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能力+行动=成功
3748500000033

第33章 你属于自己(1)

——行动的主体性确立

从你取得成人资格那一天起,你就不再属于你父母,也不属于你的上级,你属于你自己。确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如果你不属于你自己,何来行动的自由?

是谁在行动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首歌中这样唱道。人生中的沧桑与磨练,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亲历的,这样才能理解生活的真谛。

自己拯救自己:

要想体悟人生的真谛,必须勇敢地面对现实,经历一番苦难才能彻底醒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证明,自己去经历,自开自门,自己拯救自己。

人的思想往往会在人生中产生几次转折,而这转折多半是让人难忘的经历,人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才能面对失败。在寻求成功中,寻找生命的转机,寻找拯救自我的方法。

克林顿曾向他的朋友坦言:“在见到肯尼迪那一刻起,我已经确切地知道我要干什么了。”克林顿从小有一个不幸的家庭。他平生第一次挺身抗暴只有14岁。那是1960年,克林顿作为高一学生,体重已超过200磅,身高已接近6英尺,他的块头超过了他的继父。一天夜里,当继父在毒打母亲时,他推门而入:

“爸爸,我有话对你说,我要你站起来,如果你站不起来,我可以帮你。”他对瘫坐在地的继父说:

“我不再允许你发酒疯时动我母亲一根指头,否则你就要小心我了。”……

克林顿少年时给人留下了活泼、开朗的印象。他的朋友说:“现在我才发现他家里的事情,我被他的不动声色所蒙蔽。他把一切都深埋在心里。”

1962年4月,克林顿的母亲向罗杰·克林顿——克林顿的继父提出离婚,她于是用自己的私房钱购置了房间并安顿下来。但没过多久,罗杰不顾克林顿的反对,提出与克林顿的母亲复婚。复婚后时间不长,罗杰在洗衣间里又打克林顿的母亲,并把剪刀抵在她的喉咙上,克林顿同母异父的弟弟小罗杰撞见后去找他哥哥,大叫着“普巴,普巴,爸爸在杀妈妈。”最后,克林顿把醉成一滩烂泥的继父推出门外。

“那使比尔变得坚强起来。”克林顿的母亲说,克林顿也同意这样的说法,“她确实给我以教益,让我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受益匪浅,靠她给我这些教益使我撑过了许多艰难时刻。”

克林顿在反省时说:“我成长过程中碰到的首要问题便是——该怎样在不丧失原则、不大动干戈、不费尽口舌的情况下化解矛盾。”

在克林顿当选了美国总统,实现了少年时代就开始规划的宏伟蓝图时,一个土生土长的温泉城人说:“我们中不少人的确小看了他,不管是在可能帮他还是在可能害他的成年人面前,他都应对自如,他总能巧妙地掩饰自己真实的感情。”(罗杰·莫里斯《权力伴伙——克林顿与希拉里的美国》)

克林顿的特殊经历,使他磨练出坚强的个性,在这种经历中产生出来的不是懦夫是强者。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寻求苦难,例如冒险,以此来锻炼自己,让自己的人生不再平凡。让自己摆脱平庸。当然,还有一些人在困难之中懦弱而无能,自认倒霉,在极度悲观中活着。这样的话,实在是错过了通向成功的极好机会。

时时具有行动意识:

孟子有一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人在困苦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向上的力量,因而也容易生存;而在安逸的环境中,因为没有压力,容易懈怠,反而会为自己带来危难。

所以,一个人生存在这世间,应时时具有行动意识。

世界上很多科学家在告诫人类:爱护环境,否则,地球具有毁灭的一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保护水资源。我们的国家告诫我们:如果我们不奋起直追,我们会被远远地甩在后面。有一天,我们会被开除球籍。

企业的经理告诫他的员工,更新产品,不断地培养和扩展市场。否则,有一天,你的产品会滞销,你的企业会破产,你们都得另谋出路。

那么,我们自己呢?我们如果没有行动意识,总有一天我们会遇到不可预测的横祸。

你或许会说,未来是深不可测的,我们何必杞人尤天。何不如一切顺其自然,又何必自寻烦恼。

的确,未来难以准确地估量,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有危机意识。在心理上和其他方面都有所准备,以备突如其来的变化。如果毫无准备,我们会手足无措,不知所终。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只野猪闲着在树干磨牙,一只狐狸看见了,就问它为什么不躺下来休息享乐,况且现在并没有猎人和猎狗。

野猪回答说:“等到猎人和猎狗出现的时候再磨牙就来不及啦!”

