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统一之路与分裂之痛
3785800000023

第23章 两个也门的统一(1)

亚洲西南部有世界上第一大半岛,即阿拉伯半岛。半岛的南端,便是也门。也门的港口城市亚丁有亚当、夏娃下凡居所之美称,首都萨那有诺亚父子避难场地之盛名。它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是阿拉伯半岛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又为******教在全世界的传播发挥过重要作用,素有“半岛古国”之称。

也门北与沙特阿拉伯相邻,东与阿曼接壤,西靠红海,南濒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扼地中海与印度洋间的交通要冲,位于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枢纽地带。也门的海岸线长达2000余公里,国土面积为55.5万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约2070万。

)第一节历史上的也门

从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525年,也门先后建立了萨巴、麦因和赫米叶尔三个王朝,都是统一国家的中央集权王朝。

萨巴王朝是也门公认的第一个王朝,公元前10世纪建立,首都为马里卜,东距萨那160公里。当时的马里卜是重要的经商驿站,尤其以经销转运珍贵药材乳香而著名。它东通阿曼到亚洲,西经红海到埃及、约旦再到叙利亚、巴勒斯坦,经地中海到欧洲,南渡红海到非洲,北经奈季兰、吉赞到麦加、吉达、塔依夫等地。由于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商业活动,马里卜地区的部族力量迅速发展起来,并建立了萨巴王朝。

在萨巴王朝存在的一千多年历史时期内,先后吞并了一些地区性的其他王国,或与某些王国加以联合。这些王国中,载人史册的有卡特班王国、哈达拉毛王国、乌散王国和麦因王国。

公元前24年,罗马帝国进犯也门,遭到萨巴王朝的顽强抵抗。罗马帝国虽未能征服也门,但却给萨巴王朝沉重打击r加速了萨巴王朝的灭亡,同时为赫米叶尔王朝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赫米叶尔王朝于公元前12世纪末在也门东部地区兴起,该王朝由许多部落组成,定都在现在阿曼境内的佐法尔。赫米叶尔王朝建立后,其国王采用萨巴国王同样的称谓,表示隶属萨巴王朝。但随着萨巴王朝逐渐衰败,赫米叶尔王朝日趋强盛。赫米叶尔王朝不断西扩,经常与萨巴王朝发生冲突。公元3世纪,赫米叶尔王朝取代了萨巴王朝。公元3世纪末,赫米叶尔王朝统一了整个也门。公元5世纪上半叶是该王朝的鼎盛时期,其势力扩展到阿拉伯半岛中部。但进入5世纪下半叶后,这个王朝内部斗争加剧,国力衰退,招致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王朝的入侵。

公元初期,埃塞俄比亚建立起著名的阿克苏姆王朝。该王朝不断扩张,其势力扩展到红海沿岸。公元2~3世纪,阿克苏姆王朝的势力在也门极度扩张,东到佐法尔,西到红海沿岸的帖哈玛,南到亚丁,北到奈季兰。公元4~5世纪,也门赫米叶尔王朝中央集权势力强大,国力昌盛,阿克苏姆王朝对也门的扩张基本消失。

公元6世纪初,也门发生内乱,有些地区谋反,国王率兵讨伐,民众怨声载道,政局不稳。这为埃塞俄比亚再次进犯也门提供了良机。公元518年,埃塞俄比亚大举进犯也门,占领了大片土地,但遭到顽强抵抗,暂时退兵。公元525年,埃塞俄比亚卷土重来。此次埃军出动六十多艘战舰,由一万五千多人组成的大军袭击也门。埃军势如破竹,直抵赫米叶尔王朝所在地。也门国王尤素夫。

无力抵抗,逃往山中碉堡。埃军迅速追到,将其围困杀死。另有记载称,尤素夫国王感到奇耻大辱,遂投海自杀。埃军一举占领了也门。

埃塞俄比亚的异国统治激起了也门部族和民众的反抗,他们纷纷揭竿而起,并推举耶兹尼部落首领塞依夫为他们的领袖,展开反对埃军占领的斗争。塞依夫得到也门各界的支持,势力不断壮大。与此同时,塞依夫也得到波斯的大力支持。波斯早就觊觎也门这块地方,苦于找不到插手的机会。当塞依夫表示希望波斯助其一臂之力驱逐埃军时,波斯立即应允,并派来重兵相助。公元575年,也门塞依夫军和波斯军联合向埃塞俄比亚在也门的驻军发动强大攻势,取得重大胜利,从而结束了埃塞俄比亚对也门五十年的统治。此后不久,塞依夫被埃塞俄比亚在也门的残兵败将杀害。

塞依夫被害后,也门完全落人波斯人手中,开始了波斯统治时代。在这一时期,波斯只能控制也门主要城市,如萨那、亚丁等地,重点控制一些经商要道。此时的也门虽为一个统一国家,但许多地区处于半游离状态。

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教,他的继承人首先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继而逐步建立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

