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边旅行边恋爱
3780900000015

第15章 偏向西土行(4)

快回到口子上了,我们也有些体力不支,但还是坚持着每走100米才停歇一下。这个时候,我们回头看他,发现他没有骑马了:到了山坡下,马就不许上栈道了,他只好下来自己走路。他喘息着,一副就累得要死了的样子,歪歪地靠在栈道的护栏上。我们看他一个人独行,就停下来等他,顺便取笑他。

他还满不在乎地说:“别这么笑我,我每一年都要去好多地方游玩,也是个驴友啊。”

喔吼!一头懒驴。

驮着钞票走的懒驴。

闲着没事,我们趴在栏杆上聊天,不知怎地就聊到了藏族的婚姻制度。

刚上来的导游接话说:“我们这一带的藏民啊,原来是可以混居的。”

璐璐来劲儿了:“怎么个混居法子?”

导游说:“一个藏族女子结婚后,如果遇到喜欢的男子,可以到他的帐篷里去过夜。”

璐璐神奇地看着他:“现在没有这样了吧?”

我想了想说:“那藏家男人的绿帽子不是戴得跟塔一样高了?”

全车都笑了起来:“那是一片绿油油的哦。”

导游说:“那个时候,没有绿帽子这种说法。再说了,这是以前的婚姻制度,现在是一夫一妻制了。”

卧龙山盗贼

第二天我们就离开四姑娘山,等车的时候遇到了昨天一起探路的几个驴友,他们去峨眉山,我们去乐山。同路,都到成都转车。

我们拿昨天免票的事儿跟他们显摆,没曾想,这几个人更狠,昨天半夜就进去了,在景区里边搭了帐篷睡觉。

车子刚开到半山,就遇到了云海,兴奋得璐璐大声高叫。在云海上看云海,感觉就像亲身体验孙猴子腾云驾雾一样惊奇。

璐璐太兴奋了,忘记了在高原地区应该保持情绪平和,很快就产生了高原反应,我给璐璐拍了几张照片,他一溜烟地钻回了车里。

车走了两个小时,我又开始寻找厕所了。

一路嘻嘻哈哈地,他们又拿我要半路上厕所的事情开涮。我无所谓,人有三急,天经地义的。

走到卧龙这个地方,已经是下到山底了。这就是军事家诸葛亮的出生地?

我真不敢相信,我就这么来了,一点儿仪式都没有。

但现在这里可没有诸葛亮,只有大熊猫。

我们在路上发现了些大型的建筑物,司机告诉我们,那里就是养熊猫的地方,中间还隔开一条小溪。

这个地势可以防备有人偷熊猫。

我们用相机的长焦镜头当望远镜,果真发现了几只熊猫。

在干枯的小树上,攀爬着这种肉呼呼、毛茸茸的动物,有一个还被夹在树枝和树干之间,摇摇晃晃地挣扎呢。

在我们右手边,还有好多猴子。我们拿了面包扔过去,它们全都跑了,等安静下来,它们派了只小猴子过来看看,发现是吃的,又一哄而上,全回来了。

这里好像是一个动物乐园。

司机让我们跟猴子玩了一回,继续朝前开。前面是个检查站,三四辆车子都给截在那里。

我问:“查毒品啊?”

司机说:“不是,查珍稀动物。”

在这里人可不是什么稀奇的宝贝。

司机:“这座山里有很多人来偷捕珍稀动物,查得很紧。”

查到我们前面一辆车子了,检查的人很仔细,每个包的打开来看了。

我凑过去:“没必要这么看吧?这么结实,藏了动物也闷死了。”

检查人员没有理会我,继续找。

这个时候,他翻出一个不起眼的小盒子,像是工具箱的样子,打开,里面全是工具。他招招手,司机把车厢关上,刚刚要开走,他立马喊停,一个箭步上去打开车厢,翻出刚才那个工具箱子,倒出工具,打开夹层,居然发现里面有一只类似鸡一样的动物!

几个人上来把司机带走。

我太惊奇了,忙问:“你怎么发现的?”

