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女性化
与男性不同,这不是什么需要改变和遮掩的事,也许你会想,我的行为方式与商界的风格不同,但正是有异于男性的这一点,为女性争得了属于自己的阵地。女性给商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在今天的环境下尤为珍贵。同竞争比,我们更倾向合作;同讲话比,我们更喜欢聆听,我们乐于通过关系影响别人而不是通过强势,女性就应该保有女性特有的性格,发挥自己的女性气质,表现得“女性化”。
“女性化”不代表穿得暴露、卖弄风情,这会显得低级庸俗,没有内涵;但也不是小女孩般故作天真,撒娇耍赖。“女性化”摈弃所有的矫揉造作,而是要修炼内功,在举手投足间使人感觉到:温柔善良的心灵,从容优雅的气质,精致丰富的内涵,眼波流转的风韵。当然还包括:得体的服饰,健康靓丽的肌肤,真挚灿烂的笑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女性化”不表示脆弱、没有主见、绝对服从,或承认能力不如男性。“女性化”首先要你认识到你是个女人,行为“女性化”。在工作上,把女性的性格特质发挥得恰到好处,更容易得到男人的合作和支持。从前,很多女人为在职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常要模拟男人变得非常果断、刚硬,但现在,女人在职场上尽量发挥“女性化”的魅力,便能以柔克刚、以弱治强,保持刚柔平衡,成为成功的职业女性。
缺乏果断是女性的职业弱点
曾经有一位担任著名公司要职的女士,一直以来她工作很投入,很卖力,成绩突出,因此深受上级的赏识,不断地被提拔并被委以新的重任。上任伊始,她就面临着许多重要的工作,有些是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但她不畏惧,非常努力地工作着。她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唯恐事情办不好。
即使这样,有些需要即刻做出处理的问题在她案头依然堆积如山,这倒并不是因为她办事效率低,而是有些问题她拿不定主意,便希望放一段时间,等事态明朗一些再做决定。
所以,许多需要解决的十万火急的问题就飞快地在她的案头沉淀下来,老板和同事看待她的工作时,眼中都有了异色。大家对她的评价,也逐渐由赞扬、欣赏转为了办事拖沓、优柔寡断。她为此深受困扰和痛苦,夜不能寐,烦躁不安,工作效率也开始下降,无疑,这种情况更加重了’她的担心和恐惧,慢慢地当面对未决问题时,她更加难以自控。
令她觉得心里不平衡的是,她办事的出发点是想再等等看,观察事情有何变化再做决定,没想到,大家的评价竟是“优柔寡断”。
这位女士想等事态变得明朗时才做决策,以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原本有一定道理,但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机会是稍纵即逝的,而她在等待与拖延中极有可能白白错过机会。何况,公司的工作有一定的流程与安排,她的这种解决方法的确会产生危机。
我们永远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有人把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说成是女人的天性,这样的说法虽不完全对,但也有它一定的道理。在职场上,女人较之男人,通常缺乏果断的性格,前怕狼后怕虎,总想把事情完全考虑清楚后再做决定,殊不知却白白错过了好时机。
一个人永远不要在冥思苦想中一会儿提出问题的这一方面,一会儿又提出问题的那一方面,试图面面俱到、万事平衡的人做出的无意而琐碎的分析,是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的。决策最好是决定性的、不可更改的,一旦做出之后就要用所有的力量去执行,就算有事后会犯错,也比那种事事求平衡、总是思来想去和拖延不决的习惯要好。
如何培养果断的性格
1.学会决断学会决断,要善于把握时机,必须找出你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并逐一对此问题做出决定。记住,不管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总比不做决定要好。
2.独立思考非常重要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为别人的意见所左右,一旦经过深思熟虑后,就全力以赴去实施。
3.想好了就不要犹豫 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在平衡利益之后,一定要学会当机立断,不要患得患失,错失良机。 女人倾向于从负面思考问题
琳达有个晋升的机会。她从一个独立撰稿人晋升为部门经理。因为她到公司工作的时间不长,公司能给她这样的职位真是让人喜出望外。听到这个消息后,她马上联想到很多,而且全是消极的、负面的东西。她担心要是出了事怎么办?要是自己胜任不了怎么办?那些手下人会信服自己吗?她变得非常犹豫,不想接受这项任命。
考虑到潜在的风险,这没有错。错在她没有战胜自己的消极想法,找出一个积极应对的办法。假如她不具备这个职位所要求的才‘干,那上司根本不可能给她这样的机会。可喜的是,后来她终于理清了思路,接受了这个职位,她做得非常好,没有任何人觉得意外,除了她自己。