看来行动意识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还存在于生物群落。只要有竞争,就要有忧患意识,这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这种意识可落实在心理上。心理要随时准备承受各种突发事件。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中,在人际关系上,我们处处应有所准备。

人有旦夕祸福。如果发生意外,我们应做好准备。随时把“万一”放在心上。

别以为你的命比别人好,别以为你总能交到好运。做好各种准备,大难临头时,我们何所惧怕。

行动不仅用脚:

不管你有多么美妙的理想与渴望,你有多么高的目标,你又是多么具有能力,那么,赶快行动,凭实力说话,没有真正的行动就不能成功。真正的成功者,是从行动中,让人见识他的不同凡响。生命中充满了各种机遇,需要我们主动地争取,面对着可能的成功,只是充满遐想,没有行动,那么我们终将碌碌无为,平庸一生。

为实现你人生的目标,必须全力以赴,从目标那里获得行动的动力,投入自己的人生之路。

你的生命会因为你的行动而大放异彩,你的行动带来了很多结果:意想不到的成功或者各种失败。

那些失败并没有什么可怕之处,它会成为你人生的经验与教训,它会让你少找弯路,每一次的失败便是向成功更加靠近。

全心全意地向你的目标冲刺吧!把它当做你的生活的最高准则,从目标走向行动,在行动中完善目标,这就是生活的法则,这就是成功的经验。

面对自我,接受生活的挑战,我们完全不必在意别人的指责、讪笑、谩骂,一如既往地向着我们的目标行动,努力实践一切人生的履历,认真地生活,善待自己,拓展自己人生的视野。你会发现,世界因你的努力而在改变着,你的目标因你的行动而越来越美,越来越近,你会因此成为人人都羡慕的成功者。

用心生活,用心追求自己的目标。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付诸行动,在匆忙的工作之时付诸行动。能够付出,才会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创造人生的财富。

说服自己要完成某项活动,就要赶快行动。拖得愈久,开始就越难。克服自己的畏难情绪,克服自己计划再计划却总不敢行动的不良习惯,只要开始实施,我们发现事情原本是这样的简单。

养成快速行动的习惯,在重要的机遇到来之际,不假思索地做出决定,然后快速行动。

在现实中,平凡的主意只要付诸实施,要比埋藏在心底的绝妙计划来得有价值。要养成付诸行动的习惯,一开始很艰难,但是熟能生巧,只要勤加练习,就会变得很容易。

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全力以赴地行动起来吧!

当自己的伯乐:

一个有创业勇气和才干的人,最好的谋生之路就是自己练好内功,独闯大业,没有资金也好,没有靠山也好,只要有拼尽人生一口气之锐气,就不愁狭缝里挤出一条生路来。真正生活的实质在于独立。

依赖性是很多人不能成大事的性格所在,这种习惯是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而自己不舍得出一点力气。成大事者的性格就是依靠自己!依赖别人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性格。

要实现心理独立,首先就得摆脱依赖他人的需要。请注意,这里讲的是“依赖的需要”,而不是“与人交往”。一旦你觉得需要别人,你便成为一个脆弱的人,一种现代奴隶。这就是说:如果你所依赖的人离开了你、变了心或死去了,那么你必然会陷入惰性、精神崩溃甚至绝望至死。社会告诫我们,要在心理上依赖父母、老师、上级等各种各样的人,你或许总是在等待某些人来安抚你。如果你觉得必须根据某人的意愿做某事,而且事后感到怨恨、不做又感到内疚的话,那么可以肯定,你必须走出这一误区。

一个有创业勇气和才干的人,最好的谋生之路就是自己练好内功,独闯大业,没有资金也好,没有靠山也好,只要有拼尽人生一口气,就不愁狭缝里挤出一条生路来。

四年前,美国西部一带曾炒起一个号称“第一打工仔”的年轻人,他以年薪50万美元被一家大公司聘用,上任仅一百多天,他就被炒了鱿鱼,于是,他又一次成为媒体聚焦的人物。

这位年轻人在大学时期就在无数次的小试牛刀中证明了自己是块经商的好材料,毕业之后他没干上几天“一杯茶,半盒烟,几张报纸混一天”的统计员工作,就备感百无聊赖的日子窒息难耐。他毅然辞掉了固定的工作,孑然一身,两手空空,走上了闯天下的征程。他最初空怀抱负,无地施展,一次次打工都因不甘当“小三子”而辞工走人,但他闯来闯去,在近十年的漂泊中始终没有选好自己的定位,只是不断地换老板而已。依赖别人,使他一直难成大事,最后一次风风火火地当了一百多天的“高价雇工”又宣告失败,才彻底地使他明白了症结所在。

那是在一个冬季,他在一家大报上看到了某公司50万美元招聘一名市场部经理的广告,他报名应聘,接受了一次面谈,他很快就被通知进入了初选的40名。当时,他在应聘时打听那家公司的实力却遭拒绝,没过多久,他又被通知已进入前20名,他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实在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选中的。第三次见面,他运用三寸不烂之舌,结合自己的经历大谈了一通营销理论,就又糊里糊涂进入了前10名,这时他对公司还是知之甚少,并且感觉这个企业有什么地方不对头,但当他得知自己是108名佼佼者中选出来的前三名时,骨子里争强好胜的个性促使他不断向前,此时三名候选人已通过媒体开始在公众面前亮相,他已难以置身事外,整天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就在最后的争夺战中,他占据了绝对优势。