检查人员不冷不热地看了我一眼说:“动物得呼吸,呼吸就得有孔。另外,动物得拉屎拉尿,这就有味道了!”

真厉害!

轮到我们了,我们乖乖地把行李拿给他。

过了检查关,车上那几个损友,又开始拿我如厕的事儿开玩笑了:“你是珍稀动物也没有人敢藏你,这么多排泄物,两下被查出来了!”

哈哈哈哈哈!

混蛋!

岂有此理,全不当我是女孩!

乐山大佛

我们到乐山是为看大佛来的。

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我第一次听说乐山大佛,居然是在丽江的时候,从那个云游世界的俄罗斯小伙子Marks那里听来的,好生惭愧。

乐山是彝族聚集地,“小凉山山不凉,人情似火旺”,就是彝族人的象征。

彝家以酒当茶,客人进门先敬酒,主人抱来一坛酒,倒在别致的酒杯里,对客人说:“有饭一碗大家吃,有酒一杯大家喝。”在这种场合下,即使你滴酒不沾,也无法推开那盛满酒浆的海碗,哪怕只是用嘴舔一下,主人也露出满意的微笑。

他们的平和开朗,恐怕与这个地方佛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分不开。

乐山照耀了所有的人,偏偏就没有照到我们头上来。在这里,我们爆发了旅途中第一次激烈的争吵。

我不是个斗勇的人,一吵架就会显得非常疲惫。在大理答应了他不离十步的诺言,在生气的时候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我心念一体地坚决认定,我要一个人走剩下的路。

失去爱的根基,一切惩罚都无处安家。我至今未想到除了远离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陈词滥调中的“沟通”、“交流”太公式化了,我讨厌解释。

璐璐怎么拦也拦不住。他给我银行卡,我不要。我身上就大约1000元,他死活不让我走。

他死死地跟着我,不管我怎么发脾气,他都像跟屁虫一样。我想他以为我生气的时间不会很长,性子过去了,就晴空万里了。

但这次我真拧上了,乘着他给我朋友打电话的当儿,我挣开他的手,一转身溜进人群,找了辆近处的汽车躲了起来。璐璐赶紧放下电话追过来,这个时候,老板抓住他:“你还没给钱呢!”

璐璐急得不行,回头冲着店主大吼:“我女朋友走了,你放开,回来我给你10块钱!”

店主不依不饶:“你女朋友丢了关我什么事情?你给钱了就可以走了。”

璐璐气得发抖,从钱包里取出一元,狠狠地拍到他的桌子上:“给你钱,给你,钱!”

璐璐甩开他,朝着我跑的方向追来。

追了几步,他开始转圈:“李祺!李祺!宝贝!”

本来想掉头走开的,这时候我发现我袋子里多了样东西:银行卡!

刚才挣扎的时候,璐璐怕找不到我,及时把卡塞给我了。

我愣了一下,眼睛有些发热。

他身上除了卡,几乎不到100元。这个时候,他居然还想着我。

不知是不是心灵感应,璐璐居然没有跑远,就近找我。我站了起来,璐璐奔过来紧紧抱着我,在我耳边喘着气说:“我就知道你不会走的。”

我拿着卡,抱着他一句话不说。

人们都说,旅行可以考验爱人。我不觉得这是个好办法,旅行是享受生活的过程,不能当任务,尤其不能当成监察的任务。

这次吵架,无意中让我见识到了璐璐的宽容忍让。在后来的日子里,他继续发扬着他豁达宽厚的心胸,偶尔我也会无心地欺负他。

渐渐地,他学会了有效地抗议,有时候还会装可怜。

晚上,我们换了双情侣鞋。璐璐的是蓝色的,我的是粉红色的。这两双鞋是我们买来坐火车汽车时用的,没有想到从瑞丽一直穿到乐山。更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刚从旅馆出来没走多远鞋就掉了带子。