很多女人特别习惯把事情往坏的方向想,总是从“消极思考”的角度出发。如果感觉到有人对她们的态度有点冷淡,她立刻会想:“是不是上次我给他的礼物太差了呢?”如果应聘没有成功,她就会自我批评:“一定是我今天的表现太差了。”如果丈夫没有获得晋升,她就会埋怨:“是不是你在哪里得罪了老板呀。”每当事情没有按照预料发生,她们就会忍不住去想:“是我什么地方做错了吧?”很多女性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承受着类似的痛苦。
在工作中,这种消极的性格导致我们反复怀疑自己,更糟的是不敢去承担责任,因为害怕结果会反过来困扰自己。这也导致女性在事业上徘徊不前。女性对成功的畏惧心态
还有很多女人常常不愿意像男人那样争取成就,是由于她们害怕因此变得不再像个女人。因此,“比别人优秀和有成就是可怕的”这种想法常常在女性心中出现。正是“成功导致对失去的东西的畏惧”限制了女性在职场上的成功。
赫那为了测定对成功的畏惧,开发出了其独创的方法,并施行于男女大学生。其结果发现,在女性的90人中有59人(66%)显示出对成功的畏惧,而在男性方面,显示出对成功畏惧的,88人中只有8人(9%)而已。
对此,著名女设计师蒋艳认为,女人不一定要做男人一样的“强人”,但一定要做生活的强者。她说:
“你别拿我当女强人,那种人是要板着脸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的,我可端不出那架势。再加上我长得小,没人把我当女强人。
加班超过半夜是常事,那时候,我深深切切觉得自己是个女性,我会尽量找人送我,如果找不到,我会裹紧大衣蜷缩在大厦大堂里等着,叫保安帮我叫出租车,隔着玻璃看看司机面相,不老实,不端正的叫他走人。”
虽然蒋艳事有所成,但她在生活中依然是个女性化十足的女人。没有人规定事业成功的女人就一定非得是女强人。三种消极心态模式
美国宾州大学的塞利格曼教授曾对人类的消极心态作过深入的研究,他指出了三种特别模式的心态会造成人们的无力感,最终毁其一生。它们是:
1.永远长存。即把短暂的困难看作永远挥之不去的怪物,这是在时间上把困难无限延长,从而使自己束缚于消极的心态中不能自拔。
2.无所不在。即因为某方面的失败,从而相信在其他方面也会失败。这是在空间方面把困难无限扩大,从而使自己笼罩在失败的阴影里看不到光明。
3.问题在我。即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一味地打击自己,使自己无法振作。这里的“问题在我”,不是勇于承担责任的代名词,而是在能力方面一味地贬损自己,削弱自己的斗志。
女人做事是不易,但真正妨碍女性发展的正是女性的消极性性格。
积极主动,把握机遇
安妮所在的公司要精简机构,她特别不想离开公司。即使不能留在原来的岗位上,做其他的工作她也愿意。她知道那扇紧闭的大门后面,决定孰去孰留的决议正在酝酿之中。她战战兢兢地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朋友建议她去找一找老板和人力资源部的经理,向他们陈述一下自己应该留下来的理由。听了这番话,安妮的头摇得像拔浪鼓似的。首先,她觉得她跑去讲这番话肯定不起作用;其次,她根本不敢想她会去做这件事。
公司裁员,机构削减,迫使我们要在众人中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张扬自己——当然要在公司裁员计划下达前。这样在裁员的时候,保全自己的饭碗,就简单得多了,你只要重申自己的独特能力,说明在新组建的机构中,自己仍然有价值。
在升职的机会相对缺乏的地方,能让自己完成显山露水的任务以及能让自己接受特别训练的机会就显得非常珍贵。能够有机会接到这样的任务和机会的人,是那些巧妙地唤醒别人目光的人,他们让别人注意到他们的工作,注意到他们有能力去承担新的使命。
坐等机会的人不会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你应该清楚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当机会来临时,把自己推销出去。女性,尤其是那些不善于推销自己的女性,经常被人忽视,不是因为她们欠缺才能,而是因为她们谦逊、低调的作风,还有就是她们以为伯乐终究会发现她们,这种信念害了那些优秀的职业女性。
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
积极主动(Pro—active)这个词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推介给大众的。消极被动的人和积极主动的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消极被动(Reactive)的人总是在等待命运安排或贵人相助。对一件事情,他们总认为是事情找上他们,而自己无法主导或推动事情的进展。
积极主动(Pm-ctive)的人对自己总是有一份责任感,认为命运操纵在自己的手里,自己可以主导事情的发生和发展。立刻开始积极主动
1.如果你觉得自己实力很强,值得晋升,不妨大声讲出来,让大家知道你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新的挑战。你和别人说得越多,你得到的机会就越多。
2.如果公司里有空位,或是有某个项目你很感兴趣,不妨毛遂自荐。
3.以巧妙的方式展示你的成绩。一个建议是每周或每双周写一份报告,汇报你个人或本部门完成工作的情况。另一个办法就是以“好经验大家分享”的方式。比如,在员工会议上,你可以讲一讲你是怎样解决了一个特殊问题的,或是怎样克服了妨碍大家按时完成任务的困难的。 4.做一份推销自己的计划。审视自己的未来,写下来要经过多少步骤,你才能实现目标。
