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演讲与口才应用知识大全
3786600000002

第2章 演讲概说(2)

演讲同时也是进行自我教育的好形式。首先,演讲者自己的演讲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其次,从演讲的主体和受体的关系看,往往主体和受体之间有着某些共性,自己教育自己,很能发挥演讲者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在心理上产生亲切感,引起共鸣。

(三)美感作用

如前所说,演讲是以宣传鼓动为目的的、带艺术性的严肃的社会实践活动。既然是带艺术性的,它就具有审美价值,就有美感作用。美,是艺术的本质。演讲的美感作用,是以它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作用于听众情感的。听众通过视听演讲,接受演讲整体形象所传播出来的美的信息,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快慰和满足。

首先,演讲的内容大多是讴歌真、善、美。演讲者讲述的是真人真事,动的是真格的情感。法国皮亚诺说过:“世上再没有比‘真’更美的东西,唯有‘真’才是最可爱的。”演讲内容的真实性,也就增加了它的可信度。听众感到没有被愚弄,没有被欺骗,从而达到心理相容,完成心理转换。同时,演讲稿中往往要树立美的形象,优美能唤起愉悦,壮美能令人惊叹,喜剧美能使人发笑,悲剧美能使人感奋。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美,都是演讲者真实情感的流露。李燕杰说:

“只有真挚的感情,才能给听众以美的享受。”演讲的美感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真”字体现的。

其次,演讲的形式是美的。第一,作为演讲主要表达手段的有声语言是美的。演讲一般采用普通话,普通话高音区多,悦耳动听,具有旋律感、节奏感。第二,态势美。态势是辅助有声语言的。它能使演讲充满活力,给听众以美的享受。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

“演讲如能使聋子看得懂,则演讲之技精矣!”此语道出了态势语言的重要作用。第三,仪表美。演讲者往往是内秀与外美的统一。演讲者的着装不可太花俏,但要求整洁、高雅,给听众美好的印象。

演讲的美,美的演讲,远远不止上面所提到的几个方面。还应该指出的是,演讲的美是一种整体美、综合美,有时甚至很难在一个演讲员身上具体划分出哪里美、哪里不美。演讲的要素

演讲要素即构成演讲的主要因素。它包括演讲主体、演讲客体、演讲载体和演讲受体四个部分。这四个要素构成了演讲的整体,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演讲活动都无法进行。只有我们了解了各要素的具体内容,才能使各要素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各要素的有机统一才能使演讲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演讲的主体

演讲主体即演讲者。他是演讲活动的中心,是演讲的内容和形式的生发者和体现者,是对演讲活动的成败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此,选择和确定演讲者,是组织演讲活动的重要环节。

演讲者演讲的目的是教育人、启迪人,这就要求演讲者本人具有先进的思想,能高瞻远瞩,识前人所未知,讲前人所未讲。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演讲家如德摩斯梯尼、林肯、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无一不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以先进而深邃的思想,把人们从黑暗引向光明,推动社会进步。

演讲者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品质。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演讲者赞美的是真、善、美,传播的是精神文明,因此,品质必须是高尚的。因为,在社会中任何一种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他人或社会发生关系,并受到一定社会规范的限制和协调,演讲亦如此。作为演讲主体的演讲者,更应以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水准的形象出现在听众面前,带头恪守社会道德规范。

演讲者必须有丰富的学识。这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需要,也是演讲成功的基本条件。古往今来的演讲家无一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他们在演讲中往往能信口拈来经典名著,旁征博引,运用自如。这些都是以渊博的知识作基础的。因此,演讲者必须不断地学习,跟上文化科学发展的步伐,把自己培养成学识丰厚的人。这样,讲起来才能有说服力,才能起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演讲者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没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的人是不可能成为演讲者的。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演讲,都要“讲”。

“讲”必须做到清晰、流畅、抑扬顿挫。不能做到这点,要想获得成功是不可思议的。

以上几点只是作为演讲主体的演讲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几点。一个优秀的演讲者所应具备的能力远不止这些。总之,演讲者所具备的修养愈高、能力愈强,演讲成功的希望就愈大。

(二)演讲的客体

演讲的客体,即演讲的内容。它是演讲要反映的客观事物以及这些事物在演讲主体心灵中形成的意识成果。演讲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对演讲客体的要求。首先,演讲内容必须是正确的。内容正确包括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观点明确。其次,演讲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唯其真实,才有价值,才能教育人、激励人。再者,演讲内容必须符合时代精神。演讲既然是社会实践活动,理应为社会服务,为社会进步摇旗呐喊。不合时宜的演讲,甚至是逆历史潮流的演讲,只会遭到听众唾弃和指责。

(三)演讲的载体

演讲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它包括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