璐璐搀扶着我四处找修鞋子的人,没想到简单这么修一下,就要20元,这有些不靠谱,深圳修鞋子也不用这么高的费用啊。

好不容易找到巷子里去,果真是,只要5元。

我们因祸得福,还在巷子里找到了非常美味的水煮鱼。那里真是个吃全鱼宴的好地方,并排着几家做鱼的店,门口已经摆满了桌子,吃完了马上又能添上人,一波接着一波地吃。

更奇怪的是,六点多来这里吃东西大多数是在上学的初中生,成群结队的。到了八点,就是大人的场子了。

我们两个人从六点吃到九点,店家也没有什么意见。我们两个人吃了一大盆,才花了26元。

这时候我才知道为什么四川人都活得比较悠闲。

吃饱喝足了,第二天去看大佛。

来看大佛之前,我就想,是谁会想到在这么一片山壁上开凿大佛的?这尊佛如此恰到好处地矗立在这里,是否这座山的山形就具备了大佛最原始的形状?

查询大佛的历史,才知道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

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汇合,水流直冲凌云山脚,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

凌云寺名僧海通发现这一状况非常不安,于是有了修造大佛之念,一来让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来借佛力镇水。海通募集20年,据说当时有地方官前来索贿,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财难得!”于是挖出眼睛来给贪官。

但海通没有完成愿望就去世了,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得到朝廷资助,继续开凿,历时90年,大佛终于完成。

到了江边才知道,其实乐山大佛不是一尊大佛,而是两尊。

一尊横卧在江上,从广场隔着水可以清楚地看到佛的头部、身子和脚,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人横躺在碧波上。

而另一座大佛则是一尊坐佛,就是人们通常意义上说的乐山大佛,他的身体有一座山那么高,形貌是依着山形开凿的。走到佛的脚下,抬头不能看见佛的全身,得坐船开到江中央才能看得见。从大佛下面走过拍回来的照片,一无例外的,都是佛手、佛腿。这是由于垂直而上看大佛的原因,再好的相机在这里都不管用。

我们在对岸坐了个需要摆渡的小舟到大佛对面的沙滩上看大佛,这样就把大佛慈祥的容颜看了个一目了然。

乐山大佛的佛体岩石是红色的,经过常年风吹雨打,大佛的身体斑驳着水流山泄的痕迹,但他依然安坐在那里。日久天长,一些小植物渐渐地长到大佛身上,就像是绿色的袈裟,环绕着大佛,更显新奇。我们走后不到一个月,景区有关部门,就派人给大佛“美容”,据说是年久失修,所以要修葺整理大佛身上的裂痕和雨渍。

进山里,一路都可以看到很多古代的墓穴。墓穴一无例外的阴森,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能让墓地的遗物和尸首完整地保存下来。在山下出土的墓穴,已经被相关部门接管了,规模颇为宏大,有房有厅,还严格地分了等级,从墓室和摆设上,能看出石棺中的人物在家庭或者说家族中的地位。

进去里面,我感觉阴森森的。璐璐说,摸摸棺材能够升官发财。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了,如果真的灵的话,还不得家家放棺材,人人睡棺材了。

不过我还是去碰了碰。这不碰还好,一碰,冰凉的感觉从手上一直传到脑部,还真有点让人不寒而栗的意思,吓得我赶紧跑出来。

走到山下,那里有个渔村,全是餐馆。璐璐馋了,想吃东西,我们决定留下来吃午饭。

走到渔村尽头,老板娘拉住我们:“我们这里的鱼,一鱼三吃。”

就是一条鱼三种吃法。

开价60元,璐璐先生以30元达到了目的:一桌上来,蒸鱼头、红烧鱼、

鱼汤。

一个全鱼宴上来,我们一扫而空。

等剔着牙齿时才想起来,不该在大佛脚下杀生的,还一鱼三吃!

叛逃者的现代生活

蜀道难,到了九寨这里,还是如此。一路上惊险万分,谁知道这路怎么能够开凿出来。

九寨是璐璐梦寐以求的地方,来到这里,他的高兴无以言表。一路上叽里咕噜地,引来了导游西斯库的注意,于是西斯库总抓他表演节目。

西斯库是我们的导游,长得黑黑的,个子不高,带着乡音的普通话闪亮登场,告诉我们:“我叫西斯库,不是喜屎裤,我带的团里,有个朋友回去给我发短信写道:‘喜屎裤,我们以后来玩,还找你!’”

