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大树好乘凉,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拉帮结派,进行派系斗争,而是新人在进场的时候找一个领路人,这样可以走很多弯路。好处在于,第一,一般能够充当大树都是所在行业的资深人士,多向他们请教,深入沟通,可以使新人在经验上和技能上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第二,作为行业资深人士,他们深知行业的潜规则,也熟悉组织中的灰色地带,有他们领路,可以避免走入误区;第三,作为组织中的大树,他们在组织中有较深的影响力,他们对新人的看法,往往会影响到新人在组织中的命运。
那么,哪些人可以作为新人在组织中的大树呢?首先肯定是上司,好的上司是天然的大树;其次,上司的上司;再次,非直管但级别比较高的上司、同事,甚至组织外的相关人士,都有可能成为大树。
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好运气在进职场之初就遇到一个好上司,很有可能会遇到糟糕的上司,他抢下属的功劳,不肯教新人任何东西,根本无法沟通……遇到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呢?
Eva在广告公司实习的时候,刚开始的上司就是那种脾气非常暴躁,对下属极为没有耐心的人,无论Eva如何委曲求全,都无法获得他的赞赏和帮助。幸好那时Eva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的,照旧很用心地做事,仔细研究她上司所做的策划案,学习做策划的技巧,因此尽管那个上司没有直接教她什么东西,Eva仍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得到了公司老总的赞赏,所以后面才有想将她留下来的想法。
像丁琳这种情况,她在公司面临的困境,是因为之前没有及时选择好大树,企图两边都讨好,反而两边都不讨好,一时之间是没有办法改变了。但是,Eva觉得,丁琳也并非无所作为,实际上,尽管她所跟的业务员的单很小,但是对她的工作能力的锻炼是一样的,且更锻炼她的耐心和细致程度,因此,她应该继续沉下心来认真地工作,虚心地向她的搭档请教,因为,尽管她的搭档是几个老员工中资历比较浅的对丁琳他们来说,却仍是前辈,经验更为丰富,这又未尝不是一棵大树。再者,丁琳是三个大学生里能力最强的,这一点正副经理都看得很清楚,为什么会让丁琳和她搭档,她的搭档又是靠着那棵大树呢?将这些弄清楚后,丁琳可以选定一位,经常向其沟通请教。如此一来,等下一次机会来临的时候,丁琳未必还会输。
Eva在电话里把自己的想法细细地给丁琳分析了。丁琳深以为然,她在电话的一端一边诧异地笑着,一边说:“你什么时候懂得这些的?你在公司找到大树了没有?
究竟Eva在公司找到大树没有,她其实觉得也有点模糊。要硬说有一位的话,那就是郭副总了,他是她的上司,又是她的师傅,也十分肯教导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确是Eva的大树。不过,Eva也发现,郭副总虽然一直彬彬有礼,却也给人距离感,他对谁都是笑笑的,他是一个颇有些城府的人,要想要深交并不容易。
Eva在与前台莉莉聊天的时候,莉莉撇撇嘴,说道:“你这个师傅有个绰号:笑面虎。他可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前不久Eva看过的一本职场小说里有过这么一段议论,一个人肯教你,对你客气,并不代表他把你当自己人。很有可能是觉得你不构成威胁,或者只是处世圆融而已。郭副总是怎样一个人,Eva并不清楚,她的眼睛里看到的都是他对她的教导,以及在外面的吃得开。而她的耳朵里却充塞了各种声音,甚至最近有传言他想取钟总而代之。
莉莉告诉她,郭副总有着银行背景,他在金融界的人脉非常深厚,去年才进的HC公司,和资方派来的公司总裁MR·胡一起过来的,是空降派,也是嫡派,他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在公司很快树立了他的威望。
而钟总为人正直,非常务实,他是那种说到做到的男人,多大的事一到他那就会让人觉得放心和安心,Eva欣赏这种男人。他在HC公司做了很多年了,是本土派,和公司副总赵总一起并肩奋斗多年,有着铁一般的交情,HC公司制度的建立等方面,都有他的影子,可以说为HC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一山不容二虎,两个能力强的人碰到一起了,哪能没有火花的。看郭副总其人,又岂是久居人下的?看情形,公司的高层迟早会有动荡。
“公司高层的动荡和我有关吗?当动荡发生的时候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Eva当时并没有答案,她也没法深想。对于一个基层小虾米来说,高层的世界很遥远,她够不上份儿去参加,就连传说中被人当枪使的机会都很渺茫,不管上面稳不稳,阴凉处总是有的。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明显的派别,争斗都那么显着,对于大多数的高层争斗而言,范围都是有所控制的,并不会也不希望弄得人尽皆知。职场新人刚刚进场,找大树固然重要,更重要的则是要尽快地吸收学习、使自己有价值起来。盲目地卷入高层争斗,只有成为炮灰的命,而不会带来实质的好处。
Eva固然觉得找棵大树非常重要,但她对职场的忠诚却有不同的理解。一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理想,不能拿别人的理想当做自己的理想,因为这样,会将自己置身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老板们向下属激情昂扬地说着自己的理想,不过是要打动这群小兵,让他们更好地卖命罢了。当危险来的时候,冲到最前面的总会被最早牺牲。
