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之名源于阿拉伯语“撒拉”,意思是“褐色酌不毛之地”。1956年,由考古学家亨利·洛特率领的法国探险队开始在阿尔及利亚沙漠区进行调查,并在阿杰尔高原的山冈上发现了令人瞠目的景象:在那足有30千米长的峡谷岩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古代岩画。于是他们带回不少岩画作品,展出后引起了一片议论。因为岩画是从6000年前开始不断续画的,但是壁画之中有大象、牛、马、犀牛、鳄鱼、河马等各种绝不会生存于沙漠中的动物,实在令人费解。洛特和他的探险队在“岩画是假的”非议中进行深入调查,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撒哈拉酌沙漠化估计是4000年前开始的。而在此之前,处于湿润时期的阿杰尔高原河中流水潺潺,草木繁茂,动物栖息,人类繁衍生息。那时,这里也是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岩画的时期特点
岩画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是“圆头时期”,即通过单一紫罗兰色的裸体人像来反映其艺术特色,但人像四肢全无,性别特征不明确。当发现了赭石以后,人们才开始完整详细地描绘这些,充分体现手臂和大腿肌肉的艺术效果。最突出的例子是一个呈跪姿的长发女子肖像,其颜色为白色。她似乎在舞蹈中伸展双臂,其乳房和曲线毕露的身材在这幅岩画上被逼真地反映出来。由于她的美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洛特给她取名为“安蒂娜”。
在第二时期“偶蹄类哺乳动物时期”的绘画创作一直持续到公元前5000年,其艺术特点是放大被描绘物体的真实比例。尽管如此,作品看起来却毫不别扭,似乎应该就是这样的。这些作品不是通过其美丽,而是通过在比例上的艺术夸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时期的绘画作品大大提高了人类和动物的真实性和逼真度:猎人们在悬崖峭壁上追逐猎物,牧人们在一条河流中嬉戏漂流。
描绘马车的图像反映了高原居民们文化发展的演变过程,这就是“马匹时期”。后来,骆驼成为普通的役畜,描绘马车的绘画在生活中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反映骆驼活动的图像,即所谓的“骆驼时期”。此时期作品的艺术特点是:忠实于大自然的描绘逐渐让位于对图解的重新思考。
岩画的潜信息
阿杰尔高原岩画隐含着许多时代的信息,这点可以从主题内容、动物种属的变化中看得出来;也可以从绘画民族的更迭看出。这里有黑人、富尔贝人、利比亚人和兹阿雷库人,有他们在狞猎、战斗、畜牧、舞蹈、性爱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岩画经历了几个时期,最早的是在中石器时代。这个时期的岩画都是凿刻在岩石上的,直接暴露在阳光之下。画面上有长颈鹿、犀牛、大象和鸵鸟等热带动物,描绘的是撤哈拉仍处于草原绿色时期的情景。那时的撒哈拉雨量充足、溪流潺潺、草木茂盛、土地肥沃。稍后时期,当地人开始畜牧,此时的岩画多是绘制的,地点往往选在洞穴里的岩石上。古人用十分强烈的自然主义手法表现了牛的神态和牧人的生活,这种风格在岩画中占很大的比重。画面上主要是平原放牧情景,牧民们赶着膘肥体壮的长角牛群,披着晚霞归来,妇女们跑出小屋迎接亲人,孩子们在牛群中嬉戏,显示出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后来绘画主题发生了变化,岩画中出现的动物多为马、牛,而犀牛、长颈鹿等形象则从岩画中消失了,这隐含着撒哈拉沙漠化的开始。公元前2世纪,骆驼替代了马,这说明沙漠化进一步加剧了。
迦太基古迹
迦太基史话
驰名世界的迦太基古迹,位于******城东北17千米处,濒临地中海,扼守******海峡,据东西地中海要冲,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城之一。从******古城,就能眺望这座昔日曾辉煌无比的城市一泰尔人的领地。始建于公元前8世纪的迦太基是一个古老的史诗传说中描述过的古城。据罗马史诗《伊利亚特》描述:为躲避兄弟的仇视,腓尼基的狄多逃离了泰尔王国,来此领导了这个欣欣向荣的国家。狄多是腓尼基古都——泰尔国王的妹妹。国王为谋取钱财杀害了狄多的丈夫,狄多带着自己的追随者,扬帆出海,去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新王国。来到******时,这位美丽的东方公主,受到当地人的热烈欢迎。