从公元897年开始,也门进入了伊玛目掌权时代。也门的伊玛目由什叶派的宰德派产生,第一个伊玛目叶海亚·本·侯赛因于公元897—910年在位,以后便延续下来。伊玛目政权是********的政权,这种形式的政权一直延续到公元1962年才被彻底推翻。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也门内部出现过许多动荡和变迁,也遭受过一些外来人侵。

1517年和1849年,奥斯曼帝国两次入侵也门。奥斯曼帝国第一次入侵也门时,并没有直接向也门发动进攻。当时,也门隶属于马姆鲁克王朝,该王朝的首都在埃及开罗。奥斯曼帝国于1517年1月22日攻陷开罗,埃及并人奥斯曼帝国版图。与此同时,马姆鲁克王朝承认也门归顺奥斯曼帝国,也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但奥斯曼帝国并未向也门派兵,只是名义上的占领。直到1538年,奥斯曼帝国为对付葡萄牙的扩张活动,才向也门派出占领军,对也门实行实质性的控制。此后,奥斯曼对也门的占领持续了近一个世纪。

在奥斯曼帝国第一次占领也门期间,也门各地不断爆发反抗异族占领的起义斗争。17世纪初,也门的卡塞姆家族崛起,掀起大规模反抗奥斯曼帝国占领革命,于1635年将奥斯曼帝国占领军驱逐出也门。

卡塞姆家族统治也门长达两个多世纪,后来国内争端四起,分崩离析,国力日渐式微。奥斯曼帝国趁机第二次入侵也门。1849年,奥斯曼军队首先夺取了也门西部港口荷台送,接着又占领了帖哈玛。奥斯曼占领军在也门遭到顽强抵抗,只得采取步步为营的方针,伺机而动。直到1872年,奥斯曼军队才占领萨那。

)第二节分裂为南北两国

1918年,也门摆脱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宣布独立,建立了穆塔瓦基利亚王国。当也门宣布独立的时候,它实际上已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中,也门南部大片领土已沦为英国殖民地和保护地。

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就在亚丁开展业务活动。1802年,英国在亚丁设立海船加煤站。这时,英国需要在这片海域占有一个基地,可同时停泊两条挂有英国国旗的船只。为此,英国一方面打亚丁的主意,另一方面于1834年开始与也门南部有关苏丹国就购买索科特拉岛事宜进行谈判。在这场谈判中,英国的方案未被也门有关苏丹国接受,双方的谈判搁浅,索科特拉岛暂时被东印度洋公司占领。

1839年新年伊始,亚丁局势中出现了不祥之兆。英国借口一艘英轮在亚丁附近沉没后物品失散,诬告亚丁人抢走了船上的物资和钱财,便向亚丁地区的最高长官埃米尔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埃米尔义正词严地驳斥了英国代表的谎言,断然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狡诈的英国殖民主义者不肯善罢甘休,一计不成,又施一计,竟提出了要埃米尔割让亚丁的苛刻要求。埃米尔面对英国殖民主义的讹诈,毫不示弱,拒绝做出任何让步。于是,英国殖民军决定武装夺取亚丁城。1839年1月16日,英国出动舰艇,封锁了亚丁海域,集中炮击锡拉山城堡,并派兵强行登陆,用武力占领了港口,继而控制了整个亚丁城。人民群众英勇反抗英军入侵,但终因寡不敌众和武器落后而遭失败。

英国殖民主义武力占领亚丁后,继续向也门当局施压,强迫亚丁苏丹王与英国签订所谓的和平条约。该条约称,亚丁苏丹王每年自愿交纳6000第纳尔,亚丁成为英皇的一部分,由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孟买政府管辖。实际上,亚丁已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英国殖民当局在亚丁立稳脚跟后,进而不断向亚丁周围地区扩张势力,组成“亚丁殖民地”。

1934年,英国迫使也门穆塔瓦基利亚王国承认英对也门南部的占领。也门出于无奈,被迫吞下这颗苦果。这样,一个统一的也门被正式分割为南北两方,北部为穆塔瓦基利亚王国,南部为英国殖民地。

英国在南也门推行殖民统治,使南也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南也门人民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他们从英国殖民军侵占亚丁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斗争。他们不顾英国殖民军的残暴镇压,举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反英起义。1951年,他们在上奥拉基的拉比齐爆发了空前的武装起义,给英国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这次起义一直持续到、1954年。1959年5月,上奥拉基地区以及整个南阿拉伯山区再次爆发武装暴动,成万的部落人民纷纷揭竿而起,进入山区与英国殖民当局展开激烈的武装斗争。与此同时,南也门人民还在城市开展了波澜壮阔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群众运动。罢工斗争、抗议示威此起彼伏。1963年10月14日,南也门人在民族阵线领导下爆发武装斗争。