在职场,又何必早早地将自己贴上标签?你可能和某个上司走得近一些,但是你首先要认清的是,你不是某某人的人,你属于你自己。你应该是一棵独立成长的树苗,偶尔借大树挡挡风雨,而不是一棵攀附在大树上的藤蔓——藤蔓的下场是,当大树被砍了时,它也便如泥委地了。Eva赞同一句古话:君子朋而不党,和而不同。
当然,大树之所以成其大,除了其本身的能力外,也离不开周围的小树苗的付出。“预先取之,必先与之”,给予和付出在某种程度上是成正比的。一个成功的领导,都曾经是一个出色的追随者。德鲁克的管理学告诉我们,管理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我们常人都能看到上级管理我们,其实上司也是可以被管理的。管理得好,上司能成为你的良师益友,助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管理不好,不仅能力得不到上司的认可,也会成为职业生涯中的障碍。
那么,要怎么才能管理上司呢?Eva经过研读案例书籍,总结出以下几条:
1、了解你的上司,在模仿中创新
《杜拉拉升职记》风靡一时,Eva也借了一本拜读了,其中有一个情节让她印象深刻。那就是杜拉拉刚升任主管时,和她的上司玫瑰沟通起来存在很大障碍,经常被百般挑剔,莫名其妙地挨批,弄得她神经紧张,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她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分析上司的喜好。玫瑰的大本营在上海,于是杜拉拉弄来上海办的报告格式,取代了原来自己广州办的报告格式,这一举措讨得了玫瑰的欢心,让她不仅在查阅数据上方便了很多,而且也享受到了被追随的快感,玫瑰当然不会去挑剔自己用惯推崇的格式,这样一来,拉拉被挑剔的几率就小了很多。
人都喜欢被追随,看到自己的痕迹出现,所以一定要努力地了解自己的上司,对他的环境,他的职业经历、处事守法,他个人的优点、缺点以及偏好都要有一个系统的分析。当上司在你的身上看到他年轻时的影子时,相比他会对你另眼相看。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地模仿、盲从,而要分析自己的处境、自己的需求,自己的优点、缺点,个人的行事风格,在此基础上,保持和发展既适合上司的需求,又体现共同期望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可信赖以及诚实的关系。
在模仿的时候要谨记,不要盲目顺从,否则容易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失去自我生存的能力。上司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跟屁虫,而是一个能够动脑解决问题有价值的人。
2、写好忠诚这两个字
正如Eva在上面所分析的,忠诚不是无条件地服从,而应保持住自己的STYLE(风格)。职场的忠诚应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应尊重上司的领导地位,不轻易越级报告;当有特殊情况,如上司不在事情又很紧急需要马上报告时,应及时向上司汇报,不可应越级表现了自己的才能而沾沾自喜,否则后患无穷;第二,所谓效忠,不仅是要忠于自己的上司,最最重要的是,要让上司知道你是忠于他的;第三,当领导换人时,不可贬损之前的上级和老板来取悦新人,而也应该在效忠新主的同时不背叛旧主。
3、不可妄谈是非,上级的是非尤其要慎重
古语有云:无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无完人,上级也会有若干缺点,也会有七零八落的八卦事,八卦尽管是人之天性,但世上无不透风的墙。因此,不但不可主动和人论及上司是非,且听到别人讲时,一定要躲开,不说或少说。帮上司树立起好的形象,美化他的形象,是一个优秀的下属应该做的事情。
4、将荣耀归功于上司
一个豁达大方的上司不会将下属的功劳据为己有,同样,一个聪明的下属也不会把所有的好处都企图自己一个人占了。誉满天下,谤满天下,懂得将荣誉与他人共享、尤其是归功于上司的人,他的职场之路才能长长久久。
在一个大公司里,可能会存在方方面面的矛盾,但是Eva觉得,职场虽然复杂,却也是最简单的,很多规则非常清晰明了。在规则中自由快乐地游泳,她很Happy。
四、两只互相取暖的刺猬
冰天雪地,刺猬们冻得瑟瑟发抖,它们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即可以不刺伤对方,又可以互相取暖。这就是刺猬关系法。
在一个管理培训课程上,导师要求两个学员面对面地站在一起,然后无限地靠近。当大家的距离越来越近的时候,双方都开始频繁地眨眼,用眼睛扫过对方的全身。
“再靠近一点!”导师继续发出指令,当距离越来越近的时候,两个参加游戏的学员明显表现出了非常不自在的样子,且下意识地要往后退。这是Eva业务培训课上导师让他们做的小游戏,Eva就是两个参与的学员之一。导师的目的在于告诉大家,像动物划分势力范围一样,任何人都有其安全的距离,一旦被人闯入,就会下意识地生起警觉和抗拒的心理。在做业务的过程中,一名优秀的业务员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他懂得何时进,何时退,保持与客户之间适度的舒适的距离。
这个游戏对Eva的触动较大,在以前与人交往的时候,总是觉得越接近对方、知道对方所有的一切越好,越说明两个人的关系铁,甚至不惜拿隐私去交换距离的拉近。这种感情之浓烈,使得双方的关系已容不下半点沙子,如此地完美和绝对,彼此都已离安全距离太远,只有眼睁睁地看着焚烧、毁灭,让彼此的心中都留下深的伤痕。就像Eva在初中时候和一个朋友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多么重要,工作和生活其实都是如此。”Eva自言自语地感悟道。她最近其实很为怎么和阿木相处的事情颇伤脑筋。学生时代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毕竟有了差异,他们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