5.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收集反馈意见,接受别人的指点,在自己不擅长的方面要有所加强,这样你才能面对突然的挑战,把握每一个机会。
工作上的“完美主义者”缺了一小片的圆
一个缺了一小片的圆,想要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它到处寻找自己的碎片。由于它不是完整的,滚动得非常慢,从而领略了沿途美丽的鲜花,它和虫子们聊天,充分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它找到许多不同的碎片,但都不是原来的那一块,于是它坚持着寻找——直到有一天,它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然而,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它滚动得太快了,错过了花开的时节,忽略了虫子。当它意识到这一切时,它毅然舍弃了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碎片。
生活中从来就没有完美,得到一方肯定会在另一方有所损失。工作中也不例外,过于追求完美不仅工作效率不高,也会使自己的事业受阻。过于追求完美,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苏珊娜差不多把自己给逼疯了,对每个交到她手上的工作,她都左检查、右检查,没完没了。她像个强迫症病人似的追求“完美”,她的执迷,导致她的婚姻破裂,身体也严重透支,还把跟她合作的人折磨得几近崩溃。
没人愿意跟她组成团队工作,大家都知道她吹毛求疵,鸡蛋里面也能挑出骨头来。她在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上不放手,在一个无所谓的结果上纠缠不休,也妨碍了自己事业的发展。她给大家一个印象,好像对她来讲,没有合格的东西。她让别人感觉不舒服,让别人觉得在她眼里,他们不够好。谁愿意跟这样一个人一起工作呢?
尽管我们都会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我们还是想要“完美”。从理智上讲,我们知道这不可能;可从感情上讲,如果不完美就觉得不安心,没信心。不懈地追求完美的过程,浪费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们写的报告已经相当不错了,可我们还是不敢交出去,要继续斟酌;和同事的关系已经够好了,可还是担心。难道我们不该把浪费在这上面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多做点别的事情上吗?我们注意过别人是怎样浪费我们的时间的,现在要考虑的是,我们怎样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如何才能避免过于追求完美
1.有意识地减少在一项具体工作上花费的时间。如果你知道用一小时就可以将报告修改好,那就在一小时内完成。如果你允许自己拖延,那么追求“完美”的性格会让你在这件事情上花费太多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2.听听别人的意见。在打算给已经完成的任务继续修改润色前,问一问同事,听听他们的意见。也许他们认为已经非常好了,不需要再花精力了呢。
3.经常问问自己:“我这样做,是不是有效地利用了我的时间呢?”如果回答是,再问问原因:“为什么?”如果你的答案是和自己的形象有关,关系到别人怎么看自己,那你就是过分追求完美了。
女人习惯躲在熟悉的角落里
苏菲在一家公司已经工作了很多年,长期担任一名部门主管的职务。可是一年又一年,苏菲的职务总也得不到进一步地升迁,并且她对一成不变的工作产生了厌倦。
这时,苏菲通过朋友了解到另一家公司有一个新职位出现了空缺,她觉得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很想斗胆试一试,但又不敢轻易冒险。她怕自己辞了职却又得不到新工作的Offier,那岂不是连现在都不如,现在起码有一份稳定且收入不错的工作
如果是一位男性,尽管不符合某个职位所要求的条件,但他还是跑去应聘,因为他会说:“我很聪明,我能学会。”但若换成是一位女性,除非她百分之百地符合条件,否则她不会去做这样的事。女性通常在她的岗位上可能会一直做下去,做很长的时间,因为对变动的恐惧始终缠绕着她们。同女性比,男性的冒险意识比较强烈,他们愿意去做他们从未做过的事,他们愿意去验证自己的能力。
在职场上,人们习惯用跳槽人的眼光来看那些长期待在一个地方不动的人,认为她们看起来总有什么地方不对劲。长期做同一个工作,给人一种故步自封的感觉,好像她们跟不上本行业技术的进步。有时候我们选拔女性参与新挑战,会遭到她们的拒绝,她们好像觉得自己不配参与似的。拒绝参与,就是断然拒绝给自己的未来一个机会,所以她们大错特错了,给自己一个好机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责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她们自己躲在熟悉的一角,事实上她们并不欣赏和她们同样无所作为的人,反而认为那些有热情、敢冒险、肯展示他们能力的人是有领袖气质的人,是她们非常羡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