狄多向部落首领马西塔尼求借一张牛皮之地栖身,得到马西塔尼的应允。公主把一张牛皮切成一根根细丝,然后把丝连在一起,在紧靠海的山丘上围起一块3.15平方千米的地皮,在北非的海岸,她建立了一个宏大的城市,狄多为城市取名“迦太基”,该词源于腓尼基语,意为“新的城市”。这时特洛伊城的王子,罗马帝国创建者之一的埃涅阿斯为寻找一个建立罗马帝国的合适地点,率领着他的舰队也到达了那里,这为日后的争斗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6世纪,迦太基变得日益强盛。它建立了自己的舰队,并建立了很多殖民地。迦太基人在靠近托斐斯的地方建造了两个人工港口。当罗马与迦太基这两个强国之间的敌意不断增长时,大约在公元前264~公元前241年间,爆发了第一次战争,结果,迦太基人战败,被迫割让了西西里,并支付了巨额战争赔偿。公元前218年,迦太基的汉尼拔抓住机会,主动出击,横扫伊特拉斯坎,并于公元前216年在卡尼尔战役中击败了罗马军队。但在第二次迦-罗战争中,罗马人侵占迦太基,汉尼拔不得不率军返回。第二次迦-罗战争以汉尼拔在佐马战役中遭到失败而于公元前202年结束。公元前149年,罗马人对迦太基举行了第三次宣战,结果迦太基城被罗马人围困、攻陷。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元老院一致同意了罗马政治家可图的坚决主张:迦太基必须被摧毁。终于,在公元前146年,迦太基被毁。公元前122年,罗马人重建该城。公元698年,哈桑率领的阿拉伯远征军征服了今******地区,将迦太基城夷为一片废墟。
今天看到的迦太基残存的遗迹多数是罗马人在公元前146年到公元439年占领时期重建的。该城曾发展为当时仅次于罗马城的第二大城。从残存的剧场、公共浴室和渡槽等遗迹可知当时工程之浩大,设计之精美。
安东尼浴池和罗马剧场
海边的安东尼浴池,为2世纪罗马皇帝安东尼统治迦太基时期建成,从残存的遗迹上可以看出它的规模,面积达3.5万千方米。从底层结构上可以清楚看到两边对称排列着更衣室、热水游泳池、按摩室、蒸汽浴室、逐渐降温的热水室、温水室、冷水室、健身操室等。安东尼浴池用水是从60千米以外的扎古旺通过渡槽引来。长长的渡槽形成气势宏伟的人工“天河”,至今还残存数段。蓄水池可贮水3万立方米,至今仍在使用。
迦太基壮丽宏伟的罗马剧场今天矗立在一座公园的小山之上。这个露天剧场共有21级,分成三个部分,各用栅栏隔开,乐队席后都有五个大台阶,舞台前都有几个壁龛。后墙有三个门,舞台两侧的门直通剧场外面的柱廊,舞台对面是牛圆形的观众席,全部是石头制作的,一层一层上去,把整个舞台围住。
神庙和童祭之谜
迦太基神庙在迦太基城建立前就是一个神圣的地方,高大宏伟,气势庄严,富有古希腊的建筑艺术特色。迦太基神庙内众神中,以天神巴尔与其同伴塔尼特为最尊贵。最早时巴尔是当地极为著名的神,塔尼特却不是。塔尼特约于公元前5世纪传入迦太基,碑文中经常将塔尼特形容为“巴尔之面”,亦即女性对应神,或巴尔的“反映”。后来塔尼特便逐渐取代阿斯塔特的地位,成为最重要的女神。
在神庙里可以看到发掘出来的一层层堆积着的石碑和盛放着祭神儿童尸骨的容器。1970年末,对迦太基的挖掘工作提供了这些掩埋物最早的详细数据。发掘出来的瓮内,包括了人与动物的骨灰。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发掘结果并未显示随时间发展,祭祀中以动物祭品逐步取代活人祭品的迹象。早期的埋藏物中,动物牺牲占了约三分之一,但到了公元前4世纪,却减少至十分之一左右。换言之,此时90%的祭祀残骸属于人类骨灰。更进一步的区别显示,早期的埋藏遗骨多为流产或新生婴儿。上述变化的原因为何,为什么需要越来越多的活人祭祀?由于缺乏明确的文字记载,人们很难回答这些问题。
杰姆的古罗马竞技场
初识竞技场
杰姆,位于******东部,古称“塞斯特鲁斯”,是罗马帝国阿非利加行省的一部分。公元3世纪,它依靠橄榄树种植业而迅速发展,成为北非最富有的城市之一。杰姆在鼎盛时期有人口三万,并建有广场、马戏场、竞技场、花园、富人的住宅。杰姆的古罗马竞技场是北非最大的竞技场遗址。这个建于3世纪的巨大的圆形竞技场能够容纳3.5万名观众,其建筑结构反映了罗马帝国的庄严和庞大,是古罗马帝国在非洲留下的一座著名的辉煌建筑。不少著名作家如莫泊桑、福楼拜等都曾专程来此观光,并将它描述为“世间美妙绝伦的斗兽场”,“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和象征”。
见证历史的竞技场