演讲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口头语言,演讲者就如同打仗失去了手中的武器。语言运用得不好,演讲也难以成功。演讲要求吸收和借鉴各种语言表演艺术和各种语言表达形式的长处和特点。它既需要交谈式的平易亲切,也需要朗诵般的圆润动听;既需要论辩时雄辩的逻辑力量,也需要相声般的幽默风趣;既需要讲课、做报告式的条分缕析,也需要说评书般的跌宕起伏,以此来丰富和加强演讲的语言表现力。

演讲使用的不仅是口头语言,而且有态势语言。所谓态势语言,是指在一定程度表达思想感情的眼神、表情、姿态和动作。态势语言是有声语言的必要补充,如果运用得好,能使演讲充满活力,增强演讲效果。言辞接于耳,姿态动作接于目。当耳朵听到的与眼睛看到的和谐统一时,演讲更能给听众以美的感受。人的情态是人的思想感情在外形上的显现。它最敏感、最复杂、最精密、最微妙、最丰富多彩,因而它能表露演讲者用语言不能表露的细腻深刻的感情。喜则眉飞色舞,怒则切齿圆睛,怨则蹙额锁眉,乐则喜逐颜开。但演讲者在充分运用态势语言时,应注意适当地把握一个度,使人感到真实、自然、亲切而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总之,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两种形式的珠联璧合,有机统一,才能构成完整的演讲载体,才能很好地完成表达演讲内容的任务。

(四)演讲的受体

演讲的受体要素即听众。

听众是演讲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听众无所谓演讲。而且,听众并非被动信息的接收者,而是演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听众在整个演讲活动中是相当活跃的积极因素。听众在演讲过程中的作用大致有两个方面。第一,能动地接收演讲信息。演讲者不能强迫听众接收所输出的信息。对于演讲者所输出的信息是否接收?接收到什么程度?主动权完全在于听众。没有听众的参与,信息传输是无法进行的。第二,对演讲产生信息反馈。听众对于演讲的反应,通过表情、行动以及声音等渠道,作为信息反馈作用于演讲者。听众的反馈对于演讲者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听众的反馈,是演讲者调节内容和节奏的唯一依据。如果没有与听众的交流,演讲者就成了一台讲话的机器,必然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演讲的受体要素,要求演讲者不能不顾听众的实际情况,要求演讲者要有强烈的对象意识,要事先对听众进行调查研究,对听众的思想、文化、年龄、职业和情绪等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人制宜”,有的放矢。

演讲的类型

演讲的类型是根据演讲内容或形式等不同标准所划分的演讲类别。分类的标准不同,演讲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了解和掌握演讲的各种不同类型,有助于全面深刻地从整体上认识演讲的本质和作用,对人们具体地组织和参加演讲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按不同形式分类

1.命题演讲。命题演讲是根据事先拟定的题目或范围做好准备所进行的演讲。命题演讲实际上包含两种形式:一是全命题演讲,一是半命题演讲。

全命题演讲指的是由别人拟定演讲题目的演讲。题目一般由演讲活动组织部门确定。这种演讲的优点是针对性强,主题集中、鲜明。

半命题演讲指的是演讲者根据演讲活动组织单位给限定的拟题范围,自己拟定题目而进行的演讲。目前,我国举办的演讲赛中大多数的命题演讲采用这种形式。比如,1996年11月份湖南省委组织部为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举办了一场“讲党性,争贡献,作表率”全省演讲比赛,就是采用的半命题方式,只限定了范围,题目由参赛者自拟。

2.即兴演讲。即兴演讲指演讲者事先无准备,由于受某些因素的触动有感而发,临时因兴起而发表的演讲。它包括生活场景式即兴演讲和命题测赛式即兴演讲两种类型。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随着信息传播的日益加快,随着人们交往日益频繁,即兴演讲成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使用频率高和最受欢迎的一种演讲形式。

3.论辩演讲。论辩演讲是对某一事物持不同观点的双方,在同一演讲环境中所进行的以坚持本方观点、批驳对方观点为宗旨的演讲。它包括日常论辩演讲、专题论辩演讲、赛场论辩演讲三种类型。这种针锋相对、短兵相接的演讲形式,受到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热烈欢迎。

(二)按不同内容分类

1.政治演讲。政治演讲是指针对国内外的政治问题与现实生活中发现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行分析、评论,阐明和宣传某种政治观点和主张的演讲。政治演讲包括外交演讲、军事演讲、政府工作报告、政治性集会上的讲话以及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各类主题演讲。政治演讲是一种高度严肃的演讲。它要求演讲者不仅要有深刻的思想、一定的政策水平和政治远见,而且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因为政治演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听众赞同支持演讲者的政治主张、政治观点。演讲者绝不可信口开河,夸夸其谈,而必须深思熟虑、旗帜鲜明,有充足的理由和严密的论证,这样的演讲才具有可靠性和鼓动性。

