

(3)操作方法:

①测量前,让病员休息15分钟,以消除劳累或紧张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②让病员取坐位或卧位,暴露右臂或左臂,将衣袖卷至肩部,袖口不可太紧,以免影响血流,衣着厚时应脱去一件,伸直肘部,手掌向上。

③放平血压计,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无折地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过紧可使血管在未注气前已受压,使测得的血压偏低;过松可使气袋呈气球状,而使有效的测量面积变窄,使测得的血压偏高。气袋的中部应对着肘窝,使充气时压力正好压在动脉上,袖带下缘距肘窝上2~3厘米,将末端整齐地塞入里圈内,开启水银槽开关。

④戴好听诊器,在肘窝内侧处摸到肱动脉搏动点。将听诊器头紧贴肘窝肱动脉处,轻轻加压,用手固定,另一手关闭气囊上气门螺旋帽,握住输气球向袖带内打气至肱动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mmHg,然后慢慢放开气门,速度以每秒2~5mmHg,使汞柱缓慢下降,并注意汞柱所指的刻度。当袖带内压力逐渐下降至和心收缩力相等时,血液即能在心脏收缩时通过被压迫的动脉,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声搏动,此时汞柱所指的刻度,即为收缩压。随后波动声继续存在并增大,当袖带内压力等于心舒张压力时,搏动声突然变弱或消失,此时汞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

⑤记录测量的数值,记录采用分数式,即收缩压/舒张压mmHg。当口述血压数值时,应先读收缩压,后读舒张压。

[注意事项]

(1)测量前,应检查血压计的汞柱有无封锁破损,是否保持在“0”点处。橡胶管和输气球是否漏气。

(2)袖带不宜过宽,或过窄,以免影响数值。

(3)血压计的“0”点应和肱动脉、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坐位时、卧位时均应保持同一水平线,如肢体过高测出的血压常偏低,否则测得的血压偏高。

(4)若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复测,先将袖带内的气体驱尽,使汞柱降至“0”点,稍待片刻,再进行测量,直到听准为止。否则连续加压,时间过长,可使肢体循环受阻,病人感到不适,并影响测量数值。

(5)对于需要密切观察血压变化的病员,应尽量做到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和定血压计,这样测量才能相对准确,有利于病情监护。

(6)对偏瘫病员,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因患侧血液循环有障碍,不能真实地反映血压情况。

(7)注意防止血压计本身造成的误差,如水银不足,测出血压可偏低。

化验标本的采集

疾病诊断除临床症状体征外,化验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化验结果正确与否和标本的采集有着密切关系。

经常送验的标本有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血液、体液和脱落细胞等。通过标本的检验,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和病理改变,结合其他对确定诊断,观察病情,制定防治措施起着重要作用。相反,如标本采集不当,可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延误诊断和治疗。因此,采集标本和送验极为重要,家庭护理采集标本主要以大便、小便、痰为重点。

1.大便标本的采集

大便化验检查有助于消化道疾病和寄生虫病的诊断,根据化验项目的不同,收集大便标本有不同的要求。

(1)大便常规检查:要求标本新鲜,病人排便后用小竹签挑出蚕豆大小大便,放入清洁塑料盒或塑料杯中。若为腹泻病人,有脓血便者,应挑取含有脓血及粘液的部分。若为水样便应盛于容器中送验。

(2)大便隐血检查:检查前三日病人应禁食肉类、肝、血、大量绿叶素食物及含铁剂药物,以免出现假阳性反应,影响疾病诊断。

(3)寄生虫及虫卵标本:应在新鲜大便上做多部位的采集,并及时送验。检阿米巴原虫时标本量应在10克左右。

(4)培养标本:嘱病人排便于便盆中,用无菌棉签采取粪便的脓血或粘液部分少许,置培养试管内立即送验,或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由****插入约6~7厘米,轻轻转动,取出大便少许,放入无菌试管,盖好送验。

2.收集尿液标本

收集尿液标本可作物理、化学、细菌学及显微镜检查:

(1)尿常规:嘱病人收晨起第一次尿液约100ml留于清洁容器中送验。

(2)12小时或24小时尿液标本:嘱病人于晨7时排空膀胱后开始留尿,需较大容器,将24小时尿液均留于容器中,次晨7时排完最后一次尿液,将全部尿液送检。如留12小时尿,则自晚上7时开始至次晨7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