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统一之路与分裂之痛
3785800000026

第26章 两个也门的统一(4)

在科威特的安排下,萨利赫与伊斯梅尔分别率南北也门代表团于1979年3月28~30日在科威特会晤。在科威特艾米尔及阿盟监督委员会参与下,南北也门两位元首签署了联合公报。双方就南北也门统一问题做出五项决定:宪法委员会在4个月内制定一部统一国家的宪法草案。宪法委员会结束工作时,两位元首举行会晤,批准永久宪法草案的最后文本。此后,两位元首建议双方议会在两位元首一致同意的时间内开会,将宪法草案的最后文本作为草案,提交双方议会批准。上述两项工作完成后,两位元首任命一部长级委员会,主持对宪法草案进行公民投票,并主持新国家的统一立法机构的选举。本项所述内容,从部长级委员会成立之日起,在最多不超过6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两位元首决定全面恪守开罗协议和的黎波里协议所规定的内容、条款及阿盟决议,执行各统一委员会所通过的决议及建议。两位元首通过每个月在也门举行例行会晤,负责对宪法委员会在规定日期内的工作进展情况及其他各委员会的工作结果进行监督。同年10月2~4日,伊斯梅尔访问萨那,与萨利赫签署了萨那公报,强调继续推动统一进程,但认为有必要对各统一委员会工作时间表进行调整。

)第四节加快统一进程

南也门政权中,伊斯梅尔与阿里·纳赛尔之间产生了政见分歧和权势之争。1980年4月20日,阿里·纳赛尔向伊斯梅尔发动逼宫事件,让伊斯梅尔体面下台。伊斯梅尔见大势已去,交出大权,遂前往苏联长期休养。阿里·纳赛尔即接任也门社会党总书记、最高人民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并兼任总理,成为南也门最高决策人物。

阿里·纳赛尔执政时期,他与萨利赫总统就双方关系和实现也门统一问题加强了对话和协调,南北也门关系有明显好转和发展,他们二人间也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

从1980年7月到年底,阿里·纳赛尔三次访问北也门,与萨利赫举行了一系列重要会谈。在这些会晤中,南北也门两主席就阿拉伯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充分交换了看法;就建立一些联合项目达成一致意见;阿里·纳赛尔同意限制北也门反政府组织“民族民主阵线”在南也门的活动。通过这些努力,南北也门关系不断改善。

1980年10月12日,阿里·纳赛尔在也门社会党非常大会上作政治报告,大谈也门社会党在实现也门民主统一方面的任务。他说,对也门革命运动来说,也门社会党的成立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社会党成为全体也门民族民主主义者为民族民主革命和为社会进步而进行斗争的基本后盾,也成为在正确、民主基础上重新统一国家而进行斗争的基本后盾。

阿里·纳赛尔在报告中也强调指出,恢复也门统一的问题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不是仅仅通过双方负责人之间的来往接触或各统一委员会的工作就能解决的,尽管那是重要的。一定要解决事关重新统一祖国那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并要以高度的民族主义责任感来解决这些问题。他再三强调,要保证把双方政府间在各方面达成的合作与协调的协议加以体现和实施,加强双边的对话,以保证捍卫也门人民的民族主权,保证也门人民的社会进步,在和平、民主基础上实现也门人民的统一。

南北也门两主席从现实和务实的态度出发,积极推动双方对话活动的开展,并为落实业已达成的协议采取了一些实际步骤。1981年9月14—15日,南北也门代表在北也门塔兹举行会晤,决定成立由双方军队总参谋长为首的委员会,加速实现统一的步伐。

1981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萨利赫访问亚丁,与阿里·纳赛尔多次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亚丁协议。双方决定成立由两国元首领导的也门统一最高委员会,下设由两国总理参加并具体领导的八个部级专门委员会负责监督执行统一的计划和步骤;双方商定在对外政策方面进行协调;双方决定在经济、文化、教育、人员往来等方面加强合作。

也门统一最高委员会分别于1982年9月2—4日、11月9~10日和11月28日连续三次举行会议,就执行两主席指示事宜进行了具体磋商。在此基础上,南北也门联合内阁委员会于1982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亚丁第一次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审议了最高统一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报告,并就一些合作项目做出相应决定,责成双方有关部委加以实施。同年12月30日,双方完成了也门统一国家宪法的起草工作。