2.学术演讲。学术演讲是指向听众发表学术见解,传授科学知识和公布科研成果的演讲。它包括学术座谈会、学术讨论会的发言,各种学术报告和学术评论等。学术演讲要求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独创性,语言具有准确性,论证具有严密性。因为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就不成其为科学了。学术演讲是人们传授知识、交流学术成果的最好手段,是适应当今时代科学发展步伐的一种新的学术传播方式。

3.法庭演讲。法庭演讲指的是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法庭上所发表的演讲。它是演讲中最古老的类型之一。法庭演讲,以其绝对的客观性、充分的论据和雄辩的逻辑力量为其特点。法庭面前人人平等,谁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因此,法律演讲严禁主观色彩的渗入。

4.军事演讲。军事演讲是指部队领导者就军事形势、战略战术、部队建设、战前动员、战地动员、战后总结所做的演讲。军事演讲对提高部队素质、增强战斗力、决定战争胜负有着重要意义。自古以来,那些威震四海、战功赫赫的著名军事家,大多是通过军事演讲,来指挥千军万马奋勇杀敌的。军事演讲的目的是激起官兵的斗志,振作官兵的精神,因此必须具有激励性。军事演讲是针对军事形势、军队实际情况和官兵的思想实际而讲的,因而针对性就成为了军事演讲的第二个特点。优秀的军事演讲家的演讲,常使官兵斗志昂扬,使敌人不寒而栗。

5.礼仪演讲。礼仪演讲是指在各种礼仪活动中,为表达感情、表示礼节而发表的演讲。它包括致开幕词、闭幕词、致酒词,还包括婚祝演说、联欢演说、祝寿演说、庆典演说、告别演说、悼念演说等等。礼仪演讲的最大特点是感情强烈,或悲或喜,溢于言表。第二个特点是大部分礼仪演说具有较固定的结构形式,其他的演说都没一定的框架结构。礼仪演讲还特别要注意一个“度”,颂扬、祝贺、哀悼都必须用理智控制,使听众感到恰到好处。

(三)按不同风格分类

1.激昂型。激昂慷慨型演讲,是演讲者用炽热的感情和铿锵有力的语言去吸引听众,打动听众。这种风格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鼓动性。演讲者充满激情,以快节奏,对比强烈的音量,对听众施加感情影响的手段,去达到牵引听众理解演讲主题的目的。在暴风骤雨的革命年代,在群情沸腾的演讲场合,在一些宣传鼓动以及论辩色彩浓烈的会议上,常常可见到这种火热的演讲风格。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说》,堪称为这种风格的典型。闻先生在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中,壮怀激烈,慷慨陈词,内心激愤无可遏止,如火山爆发,石破天惊,如电闪雷鸣,惊心动魄。

2.质朴型。质朴型的演讲崇尚实事求是,朴实无华,不事雕琢和粉饰。演讲者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朴素的真理,很容易为听众所接受。这种类型的演讲讲究用语准确、逻辑严谨。不少成熟的政治家,崇尚这种演讲风格。邓小平的《处理兄弟党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采用的质朴型风格。通篇讲话充满了实事求是的精神,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深刻地阐明了马列主义真理。

3.活泼型。活泼型演讲的明显特征是节奏明快,句式多变,语言清新而生动,态势运用较其他风格的多。这类风格的演讲,演讲者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富于表情的形象,给听众以新鲜感和亲切感。

4.淡雅型。淡雅型的演讲言辞舒缓,内容丰富,没有紧锣密鼓的节奏,也没有大红大紫的色彩,以其清淡雅致的美感染听众。这种演讲风格类似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白描”手法。周恩来关于《中美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篇祝酒辞,就是以其淡雅的风格赢得听众的。应该指出的是,淡雅的风格绝不是粗糙的自然形态,也并非全然不做加工修饰。实际上这正是演讲者的一种美学追求,演讲者精心运用表达技巧,做到不露人为雕琢的痕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正是对淡雅风格的绝妙写照。

5.深沉型。深沉型演讲,其感情色彩深沉浓厚,节奏较慢,音色浑厚柔和,音量对比起伏不大,平铺直叙,娓娓道来。这类风格的演讲适宜严肃的主题、庄重的场合。演讲者以深沉的情感,较为低沉的语调和富于哲理性的讲述,打开听众心灵的窗户。

(四)按其他标准分类

1.按演讲目的划分,有“使人知”演讲、“使人信”演讲、“使人激”演讲、“使人动”演讲和“使人乐”演讲等。

2.按演讲场地分,有课堂演讲、街头演讲、视播演讲等。如前所述,演讲的分类只能是从一个角度定一个标准划分,因而很难避免其中的交叉关系、从属关系。但是,给演讲分类又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演讲者把握各种类型演讲的特征,从而有助于演讲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