但是在短短的任职期间,他备感苦闷,他缺乏许多发挥回天之力的客观条件,包括营销部的自主权等等,他夸下的海口无力兑现,他被称为“绣花枕头”,让公司炒了鱿鱼,公司又以种种借口,拒付高额年薪,他感到深深地屈辱,觉得自己像一只猴子,被人牵着耍了一圈儿,然后又被随意地扔了出去。后来虽然在法律的保证下兑现了报酬,但从此他对高薪聘用彻底地失去了信任。

他在总结自己闯天下谋发展的教训时认识到,他浪费了近十年的最佳创业时光,失败归因于依赖别人,在别人的手心里练功。他深切地体会到,谋事业,求发展,命运一定要把握在自己手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空慕虚名,图谋轰轰烈烈一时的效应,只能浪费生命。

与这位“第一打工仔”有着完全相反境遇的另一个年轻人,创业之初是个残废,他以50美元卖血钱求学起步,一直到成为报贩之王,没有靠谁的青睐,谁的施舍,他凭的是自强不息的毅力和对机遇的独具慧眼。他给年轻朋友们传授的成大事经验之一,就是不能把人生设计成打工一族;打工只是初闯天下的权宜之计,特别是像他这样的残废人,自己能干多大事业就开辟多大一份天地。打工则只有半生前途。

依赖别人使一个人失去精神生活的独立自主性。依赖的人不能独立思考,缺乏创业的勇气,其肯定性较差,会陷入犹疑不决的困境,他一直需要别人的鼓励和支持,借助别人的扶助和判断。依赖者还会表现出剥削的性格倾向——好吃懒做,坐享其成。

依赖者会形成一些特有的症状,他们缺乏社会安全感,跟别人保持距离。他们需要别人提供意见,或依赖媒体的报导,经常受外界指使,自己好像没有判断能力。他们潜藏着脆弱,没有发展出机智应变的能力,较易失业。

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方式消除依赖性格:

制定一份“自我独立宣言”,并向他人宣告,你渴望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独立行事,彻底消除任何人的支配(但不排除必要的妥协)。

与你依赖的人谈话,告诉他们你为何要独立行事,并明确你出于义务而行事时自己的感受。这是着手消除依赖性的有效方法,因为其他人可能甚至还不知道你处于服从地位的感受如何。

提出有效生活的五分钟目标,确定如何在这段时间内同支配你的人打交道。当你不愿违心行事时,不妨回答说“不,我不想这样做”,然后看看对方对你的这一答复的反应。

当你有足够的自信心时,同支配你的人推心置腹地谈一谈,然后告诉他,你以后愿意通过某个手势来向他表明你的这种感觉,比如说,你可以摸摸耳朵或歪歪嘴。

当你感到在心理上受人左右时,告诉那人你的感觉,然后争取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行事。

请记住:你的父母、爱人、朋友、上级、孩子或其他人常常会不赞同你的某些行为,但这丝毫不影响你的价值。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你总会引起某些人的不满,这是生活的现实,你如果有思想准备,便不会因此而忧虑不安或不知所措,便可以挣脱在情感上束缚你的那些依赖枷锁。

如果你为支配者(父母、爱人、上级或孩子)陷入惰性,那么即便有意回避他们,也还会无形中受人支配。

如果你觉得出于义务而不得不去看望某个人,问问你自己:别人若处于某种心理状态,你是否愿意让别人来看望你。如果你不愿意,那就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找这些人去谈谈,让他们认识到仅仅出于义务的交往是有损于人的尊严的。

坚持不带任何条件的经济独立,不向任何人报账。你如果得向别人要钱花,便会成为他的奴隶。

真正生活的实质在于独立。因此,幸福的婚姻关系是最低程度的融合加上最高程度的自治与独立。或许你非常害怕冲出依赖关系,但如果问问你在精神上依赖的那些人,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最钦佩的,正是那些敢于独立思考、独立行事的人。真有意思。你要是独立了,别人就会尊重你,特别是那些拼命要支配你的人会更敬佩你。

把自己推下水:

小马要到河对面去,松鼠过来说,可千万别过河,河水太深了,刚进去就能淹死;骆驼说没事儿,河水很浅,还没有没腰呢。

这匹小马不知道该怎么办,回家问妈妈如何是好,妈妈说你自己试试就知道了。小马一试才知道,水既没有松鼠说的那么深,也没有骆驼说的那么浅,自己轻松地就能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