1983年8月15日,第一次也门统一最高委员会会议在萨那召开,阿里·纳赛尔与萨利赫出席了会议。会议审议了南北也门联合内阁委员会及各统一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了南北统一事务,决定双方公民可凭身份证自由来往。此后,也门统一最高委员会秘书处多次举行会议,研究落实两主席达成的协议。

1984年2月15~17日和同年12月4—6日,阿里·纳赛尔和萨利赫两次会晤,主持召开也门统一最高委员会会议,会议气氛良好。双方表示继续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推动统一工作不断向前,双方做出共同努力,维护也门的独立、稳定,并就一些具体事宜达成协议。在此期间,两国联合内阁委员会于8月6~8日召开第二次联席会议,就执行两主席达成的协议事宜做出一些决议。为落实两主席达成的协议和两国联合内阁委员会做出的决议,也门统一最高委员会接连不断地开会,制定具体措施。

1986年1月,南也门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阿里‘纳赛尔败北,由亚丁逃往萨那。比德任南也门执政党总书记,成为南也门最高决策人物。阿塔斯总理任最高人民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即国家元首。

比德开始执政时,因阿里·纳赛尔逃亡到北也门,南北也门关系受到影响,比较冷淡。同年下半年,双方接触增多。7月,比德与萨利赫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会晤。同年9月25日,南也门国防部长奥巴德率团赴萨那参加“九·二六革命节”24周年庆祝活动,受到萨利赫总统接见。此后,双方部长级代表团频繁来往。与此同时,两国元首阿塔斯与萨利赫不断有书信、电报互致问候。1986年11月8日,阿塔斯接受海湾《团结报》记者采访,他在谈到南北也门关系时说,他愿意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与北也门总统萨利赫会晤。同年11月30日,萨利赫致电阿塔斯,祝贺南也门独立19周年,重申要实现也门土地和人民恢复统一的崇高目标。

1987年7月21~24日,比德率领包括总理在内的国防、内政、安全、文化、工商部部长,党中央书记等高级代表团访问北也门,与萨利赫就恢复统一谈判及双方逃亡人员返回等问题进行了会晤。萨利赫称这是一次历史性会晤,将为重新实现统一制定认真计划,并称这是解决一切问题最理想的办法。同年9月25~29日,阿塔斯以南也门最高人民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即国家元首身份率团前往萨那,参加北也门“九·二六革命”25年庆祝活动。在此期间,阿塔斯、萨利赫一起出席观看了阅兵式,参加了萨那军事学院毕业典礼,参观了第八届国家博览会,并会见了萨利赫。阿塔斯说,他与萨利赫的会见是在兄弟友好、坦率的气氛中进行的,他们讨论了也门祖国建设的目标和也门南北方人民迫切希望统一的愿望。

1989年是南北也门谈判取得实质性重大进展的一年。2月28日,阿塔斯接见到亚丁访问的北也门统一事务部长阿尔希,强调加强各统一事务机构活动的重要意义。3月25日,阿塔斯接见到亚丁访问的北也门教育部长艾尼斯,艾尼斯对南也门遭受特大水灾表示慰问,并表示北也门将尽力提供援助。3月29日,阿塔斯在最高人民委员会会议上发表讲话,高度评价北也门对南也门水灾所提供的大力援助,称此举体现了亲密的兄弟情谊和统一精神。3月31日,阿塔斯打电话给萨利赫,通报南也门最新灾情。4月3~6日,北也门交通部长阿卜杜拉出席在亚丁召开的也门陆路联合运输公司会议,阿塔斯予以接见。6月19—22日,北也门邮电、通讯、交通部长瓦吉哈访问亚丁,比德和阿塔斯分别予以会见。6月27日至7月1日,北也门内政部长巴拉卡特访问亚丁,与南也门讨论所签协议的执行情况,并就罪犯、走私及南北方侨民相互往来问题交换意见。比德与阿塔斯分别予以接见。7月1~2日,也门社会党中央书记法德勒访问萨那,递交了比德和阿塔斯致萨利赫的信。9月25日,比德和阿塔斯联合致电萨利赫,祝贺北也门“九·二六革命”27周年。同日,阿塔斯发表电视讲话,向南北也门人民祝贺“九·二六革命”27周年。10月13—15日,北也门副总理哈桑·马基到亚丁出席南也门“十月十四日革命”26周年庆祝活动,比德和阿塔斯分别予以会见。