记住了,我不叫喜屎裤!

这个热情而真诚的小伙子,一路上折腾我们表演节目,闹腾了一路过来,我们成了好朋友。

西斯库是个善良的导游,我们长期旅行在外,见识过很多导游。西斯库也跟别的导游一样,带我们去购物。但是下车之前,西斯库总不会忘记提醒我们:“这里的东西贵,大家别乱买。但是去还是得去看看,这是公司的意见,也是我们旅行社安排的路线之一。”

谁都知道旅客买东西,店老板都会付给导游提成,这也是导游的重要收入之一。西斯库把每个旅客都当朋友,从不胡乱吆喝。

西斯库在他们羌族寨子里是个人物,是个为文明叛逃爱情的人物。

这个时候,我才记起西斯库是个羌族小伙子。

西斯库是茂县附近的羌族人,羌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区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他们原来就是一个农牧兼营的部落。

就他这个年龄,很多羌族小伙子已经成了爸爸,在家里带小孩了。羌族的女人很勤劳,天天在外干活,而男人则在家带孩子、做饭。西斯库现在还是孑然一身,他不无遗憾地说:“我本来在我们村里有个女朋友的,后来没有在一起了。”西斯库很维护他的族人:“不是她不好,我们羌族姑娘没有不好的,是我们之间有说不出的沟壑。”

西斯库是他们那个寨子里唯一一位读过大学的年轻人,在他还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鼓励他念书,希望他将来能够在村里混上个一官半职的。西斯库也很努力,每天清早背着红辣椒到山顶上去晒,然后飞奔到远在10里外的小学去读书,下午下课后,再回到山顶,把辣椒背回来。这种生活方式,西斯库整整持续到高中毕业,后来上了大学,就一直住在学校里。

大学毕业后,西斯库自然而然地成为村里的秀才,很快就有了一官半职。

但西斯库呆不住:“那里太穷了!太落后了!村里人根本不知道,这里生活比外面的生活艰难多少倍。”他鼓动寨里的人把家搬到公路边上来,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别人的生活。但这个过程很艰难,到最后,西斯库发现,光这么看看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他毅然决定一个人到外面来闯闯,再把更新的东西带回家。

这个时候,西斯库面临了巨大的压力,来自族人、父亲、还有他亲爱的姑娘。即使如此,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姑娘和他分手了。

西斯库每天奔忙于九寨和成都之间,经常过家门而不入,却从来不远离他的家乡、他的亲人。他说:“这里是我的家,我跑步读书13年的地方。”

西斯库说这话的时候,是非常真诚的,他的眼睛里含着泪水。他热爱的族人和亲人,而他们却如此不理解他,在他疲惫的影子里,带着很多孤独的色彩。

在路上,我们进了一家茶馆。茶馆的阿妹是羌族人,我好奇地问她:“你认识西斯库吗?”我以为西斯库热情好动,人缘准会不错。没有想到阿妹撇撇嘴说:“他啊!花花公子,我们羌族阿妹惹不起!”说完就紧紧闭着嘴,再不愿意提起西斯库这个人。

为族人公愤的西斯库已经没有退路了,他没日没夜地干活,就为了在成都市里安下一个家来。

西斯库与族人孰对孰错?相信他只要有自己的坚持,就能勇往直前。

在返回成都的路上,经过了西斯库的家。我们每个人都下车参观了他的新房子,顺便解了手。

西斯库谈起他家的房子和家具,很有自豪感。他说:“你们看我的房子,很漂亮吧?这是我在外辛苦奔波赚回来的,今年家具都配齐了。我们全寨子,就我们家的房子最好、最漂亮。”

2008年3月中旬,西斯库打来电话,他说他结婚了,还有了宝宝。电话是璐璐先生接的。

他问璐璐:“李祺在干吗?在抱小宝贝吗?”

哈哈,八字还没有一撇呢!我在电话这边大笑。

我们还为一切安好而庆幸。

可后来,我发现完全没有安全感可言。

假如没有5·12,假如没有地震,我一定忘记了西斯库跟茂县有什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