随着英国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和南也门人民武装斗争的不断深入,英国于1964年6月在伦敦召开了“南阿拉伯联邦制宪会议”,会议宣布“联邦”将于1968年前“独立”。1965年,英国宣布要从1968年1月23日起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军。在这种情况下,南也门各种力量之间的政治斗争激烈展开,与军事斗争交互进行。1965年1月,“被占领的南也门解放阵线”(简称解放阵线)成立,该阵线在埃及等国的支持下发展迅速。解放阵线与民族阵线经过协商,于1966年1月13日签署合并协议,民族阵线合并于解放阵线之内。两组织合并后,拟成立新的政治局,由11人组成,民族阵线仅占5人。民族阵线中层干部从一开始就不同意合并,并认为两阵线合并后的权力和代表名额分配不合理,强烈要求民族阵线总指挥部召开大会,重新审议这一问题。1966年1月23日,民族阵线在北也门的边界城镇吉布拉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但大部分执行委员会委员未与会。会议对解放阵线进行了谴责,拒绝两阵线合并。鉴于这次会议是在非常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的决议未被该阵线总指挥部执行。此后,民族阵线与解放阵线经过8个月谈判,签署了两阵线合并的《亚历山大协议》。但在民族阵线总指挥部一些成员及该阵线基层人员的坚决反对下,亚历山大协议也未能付诸实施。

民族阵线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开始由农村向城市发展。1966年10月14日,值南也门人民爆发武装斗争三周年之际,亚丁游击队发表一项政治声明,宣布退出解放阵线。当晚,游击队袭击了英国兵营。民族阵线大批成员要求总指挥部对事态发展明确表态并决定下一步行动计划。1966年11月25日,民族阵线在北也门的胡木尔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此次大会肯定亚丁游击队10月14日行动为合法行为,宣布民族阵线在组织上与解放阵线彻底决裂,并改选了总指挥部成员。

1967年,民族阵线领导的武装斗争发展迅猛,进入了决胜阶段。英国宣布从南也门逐步撤军,南也门将于1968年1月独立。与此同时,民族阵线与解放阵线之间的夺权斗争日益加剧。英国、联合国和阿盟都提出在南也门建立包括各派政治力量在内的联合政权,不主张由任何一派独家掌权。在埃及的主持下,两阵线先后在开罗和北也门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因双方立场相差甚远而告失败。这样,两阵线之间的一场火并也已变得在所难免。

1967年9月,民族阵线占领了亚丁市达尔·萨德区,从英国人手中接管了该区的政府机构。解放阵线趁民族阵线尚未站稳脚跟之机,对民族阵线发动突然袭击,将四百多名民族阵线成员加以逮捕并将他们押往北也门集中营。民族阵线加以反击,双方在该地区激战三天。1967年11月2日夜,解放阵线一批武装人员偷袭民族阵线在亚丁谢赫·欧斯曼区的指挥部,从而爆发了两阵线间一场更大规模的激战。双方这场火并整整持续了五天。随着战局的发展,民族阵线逐渐占上风。与此同时,由鲁巴伊指挥的民族阵线人民卫队解放军控制了亚丁北部的拉赫杰地区,完全切断了解放阵线亚丁分部与其在塔兹总部之间的联系,解放阵线亚丁分部的武装力量孤立无援,处境越来越困难。这时,南阿拉伯联邦控制下的陆军和公安部队的立场也开始发生变化。民族阵线与解放阵线交战的初期,一批同情民族阵线的士兵和下级军官为民族阵线提供武器弹药,并与民族阵线协同作战,共同对付解放阵线。当两阵线的火并形势明朗化时,联邦军中的高级军官也纷纷表态支持民族阵线。他们与民族阵线采取联合行动,仅用一刻钟时间便占领了曼苏尔区。11月7日,南阿拉伯联邦陆军和公安部队司令部发表声明,正式宣布归顺民族阵线。民族阵线的优势更加明显,彻底击败了解放阵线,完全控制了自己的解放区,尚未解放的亚丁其他区也已成为民族阵线的囊中之物。1967年11月9日,民族阵线领导人沙比呼吁英国承认民族阵线并与民族阵线就政权交接事宜进行谈判。11月11日,英国表示同意。

1967年11月22日,卡坦·沙比率领的民族阵线代表团开始在日内瓦就南也门独立的有关事宜同英国方面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谈判,并在这场谈判中取得了最后胜利。

1967年11月30日上午,民族阵线代表团回到亚丁,受到南也门人民的热烈欢迎。卡坦·沙比到达亚丁机场后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说,我们的斗争是为了争取我们祖国的完全独立,南也门人民是靠人民武装力量取得独立的。他说,英国代表团企图给我们代表团施加压力。英国代表团要把南也门的一些领土划出去,并要向我们的武装部队派一个英国军事代表团。但是,所有这些都被我们拒绝了。他说,我们对英国代表团强调,南也门人民是用自己的鲜血取得独立和主权的,因此,英国代表团没有什么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我们还通知英国把军队撤出南也门国土。‘沙比在提尹!同英国谈判中涉及的财经问题时说,民族阵线去日内瓦是要求英国赔偿过去一百二十九年英国对南也门的剥削。关于这一问题,民族阵线代表团将继续同英国当局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