在这种背景下,南北也门的统一进程明显加快。1989年3月,双方内阁联合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萨那举行,成立了“统一的政治组织委员会”。同年11月30日,萨利赫访问亚丁,双方签署了《亚丁统一协议》,批准双方于1981年起草的统一宪法草案。双方发表的亚丁首脑会晤协议文件规定:①根据宪法规定,把宪法草案在最近6个月内交双方的议会和人民委员会批准。②双方立法机关授权双方首脑组织,安排对宪法草案进行民意测验,并根据新宪法选举统一国家的统一立法机关。③为实施上述条款,双方首脑建立一个由双方内政部长参加的内阁联合委员会主持这些工作。④双方首脑邀请阿盟派团参加委员会工作。⑤采取一切措施贯彻1988年5月协议,其中包括鼓励和活跃也门最高委员会、内阁联合委员会以及双方各统一委员会的工作。⑥强调统一政治组织委员会在其第一轮会议后最迟于两个月内完成其任务。⑦双方政权须在规定时间内履行该协议。

亚丁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南北也门统一进入实际运转阶段。各部门开始采取行动筹备实现统一的具体事宜。各部门纷纷组成各自的联合统一委员会,协商合并各部门的统一步骤和措施,双方的群众组织和团体频繁互访,讨论合并的设想及有关统一工作的安排问题。12月初,双方国防部率先签署备忘录,宣布从12月19日起,两国军队从边界后撤,避免军事摩擦,两军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和训练。双方决定全面大赦******。与此同时,双方派遣联合代表团赴各阿拉伯国家,通报“亚丁协议”成果和为实现也门统一将采取的措施。同年12月24日,比德到萨那与萨利赫会谈,就执行“亚丁协议”的有关情况交换意见。两巨头责成南、北双方内阁就制定统一工作计划等问题尽快召开联席会议。在这段时间内,忙于统一事务已成为南北双方工作日程上一项中心任务。

)第五节统一后内战再次爆发

按照比德等也门社会党领导人最初的设想,南北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在五年之内实现统一。后来,双方加快了实现统一的步伐,比德又提出争取在1990年年底之前实现统一,并按此时限对各项工作进行了部署。

一、双方加快实现统一的步伐

1990年2月,比德与萨利赫在南北也门边界城市米克拉斯就统一问题举行第三次会晤,双方决定采取一些新的措施,以消除统一道路上的障碍和困难,进一步推动统一进程。经过两巨头三次会晤,关于实现统一的大政方针已定,统一的框架和蓝图也已基本明确,实现统一的时间再次被提前。

1990年是南北也门实现统一的一年。双方频繁来往,各种联席会议接连不断,几乎天天都有会晤,最重要的是双方召开了三次联席内阁会议,就各部委合并成立联合内阁的各项具体问题逐一进行研究,制定实施方案。1月20~22日,南北也门总理分别率团在萨那召开双方内阁联席会议,会议做出了11项决议,其中包括就有关经济、财政、新闻、文化、教育、司法、立法、外交事务及外交领事代表权等问题制定一系列法律、条例、规章、制度;提出有关合并双方各部、局、公司、企业机构的设想;提出统一后属于国家元首机构的蓝图;提出统一后中央政府设立33个部的设想及其具体实施方案;责成有关方面为南北方公民完全自由往来而消除边界上的障碍;统一南北方各项法律;立即释放所有******。与会各部部长还分别签署了对口会议纪要。双方总理于3月1~2日在塔兹会晤,就实现统一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重要成果。接着,双方总理各自率团于3月20~22日在亚丁召开第二次内阁联席会议,会议重点讨论了统一政府的法律、规章、制度、条例等事宜,其中包括审议了已成文的45项法律草案;通过了有关内阁外交、领事工作组织条例及财政预算、招标、海关等14项制度、条例和准则;有关合并中央各部、委、局、公司、企业,国徽、国歌、过渡期等的预算,部门交叉问题等事项作出规定。通过这两次内阁联席会议,实现统一的各项具体筹备工作大体有了安排。5月1~4日,双方内阁总理在萨那再次会晤,就统一后的货币、预算、运输、通讯、人员调动、住房安排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做出了具体安排。这样,南北也门实现统一的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与此同时,双方决策人物萨利赫与比德就统一问题多次会晤,就一些关于统一的措施达成共识。1990年4月,萨利赫与比德在塔兹签署了统一协议草案,首次正式宣布统一条款。5月,双方最高立法机构批准了关于统一的最后文本,决定双方实现统一,定国名为也门共和国,首都为萨那,确定5月22日为也门共和国诞生日;选举萨利赫为首任总统委员会主席,阿拉伯语为国语,******教为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