杰姆的这座竞技场被公认为北非最具吸引力的罗马时代建筑,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位列第四。椭圆外形和巨大规模(长150米,宽124米,周长457米)都使这座非凡的建筑物体现出罗马建筑师和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也成为了罗马帝国一段历史的见证。235年到268年间,罗马帝国由一连串的残暴军事独裁者统治。最早的一个是马克西米努斯皇帝,他的铁腕政策在罗马帝国的北非行省激起了一场暴动。在蒂斯杜斯(今天的杰姆),当地人因为橄榄油的跌价而穷困潦倒,罗马皇帝的沉重赋税激起了人们心中的怒火,人们终于揭竿而起。在巨大的竞技场上举行的起义仪式上,反抗者推举年老的北非总督戈尔迪安一世为新的罗马皇帝。当时戈尔迪安因热心赞助体育活动,获得广泛支持,他是建筑杰姆竞技场的最热衷的支持者。然而,戈尔迪安错误估计了自己的军事实力,接受了皇帝头衔。他的野心招来了一场灾难。忠于马克西米努斯的军队很快在战场上击败了戈尔迪安的部队,将杰姆洗劫一空,还杀死了戈尔迪安的儿子。不久戈尔迪安在迦太基自己的别墅自杀。不管结局怎样悲惨,戈尔迪安曾热心修建了竞技场,又在此登基称帝成为一代名人。6世纪,当杰姆被奥斯曼的哈里发的军队包围时,竞技场曾是柏柏尔人重要据点之一。奥列斯王后卡赫娜躲藏在竞技场高围墙后面才幸免于难。7世纪左右,北非并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这座罗马竞技场也就顺势成为柏柏尔人举行节庆的场所。在17世纪前,竞技场基本上是完整无损的,没有丝毫瑕疵影响到它的庄严雄伟。17世纪初,竞技场的一部分墙体不见了,这是人为破坏造成的。1726年,奥斯曼帝国皇帝为镇压抗拒捐税的义民,下令向场内群众开炮,致使竞技场被破坏,残存部分仅有原来五分之三左右。竞技场的围墙也被炮火轰出一个大洞。后来,城市虽然衰落了,竞技场却保留下来。在以后的岁月里,竞技场的一些巨石被拆下运去修建别的建筑,19世纪时部分墙体又遭破坏,但总的看来竞技场保存的还算不错。
细说竞技场
杰姆竞技场的规模相当惊人,在建筑它的时候,杰姆城的建筑技术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水平。除了恢弘的罗马圆形竞技场,杰姆满眼都被黄沙湮没着,寂静而又没有更多引人之处。不过竞技场很大,几乎和罗马城竞技场一般,外形也相当漂亮。当年这座圆形竞技场曾是市民娱乐的场所,场内表演的节目多是以****间致命搏斗的残忍比赛为主。曾有一位来自东方的德莱玛科隐修士进场恳求人们放弃这种残忍的比赛,却被观众活活地以乱石砸死,在404年,雷诺瑞亚斯皇帝宣布禁止这种残酷的表演。
参观这座竞技场内部时,可以看到竞技场底部有一条凹形坑道,此坑道自从被挖掘之后,迄今尚未找到尽头。这座椭圆形竞技场,长轴148米,短轴122米,是用1米长、70厘米宽、50厘米高的大石块建造。共三层拱廊,每一层有60个拱孔,总高36米。四周看台宽大,下有18圈坐台,上有四层包厢可容纳观众约3.5万人。国王的专设包厢在南边,南门也为王室专用,一般观众只能从北门进出。位于中间的竞技场地长65米,宽39米,周围竖立三米高的安全石墙,与观众台隔开。场地东侧地下五米深处,有两排洞屋,一边关押战俘,一边关狮子、老虎、豹子等猛兽。有两个洞口直通场地,一个铺着石阶,另一个就是直洞口。格斗时,人沿着石阶走上来,兽则放在跳板上通过直洞弹到地面上。有时是兽与人斗,有时是兽与兽斗,有时是人与人斗。
******独立之后,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对竞技场进行了修复和加固。围墙、拱门、阶梯、台阶、立柱、外观等都得到了修缮,周围的积土得到了清除。修茸后的竞技场完好如初,重新焕发了当年的英姿,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竞相游览的好去处。
凯鲁万古城
凯鲁万史话
凯鲁万是******的历史名城。位于中部偏东,阿特拉斯山脉东南坡的冲积平原上,北距首都******市155千米,现为******第四大城。凯鲁万是阿拉伯人在公元670年战胜拜占庭后建立的一座城池,是马格里布第一座完全阿拉伯化的城市。在历史上,凯鲁万是继迦太基城后的又一名城,在同阿拨斯王朝的哈里发关系密切的阿格拉比德王朝的统治下,凯鲁万作为伊夫里吉亚地区的首府城市达到了繁荣时期。10世纪初,******教的什叶派统治了伊夫里吉亚。他们是阿拨斯王朝的哈里发的敌人。公元989年,阿格拉比德王朝被******教什叶派组成的法蒂玛王朝取代。新王朝最初定都马赫迪耶,以后迁至凯鲁万。在当地灌输基督教文化失败后,法蒂玛王朝于公元972年移师埃及。11世纪上半叶,基督教在凯鲁万的影响逐渐消失,******教文化最终确立。为了报复,法蒂玛王朝派希拉里安斯远征凯鲁万,将整个伊夫里吉亚地区夷为平地。凯鲁万城遭到洗劫。公元12世纪,******城重新成为首都,凯鲁万则是马格里布地区的第一圣城。******人认为,到凯鲁万朝觐七次即等于去麦加朝觐。